国美网上商城和京东网上商城谁更值得去买 (国美电器网上商城自营)

1,国美网上商城和京东网上商城谁更值得去买

国美吧 至少出了问题你可以能直接找到售后负责人,京东只会让你等消息

京东了,如果都信不过只能去官网了。

国美网上商城

2,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和实体店价格一样吗

不一样,一般来说网上要便宜一些,因为他们不需要算房租水电气费,同时人工服务费也要少很多,所以在价格上就会有优势一些,这也为什么 龙#券 经常发他们的券的原因。不过网上买的话有的人会担心质量问题,但是这个其实没有必要担心的,你完全可以选择自营的,到时候去自提就OK了的。

3,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和实体店价格一样吗

不一样,一般来说网上要便宜一些,因为他们不需要算房租水电气费,同时人工服务费也要少很多,所以在价格上就会有优势一些,这也为什么 龙#券 经常发他们的券的原因。不过网上买的话有的人会担心质量问题,但是这个其实没有必要担心的,你完全可以选择自营的,到时候去自提就OK了的。

基本上是一样的,大家电是实体店与网上商城统一配送,小家电实体店是店内取货,网上商城是与大家电一样的配送渠道。

不一样,他们说进货渠道不一样,所以价格不一样,网上的便宜些。但是我觉得实体店子质量有保证一些。

是一样的价格,我专门去实体店问过,也做过对比。

4,国美电器实体店和国美电器的网上商城的货品有区别吗?

国美电器实体店跟国美电器的网上商城的货品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

第一,实体店有的电器,网上商城不一定有。 网上商城有些电器,实体店里不一定也卖。

第二,价格上网上商城的有些电器比实体店要便宜一点。,因为实体店体门店的产品销售过程中环节太多,实际上交易成本占据最后成交价格的将近一半。

第三,实体店付完款就可以带走,网上商城还需要发货时间。

扩展内容

作为家电及消费电子零售连锁企业,国美电器不仅启动了以消费需求为核心,全面整合供需链资源的多渠道新兴商业模式,更打造了中国家电零售业先进的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系统,全力保障消费者利益。

国美的ERP系统像大数据一样极大地实现了与供应商发现、研究与共同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在ERP系统平台上,零供双方共享消费需求和市场数据。对于零供双方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共同满足消费需求。

与其他传统零售企业不同,国美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将更偏向于回归零售、聚焦主业的发展道路,其战略背景始终与消费者站在一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国美电器

5,买家电哪个网站便宜

京东、苏宁都不错。现在家电价格都非常透明了,所谓一分钱一份货,一个厂家出来的产品,不同的型号看起来差不多,价格不同。同一个型号,基本上在实体店和网络官方旗舰店价格是相同的。现在大家基本比拼的是服务。

京东商城,易迅网,亚马逊这三个网站先进行pk,然后再跟淘宝商城的对比,基本上在大城市的话,前三个就能够满足了,一些小城市前三者不配送,对于大家电。只能淘宝解决,当然了,苏宁易购,这时候也是有优势了,有的时候,它的产品也是有优惠的。要买到好的,更实惠的,要多逛,多对比,时机很重要。

首选京东呀,不过一般都活动时候便宜买到真正便宜的只能说是买熟人的,人家加个100块人情费卖给你,像双十一什么的这种节日虽然便宜但是未必都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便宜的,而且有时候会加价的,我最近自己装修买了一整套的西门子家电,走的是朋友京东直营店的,就近仓库发货比较实惠,全屋下来比自己买省了好几千,每台就给了辛苦费100块,总之比自己买划算多了,反正都开发票京东自营啥也不用怕,你可以咨询下试一试sunmzone2,还是挺靠谱的,我买了一台西门子就省了1000多,也算是捡到便宜了

不一定哪个网站所有家电比别家都便宜,你可以考虑苏宁易购,京东,天猫,这上面都是正品,你找一家选择好你想要的品牌型号,然后去另两家上面搜索比较一下。有时候为了吸引顾客他们会选择不同品牌某一两个型号打特价吸引顾客。如果遇到节日打折的更多。我家的洗衣机和电饼档就是在苏宁上买的,帮助到你记得点个采纳

在电器这方面,可以选择苏宁易购、国美在线、京东商城这三个,苏宁易购是苏宁电器集团的新一代B2C网上商城,该网站于2009年8月18日上线试运营。而国美在线则是国美电器的唯一官方网上商城,是中国领先、专业的家电及消费电子商品网上商城。

6,国美自营与国美电器官方旗舰店区别

国美自营与国美电器官方旗舰店区别:

物流配送不同:国美电器官方旗舰店,配送范围主要以实体门店的覆盖范围为准,商品是由您当地的国美仓库统一安排车队配送,自营店旗舰店是从商家那里采购回来放自己仓库,自己的物流配送,速度快,有问题上门取件给更换。跟国美自营同属于国美集团,但是属于不同的部门。

销售方式不同:国美自营就是销售平台的供货商;而国美官方旗舰店就是品牌方开的店铺 ,象征着品牌 。

销售渠道不同:国美自营就是厂家卖给店家,以后店家再卖给消费者;国美品牌方开的旗舰店就是由厂家卖给消费者。

家电选购的注意事项:

1、品牌,最佳是去专卖店选购。品牌好的家电既有技能质量的确保,同时他们的效劳也是一大保证。当然大牌也有大牌的下风,比方报价相对来说就对比贵。

2、承诺,要选购质量和承诺都要好的家电经销商,这样不光便利平时运用,假使商品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疑问时也便利与经销商对疑问的处理。

3、商品外形,全方位的查看家电的外壳是不是有破损,外表的色彩是不是有瑕疵,色彩是不是纯粹,漆膜有否脱落和光洁不均的景象,这反映的其实就是家电的质量。

7,京东化妆品是正品吗?

京东上的化妆品一般都是正品,因为京东的卖家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不过这并不代表京东上就没有假货,不过只是少部分存在,毕竟京东的平台监管仍存在漏洞,导致“假货”问题明显,所以不管在京东购买的是什么商品,都应该去检测一下该商品的真假。其实京东化妆品的真假取决于进货渠道,京东自营是保证百分百正品的,随着国内护肤美妆消费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盯上了中国市场,而和中国电商巨头合作则成为这些国际巨头进入中国的重要跳板。2016年9月,LVMH就携旗下奢侈品牌娇兰GUERLAIN、玫珂菲Make Up For Ever、丝芙兰等品牌组团入驻了天猫;而京东美妆则在近期正式启动“高端美妆珠穆朗玛计划”,要通过精准拉新、微信生态、科技赋能、服务升级四大举措,帮助高端美妆品牌解决难以精准吸引新用户、用户黏性不够、新品难以打爆等发展痛点。

京东化妆品一般来说有很多都是正品的,因为在京东上面开店,他有一定的要求,他也会有一定的监管,但是这样也会有漏网之鱼,所以你要选择那些信誉比较好的店铺。

前往百度APP查看回答都是保证正品的。京东自营的一般都是正品。京东自营是京东从审核过的生产商那边拿货,然后在京东平台卖。相比天猫仅提供平台让第三方商家自己卖来说,京东自营出售的商品是经过京东严格审核和质检的。

京东里面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正品,因为是正品所以会比较贵,一般里面一支口红就会达到两三百块钱,当然并不代表越贵,那么这样东西就是真的。

京东商城自营的产品都是和生产厂商直接拿货的,不可能有假货,买家是可以放心购买的。但是如果是第三方进驻商家就难说了,因为是由商家自己发货,并未经过京东的管理,所以有可能会有假货。

8,.com表示的是什么网站?_

工商企业的网站

.com是互联网之DNS上的一个通用顶级域名(gTLD),属于工商企业类网站。它的名称源自英文单词“commercial”,表明由商业组织注册此域名的原始意图。

.com域名,国际最广泛流行的通用顶级域名格式。国际化公司都会注册·com域名,当然也可以选择以·net/.org为结尾的国际域名。例如表示工商企业类的.com,表示创意创新的.xyz,表示网络提供商的.net ,表示团体组织的.org 等域名后缀都没有使用范围限制。二是国内域名,又称为国内顶级域名(national top-level domainnames,简称nTLDs),即按照国家的不同分配不同后缀,这些域名即为该国的国内域名。

一、基本信息

.com最初由美国国防部管理,现在则由VeriSign管理。com为commercial简称,表示工商企业性质的网站,com结尾的域名为最早通用的顶级域名。当DNS于1985年1月建立时,.com便是顶级域之一,其他顶级域则有.arpa、.edu、.gov、.mil、.net及.org。如今.com已发展为最大的顶级域。

.com注册的开放正巧和网络的商业化及公众化同一时期,而.com也很快地变成了网络上最多的顶级域。许多在1997年至2001年间开的公司(此一时期被称为“互联网泡沫”)取了许多不适切的站名;它们即为众知的网络公司。

虽然世界任何一间公司可以登记.com域名,但是大多数国家(不包括美国)通常会在其国家及地区顶级域内加上和.com有相似目的的次级域。这些次级域有这些形式:.com.xx或.co.xx,xx代表国家及地区顶级域。例如:澳洲(.com.au)、英国(.co.uk)、巴西(.com.br)、墨西哥(.com.mx)、新西兰(.co.nz)、中国(.com.cn)、日本(.co.jp)、韩国(.co.kr)、以色列(.co.il)、巴基斯坦(.com.pk)、香港(.com.hk)、印度(.co.in)。

大多数非商业网页,如由非营利组织或政府创建的网页也都会使用.com的网址。不过有些与域名原本的用途相违背。对这些网页来说,.gov及其他指定顶级域可能更加适合。无论如何,为了保存.com和防止骗局,网站注册一个.com域名是非常普遍的。而许多顶级域的原本目的也因为没有注册的限制而变得无关紧要。

注册是透过由ICANN认可的管理者来处理的;通用网址也是被允许的。二、历史发展历史上第一个.com域名的诞生是在1985年3月15日。

当时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主要还是使用MS-DOS3.0操作系统,而刚刚成立的“戴尔”的公司正准备发布它的第一款个人电脑“TurboPC”。1985年3月15日,symbolics.com注册成为第一个.com域名。经营这个网站的公司是一家电脑制造商。Symbolics最初的所有者在90年代初宣布破产,后来的所有者继续运营着这个网站。这也就是说该域名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古老的运营中.com 域名,不过这个网站的界面还是非常简单,就像1985年刚创建的时候那样。其他的比较著名的早期域名包括1986年3月3日注册创建的hp点com(惠普域名),1986年3月19日创建的ibm点com(IBM域名),1986年4月25日创建的att点com(AT&T域名)等。

.com域名是目前国际最广泛流行的通用域名格式,现全球的用户超过1.015亿个。所有国际化公司都会注册.com域名;当然也可以选择.net/.org域名

另外个人注册只能注册3位-63位!其他的为系统保留需要申请才能注册!不过价格昂贵!

同级域名

.net(sites related to the Internet itself 的简称)、.org(organization的简称)、.biz(Business的简称)、.info(information的简称)。国际域名及IP地址管理权威机构ICANN认证的域名注册服务商(称为Registrar)可以提供.com(商业机构)、 .net(网络服务机构)、.org(组织)下的二级域名注册服务,全球通过ICANN认证的Registrar有120多家,其中只有60家是正式投入运营的Registrar。在中国,有八家企业被批准成为ICANN认证的域名注册服务商。

9,“双十一”十年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号财经”(ID:onenews2018),作者 孟雯。36氪经授权转载。

不知不觉,以购物为名的“双十一”已经走过了十年。当一种全民行为能够长达十年维系下去,必然会演变为一种仪式,马云,刘强东,黄峥,李国庆,邵亦波,王峻涛,丁磊,卜广齐……这些名字或熟悉,或陌生,他们中有人黯然退场,有人强势称霸,有人销声匿迹,有人蓄势待发。

他们,就是点燃这场消费狂欢的缔造者与继承者。

激荡十年,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在电商这个悠长的画布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01.寒冬

2008年,对中国互联网电商从业者来说,是个灾年。

这一年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阿里巴巴股价跌破4港元,市值跌超90%,马云躲进重庆缙云山用毛笔抄写了三天经书,回来后发了封内部信,主题:坚守过冬。

一年前马云开始集团化改造,把集团分拆为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阿里软件,雅虎中国五个子公司,每家公司单设董事会,内部戏称“达摩五指”。

五指攥拳,互相打通,阿里巴巴B2B已经上市,淘宝网年销售规模开始向1000亿迈进。陆兆禧取代被外界称为“阿里接班人”的2号老将孙彤宇,启动“大淘宝”战略,推进淘宝从C2C集市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

时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的张勇刚履职一年,就从CFO转任淘宝网COO,与陆兆禧搭伴。

这年4月淘宝商城首次独立运营,却在试水半年后失败回归。发展遇阻,负责人张勇决定亲自上手抓B2C业务。

阿里双11(左一为张勇)

难过的不只阿里。大雪冲垮了京东在上海的仓库,花了数十亿的自建物流还未见成效,京东资金链告急,为寻找新一轮融资刘强东每天见四五个投资人,一夜白头,做梦都是“公司要倒闭了”。

李国庆拒绝了刘强东三次会见,那时京东销售额只有当当的75%,他最大的对手是亚马逊中国。1999年成立的当当网与阿里同岁,彼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2003年销售额就已经过亿,没烧一分钱。他与妻子俞渝的夫妻档令不少人羡慕。经济危机导致利润缩水,当当开始实施新的会员积分,加速品类扩张。

可同为夫妻档的国美却没那么幸运。2008年黄光裕第三次问鼎胡润榜首富,可是名号还没热乎两天,就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警方带走,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留妻子杜鹃独守。

那会儿易趣网创始人邵亦波才是电商江湖的封神级人物,17岁拿到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求学,26岁回国创立易趣网,2003年邵亦波以3000万美元把易趣网卖给了ebay,不久因家庭原因举家搬去了美国。

卖身ebay的易趣网水土不服,不断被支付宝碾压,终于开始转向免费,却依旧没能挽救被淘宝赶超的大势。

唯品会,一号店上线,垂直类电商崭露头角。

如果五年前不是爱妻心切的邵亦波卖了易趣网,给了支付宝崛起的机会,如今中国的电商格局还真不好说。

02.混战

冷风总有过境时,危险之中更蕴藏着机遇。而想要破茧成蝶,任谁都要经历一番阵痛。

为了让消费者记住淘宝商城,张勇造了个“双十一”,光棍节从此成了全民购物大狂欢。2009年,淘宝网全年GMV2083亿,双11贡献了5200万,这一年淘宝首次实现了收支平衡。

B2C业务初见生效,兄弟们却不太好过。

10年5月,本想在全球股东大会上推出“云计划”的马云不断遭到股东质疑。质疑点主要在于马云总是把阿里巴巴集团的利益置于上市公司之上。把上市的阿里巴巴融来的钱不停砸向淘宝网、支付宝,却不愿把它们纳入到上市公司体系中。

两个月后,马云又调整了C2C淘宝网的购物搜索规则,把卖家的服务质量排在了首位,遭到了部分淘宝卖家的激烈反对。

不到一年,阿里巴巴B2B又发生了“欺诈门”,引起舆论震动,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马云“很痛苦,很纠结,承认这是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别无选择。”

2011年6月16日,马云发内部信把“大淘宝”升级为“大阿里”,并把淘宝一分为三,分类导购一淘,C2C的淘宝网和B2C的淘宝商城,被马云称为“淘宝网成立后最大规模的自发式变革”。

阿里巴巴集团也进行了第二次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把集团业务变更为淘宝、一淘、淘宝商城(后更名为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七大事业群,史称“独孤七剑”。

如果说阿里的阵痛来源于内部的自我革新,那么京东的成长则来自于外部的进击。

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拿到融资的京东有了底气,一边继续重金投入自建物流,一边开始对外出击,当当成为了第一个猎物。2010年12月10日,没有任何预兆,刘强东发起了图书价格战,称每本书都要比竞争对手便宜20%。

时间点选的颇为微妙,京东图书业务刚上线一个月,李国庆刚在纳斯达克敲了两下钟。

“对一切价格战的竞争者,我们都会采取报复性的还击。”上了市的李国庆也不是个好欺负的。11年当当宣布走百货路线,让对手挑选京东销售量最好的50款3C产品,无条件比对方便宜100元。

2011年的京东商城

这场价格战持续了一年多,期间亚马逊中国也入局添了几把火,以京东打跌了当当的股价,也打掉了当当6个点的毛利告终。

图书大战的阶段性胜利鼓舞了刘强东,很快他又把目标瞄向了家电连锁巨头国美和苏宁。

12年8月的夏天,格外炽热。

苏宁刚向社会发行了80亿企业债券准备进军电商,几天后“驾轻就熟”的刘强东就开始向国美和苏宁开战,对外宣布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比国美、苏宁便宜至少10%。“三年内零毛利。”

国美、苏宁也不含糊。苏宁称给予价格高于京东的消费者两倍的差价补偿,国美更加简单粗暴,电子商城全线商品价格比京东低5%。

价格战的号角吹响,开始品类扩张的李国庆,易迅卜广齐,58同城姚劲波也坐不住了,纷纷打着货比三家、价格更优的旗号入场。

不过这次战争来得匆匆,去得更匆匆,很快在京东“一天亏损2个亿”的割肉中偃旗息鼓,囤货的供应商成了最大的赢家。

关于刘强东掀起的这几次战役,有人解读为今日资本450亿对赌压力下的拼死搏斗。

但无论初衷如何,草根出身的刘强东总算凭借一股草莽之气在电商江湖撕开了一道口。

而相比每走一步都如刀尖舔血的刘强东,卖掉卓越网出走创业的陈年,手里握的牌要好得多。

陈年有靠山。同在卓越网工作的雷军是陈年的天使投资人,两人同岁。陈年创立凡客之后,雷军和他的朋友们参加各种发布会都会穿着凡客的衣服,为凡客站台。

善于营销的陈年也不含糊,用一条韩寒代言的广告横扫了年轻人的市场。

“爱网络,爱自由,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凡客体爆红,凡客诚品的营收突破20亿元,员工最多13000人,最高估值30亿美元。

这一时期一号店,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垂直电商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人人野心勃勃,江湖混战,洗牌在即,他们的命运也随着大势起起落落。

03.洗牌

价格战让当当元气大伤,李国庆与妻子俞渝对当当的经营也开始产生分歧。既是恩爱夫妻,又是创业伙伴,却因一次次的犹豫,保守,接连错过电子图书市场,网络文学的行业机会,也没能接住亚马逊中国,百度,腾讯递来的橄榄枝。

关于夫妻档创业,李国庆曾做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所谓的婚姻就是…..有时候很爱他…..有时候想一枪崩了他……….大多时候是在买枪的路上遇到了他爱吃的菜……..买了菜却忘记了买枪……….回家过几天想想还得买枪………..”

这一点,刘强东可能体会不深,毕竟有“望夫眼”的奶茶妹妹从不会质疑他,只会紧跟他的步伐。

12年10月,当当宣布入驻B2C平台天猫,彻底退出了电商第一梯队。

两年后,“名品折扣”起家的唯品会,化妆品起家的聚美优品相继在美国敲钟。喜欢自拍,有点自恋的学霸陈欧自己都没能想到,能在31岁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并成为纽交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CEO。

聚美优品上市

无奈好景不长,上市后的假货风波让聚美元气大伤,私有化退市不成,“七元股权回购”更是引起了众怒,陈欧转头拿出3亿想要做共享充电宝,却也没能砸出个水花。

与聚美经历相同命运的还有凡客。已经完成七轮融资的凡客被雷军坚定地看好,还放言“凡客的成功至少是 99%,除非重大不可饶恕的错误。”

当年在卓越,有一种说法,雷军是灵魂,王树彤是门面,陈年是执行。看得出两人多年共事的情谊可不是虚的。

卓越网总裁林水星、董事长雷军、副总裁陈年(从左到右)

可惜凡客步子迈得太大伤了筋骨,积压的库存,一味的低价,盲目的扩张,最终走向了雷军口中“有1%可能失败”的结局。

新蛋网、易迅网、麦考林等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玩家水土不服,无一例外全部阵亡。

阿里在马云高瞻远瞩的战略中一骑绝尘,京东在刘强东的狼性文化熏陶下打通了消费升级,14年5月22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一度达26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腾讯,百度的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刘强东用了二十年走出了国门,成为了老家来龙镇光明村唯一一条飞天的龙。

短短十数载,电商江湖就已换了天地。

04.破局

2015年是“互联网+”的一年,双十一的交易额达912.17亿,其中无线占比68.67%,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滚滚而来,连带消费者购物主战场的转移,局势也有了新的变化。

谷歌归国的80后连续创业者黄峥成为阿里和京东称霸电商江湖最大的变数。

15年4月,黄峥成立了拼好货,切入C2B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9月拼好货,拼多多合并,两家公司都脱胎于黄峥的团队,也继续由他主导。

短短三年,拼多多就完成了上市,刷新了电商领域的上市记录。上市前夕,拼多多用户3.44亿,月GMV突破百亿,而京东实现这一数字花了六年。

2018京东双十一大促

有人说,38岁的黄峥在刘强东曾经最熟悉的广袤农村大地上,插满了拼多多的大旗。可是不得不服,黄峥一出生就是带着光环的。

天使投资人是前阿里巴巴副总裁孙彤宇,网易创始人丁磊,顺丰创始人王卫和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腾讯也在16年就投资了拼多多,守着微信这一10亿流量的金矿,又有充足的资金助推,拼多多想不火都难。

玩法愈发多样的电商领域,也刺激了老兵丁磊。他与黄峥也是相识多年的好友。曾经他向还在念大三的黄峥请教过技术问题,也是他牵线让黄峥与段永平相识。

跨境电商刚刚兴起的时候,丁磊用了七天就敲定了网易考拉项目,可没成想,反倒是脱胎于邮箱部门的网易严选无心插柳,开创了M2C的严选模式,电商直接干预工厂原料、设计、生产等一系列环节,引来了淘宝,京东,小米等一众互联网公司的效仿。

据传双十一光棍节起源于1993年。5年后的这一天,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在广东深圳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由此诞生。

没成想16年后,在张勇偶然的突发奇想下,演变为了全民购物狂欢节,搞得腾讯提前两天过完了二十岁生日。

2013年,阿里全天成交额收于362亿关口。而今年双11,阿里巴巴突破100亿只用了2分05秒,苏宁4秒破亿,50秒破10亿,网易考拉78分钟时即超过2017年“双11”全天销售额。

十年间,双十一的成交额由5200万到1207亿,模式从线上演变到线上线下相结合,新零售成为主旋律,数字化重构成为阿里的新目标,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在不断重塑。

2018天猫成交额

各类商品捷报频传,金钱仿佛一串冰冷的数字,人们只记得下单时拥堵的通道和付款时焦虑的心情,却忽略了双十一撒出去的真金白银。

旧的故事还在继续,新的故事仍在上演,每个人都是故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笑傲江湖曲未终,精彩,才刚刚开始。

10,340亿“跟庄”万达,江湖义气还是利益缠斗?解剖腾讯天团的埋单逻…

2018年的万达忙着降负债、去杠杆,融创则认定要晋级行业TOP3只有逆势加杠杆,腾讯助力京东偷袭阿里核心主战区,而苏宁和最想狠狠干一架的对头京东坐在了一起。340亿元的大单买定离手,盈亏自负,来自不同领域的王者,到底为何旋入同一个棋局?

作者:陶娟

来源:新财富plus(ID:xcfplus)

“腾讯领投,苏宁、京东、融创跟投,四方出资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03699.HK)香港H股退市后的14%股份。据此计算,万达商业估值为2429亿元。今后,万达商业更名为万达商管集团,1至2年内彻底退出房地产业务。”

2月初的这笔交易,瞬间刷爆了微博及朋友圈。据了解,腾讯作为领投方,投资规模最大,为100亿元,持股4.12%;苏宁和融创分别投资95亿元,持股3.91%;京东投资50亿元,持股2.06%。即使这两年已经见惯了一些大佬的卖卖卖,也见惯了另一些大佬的买买买,看到这条新闻还是难以做到波澜不惊。

这个340亿元的大棋局里,出场皆是大佬,英雄各怀心事。苏宁刚减持了阿里,就和京东、腾讯走到了一起,让人叹;腾讯在新零售战场的玩票越来越大,让人惊;融创还没走出乐视的泥沼,转身又入了万达,让人疑。

万达:2018我只想当个卖家

最不意外的,是卖家万达。它行驶在已被预设的轨道中,这事儿只能再一次证明老王同志的执行力和快准狠劲儿。

王健林上一次这么有执行力,不是在和富力签约时万分纠结地将背景板贴了撕、撕了贴,而是万达商业地产旋风一般地上市又果敢退市。原因是当时的港股只给万达商业5倍市盈率,这让王健林非常不满,毕竟他的另一块业务万达院线2015年A股上市当年,即便历经股灾,全年仍一口气涨了10倍。两相对比伤害太深,老王不干了,上市仅一年多时间,万达商业就于2016年中进行了私有化。

万达集团当时给出的私有化报价为52.8港元/股,比起其停牌前60个连续交易日的平均价格溢价超1/3,退市前万达商业总股本为45.3亿股,也就意味着私有化时万达商业总估值达到了2128.74亿元(按1港元=0.89元计算)。

如今,在腾讯京东苏宁融创的鼎力支持下,万达商业的估值看似比退市时增值了14%,但却与此间港股牛市失之交臂。从2016年中到2018年初,恒生指数从2万点升至32000点,同期涨幅超过6成,而内房股更是涨势如虹,1到2倍涨幅都是“小意思”。如果万达商业还留在港股,想必也能雨露均沾。当初王健林忿懑港股估值太低,而今来看,即使首富,也无法预料后市走向,不幸撤退在了港股地产业曙光到达之前。

还有一点,大资金是有成本的。大部分私有化案例中,退市投资人都会依赖银团借款,资金成本大致在年化8%。融创披露的交易公告显示,其购买的3.91%万达商业股权中,首先购买万达商业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拟出售的股权,这部分出价对应退市投资人的成本加上8%或10%的年化利息;如投资款仍有剩余,则从万达集团手中收购,收购价为每股53.65元(或等值港元)。

万达商业2016年9月退市时,具体的退市投资人到底包括哪些机构或自然人并未清晰披露。查询企业工商信息可知,从香港退市之后,“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为125位,其中有多达113位自然人股东,包括王健林、丁本锡(万达元老)、齐界(万达元老)、张大中等;还有12家企业股东,包括王健林本人控制的万达集团、史玉柱控制的巨人投资、卢志强控制的泛海能源等,同时还有建银国际等产业基金及少量PE机构(表1)。而从此次交易公告看,万达集团本身持股43.712%,王健林持股6.24%,王健林本人合计控制了万达商业49.952%股权(图1)。

万达这一两年的处境众所周知,曾经预设的2018年9月前回A股上市的计划,在IPO门槛收紧的大背景下前途未料。2016年私有化完成时即有媒体爆出:如果万达在退市满两年或2018年8月31日之前未能在A股主板上市,万达集团将向退市投资人回购全部股份,并向海外及境内投资者分别支付10%和8%的利息(PS:这两个利率也从融创的公告细节中得到了印证)。而证监会公布的IPO排队信息显示,万达商业2016年年底现身IPO申报队伍,拟登陆上交所,目前排名第70位。

腾讯联合体的出价,至少稳住并抬升了万达商业的估值,并且可以满足私有化股东的退出需求。站在腾讯的立场,万达商业2429亿元的估值,相对于其2017年6月末2299.2亿元的净资产,约为1.05倍PB,相对万达商业旗下众多商场身处核心区域而言,也属划算买卖。

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后,万达商业将更名为万达商管集团,旨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中国“新消费”商业模式,1至2年内消化房地产业务,万达商管今后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成为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各方将推动万达商管集团尽快上市。不过,万达方面公开否认了2023年8月为新一轮的IPO对赌时限。

根据广发证券的研报数据,万达商业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0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则只有62.5亿元,而2016年全年扣非净利润则在158.68亿元。与此同时,其负债总额进一步上升至5927亿元,如果继续高杠杆高负债,叠加地产业资金成本的上升周期,负债产生的利息费用将进一步吞噬净利润,万达可腾挪的空间只会更加逼仄(表2)。在此情形下,万达商业一方面主动瘦身,一方面积极引入中国一线的产业投资者,也是自救之道。

很明显,万达集团还将继续引战投、降杠杆之路。继与富力融创签订680亿世纪大单、腾讯京东苏宁融创联合体340亿入股万达商业之后,最新的公告显示,万达集团将所持有的另一块核心资产——万达电影(002739)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了阿里巴巴(BABA.NYSE)、文投控股(600715)。其中,阿里拟通过旗下的杭州甄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51.96元/股的价格,耗资46.76亿元受让9000万股,占比7.66%;文投控股则将通过有线合伙企业或是信托制基金拟出资31.17亿元受让6000万股,占比5.11%。二者都应在2018年3月31日前向万达投资支付全部转让价款。

尽管主线都是卖卖卖,但拿到钱的主体并不一样:富力融创的680亿元,是给了万达集团与万达商业两家公司;腾讯京东等的340亿元,则是给万达商业的退市投资人;而卖掉万达电影股权的78亿元转让款,同样进入了万达集团。

曾四度登顶新财富500富人榜、过去两年连任首富的王健林,在世人瞩目的眼光中,正在果断地、坚决地回笼现金。这是身为首富的嗅觉和选择。卖定离手,盈亏自负。

腾讯、京东、苏宁三人行,WHERE IS ALI?

和万达四处卖资产不同,腾讯控股(00700.HK)2017年光一款王者荣耀就挣了好几百亿,所以这次拿100亿元出来领投,看起来像玩票的,实际却是当老大的。

毕竟,腾讯是在电商领域折腾了很久,才慢慢找到感觉的。

起初,腾讯坚持自己做电商,但磕磕绊绊总做不好,高瓴资本的张磊用两个字点破了其中的不同:库存。腾讯所擅长的社交、游戏领域,都是经营虚拟产品,没有库存、仓储、周转、物流、退换货这些事,这和实体商品的运营非常不同。

在著名的3Q大战后,腾讯经过深度反思决心要做“受尊重的企业”,自己只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节省时间和精力,其他的事情交给合作伙伴来做,等于“将半条命交了出去”。而在电商领域,京东是看起来最有可能对阿里形成有效威胁的企业。

2014年3月10日,京东与腾讯双方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腾讯原有电商业务并入京东。如今,腾讯旗下的“黄河投资”(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为京东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8.1%;刘强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5.8%(不过刘强东因拥有超级投票权仍处于控制地位)。

腾讯-京东结盟之后,如今已有众多传统或是新生力量加盟,构建起了链式生态。2015年,京东以定增方式入股永辉超市,投资金额42.35亿元,目前持股10%。京东的另一家重量级合作伙伴则是全球最大的线下零售巨头沃尔玛。彼时,沃尔玛在逐步增持后,吞下了当时的中国电商老四1号店,但也痛苦地认识到电商基因欠缺而消化不良。2016年6月,沃尔玛几乎采用了与腾讯一样的方式,和京东联姻,达成“全球性战略合作”关系——京东收下1号店,而沃尔玛则获得京东新发行的1.45亿股A类股,占京东总股本的5%。按当时的股价计算,该笔交易价值约100亿元。

2017年,腾讯再一次加速挥师新零售,首先是跟进京东的投资,拟受让永辉股份5%股权,还宣布拟以1.875亿元增资永辉云创,并持股15%。

2017年12月,腾讯和京东联合认购唯品会新发行的A类普通股,认购金额分别为6.04亿美元和2.59亿美元,认购价格比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约55%。

在B2C领域,天猫虽然依然稳坐半壁江山,但后来者追势汹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2015年,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开放平台式与自营销售式,不含品牌电商),天猫排名第一,占据57.4%份额;京东名列第二,占比23.4%;唯品会第三,占3.2%;位于第4-10名的电商依次为:苏宁易购(3.0%)、国美在线(1.6%)、1号店(1.4%)、当当(1.3%)、亚马逊中国(1.2%)、聚美优品(0.8%)、易迅网(0.3%)。这其中,京东、唯品会、1号店、易迅网俱已成为腾讯系。

新零售毫无疑问正成为风口。线上线下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阿里巴巴通过盒马生鲜进行创新探索,私有化银泰,与苏宁交叉持股,还入股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高鑫零售(拥有大润发和欧尚超市)等多家超市类上市企业。腾讯则除了入股超级物种,也在京东、美团、每日优鲜等公司积极布局。

在腾讯的核心领域社交,阿里钉钉隔靴挠痒无功而返。可是在阿里的核心优势领域电商,腾讯却拉了一帮兄弟合纵连横,东冲西突,在自己舍弃了亲力亲为做电商后,腾讯系电商/零售阵营的上升势头已不输于阿里。

正如上文所总结,一条典型的链式反应是这样的——“腾讯投京东,京东投永辉,腾讯投永辉,永辉投红旗连锁”,在2018年1月的腾讯投资年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透露,“过去数年,腾讯投资了600家企业,这些企业所新增加的价值已超过了腾讯本身的市值”。

从股价表现来看,更加耐人寻味。腾讯系的京东、永辉过去一年表现不俗,分别上涨了51%及106%,而阿里入股的新华都、三江购物等则股价有较大程度的下滑,三江市值更是猛挫了51%。苏宁云商及高鑫零售也只能算表现平平,而一年前对苏宁A股零售龙头完全没有威胁的永辉,目前市值已经逼近千亿,离苏宁只差两个涨停板的距离,况且,永辉目前53倍的市盈率也低于苏宁的68倍。在唯品会都选择联姻之后,尚独立于阿里/腾讯的第三方已为数不多,当当已经私有化,而国美零售、聚美优品在过去一年市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表3)。

此次腾讯携手京东,入股万达商业,算是乘胜追击顺势加仓,更是形成了中国第二大电商联手中国最大的实体商业的格局,这样的利益联盟体如此加速聚集,卯足了劲头对抗阿里,是否会让份额逐渐缓慢消失的阿里如芒在背?

苏宁:最意外?最不意外!

公告甫出,最让人意外的是苏宁的出现。毕竟苏宁和阿里关系之深厚众所周知,此次竟然携手腾讯、京东,感觉上像是惊天逆转,莫非苏宁也要从阿里转投腾讯旗下?这于情于理不合。

2015年,几乎就在京东入股永辉的同时,阿里牵手苏宁,以换股的方式交叉联姻。2015年8月10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拟以15.23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19.3亿股股份,募资不超293.43亿元。其中,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认购18.6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认购金额283.43亿元,成为苏宁云商第二大股东。

和腾讯系里的京东、永辉过去两年表现惊艳所不同的是,阿里巴巴入股苏宁,并未给苏宁带来股价上的多大刺激。而苏宁则伴随着阿里股价大涨,意外当选A股上市公司“股神”。2017年12月11日,苏宁云商减持阿里巴巴550万股,股票出售价款合计约9.4亿美元,预计可实现净利润约32.5亿元。这也带动苏宁上调年度业绩至盈利41.2亿元-42.2亿元。

目前苏宁云商仍持有阿里巴巴集团2082.47万股,这部分股权净回报超过百亿,从而为苏宁后续的盈利创造了充分的释放和调节空间。从私交上来说,张近东和马云也走得更近,马云所组的云锋基金,张近东为LP之一。

如果流连于苏宁和阿里的关系,那么按领导的说法,就是陷入了江湖义气不足可取。看商业合作,要看交易本身带来的价值。百亿元的交易,绝不会简单根据兄弟感情而是依靠商业逻辑来支持的。

2017年12月,王健林曾率先披露,在资本层面,万达、苏宁两家下年将有大规模合作。鉴于阿里巴巴持有苏宁20%股权,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理解为将形成新的“万达-苏宁-阿里”的资本联盟,“天猫商城+万达商城”如果联手,就将是线上最大收租子的和线下最大收租子的走在了一起,对腾讯系势头正盛的新零售格局将形成强大的压迫感。

但这一幕并没有出现。

苏宁此次落子,主要意图或是获取万达商业的资产和资源。

早在2015年9月,苏宁和万达就在北京签订了战略合作,双方约定,苏宁易购云店等品牌将进驻万达广场,并根据每家万达广场的人群和消费特点进行云店的品类组合和规划;万达也将根据苏宁云店的设计和运营需求,为其进行物业资源的开发定制。2016年1月,苏宁在全国16家万达商业广场内连续新开苏宁易购云店,新开的店面总经营面积将突破12万平方米。

和万达合作的主要店态“苏宁云店”,是苏宁对于线下零售业态的再次升级。一是云店融合了更多的商业业态,包含如苏宁极物店、苏宁体育Biu无人店、生活家居馆、苏鲜生、苏宁影城、好孩子母婴购物等多重“场景式”业态。二来,互联网及AI等黑科技也应用广泛,通过无人店、智能客服、颜值免单、刷脸支付、机器人咖啡师等概念实现店面智能化。

这也是苏宁近两年的战略重点——“优化门店结构、加快门店的互联网升级”。从执行效果看,代表着先进模式的“苏宁云店”大步增长。截至2016年12月31日,苏宁进入297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店面1510家,其中云店141家、苏宁易购常规店1303家(旗舰店242家、中心店389家、社区店672家)、县镇店34家、苏宁红孩子店26 家、苏宁超市店6家。

这其中,2015年,苏宁云店仅42家;2016年间,苏宁新开、改造云店99家,总数达到141家;2017年前三季度,苏宁云店已多达272家,在整体店面中占比17.88%,相对两年前占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而相对云店规模的快速增长,苏宁其他形式的实体店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缩(表4)。

从营收看,苏宁2016年报显示,仅有云店的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其他类型均出现下滑(表5)。在2018年初,苏宁再次抛出“大开发”战略,至1月底,全国各地新开69家云店,而全年更要新开200家云店。到2020年,这个数据将达到2000家。

云店的单店面积较大,2016年1月,其新开的16家云店的店面总经营面积突破12万平方米,算下来单店平均经营面积达7500平方米。这对其选址和客群要求都较高,想要保证云店快速开发的节奏,核心优质物业的稳定获取成为关键。据年报,截至2016年末,苏宁自有物业29处,以创新资本运作获取25处店面,而其大头还是依靠地产商,通过与苏宁置业、万达地产等合作租赁的店面达75家。而截至2017年底,万达商业旗下已开业万达广场项目 235 个,经营面积3151万平方米,这其中显然仍有空间。

此次苏宁近百亿接盘万达私有化股权,合作重点也已圈出:

1)在所有万达广场,电器3C 领域将苏宁易购店作为首选商业合作伙伴;生鲜快消、母婴用品领域,万达将在满足苏宁发展规划基础上确保提供足够数量优质门店;

2)万达将根据苏宁发展规划,每年协助定制一定数量苏宁易购云店及生活广场,从选址、建设、商户招商和广场联合运营等方面提供支持;

3)双方将在金融服务、会员数据、仓储物流、物资采购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曾经与之厮杀多年难分难解的国美,苏宁或许早已把恩怨放下,但与线上3C起家的京东,却已势成水火。就在本次合作落地的第二天,张近东就被爆料在股东会上狂怼京东,“京东有我们苏宁交税多吗?社会、媒体天天捧京东,一家从来没有盈利过的企业,只有资本追捧的企业,正常吗?卖掉阿里是财务投资,狼性就是狠狠的跟京东干一架”。刘强东则隔空回话,称京东给所有员工正常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如果采取派遣工少交社保之类,一年也能盈利50个亿。在新零售加速线下融合的未来,携有众多的门店资产,苏宁前狼后虎,但有没有可能扳回一局?

融创:悲观与亢奋中的一路突围

乐视的后半生,已由孙宏斌接管。这一年,他一直身处风口浪尖,投资乐视浮亏几十亿,曲线揽入大量土地,贾跃亭所持股权将面临爆仓,各种新闻热点从不曾离开。在此次交易公布后,融创受到的关注反而是最少的,然而,仔细观察买卖各方,同样身处地产领域,同样认为前景悲观,孙宏斌和王健林的选择截然不同。

王健林对于大家认为万达卖卖卖就是不行了很生气,在2017年度工作总结会上,王健林表示,“做生意就是买卖,那就有买也有卖,不能只说买的好,卖的就不好”,“现在全球包括中国都在强调降负债、去杠杆,这样加杠杆、逆势而为是不科学的”。这显然迥异于孙宏斌的杠杆式抄底思维。

2016年11月23日,孙宏斌在《中国不动产金融年会》上发表演讲,他提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有很多并购的机会。谁能借更多的钱、更便宜的钱、更长的钱,可以穿越周期的钱,就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有这个机会不去做,反而减杠杆那是不对的”。这种低点加杠杆入手、高点卖出的逻辑,倒是和新财富总结的李嘉诚的过冬战略一致。

不过这个李超人也在减持的关头,到底是加杠杆,还是减杠杆?

在孙宏斌过往的商业历史中,每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他都试图竭尽全力抓住。然而,绿城、佳兆业都俱成伤心往事,乐视的错棋也不知何时以及如何平息。别人临近深渊只看到黑暗,孙宏斌看到的却永远是机会多过风险。毕竟,没有低谷,就砸不出上车的机会。

而现在,孙宏斌眼里的行业正是风声鹤唳之际。2017年3月,融创召开财报发布会时,他表达出了浓厚的悲观情绪,“这轮调控史无前例的严格,我对市场非常、非常悲观”。而且孙宏斌认为,调控政策对公司的影响还在初期。

从2016年10月1日以后,融创就开始停止在公开市场拿地。在2017展望中,融创进一步披露,在公开市场上,其将更加谨慎、耐心等待机会,避免获取价格不合理的土地;同时,将更加重视并购市场的机会,把握房地产行业加速整合的契机,充分发挥并购品牌和优势,谨慎获取成本合理的项目。

当并购成为主旋律,融创中国(01918.HK)股价2017年全年上涨了414.5%,目前市值1586亿港元,这为其施行大规模的并购战役奠定了良好的融资基础。

逆势并购,既符合孙宏斌过往的操盘逻辑,也将成为融创实现“中国TOP3,3000亿营收”目标的关键手段。而从其这两年的并购动作来看,坚持区域聚焦和高端精品发展战略的融创,已不再满足于住宅地产一根支柱了。

2017年7月,融创与万达达成世纪交易,融创房地产收购万达13个文化旅游项目公司91%的权益,总代价为438.44亿元。13个文旅项目的总建筑面积合计约为5897万平方米,其中,自持面积约为927万平方米,可售面积约为4970万平方米。这样大规模的并购,已经是部分压缩的结果——此前二者的交易中还包括76间酒店,总交易金额700亿元,后来酒店改为由富力接盘。

此次融创再大举斥资95亿元,直接拿到万达商业的股权。融创在公告中坦承,这既是认可万达商业的长期投资价值,同时也将使融创在商业地产领域与万达商业有更多协同空间,有利于提升其在商业地产项目的运营水平和对商业资源的整合能力。

从融创的收入结构看,其此前主要收入来自物业销售,占比97.89%,其次为物业管理,只有极其少量的租金收入(表6)。诚然,要想进军商业地产,和万达商业的合作与入股是最顶级的入门方式,但“一口吃不成胖子”,截至2017年6月30日,融创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91.92%。

而根据王健林在万达年会上的解释,“每个大型文化旅游项目需要承担七、八年有息负债才能往下走,十几年才能收回投资。万达十几个文旅项目叠加在一起,虽然通过销售物业能回收大部分现金,但至少5到6年内,每年净增1000亿元负债,压力相当大”。如今,这13个文旅项目,伴随着每年净增的1000亿元负债,花落融创,不知道融创内部对这些项目的现金流周期是如何考量的,融创下一步将怎么玩转这些疯狂吞噬现金流的庞大资产,又将如何增强自身在商业地产的布局。这,无疑值得进一步追踪。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