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加工小项目上959 项目多,在家加工厂家回收的项目吗
1月15日
天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
在秦州剧院隆重开幕
王军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
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王军市长在
报告2019年政府工作时指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争先进位的工作总基调,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为抓手,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千方百计稳增长,统筹兼顾促改革,坚定不移调结构,全力以赴惠民生,多措并举防风险,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环境质量和节能减排指标均控制在省上下达的目标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
市政府将重点抓好
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深入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既要紧盯全面小康目标持续用力,又要瞄准阶段任务集中攻坚,以更大力度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以“绣花功夫”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夯实政策落实、产业脱贫、精准帮扶、各方责任、基层队伍和工作作风基础,坚持质量标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全年减贫11.6万人,490个贫困村退出,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县整县区“摘帽”。加快实施产业扶贫方案,精准对接“一户一策”,发挥到户产业扶贫资金效益,抓好果菜药薯牛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建设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强化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品牌化效应,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0家、示范家庭农场100家,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全面推广农业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扶持发展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加快实施自然村道路、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年内全部消除农村危房,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积极推进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认真落实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和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年内建成贫困村幼儿园32所、标准化村卫生室40个,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3%,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加快实施就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4.2万人,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5万人。积极推广“扶贫车间”模式,继续做好村级服务性岗位开发,让更多群众通过就业实现稳定脱贫。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着力解决农村“八差”问题,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力争在产业开发、劳务协作、技术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争取更多帮扶项目和资金。
以“铁腕手段”切实加强污染防治。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天水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努力使天水的天蓝、地绿、水清、环境美好。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聚焦工业、燃煤、扬尘、机动车四大领域,突出抓好燃煤锅炉整治淘汰、城市集中供热改造、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业窑炉治理等工作,统筹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或清洁煤替代工程,积极争取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城市试点,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以上。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以渭河、葫芦河、牛头河等河流为重点,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和城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分门别类推进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完成县区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境内河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考核达标率均达到100%。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以上,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保障全市土壤环境安全。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扎实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支持推动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坚决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坚持不懈加强生态建设,继续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大规模国土绿化,完成生态造林20万亩以上。
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多渠道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提高政府性债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坚持开前门、堵后门,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和融资平台公司作用,通过争取新增债券、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出让国有资源资产、资产证券化、规范实施PPP项目等多种渠道,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强化金融领域监管,做好各类扶贫贷款的回收续贷,严厉打击民间社会非法金融活动,加大金融风险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解决一切发展问题的金钥匙,扎实做好项目的论证储备、跟踪争取和组织实施工作,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规模。
着眼夯实基础抓项目。围绕打造交通枢纽、强化供水保障、重视市政建设,着力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年内建成天定高速藉口出口、秦州大道、麦积山大道、国道310升级改造和3条重点旅游公路,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加快实施天平高速公路天水段、引洮供水二期天水配套、曲溪城乡供水等项目,开工建设天水机场迁建试验段、天水南站新增动车组存车线、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天水段、甘肃(天水)国际陆港基础设施、三阳川罗家沟隧道及引线工程,启动天水南站片区二期工程,积极推进天水绕城高速、310国道麦积至秦州段改线提升工程、兰州至天水至汉中城际铁路、陇海铁路与宝兰客专连接线、天水至陇南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立足产业发展抓项目。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要求,紧盯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发展,重点抓好列入全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的59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电工产品综合检测实验研究基地、岐黄中医药产业园、三峡新能源清水白驼60兆瓦风电、清水50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太极阿胶三期、甘肃伏羲药业、麦积山游客中心、新天德绿色新材料产业园、甘肃移动第二大数据中心等重大示范性工程,积极谋划冀城现代高载能循环经济产业园、中子技术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促进文化旅游、航空维修制造、装配式建筑、生态康养、数字信息等产业取得新进展,以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
紧盯招商引资抓项目。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各类园区平台,加强与央企和国内500强企业的对接洽谈,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新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狠抓各类签约项目和意向项目跟踪服务,全力促成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天适集团樱花小镇、万宝集团无人机、绿地集团康养小镇、恒大集团旅游小镇和江南酒店、麦积山大酒店等五星级酒店项目尽快落地实施,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实施好。
强化服务保障抓项目。全面推行代办制、联审联批、并联审批,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建立十大生态产业审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破解项目建设“四难一低一慢”问题,实现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时限压缩到10个工作日以内。继续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包抓、督查检查、稽察通报等制度,重视项目入库统计,开展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严把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竣工验收、投资审计等关口,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过硬、推进有力、安全快速。
(三)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10万吨以上。紧盯打造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个百亿元主导产业目标,扎实推进果业品牌增效、蔬菜技改增效、畜牧扩链增效、劳务技能增效计划,加大冷链物流、仓储设施、终端市场、产业保险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年内新建果品基地1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新建和提升改造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个,新建果蔬保鲜库68座,劳务输转69万人次,果品、蔬菜、畜牧产值和劳务收入分别达到110亿元、95亿元、95亿元、159亿元以上。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0个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抓好10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用好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年内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5万人次以上,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县乡道路网改善工程152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41公里、“畅返不畅”整治项目959公里,重视抓好村组道路和产业路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刻汲取暴洪灾害教训,高度重视河道疏浚和治理工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50平方公里,新修梯田10万亩,新建堤防60公里。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宽带乡村”和电信普遍服务4G网络建设,扩大农村地区光纤宽带覆盖范围。下功夫提升城乡电网质量,完成2108个行政村电网改造项目,促进配电网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
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和污水处理机制,加强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切实解决垃圾围村围河现象,年内新建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3处、收集点192个,建成“美丽乡村”省市级示范村40个、整洁村305个。狠抓乡风文明治理,加大力度治理农村高价彩礼问题。充分发挥村级“八大员”作用,推进乡村公益设施村民共建共管共享。
(四)着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加快扩量提质步伐。充分运用数字信息和现代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企业,使其重振雄风,融入绿色生态产业。坚持“一企一策”,加大“10强50户”企业扶持力度,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实施投资千万元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加快华天集成电路高密度封装产业升级、天光节能系列器件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长开中压开关设备个性化定制系统、长城果汁年产10万吨果蔬汁生产线、六九一三通讯设备生产和维修保障服务基地、孟姑发酵食品及手工挂面苦荞加工、福美软瓷新材料、甘谷脊兽建材产业园、霞宇科技智能化节水等项目建设。围绕发展五大新兴产业,抓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大型客机改货机、武山县无干烧地岩热源供热等项目,支持中航天飞争取维修基地项目落地建设,打造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
重视发展园区经济。加快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增容步伐,以托管方式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冀城产业园建设,增强园区产业聚集能力,吸引更多项目入驻园区,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全面落实支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政策措施,加快推动长城果汁、海林轴承、岷山机械等企业搬迁改造,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支持县区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基础配套和要素保障,推动秦州区经济开发区、武山县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重点企业加快装备升级改造,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2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资源,提高重点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电子封装、高档数控机床、电工电器、智能仪表等新产品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工匠和技能人才,鼓励支持职工创新创造。深入推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加大商标品牌培育保护,年内新增注册商标600件以上,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
(五)做大做强文化旅游首位产业
旅游业不仅是现代社会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而且也是融合一、二、三产发展的可重复消费的绿色产业。我市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优越的区位条件、众多的人口资源对于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加快文化旅游软硬件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康体、养生、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按照建设大景区、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做强大产业的思路,继续推进伏羲文化旅游产业园、麦积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卦台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大地湾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启动建设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加快华昌欢乐城、麦积山自驾游房车露营基地、黄河雕漆文化博览园、李官湾乡村旅居体验园、天水大剧院、伏羲庙游客中心及停车场、南郭寺景区游客中心、东柯杜甫文化主题园、工业博物馆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扶持飞天雕漆、黄河雕漆、汉唐陶艺、大漠行麻编鞋业、新天丝毯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举办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和展销大会,加快文化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均增长20%以上。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认真落实《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抓好国家和省列1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为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树立典型、打造样板。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挖掘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旅游名镇、名村、名景、名店”打造工程,规划建设大象天水西秦古镇和南河川、党川花庙河等田园旅游综合体,扶持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年内建成乡村旅游专业村7个、创建星级农家乐15户,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5%和30%以上。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天水商贸城、会展中心招商经营工作,加快秦州藉口商贸城、武山洛门森源蔬菜果品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秦安小商品城等项目建设,建成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1个,实施冷链物流项目4个。高度重视市县区便民市场建设,新建、改造县乡农贸市场13个。举办“人文天水、养生美食”评选活动,推进餐饮街区、夜市建设和早餐惠民工程,培育一批连锁化品牌化餐饮企业,形成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餐饮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积极推广“烟铺模式”“清水模式”“秦安模式”,培育树立天水电商新模式和网货品牌,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以上。
(六)不断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定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方位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发挥天水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引领作用,做好重大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规划服务。统筹推进“八大新城”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建成有轨电车示范线一期、藉河二十里铺大桥、天水郡十字交通疏解工程,加快藉河生态治理二期、岷山厂三阳川隧道、天水古城西关片区保护与利用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藉河生态治理三期、天河广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红桥南接线、藉河南沟河口大桥、罗峪河五中桥、渭河3号大桥、岷山生态文化公园,积极推进南北两山景观大道、秦麦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成纪新城集中供热、麦积桥南集中供热扩建、颖川东柯新城集中供热、秦州污水处理厂综合开发、马跑泉主镇区改造、天水郡片区综合改造等项目。持续抓好城区示范路、整洁路、规范路建设,完成成纪大道西段、羲皇大道七里墩至潘集寨、皇城路、藉河北路提升改造,完善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推进城市管理升级。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加大对市民的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小区、文明街道等活动,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新增公共绿地18万平方米,实现城区全天候保洁。全面推进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工程,完成30个主要节点路口交通组织优化和12处交通信号灯智能化改造,严控严管各类违章建设,继续做好城区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人行通道畅通、公厕建设改造、绿化美化亮化,加强流浪狗管理、城市“牛皮癣”整治、噪音污染治理,有效解决交通堵、停车难、秩序乱、环境差等“城市病”。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规范网约车市场发展,提升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扩大城区免费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启动实施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项目,建成智慧社区20个,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市民和司机文明礼让,形成“车让人、人让车”的文明出行之风。
加快特色城镇建设。坚持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发展体制机制,聚焦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要素,构建“生态+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格局,重点抓好秦州区樱花小镇、孙集文化小镇,麦积区街亭古镇、甘泉特色小镇,甘谷县礼辛风情小镇,秦安县刘坪桃园小镇,武山县山丹特色小镇,清水县秦亭小镇,张家川县马鹿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同时,高度重视解决部分乡镇脏、乱、差等问题。
(七)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补短板的重点,全面落实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外向活力。
深化接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着力“减证照、压许可”,深化“证照联办”“多证合一”改革,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年新增市场主体9000户以上。深入推进“四办”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提升政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应进必进”,实现70%以上事项“一窗”分类受理,90%以上事项网上可办。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简化办事流程,明确办结时限,做到“一次告知”,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初步形成“国资委—国投公司—国有企业”三级国有资产管理格局,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推广农村“三变”改革,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财税改革,严格落实预算管理改革政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进一步完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创新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城投债发行,做好企业首发上市、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工作。深化县域综合改革,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制定出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特色产业规划和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加大对县区特色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用好开放发展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关中—天水经济区、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开放的范围和层次。精心筹办好公祭伏羲大典、麦积山论坛、重大文化体育赛事等活动,积极争取开通西安至天水至张掖至敦煌航线。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天水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对外贸易,设立天水海关,力争开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货运班列天水农产品专列,争取在阿联酋迪拜设立天水花牛苹果展示中心,推广运用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加快完成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数据联通和监管场地运营,实现我市跨境电商本地通关,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40亿元以上。
支持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认真贯彻中央、省上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取消歧视性附加条件和隐性条款,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准入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省上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58条和市上支持非公经济发展21条政策措施,降低土地、物流、人才、税费等要素成本。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开展结队帮扶服务行动,为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保姆式”“贴近式”跟踪服务。加强金政企对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破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推进非公经济“梯级培育、转型升级”行动,加强“四上”企业培育统计,抓好“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年内培育“个转企”550户以上。
(八)努力提高保障改善民生水平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深入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扶持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到基层就业,引导鼓励大学生、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优化创业服务方式,提升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和就业见习基地建设质量和层次。及时化解各类劳动争议,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视做好创新型、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管理和使用,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围。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全面改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270个,新建回民小学等学校,进一步消除城区“大班额”,确保秦安、清水两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推广农村小学小班教学模式创新行动计划,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加快天水职教园区建设,推动天水师范学院升格天水师范大学。深入推进“健康天水”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加大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加快中医中药产业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做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乡镇及社区体育中心8处、村级农民健身工程90处,完成南山体育场改造提升工程,市体育中心上半年投入使用。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群众多层次住房需求,实施北园子、东团庄、火柴厂、罗玉新村、翠山新村等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42个。推进社会救助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重视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做好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空巢老人、特困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加快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建设,规范城市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机构管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重视殡葬改革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翠山公墓区、盘龙山殡仪馆。持续抓好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失业等社保经办管理,高度重视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社保问题,落实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做好社会保险待遇提标工作,加强社会保险稽核管理,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可持续。
创新加强社会治理。重视地方立法工作,认真做好《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设施保护条例(草案)》的起草和提请审议,加强政府规章的制定和实施。统筹优化法治宣传、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全市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突发事故处置能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和突出问题治理,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域创建工作,确保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积极借鉴“枫桥经验”,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办好“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市长信箱”。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深化双拥共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继续实施“雪亮工程”,健全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做好统计调查、新闻出版、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气象地震、档案史志、老年教育、残疾人事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坚持办好民生实事。在全面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的同时,紧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集中力量办好10件实事。(1)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21.38万户98.93万人饮水不稳定问题。(2)实施棚户区改造1.6万户,改造农村C级危房3360户。(3)实施城中村、城郊村和社区改灶、改炕、改炉、优质煤炭补贴“三改一补”4万户。(4)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城区厕所20座、旅游景区厕所65座,实施农村厕所改造提升18685户。(5)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1000人,加强基层企业人才储备。(6)建成人民公园、天水电大后院立体停车库和天河广场、岷山生态文化公园地下停车场等,新增城区停车位3000个。(7)新建城区人行过街天桥2座、藉河跨河大桥连接藉河风情线便桥3处,整修城区主次干道10万平方米。(8)新建市区社区便民市场5处。(9)新建、改造商业餐饮街区10处,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提升特色餐饮发展水平。(10)全面疏浚治理河道7条,改善水域生态环境,预防减少暴洪灾害。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