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贺岁档电影排期(2019年电影贺岁档)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2019贺岁档电影排期(2019年电影贺岁档),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上映5天后,电影票房过亿。/@冯小刚电影官微

2019贺岁档电影排期(2019年电影贺岁档)

放在以往,面对这样的票房和口碑,别名“小钢炮”的冯小刚也许早就开炮了:

2012年,《一九四二》票房失利,冯小刚怒骂观众自以为是;

2013年,《私人订制》口碑滑坡,冯小刚连发6条微博炮轰影评人,称他们是“一帮大尾巴狼”;

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排期不足,冯小刚发长文开撕万达董事王健林;

2017年,上海电影节,冯小刚直言“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那么多垃圾电影”……

“垃圾观众”言论一出,激起千层浪。

而到了《只有芸知道》,冯小刚却意外地低调。

刚接触网购没几天的冯小刚,拉上黄轩来到了当红女主播薇娅的直播间,直播为电影卖票;面对上映后并不理想的票房和口碑,冯小刚在微博上也难得地没有一丝戾气:

“这一亿票乃是250万观众所赐,这250万观众是基于过往之信任买票捧了老冯和小黄的场,老夫这厢有礼了……看完电影……您花了钱,骂几句出出气都应该。这是人之常情。”

“捧场”、“老夫”、“有礼”、“您”、“人之常情”,如此恭敬的用词,这还是那个大家熟悉的“小钢炮”吗?

15年前,冯小刚轻易就创造了第一部票房过亿的贺岁电影《天下无贼》;15年后,《只有芸知道》堪称艰难地拿到亿元票房。

曾经躺着就能赚钱的冯小刚,号召力已经不再显著,年过六旬的他,也终于不再四处开炮,而是显而易见的,走向平和。

冯小刚与王朔。/豆瓣

王朔自然不必说。

早在1988年,这位新京味代表的《顽主》、《轮回》、《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四部作品就被同时搬上了银幕,产生了巨大轰动,当时文学界、电影界、评论界都把这一年称作“王朔年”。

甚至有这么一种说法:只要有王朔的作品加持,电影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冯小刚形容第一次碰见他,是“抬头望见北斗星”。

从早期的《编辑部的故事》、《我是你爸爸》,到一炮冲天的《甲方乙方》、以及之后的《一声叹息》、《非诚勿扰2》、《私人订制》等电影,无处不是王朔的身影。

王朔的作品,对冯小刚产生了莫大影响,他说:“王朔作品中观察生活的角度,对我日后的导演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指导我拍摄贺岁片的纲领性文献。”

冯小刚的另一位金牌编剧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两人合作过《一地鸡毛》、《手机》、《温故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这些影视作品都跳出了一贯的冯氏幽默风格,试图探讨更深层次的话题。

冯小刚这样形容刘震云对自己导演生涯的影响:“如果说《编辑部的故事》是我作为一名编剧,在王朔创作风格的引领下,跨出了坚实的一步;那么《一地鸡毛》则是我作为一名导演,在刘震云创作思想的影响下,创作上走向成熟的一次飞跃。”

而冯小刚2017年贺岁档的那部《芳华》,则出自大名鼎鼎的严歌苓。

这位影视界的IP大腕,被搬上银幕的作品早有口碑:《天浴》、《归来》、《金陵十三钗》、《妈阁是座城》……《芳华》这部作品,正是根据严歌苓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

好原作、好编剧之外,冯小刚的贺岁片,还有一众好演员。

历数冯小刚那些大名鼎鼎的贺岁片,选角可谓锦上添花:葛优、张国立、范伟、张涵予、英达、徐帆、刘蓓……精彩的剧本加上戏骨的演绎,电影想不火也难。

可以说,中国影坛的贺岁档,是和“冯小刚”这个名字绑在一起的,冯小刚给予贺岁档以生命和活力,贺岁档回馈冯小刚以成就和荣誉。

直到今天,2002年《大腕》的台词还被拿到舞台上改编重现。/《演员请就位》

冯小刚的电影,票房一直无可争议,但口碑一直两极分化。

从《甲方乙方》开始,就有不少观众认为这样的电影算不上是伟大的作品,“只是简单的小品拼盘”;2013年的《私人订制》,也有观众认为是在“炒旧饭”。

“这根本不是电影,完全是小品集锦。影片由几个毫无关联的片段组成,没有贯穿情节的主线,没有该有的戏剧冲突,没有电影化的视听,只有小品式片段和零碎的段子。”

几年的“冯氏贺岁片”看下来,观众对于冯小刚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息过:“’以前挺接地气一导演,现在俩脚不沾地儿了。”

“冯小刚今年拍春晚是拿《私人订制》练手,练了仨小品一朗诵,三俗一雅终归一烂。”

即便冯小刚的《一声叹息》拿到了埃及某个电影节的奖项,王朔给出的评价也不高:“在我的印象中,埃及(这种规格)的电影节就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企业奖。”

在叶京创作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以冯小刚为原型的“冯裤子”,是一个长相丑陋、性格猥琐,又爱哭,最后做了导演的人。

也许,在不少人的眼里,冯小刚再怎么成功,也还是洗不掉“冯裤子”的形象,不过是一个商业片导演——而这个称呼,也是让冯小刚自己最膈应的,也是他一直想摆脱的标签:

“我现在就想拍出既好看又非常厚实的电影出来,往里面走。现在来看,《一声叹息》还远远不够,《手机》让我感到满意,但是,《温故1942》才是我心里真正想拍的电影。”

同时代的导演,只有冯小刚是比较“世俗”的那一个。/豆瓣

1997年过去了,谁还在怀念它

时间回溯到两年前,电影《芳华》上映的时候,冯小刚发了一条微博:“久违了贺岁档,物是人非了。”

他离开的这两年,中国内地影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贺岁档欣欣向荣,带火了春节档。同时,暑期档、国庆档也都呈现出群雄争霸的景象:

2018年的全年总票房高达609.76亿元,2019年的全年总票房近643亿元;《红海行动》、《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我和我的祖国》等电影票房连破纪录,一批新生代导演脱颖而出……

如今的贺岁档,早已不再是冯小刚的天下。

一方面,这是因为冯小刚一直在谋求转型,尝试商业片之外的路子。

他在采访中说:“大家都特艺术的时候,我就拍商业片,贺岁片一大溜。大家都开始商业片了,我就开始拍文艺片。”

从《一九四二》、《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到《芳华》、《我不是潘金莲》、《只有芸知道》,这些电影明显都与一贯的冯氏喜剧贺岁片的风格不同,少了笑点,多了思考。

另一方面,随着春节档、国庆档等热门档期的崛起,贺岁档不再是兵家必争之地。

近年来,电影院线逐步下沉,三四线城市、县城小镇都建起了电影院,大型节假日进电影院看电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2008年,春节档总票房仅1.1亿元,占全年总票房的2.6%;而2019年,春节档总票房已经达到了58.4 亿元,占全年总票房的9.11%,是十年前的53倍。

同时,贺岁电影类型开始多元化,从以前的喜剧题材一枝独秀,到如今喜剧、动作、文艺、武侠等多种题材百花齐放:

光是从2020定档春节档的几部电影来看,就有喜剧片《囧妈》、喜剧悬疑片《唐人街探案3》、剧情片《中国女排》、动作片《紧急救援》、动画片《姜子牙》等多种题材的电影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

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口味也在不断提升。一部热闹喜庆、但过于简单、商业化的贺岁片,显然已经喂不饱被成熟影市滋养的观众了。

吴京提到过,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升。/采访图

宁浩、徐峥、文牧野、郭帆、曾国祥等一批新生代导演,凭借过硬的电影内容和质量风生水起,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

2018年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和《我不是药神》,票房均超过30亿元,尤其是后者,引发了社会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关注;2019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票房高达46.79亿,开启了“中国电影科幻元年”;

暑期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亿元,引发国漫崛起的大讨论;2019年末上映的《少年的你》,票房超过15亿元,校园暴力的主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极具社会意义……

激烈的竞争下,冯小刚的老招牌,不管是放在贺岁档还是其他档期,都不再百用百灵了。

曾经,没有冯小刚的贺岁档是不完整的。

而现在,冯小刚的电影对大部分年轻观众来说,有鸡肋之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于日趋成熟的电影市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而对于冯小刚以及他那一代的导演来说,却难免有一丝“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唏嘘。

在《甲方乙方》的片尾,有一句台词令人回味:“1997年过去了,我们很怀念它。”

每个经历过冯小刚贺岁片时代的观众,在每年的岁末年初,还会记起1997年的那部贺岁片,还会记起冯小刚吗?

[1] 我把青春献给你︱冯小刚

[2] 与冯裤子有关的日子︱马东

[3] 冯小刚:我要拍艺术片了︱南方周末

[4] 独家专访:61岁的冯小刚为何拍了部催泪纯爱片?︱杨晋亚

[5] 冯小刚这一年︱谷雨实验室

[6] 当下我国春节档影片的兴盛与隐忧︱刘金祥

[7] 喜剧电影的“后冯小刚”时代︱陈旭光

[8] 贺岁电影的题材与档期演变︱许晨

[9] 中国贺岁电影二十年之发展︱董靖

?作者 | 恺哥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