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灯(暗影精灵8proA面灯)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面灯(暗影精灵8proA面灯),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年未消,春尚早。平日太过繁忙的人们似乎心里总期待着有一些仪式感来温暖自己的内心。这不,春节的余温还在,又盼着元宵节的到来。

“正月十五闹花灯,雪打花灯好年景。”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通常会举家赏花灯,放焰火,耍社火,舞龙灯,吃元宵。

正月十五又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自汉代以来,青年男女借机自由约会,谈情说爱,于是便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千古爱情佳句。

说起元宵节,各地的传统习俗具有诸多不同之处,但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闹元宵”,不管是锣鼓齐天的喧闹还是花样翻新的巧闹,非得“闹”出点动静,“闹”出点派头。一轮圆月当空,映照着全家的幸福,跌宕着满屋的笑声。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圆月下的往事,就这么悄悄荡起涟漪……

盒子灯的记忆

我曾有过一次元宵节观看盒子灯的记忆,说起来距今已有三十七八年了。

那时候我还小,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年的元宵节,我跟着大人们步行到大约十来里一个名叫孙家寨子的村里,去看放盒子灯。

那时候只闻“盒子灯”其名,但盒子灯到底是什么东西,一直不懂,问大人,大人说得也很笼统。记得那时五哥告诉我,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到邻县邹平有个叫羊提的地方看过,他们也是步行二三十里地去看的,当时去看的人很多,绵延十来里地都是观看放盒子灯的人,简直是人山人海,五哥还说当时农田里的麦苗都被观看的人们践踏了。我问五哥盒子灯到底是什么样,五哥说当时因为人多离得又远,只记得在一个高高竹架上,悬挂着一个圆形的灯盒,点燃灯芯之后,燃放起来,一层一层的脱落,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故事情节和内容,记得里面有一层是葡萄灯,在烟花闪烁的光影中,远远的看去很逼真。

五哥还说那时候邹平羊提有个人制作盒子灯这种传统工艺很有名,据说曾被邀请到北京准备在开国大典时燃放,结果在提前预演的时候,由于技术原因他制作的盒子灯燃放失败了,回来后很是懊丧。

那天晚上我跟随大人们去孙家寨子村看放盒子灯,只记得同行的大人们有说有笑,而且心情都很激动。我跟着大人们的步伐匆匆往前赶,走到半路上时,远远地就看到月亮在前面黄腾腾地升起来了,又大又圆,真好看。

十来里的路程,并不觉得累就到了,远远地就看到在一块空旷的场地上围了好多的人,里面有灯光亮起来,而且还有锣鼓喧闹的声音。场地的中间有用竹竿扎起的“门”字形的架子,上面挂着“祝福大家新春吉祥如意、万事亨通”之类的贺词条幅。横竿上悬挂着两挂长长的鞭炮,直垂下来,长得几乎要悬垂到地了。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长的鞭炮。周围地面上还摆放着好多待放的烟花,我也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烟花。

当主持人宣布“元宵节放盒灯烟花晚会现在开始”时,只见早有二人把竹架上的两挂长鞭点燃,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随即各种手持的长筒起花、摆放在地上的各种桶花,带响的不带响的,上天的,地上的,纷纷燃放了起来,在哧哧的响声中,

不时空中传来起花的哨音和二踢脚的“砰、啪”的声音。一时间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那还是我第一次看到燃放这么多品种和数量的烟花,其精彩纷呈的状况难以形容。当然这些只是点缀和陪衬,其最精彩的和主题还是燃放盒子灯。

那次观看盒子灯的印象并不是那么清晰了,只记得高高悬挂着的圆形的盒子灯,点燃时药捻在夜空中闪闪发光,燃了一脱落一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故事,燃放时如倒挂的水晶帘箔映红了整个天空,里面的故事也亦真亦幻,勾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记得盒子灯里面的造型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剧人物、鸡、鱼、虫、兽、花卉、静物为主要内容,每层盒子花脱落时伴有不同的造型和音响。

如今时隔多年,没想到那次观看放盒子灯的记忆成了至今唯一的记忆,一些细节也早已想不起来了,只有观看时那种流光溢彩、美奂美仑的情形在美好的记忆里永恒。(文/舒一耕)

正月十五,捏灯供灯

老家在冀南,紧靠太行山脚,正月十五捏面灯儿的风俗,古来已有,不知流传多少年了。清明的燕,端午的粽,八月十五打月饼,正月十五捏面灯。捏面灯,在我们看来最好玩儿。

每每十五一早,就听得娘在厨房里忙上了。小擀杖的噜噜声,将我们唤醒,就赶紧起床,清水抹把脸,捋巴一下小辫儿,扒两口油茶汤,去凑热闹捏灯儿。

巴头一看,见绛色梨木的面板上,已经卧了三堆面团儿,白色的,麦面;黄色的,玉米面;灰色的,荞麦面。这些面团做成不同颜色的灯,被我们叫银灯,金灯,铁灯。金银铁,齐活了,这家里得多富啊!

一个面团,已团腾在娘的手里。娘的手,好似带了磁,面团似一摊软软的铁,被紧紧吸着,腾挪掀转;手动,面动;手停处,面团已光滑如剥皮的鸡蛋。一转眼,大面团化身为一排小面仔,整装待发。转瞬,小面仔又跟着娘的手欢腾起来,刷刷刷,手一握一团,成了椭圆、半圆、正圆。切成剂子,这是预备做动物的尾巴、胡须、耳朵和翅膀。

娘操起捏灯儿的家伙式,团,擀,剪,切,一压一按,一捏一卷,一扎一挑,一插一梳,那面团团就有形儿了;她用竹片按压出四肢躯体,用梳子梳理出羽毛鳞片,用剪刀剪出鬃毛五官。尾巴粘上了,胡须贴上了,耳朵按上了,翅膀扎上了,再拿小红豆,一边一点,那物儿长了眼,有神儿了,有生命了。跳起来的兔、憨威威的虎、绵善善的羊、胖墩墩的猪;小马、小鸡、小狗……十二属相,个个有份儿。

每个动物,都背着一个小茶碗般的灯窝儿。我总觉得,那些小动物是从娘心里跑出来的。她的手呢,就是灯模儿啊。心到手到,眼馋得我们蠢蠢欲动。娘做完玉米面灯,我们便下手做荞面灯。然而,这铁锈色的面团,在娘手上时,是撵着手跑,有灵性;可是到我们手上,却没了生命。我们的手跟那面团,是互不理睬的陌生人。手一下下杵着,面一下下挨着,你是生硬我是涩。呵呵,它的灵醒劲儿跑哪儿啦。

娘说,没关系,多了就生出巧劲儿了。

荞麦面团几经返工,最终被我们盘出一排面仔来。娘说,第一次上手,做成这样,不错。她又手把手教我们捏灯儿。捏出猪的圆耳长拱肥脖颈,用剪刀剪出马的整齐鬃毛,用竹片压出龙的鳞片再剪剪碎……细长面条,给猪、猴按上尾巴,洗净的荆棍儿,给老牛按上犄角,红豆黑豆为它们点眼睛……

我弟弟属龙,做龙灯最复杂,娘就亲自动手。这时候,上场的是麦面团,这是最好吃的东西了。娘撕下一块面团,用手轻轻滚成粗条,绕圈儿盘在一起,这就有了龙身。她的手这一点那一掐,捏出了龙头。然后用剪刀竹片做出龙鳞,用麦秆儿、荆棍儿做成龙角、龙爪,龙嘴里含一片红山楂,是龙舌。最后,娘喊过弟弟,让他为龙点睛。两颗黑豆被按在龙头上,好了。一条龙威风凛凛,盘踞篦子上,给一阵云雾就能行云布雨似的。

呼哒呼哒的风箱响起来,木锅盖下的蒸汽溢出来,厨房里,云遮雾罩,像上演一种吐云喷雾的“秀”节目。在这种玄幻的氛围里,我们的面灯,将哗然出场;我们的创作,将要面世,这是多么让人期盼的事情,我等得心里怦怦跳。

面灯出锅,是正月十五的第一个小高潮。我们挤在锅灶边,指点着议论着:这个小鸡是我做的!那个狗是给我捏的!娘做得盘龙好威风噢!

忽然,门外喧天的锣鼓,撞疼了我们的耳膜。闹社火的队伍过来了,他们穿街走巷,马上到我们家门口了!然而娘还在不紧不慢地收拾面灯。弟弟已窜到大门外张望。我干脆一脚跳出门槛,拉了他跑着去接应。

一大簸箩面灯,被放在脑后,在厢房里渐渐晾凉。直到哄哄的热闹,大风一样刮过,我们才把心思放回面灯上。

那时候天色也暗了,面灯也晾好了。娘像一位指挥者,吩咐我去倒一碗菜籽油,妹妹去撕一把新棉絮,弟弟去柴房里抓一把白茅草。材料备齐,一起下手,形成一个做灯的流水线儿。我剥去白茅的草叶,留下光滑的茅杆儿;妹妹往白茅杆儿上缠一绺棉花;弟弟接过缠好的白茅杆儿,蘸一下油,插在面灯的灯窝里;娘呢,再往灯窝里倒入七分满的菜籽油。

一个个灯盏儿,就这样做成了。

做好的灯盏儿,一个个排在小木桌上,有三四十盏。看起来很是壮观。这几十盏灯,家里每人一盏,每个牲口一盏,猪、猫、狗、鸡,各有一盏,供奉的各路天地神仙,不用说,先为他们供灯,祖宗案前为过世的先人供上两盏,井台上井神一盏,门墩上门神一盏,院子里梨树、葡萄树,诸树神一位一盏,粮仓里仓官一盏。石碾子、石磨,村头路边、菜园子里,都亮起了点点微光,菜籽油的味道随风飘逸。

灯做好,我们满心盼着十五的夜幕撒下来。可它怎么那么拖拉呢?

晚饭吃毕,月亮上来了,寒光如水,在院子里咕咕地流。我们三个不停地跑来跑去,像从水里划过,留下一道道凉凉的波纹。我们一会儿去看看门外,一会儿看看狗窝鸡埘,一会儿又跑到牛棚去看老黄牛,看它缓慢地咀嚼,嚓嚓嚓。

我们单等着娘说“供灯啦!”便呼啦跑来,争着供灯,点灯。几十盏灯按照娘的分派,被安置在各自的位置;然后,每人点燃一盏,去点亮沉默在朦胧月色里的众灯。

娘嘱咐我们,点灯、供灯时,口里不要对着灯哈气,不要说不中听的话,不要想不好的事。那么,想些什么事呢?娘说,想些在新年里要做的事,对自己好也对别人好的那些事。你看着灯花,它突突地跳了,那就是说,你想的事就会做到。

哦,我们去点灯。当手里的灯花与另一个灯捻一对碰,那暗着的灯盏,睡醒了似的,忽然睁开眼睛,突突突,灯花儿像飞跃的眼波。那眼波照得我的心,像一朵花一样,轻轻绽放在月光里。

家里院里,门外村外,都亮起闪闪烁烁、摇摇曳曳的面灯时,我忽然感觉自己也变成了其中的一盏。夜风袭来,一朵朵灯花,就像光亮的小孩儿,在月光里舒展臂膊,挺起腰身。

亮着,是多么地好啊!可那些面灯最后总会灭的。灭,好像有点黯然;但是,不。家里家外的灯,还未及收拾,一伙儿一伙儿偷灯的小孩儿,就叽叽喳喳进了家门,不要糖果不要炮,就要灯。我们家的灯,大多被娘指点着给他们“偷”走;他们的脚步刚离去,我们也偷回来了别人家的“灯”。一个村子里的“面灯”,就这样传来传去。我娘甚至能从造型上,看出是谁家的灯。那灯,一盏盏,好似长了腿,传达着四邻八舍五亲六友对彼此的祝福。

偷来的面灯,在正月十六晚大门外点燃柴火烤杂病时,焐在柴灰里,焐得外焦里嫩。大人给扒出来,大家香香地吃进肚子里。

据说,吃了烤熟的面灯,不生杂病,还一辈子不牙疼。当然了,那面灯是五谷的化身,光明的前世,它会一直照亮我们的身心。(文/米丽宏)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