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富二代(鄂尔多斯富二代高)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鄂尔多斯富二代(鄂尔多斯富二代高),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鄂尔多斯集团现代羊绒产业园,初秋的阳光下,“鄂尔多斯之针”高高耸立、熠熠生辉。
这个高达12米造型别致的复制品,与1800公里之外上海世博园的“鄂尔多斯之针”遥相呼应。一针一线,牵引着40年改革发展的奋斗足迹,编织了一个饮誉世界的“温暖”传奇。
依靠这根神奇之针,鄂尔多斯集团织就了几百亿的事业,织出了一个响当当的行业标志性品牌,赢得了世界的目光和掌声。
也正是这根神奇之针,把“鄂尔多斯”与世界紧紧连接在了一起,在大潮涌动、云卷云舒中,初心无悔地续写着温暖故事。
一个企业“暖了”一座城
岁月的指针回拨到40年前。在改革开放的春雷激荡中,内蒙古第一家通过补偿贸易建设的企业、鄂尔多斯集团的前身——伊克昭盟羊绒衫厂落户小城东胜。
彼时,这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工业总产值仅为1.19亿元,全盟财政收入只有2000多万元,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内蒙古自治区排名倒数第二。
一子落下,激发无限可能。
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世界最优质的羊绒产地,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羊绒衫厂投产后的第一个十年内,几乎每年能赚回一个同等规模的工厂,利税贡献占到全盟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放在全自治区也是响当当的利税大户。
1989年,羊绒衫厂通过改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更名为鄂尔多斯羊绒衫厂。分立后的鄂尔多斯羊绒衫厂外销受阻,国内市场更是一片空白。困境之下,时任厂长王林祥提出“两条腿走路”的营销战略,外销走出去和内销拓荒同步展开。当年10月8日,在那个一群人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和热剧的年代,“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这句广告语,犹如一道惊雷,令万众愕然。这是鄂尔多斯代表中国羊绒行业向世界发出的品牌宣言!
果然一语中的。最高峰时,公司年度生产和销售量达到上千万件,甚至超过称霸羊绒业150年之久的英国道森公司,成为国内行业标杆。1995年,第50届世界统计大会授予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中国羊绒制品大王”称号。在时隔23年后的2018年世界品牌大会上,“鄂尔多斯”以931.58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蝉联纺织服装行业榜首,同时位列品牌价值总榜第46名,领跑中国时装品牌。
龙头带动之下,地区羊绒加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鄂尔多斯”的新格局。
2001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有着353年历史的伊克昭盟撤盟设市,演绎了以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命名一个地级城市的佳话。
更名后的鄂尔多斯市,以优势资源为依托迎来了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增速与经济总量多年保持全区第一,与首府呼和浩特、草原钢城包头一并构成了内蒙古最重要的经济圈和城市带“呼包鄂金三角”。2020年的疫情之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仍达到了3534亿元,可与沿海地区比肩。
鄂尔多斯市素以“羊煤土气”著称于世,鄂尔多斯集团亦参与其中,并标杆式示范引领着地区经济发展。2003年,鄂尔多斯集团进军重化工领域,开启二次创业。经过十几年全力以赴的努力,投资500多亿元打造出了一条利用周边丰富的硅石、高品质石灰石发展特色产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鄂尔多斯硅铁合金、鄂尔多斯PVC、鄂尔多斯化肥、鄂尔多斯多晶硅……成长为“世界羊绒大王”和“世界硅铁合金第一”的鄂尔多斯,以其自身的不断自我改革和突破,赋予了“温暖全世界”全新的价值光环与内涵品质。诚如集团董事长王林祥所言,鄂尔多斯集团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踏准时代的节拍顺势而为,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大驱动力。
一个产业“暖了”一方百姓
不逛羊绒一条街,不算到过东胜。
东胜区达拉特南路中段,鄂尔多斯天骄大酒店一楼的鄂尔多斯旗舰店和附近的工厂店犹如龙头,紧随其后的是依次排列于大街两侧的本地和外地几百个羊绒品牌、上千家店铺。
天骄旗舰店不是鄂尔多斯集团在国内的最大门店,却是多年的营销量第一店,最高时单店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其带来的集聚效应也不可小觑,本地中小企业和个体作坊的羊绒制品通过线下线上向外省区市和国外市场蔓延扩散,成就了小城东胜“中国绒都”的不虚之名。
一个产业激活一座城,一个产业也带富了一方百姓。鄂尔多斯羊绒支撑起了一整条风头正劲的产业链,链条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鄂尔多斯荣光的建设者和分享者。
“我家养了600多只阿尔巴斯绒山羊,每年光羊绒收入不下五六万,我们的羊绒又细又长,公司还给优质优价补贴。少养羊、养好羊,收入不比过去差。”鄂托克旗牧民唐巴图的满满幸福感都写在了脸上。
唐巴图的家乡阿尔巴斯苏木已经被鄂尔多斯集团建成了阿尔巴斯绒山羊核心保护区和“1436”超细羊绒合作牧场。集团按羊绒细度对农牧民进行补价收购,在高于市场价的基础上,每公斤羊绒补贴10元到100元。
农牧民的腰包鼓了,阿尔巴斯绒山羊的品牌强了。
远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也有一家鄂尔多斯的羊绒加工企业。作为当年鄂尔多斯市对口援助兴安盟的重大项目,鄂尔多斯集团每年从蒙古国收购的几百吨羊绒全部运到这个工厂进行加工。项目并不会为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但却为当地贡献了税收,还让几百人就业脱困,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
繁华市井有鄂尔多斯,革命老区有鄂尔多斯,草原深处有鄂尔多斯,遥远的藏西秘境也有鄂尔多斯。
2021年8月28日,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将1086件“1436”羊绒制品和今年的羊绒优质优价补贴,送到了西藏自治区阿里措勤县的藏族牧民手中。2020年,鄂尔多斯“1436”超细羊绒牧场正式在这里揭牌,揭幕仪式上,鄂尔多斯集团向藏族同胞赠送500件“1436”羊绒衫和皮夹克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40载风雨兼程,40载情怀如初、温暖遍洒,40载担责尽责、贡献不辍——
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314亿元,并长期性解决近4万人就业;
建成棋盘井工业园,使曾经人口不足8000的小镇摇身一变成为自治区综合实力第一的明星镇;
兼并多家濒临破产国企,在下岗潮中成功逆袭,让4000多名职工实现再就业……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
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在促进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之路上,鄂尔多斯集团一直在努力并将继续努力。
一片真情“暖了”一颗颗心
“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8月18日,鄂尔多斯集团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72名退休老干部登台齐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将庆典推向了高潮。他们之中有上世纪80年代进厂的学徒工,有“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有“绒二代”的父辈,还有“绒三代”的祖辈。
伴着欢快的歌声,集团执行委员会的全体委员走向合唱团,为老领导们一一献上鲜花、致以亲切问候。那一声声问候里,是40年的深情守望,40年的精神传承。
时光回溯到80年代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羊绒衫厂“砸三铁”改革刚刚完成,全浮动效益工资制初见成效,职工平均月工资从38.5元一下子涨到了70元,有些工人因产量高、质量好,工资达到了100元。最早分到了福利房,最早享受到疗养休假,最早用上了单位配发的煤气灶,最早住上了新楼房……
改革,给职工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职工的普遍共识,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或许就是鄂尔多斯集团40年来长盛不衰的内核“密码”。
40年来,集团从未拖欠过职工的工资,即使在经济下行期间出现重大经营困难,不仅没有裁员降薪,反而每年至少为职工多发一个月工资作为激励。“十三五”期间,全集团职工年收入(工资 奖金)从5.76万元增加到了8.37万元,实现了人均8万元的奋斗目标。
温暖的感觉不只来自于体面的收入,更来自于难有所帮的关切、需有所应的担当。
在2017年集团年会上,全体执委会成立了“鄂尔多斯集团温暖基金”,将当晚通过企业捐赠、个人拍卖捐赠以及认捐等筹得的1071万元全部注入该基金,用于困难职工及家属的救助帮扶。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大年初四,全民居家隔离,街道寂静。
而鄂尔多斯集团东泉公司一个制衣车间内却是灯火通明、机器轰鸣。
原来,得知一线抗疫防疫人员口罩和防护服紧缺,主动请缨后,公司迅速将制衣车间改造成为口罩和防护服生产线,加急生产。与此同时,集团的海外营销公司和办事处不计成本购买口罩和防护服。很快,鄂尔多斯市防疫指挥部和自治区相关部门就收到了来自鄂尔多斯集团捐赠的防疫物资。疫情之下,更多的人们感受到了来自鄂尔多斯的一份温暖。
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每当国家有难,鄂尔多斯集团从不缺席。中国企业公民奖、中华慈善杰出奖、全国抗疫杰出贡献单位等荣誉,实至名归,名副其实。
“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不仅仅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它更是一种责任的诠释、精神的承载,支撑鄂尔多斯集团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向着促进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笃定前行。(记者 霍晓庆)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