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密报:揭示军情的秘密与真相 斥候密报
杜志国版侯君集
侯君集早年是个不学无术的泼皮子弟,连弓箭也没学好,只是颇有几份无赖胆气。后来跟对了主子,也有幸成为风光无两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至兵部尚书,爵封陈国公。
唐太宗有一阵子对侯君集很是信任,大概觉得这个头脑简单的人还是好用吧?更何况侯君集同学后来竟然开始认真学习了,这真是一个多么励志的好故事,打了那么多仗,当了大官才知道自己以前就是个混蛋,没有知识这官当得也没个样子。
想学习还不好办?李世民马上给侯君集找来了国内最顶尖级的老师李靖,为什么说是顶尖级,因为此人不光是实战派,还出版有专著《李卫公兵法》,非常可惜的是原书失传,但通过杜佑《通典·兵典》及《太平御览·兵部》中的《卫公兵法》,犹能管中窥豹,看到有关治军、行军作战、扎营斥候等部分,可以体现李靖的用兵韬略。
好弟子碰上了好老师,谁知道学了没几天,学出了一个谋反的大事件。
侯君集给皇上打小报告
学生侯君集上奏唐太宗,说李靖要谋反,理由是,这兵法每讲到精微之处,李靖就绕着弯子不讲了,他留这么几手不是将来要造反用吗?
好在唐太宗还不是个昏聩的人,李靖藏私跟谋反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但是教人嘛,也不能藏着掖着不是?于是就叫过李靖来责备他,当老师的怎么能不倾囊相授呢?
想不到李靖却说:“还说我要谋反,这是他侯君集想要谋反呀!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学尽臣的兵法,是他将有异志啊。”
两人的话似乎都有点捕风捉影的意思,一代名君看两人尿不到一壶里,估计当时也只能一笑了之。但是后来,李靖的话却不幸应验了,让唐太宗倒吸一口凉气,侯君集还真的就反了!
李靖画像
要说没文化真可怕,侯君集算是个代表。大丈夫生平最怕难遇明主,侯君集遇上了千古一帝的贤君,竟然自己想不开。他后来跟随李靖讨平突厥,又领大军灭了高昌国。结果就因为讨灭高昌时自已私取了一些宝物而锒铛入狱,被释放出来之后,他就始终想不明白,这国家都是我给你打下来的,现在又帮你灭了高昌,算不算大振大唐国威?就拿点财宝就要把我下狱,这世民小子是不是也太不义气了?
后来侯君集在自绝于大唐朝的道路上就越走越远了,他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结果还是因为头脑简单,看人不准,张亮连想都没想,就把侯君集说的事一锅端给太宗了。
但是太宗还是不太信。直到后来李承乾事情败露被废,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又来密报,说他老丈人曾经与李承乾一起谋划,太宗这才“大惊”,急忙派人去把他抓起来。
这后来有段大家都觉得很煽情的桥段,唐太宗本来还不想治侯君集的死罪,但是奈何群臣都认为他罪当死(侯君集你这平时是得罪了多少人呐,一点人缘都没有),所以大家“遽请斩之,以明大法”,谋反这可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皇帝你这是要姑息养奸吗?
于是,唐太宗与侯君集有一番诀别:唐太宗以袖掩面说:“与公长诀矣!”然后就大哭失声,侯君集也哭得扑倒在地上。
此后,该死还得死,“遂戮于四达之衢”,意思是验明正身,在大街上公开执行杀头的。
倒是这个时候,侯君集还是有一些胆气,死得倒也硬气,最后请监斩官给太宗捎句话:“我侯君集怎么会是个谋反的人!怎么就会到了今天这地步!早年就跟随圣上东征西讨,后来平二虏还有点微末功劳,请陛下给我留下一个儿子吧?”
唐太宗确实没有斩草除根,他给侯君集留了一脉香火,特赦了他的原妻还有一个贬为庶人的儿子。不过,长安是不能再住了,他们被发配到了岭南。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