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作者(西湖七月半作者对五类人的态度)
张岱,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号陶庵。
后人把张岱比喻为“明末的贾宝玉”,因为他跟《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离经叛道。
他的人生比贾宝玉还要跌宕起伏、精彩绝伦。
跟《红楼梦》中的宝玉出身于富贵之乡一样,张岱也是含金汤匙而生的富家公子。
但跟宝玉不同,他不仅享受了,还要昭告天下。
张岱的一生,完全是为自己而活。
?用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中的话就是“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没错,你没有看错,张岱就是这么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定要自己给自己写墓志铭:
把“好美婢、好娈童”也堂而皇之地放在其中,并不介意周围人们怎么想。
这就够了吗?这不够,
他甚至把别人的评价写进了自己的墓志铭,任世人呼“败子、废物”。
说自己“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写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具不成”。
但其实不成就不成,他一点懊恼也没有。
字里行间哪有一点悼文的悲凉,反而看到的是一个“洋洋得意”的张岱。
凡是那个年代能玩的,无论是雅致的琴棋书画、还是虚浮的声色犬马、梨园客串他都信手拈来。
如果放到现在,他就是顶流的“玩家”。
尤其,他写的散文,被当代散文大家评价为“天下散文无敌手”。
如遇雨天无事,拾一本《陶庵梦忆》就雨声细细品读,当为浮生快事。
《陶庵梦忆》流传至今,已经有数百年,后人依然无法超越。
俗话说得好:“文无第一”,那这本《陶烟梦忆》的顶级魅力在哪里呢?
反复品读之下,是书中流露出来的真性情,打动了读者。
真,是张岱的符号。
01 于所好真爱
张岱祖上四代为官,因此从小就衣食无忧,截止到38岁之前,张岱过得随心所欲。
这是老天对他的眷顾。
种种“吃、喝、玩、乐”的闲情逸致令人大开脑洞:
《陶庵梦忆》共8卷,描写吃的章节有“乳酪”、写喝章节有“兰雪茶”“闵老子茶”、写玩章节的有“二十四桥风月”“炉风月”“烟雨楼”“西湖七月半”等等,乐事就更不计其数了。
?
种种赏心乐事让读者眼界大开:
一个小例子:《红楼梦》中,有“三四次才出色枫露茶”,让不懂茶的不由自主咂舌,而张岱的书中的茶更是无法想象的味道:
有一章专门描写“兰雪茶”的制法,如下:
以会稽山日铸茶为底,“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制法,辅茉莉花少许,冲泡时花瓣和茶叶在水里清晰可见,如同白兰携雪花一道倾泻而下,故命名曰“兰雪茶”。
这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
不仅茶叶自研,泡茶之水也要只饮“禊泉”之水。
水的味道如何呢?
取水入口,第桥舌舐腭,过颊即空,若无水可咽者,是为禊泉。”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喝一口水,然后用舌头成桥状,抵到上鄂,泉水轻若无物,入口即逝。
啧啧,想象不出的味道。
茶是真爱,这文采,也是绝了……
很多人终其一生,听都没有听过这样的好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岱是个幸运儿,如果命运眷顾,他会在富贵温柔乡里过一生。
当然,他的一生也就只能是这种模样。
虽快意,但不免浮躁。
02 于故国真情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破京师,不久,清兵入关,改朝换代,
清军入关后,推行“有发无头、有头无发”,强制明朝遗民蓄发结辫。为表示自己的志向,张岱选择了隐居深山。
他“披发入山”,以此明志。此后余生唯“破窗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
当时明朝的很多官员都归顺了清朝,依然可以过妻妾成群、锦衣玉食的生活。
只要张岱乐意,他也可以像以前一样富贵盈门。
但他“恐丧所守,宁使断炊”。
也就是宁愿吃不开饭,也不丧失气节。
从花天酒地、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到穷困潦倒、食不果腹。这些对于张岱来说很是艰难。
而更可怕的是,国破家亡甚至让他产生了殉国的念头。
对于一个心怀故国的人来说,苟且偷生往往是因为还有未完成的心愿。
对于张岱来说,那就是让他的故国的魂魄在千百年后依然活在自己的文字中。
可此时的张岱,要糊口、要养儿。
史料记载,顺治十一年(即公元1655)八月二十五日,张岱58岁生日,无酒无肉,连饭都没有,小儿子摘了些野菜,给他煮了碗菜汤。
张岱凄然泪下,遂作《饿诗》,中有“翻恨偷生久,多余十一春”。
意为:十一年前清军入关,如果在那一年死了,就不会受这么多罪。
虽然伤感,但一扭脸,又恢复了本色:
戏作《自题小像》: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
即便历经颠沛、食不果腹,依然不忘游戏人间。
他带领全家自食其力,学会了担粪、养蚕、种地、打鱼。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了。
1663年,已经六十七岁张岱作诗怀念“先前阔”:“余生钟鼎家,向不知稼穑。奴仆数十人,殷勤侍我侧。喜则各欣然,怒则长戚戚”。
看到没?这才是张岱,时不常要“回忆先前阔”,津津乐道于“余生钟鼎家,向不知稼穑”。
著名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章诒和说:“张岱文章既有傲世的锋芒,又有玩世的谑癖。”
张岱将一生所成凝聚在对故国的追忆:《石匮书》、《义烈传》、《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傒囊十集》、《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篇篇精彩。
还有一部类似于古代百科全书的《夜航船》,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个条目,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广采博收。
著名作家李敬泽先生评价:
“张岱好文字,不是那种正大的好,是纨绔子弟的那种好。好得有点儿赖皮,好得不讲道理,是娘胎里带出来的随便。”
张岱的随便,也是“真”随便。随随便便就达到了“散文大家”的境界。
温柔富贵梦中惊醒的张岱,把他的才华融进了山河破碎的凄楚,他不再是那个养尊处优、百无一用的富贵公子哥。
从绫罗锦绣到衣衫褴褛,看似凄凉,却活出了另一个厚重的张岱。
唯一没变的,是他的真心。
03 于世人真心
在《红楼梦》中,宝玉与其他“贾琏、薛蟠之流”的根本区别在于:真心。
宝玉对晴雯、玉钏儿、袭人等丫头是珍爱、贾宝玉不喜欢与贾雨村之流“达官显贵”往来,却看重有情有义的“柳湘莲、蒋玉菡”。
曹雪芹借外人的眼评价宝玉:“一点刚性儿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得了。
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遭塌起来,哪怕值千值万都不管了”。
在这一点上,张岱跟宝玉一样真。
他有一颗真心,在大富大贵时,对青楼女、对戏子,都充满了平等的尊重,羡慕她们的风华绝代、才能过人。
纯粹的真情,浮华如此,落寞亦如此。
张岱的难得在于活出了真性情:
对自己真,享受万物的美好;
对故国真,傲然风骨铮铮;
对他人真,慈悲之心开出莲。
张岱最后一部著作是《琯郎乞巧录》,在序言中,张岱写道:“世界光明者为日月,人之光明者为智慧。”作此书。虽不能传灯钻锐,大展光明,若能囊萤映雪,微芒闪烁,幸矣。
张岱用他的真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点微芒”,当你感到焦虑时,不妨读读《陶庵梦忆》,穿越回张岱的时空,去感受他的宁静。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