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年是哪一年)

盘点社会热点事件,专业中立点评分析,大家好,我是Steven,一名资深的资产管理顾问,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号“Steven有话说”。

当中国互联网选择用烧钱的方式抢占市场的时候,真正的危机已经悄悄到来。

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发展的太快,就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发育不良。

行业的发展就像小孩子的发育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囫囵吞枣般的进食,拔苗助长般的成长,表面上高高大大超越同龄人,实际上根基不稳,牺牲了后天发展的潜力。

情况二:形成行业寡头。

行业红利就这么多,如果一家公司把行业红利犹如吸血一样的迅速吸干,对于自身而言,公司确实发展壮大的非常快,然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就是灭顶之灾,这个公司就像一个寡头一样,几乎垄断了整个行业所有的优势资源,直接造成行业的不公平竞争,后来者根本就没有任何发展机会,更别提超越了,因为寡头是不允许任何人挑战自己行业霸主地位的,打压与并购成为寡头最常见的两种对付行业新星的手段,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止步不前。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最终走向了第二条道路,腾讯系和阿里系两大互联网行业巨头最终形成南北割据的局面。很多人都庆幸,幸好中国互联网发展没有出现发育不良的状况,但是潜在寡头的存在对于后来者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悲哀,等待他们的只有黑暗与荆棘,后来者已经失去了那颗超越阿里和腾讯这两大超级巨头的雄心,阿里系和腾讯系就像两座大山死死地压在了整个互联网头顶,整个中国互联网之争成为以腾讯系和阿里系为首的两大互联网巨头之争。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烧钱烧出的两大超级寡头

中国互联网行业有一个潜规则: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逃不过两件事,一件事是上市,另一件事是被阿里系或者腾讯系收购。

当一个互联网公司爆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的时候,阿里系和腾讯系的资本就像鲨鱼闻到血腥味一样,阿里系和腾讯系开始用钱来收服自己的小弟。

同样是砸钱入股,相比于腾讯系,阿里系的手段要更加粗暴一点,阿里系的控制欲望很强烈,不仅要砸钱入股,还必须派阿里的高管进入公司管理层,最终彻底掌控这家公司;而腾讯系的手段相对温和一点,投资理念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同样是砸钱,腾讯不想控制这家公司,只想等公司上市后获得巨额的投资回报。

两大巨头截然不同的砸钱入股方式其实也很好理解,阿里系是电商起家,想要维护自己打下的广阔疆土,阿里需要源源不断的流量支持,与其去买流量,不如自己直接制造流量,阿里的亲儿子支付宝就是阿里最大的一个流量端口,但是支付宝产生的流量还远远不够,所以阿里一直都在致力于收购新的公司获取更多流量;而腾讯系是以社交起家的,社交本身就会产生巨大的流量,腾讯系的亲儿子微信坐拥10以上的用户,10亿用户带来庞大的流量,目前微信是中国最大的流量端口,简单的来说,微信就是卖流量的,它需要跟无数的商家合作把自己庞大的流量转化为利润,所以微信对砸钱入股的新公司的控制权没阿里强烈,只要把这些公司扶持上市了,腾讯不仅可以获得巨额的投资回报,这些公司还会转过头来接入微信第三方服务的流量端口,买腾讯的流量。

那么中国互联网是如何迅速发展起来的呢?

答案只有一个:烧钱补贴大战。

过去的十年,中国消费者见证了互联网的八次烧钱补贴大战。这八次烧钱大战彻底的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曾经习惯性的线下消费观念慢慢的转移到了线上消费。同时正是因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敢于疯狂的烧钱,使得欧美大部分行业巨头在中国大陆市场举步维艰,最终一个个黯然离场,这些跨国巨头在全世界毫无阻碍的抢占疆土,但在中国却水土不服,铩羽而归。比如Facebook,亚马逊,谷歌等。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强龙与地头蛇的争斗,无一例外最终都是地头蛇赢了”。

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互联网几次经典的烧钱大战。

2010年千团大战:美团拉手糯米等5000家团购网站疯狂补贴,一块钱买烤鸭,十块吃大餐的场面屡见不鲜,消费者几乎不敢相信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直到2011年资本寒冬的到来,99%以上的团购平台由于资金断裂而亡,最终美团在垂死关头拿到阿里系的压哨投资活了下来,从此称霸江湖。

2012年电商大战:已经在3C市场站稳脚跟的刘强东,高调宣布京东大家电三年零毛利,剑指线下卖场巨头国美和苏宁。京东牵头,当当和易迅也迅速参战,这场电商大战,让中国人的线上消费理念发生巨大的变化,电商市场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所有人都是赢家,参战各方的销量大涨,皆大欢喜,而苏宁国美也顺利完成线上转型。

2013年在线旅游ota大战:2013年开始,携程,艺龙和去哪儿不停的厮杀拼的你死我活,疯狂补贴让每家都烧钱数十亿,最终艺龙和去哪呢先败下阵来选择投降,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携程也体无完肤,最终卖身百度。

2014年网约车大战:2014年滴滴背靠腾讯这个大金主,疯狂的砸打车红包,面对市场份额被滴滴疯狂蚕食的快滴和优步不得不迅速参战,三巨头两年烧光300亿,一度出现打车比公交便宜的局面,全民都在享受这场打车盛宴,大爷大妈去街上买菜也要打车来回。杀红了眼的三巨头谁都不敢先撤退,谁先退谁就前功尽弃,两年后最终在资本的撮合下三巨头握手言和宣布合并,从此滴滴成为打车超级寡头,独自占据出行市场9成以上份额。

2013年外卖大战:2013年饿了么获得十亿金额的融资,强势领跑外卖市场,不久后,阿里美团和百度加入战局,四巨头打响疯狂的补贴拉锯大战,两毛钱吃鸡腿,五毛钱双人套餐只算得上稀松平常,顾客不花钱,商家甚至还能赚的盆满钵满。2年之后饿了么后院起火,饿了么重要的投资方大众点评被美团合并了,美团迅速对饿了么反超,成为市场霸主,而另一边烧钱3年的百度外卖和阿里的口碑外卖无力支撑,最终被饿了么并购,至此外卖进入双寡头时代。

2016年共享单车大战:行业开创者小黄车被资本市场认为是下一个滴滴,小黄车迅速席卷全国高校,2017年在各方资本的参与下,直接引爆了共享单车的“彩虹大战”。40多家公司逐鹿中原,免费骑行,一元包月大行其道,摩拜甚至日发红包4000万,竞争的惨烈程度堪比当年的网约车大战,但是结果却没有赢家,2018年各方资本不愿意再自相残杀,摩拜无奈选择卖身美团,小黄车深陷押金危机,彩虹军团全军覆没,共享单车的创始人几乎全乎全部含恨离场。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烧钱烧出的两大超级寡头

烧钱的唯一作用就是迅速的进行行业洗牌,产生垄断,形成行业寡头,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的买单者是消费者。

从以上所有的烧钱大战可以看出,阿里系和腾讯系作为幕后推手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烧钱大战,他们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要么砸钱在背后扶持己方阵容进行烧钱大战,要么自己亲自下场参与烧钱大战。

最终的赢家毫无疑问是阿里和腾讯,阿里系和腾讯系都吃不下对方,于是就不断的扶持新的互联网公司彼此缠斗,这就像封建社会封建王朝的帝王之术一样,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江山永固,都会在朝堂上制造两股势力彼此争斗,当一方势力过于强大时,皇帝就会打压强大的一方,扶持弱小的一方,维护好两方势力的平衡,这样朝堂的两方势力就没有多余的心思来推翻王朝的统治。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一直都处于非常繁荣的阶段,但是危险的种子早已种下。任何行业的竞争都要通过市场来调节而不是靠人为的恶性竞争来实现。商业竞争本来就很残酷,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万劫不复,我们无法避免势大的一方欺负势弱的一方,但是寡头的存在绝对不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百年企业靠的不是垄断,而是百花齐放,是整个行业的相互合作,是企业之间的取长补短。

我们不得不承认阿里和腾讯是两家伟大的企业,阿里和腾讯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近年来两家巨头的频频出手似乎在表示它们正在走向超级寡头的路上,虽然只是露出一点点苗头,但这绝对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惕。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烧钱烧出的两大超级寡头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