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人性论(孔子的人性论观点)
在人性和道德的问题上,古代的不同贤者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可以看出其人性观。仁是什么?孔子在其论著当中多次提到了“仁”。而孔子的仁是具有多重含义的。
“爱人”为仁,“克己复礼”为仁;“忠恕”近仁。何谓爱人,即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爱自己的家人,这种爱是有亲疏远近,是一种有差等的爱。
爱人也是有差别的爱,是有**的爱。孔子也认作为一个人需要是一个守礼的人,所以需要克己复礼,这种礼是周礼,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需要恪已经形成的标准和规则,规则和标准既可以约束人的行为,又能起到调节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作用。
孔子极为重礼,人们守礼的过程就是人性化的过程。
忠恕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忠恕最好的表达,仁包括人与人之间情感相通的意义,也包括人与物,人与世界的相通。
孔子的仁不仅有多重含义,也有复杂的层次。其最高层次就是作为一个人的最高标准,它也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最高道德原则和最高精神境界。人性中的最高价值就是仁,因此孔子说仁者无敌。而在现实世界中,这种仁者是少见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拥有这种仁的人是一种完美的人。
再次一个层次的仁,就没有那么难达到了,一般的人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性从而达到德才兼备的程度,就算是达到这个层级的仁了。
如果一个人到了最次层次的仁,也可以被称作君子,即超越了自然的拥有道德的人,这种人和小人相区别。
孔子的人性观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孔子的传承者的孟子和荀子,两人的人性观都受到了孔子的影响,但又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孔子的人性观点是体现在其仁的思想当中的,孟子却首次直接明了地阐明了自己的人性观点。
孟子认为人具有和动物不同的特殊性,这就是德性,只有人才会有德性,动物是不会有德性的。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德性。德性是一个人最本质的特性,人有恻隐之心也有恭敬之心,有是非之心也有羞耻之心,这些皆为德性的萌芽。
如果把这性萌芽的东西展开就可以为发展成善,这些都以一个人天生的,无需外力加持。
荀子的观点和孟子恰恰相反,荀子认为仁从天处所得之性并非道德的根源,那么道德之善就只是后后天人为的,是一种伪的产物。
和荀子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告子,告子认为人的人性如同杞柳一般,不取决于先天,而取决于头后天的加工。杞柳可以制作成不同的东西,人性也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
人性也像水流,水要往哪个地方流,不是水自己可以决定的,而是由地势决定的,人性是善是恶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环境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本性。
“食色性也”就出自于告子,在此处告子把人性等同于生理本性。
孟子针对这个观点做出了强而有力的驳斥,孟子之处告子此论无异于将人性和兽性相混淆,将人性降为了兽性,大错特错。
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天人感应的基础的上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论。
董仲舒提出人性虽然原本是善的,天赋予了人天性,人就是天的缩影,天也赋予给予人性情,人虽然不同于禽兽,但是人身上的善质是潜在的,要通过教化和自身的修养才能将潜在的善性转化为人道之善。
人的性被董仲舒划为“三品”,其中“圣人之性”为善性,“斗宵之性”为下愚者,这两者都不可为名性,只有“中民之性”才为名性。
人若是想和天地同等,就必须接受教化,善正如米,人的性正如禾苗,禾苗可以长成之后可产出米,但是如是没有水浇灌,禾苗一不一定能产出米,禾苗也不能等同于米。
正因如此,董仲舒极为重视教化,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化,接受教化才可能和天地同等。
在董仲舒的人性观中,人性既有善也有恶。一个人最开始没有接触过教育最本真的状态才是天性。
人是由阴阳二气积聚而成,当中阳的本性为善,阴的本性为恶,一个人也就既有善也有恶。
人性就包括了“性”与“情”两个方面,天有阴阳,人是天的副本,人就有性情两个方面。
董仲舒在用性的时候,既有狭义的性也有广义的性,广义的性包含了情,狭义的性是不包含情的。
北宋五子之中的周敦颐认为人有一种超然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诚”。周敦颐的“诚”大概有三方面的含义。
“诚”是万物之本,是万物性命的本源,它产生万物也在万物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起作用。它也是“寂然不动”之体,是整个世界的本源,纯粹的至善就是这种本质的体现,因此也是人伦社会的最高原则。
与此同时,周敦颐也指出人性中是柔中有刚,刚柔都是人的气质。
刚恶却是不好的品质,柔善是好的品质,柔恶却是不好的品质。人的气质是不齐全的,既有好的刚柔也有不好的刚柔,圣人立教的目的就是消除刚柔之恶。
而刚柔并济就达到了中的状态,就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人要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需要修养,修养的方式就是“主静”,无欲故能静,静是安宁是安定,寻求静就要无欲,无欲就是抛出各种干扰心灵的欲念,让自己心灵处于虚静之中,人一旦能够达到无欲的状态,仁义道德的本性也就发挥出来了。
南宋朱熹认为继善成性,并且也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一种本然之性,是人受之于天而得来的,因为天地之理相通,因此这种性也被称为理性。
气质之性是与天命之性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气质之性并非禀受而来,它是一种理气浑然一体人物之性。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王夫之在论人性之时,提出人的性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的。人有天命,但是天命不只存在于人出生的短暂时刻,也存在于人后天的成长过程之中。
因此从王夫之的观点中也能看到先天道德原则的存在,人在出生时获得的性是善的,此时的人性层次是没有选择有余地的。
在一个人的性的发展过程之中,不仅有天性,也不能忽略后天的因素。在人出生之后,就有选择的机会了,可以自己做选择,不过这个时候由于后天环境的复杂性,人性可能朝着善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朝着恶的方向发展。
其实在《易传》中也有关于人性的论述,《易传》中也有儒家中“修人道以证天道”的传统。天地阴阳之气滋养万物,万物的得以生长,人也是承接天地之气生长而成,成天道为善才是符合人性的。
人的善性也来自于天地的天道,后天的努力也同样重要,人需要在社会活动之中崇德修业。
不管是何人论人性,深究下去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点,即是其中存在的天人观。
天人观是古人的重要观念,主张天人合一是所有传统思想的重要基调。天人合一的观点是由庄子最先阐发,之后由董仲舒发展成理论体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孔子认为四时运行和万物生长都是天意的体现,其中包含有天的意志。
天就是万物意志的最高体现,人建立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都需要依据天意而来。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人物也继承了孔子的天人观点,其天人观点具有浓厚的主观伦理色彩。人性来自于天性,人应该知天,天人关系沟通的重要桥梁就是人的心性,人如果想要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就必须用道德约束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之后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他认为天运行的规律是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更不会因为人而发生改变。
即便人在宇宙之中处于中心位置,人可以驾驭自然,不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同样存在,尊重自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天与人各在其位各司其职。
到了明清之际,王夫之更是将天人合一奉为圣学的重要特点,贤者都力图寻找天人关系之间相通之处,从而实现天与人的高度和谐。
人性就是来自于天人,故而众多贤者们在讨论人性问题时都能看到天人关系思想的烙印。人性本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究竟是主要受先天因素影响还是受后天因素影响,至今仍存在争议。不过先贤们讨论给这个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很多思路。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