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公社(驴友 图片)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驴友公社(驴友 图片),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作者:当代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特聘副教授翁奋
“海岛乡村”艺术计划是基于我家乡海南岛传统乡村和我个人、家族和老家村落的现代化发展困境问题而展开的,其自身所显现的海岛独特地理地方性和文化多样性,尤其海岛乡村生活方式和民间家族血脉信仰的多样融合,及个体和族群在对于“土地—家园”在当代社会飞速的现代化发展中遭遇的发展与破坏的困境。
海南岛乡村面临的困境在根本上导致了如我这样的岛民——自身身份与家园认同的危机。我在面对海南岛家乡在2007年后将要因建设卫星发射中心征用家乡土地而发生的改变是一种本能反应——土地被征用、家族血脉中断和村民离开家园——祖先灵魂将失去安放之地——我的未来如何?
在海南岛乡村的艺术实践中,“海岛”地理视角和“乡村”文化研究相结合,与人类学、社会学和艺术学等多学科混合运用成为我重要的理念与方法论。
“海岛”——全球视角
海南岛地理的“岛屿隔绝性”、“海洋流动性”和“陆地的稳定性”、生活方式的“农耕性”、“海洋捕捞性”与“贸易性”、“多民族共生”等复杂对立并行的特性,形成了海岛文化的混合互动形态。
海岛的“乡村性”区别于大陆,“稳居”和“流动”并存,使其天然具有一种文化内生性、自我保护性和转换性。海岛乡村社群在各自的生活与文化的内在关联性上形成了既独立、冲突又共融共生,并始终保持各自的根本。
这些要素首先是围绕人的存在。我们可以发现乡村建设问题的根源是乡村家园文化和家园主体的村民作为“人”的根本缺失。很多文化乡建者没有真正进入到乡村地方家园主体性的历史文化脉络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生成逻辑中去学习地方知识,而是以改造他者与现代救世主的文化**化理念,抽取形式和图像符号碎片建构一种本质上“去地方化”的话语套用到所有乡村。所以改造建设成为脱离村民家园的强制性破坏行为。
在现代保护意识下,乡村自然资源保护规划和运行,同样流于现代性形式话语和“美丽”形象逻辑;“保护”生硬割裂了传统人地礼物自然关系属性演化的生存方式:本质上脱离乡村家园的商业旅游消费目标的乡村发展模式等等。都是对海岛乡村文化本源的摧毁。以上这些就是我的基本思考。
我的艺术在地实践
“拆了旅行社”2011年第五次造访计划活动我们在海边的自由领地安放原木凳子,为了鼓励更多人进入当地,体验乡村和环境的自然性,我们在椰树下、竹中讨论,成员们品尝我们提供的地方美食。整个计划中特别强调“互动式讨论”、“游牧式的旅行”这两种方式。 “互动式的讨论”中强调紧密联系的主体间的共享状态,称之为“思想的共同体/自我发生的动力发动机”。“游牧式的旅行”强调进入当地,不仅仅是在普通状态上的表层游牧,而是真正要不断反复进入的一种研究式的游牧,形成类似人类学深耕的概念。
从这张图看一下,2013年海岸线只是一个浅浅的滩涂,根本没有岛;2014年恒大地产在这里造岛,2020这张图整个岛全全部清晰的显现。我是从2016年开始跟踪这个地区、走访周边乡村。在这种研究中,我创作了这件作品。
结语:
在当代“海岛”土地与资源的分配中体现了城市化向乡村区域扩张中资本投资与市场收益分配体系的变量争夺与制度政策,其检视了当代社会治理理念与制度和效率、社会个体和资本的欲望。
在现代发展理念的城市化进程中,资本扩张推动沿海地带传统乡村土地,被硬生生地拉入了发展和治理愿望与乡村地方文化和个体历史存在的认知与诉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困境关系中。尤其是资本无度与治理之罪加剧了乡村土地资源与乡村家园生活、文化改变引起的的多方对峙,割裂了族群,形成了新的海岛乡村生活文化的矛盾。海花岛地产项目成为一个社会矛盾、资本无度扩张与政治治理的敏感例子,引爆了“海岛乡村”现代性发展中关于海洋、土地、家园、乡村、城市化、地产、资本、旅游、治理、个体、族群、文化、环境、空间、资源、分配与占领等几乎所有的现代社会发展问题,成为了自1980年代海南岛经济转型发展以来的各种现代性困境问题的集中隐喻。
@渠 岩:非常感谢翁奋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他长期对其家园的思考、研究和实践,也可以看到中国海南岛的乡村问题和日本海岛问题的巨大差异。因为全球化、权力资本对海南乡村开发,海南变成自由岛,免税岛,也体现了资本权力对乡村暴力掠夺和家园的摧残。
翁老师和渠濛不一样,他作为艺术家根据自身创作的特点,通过影像的方式介入对家乡、家园的关注。翁奋老师作为艺术家的责任感,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摧残、迁徙,也无可奈何,只有用这种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唤醒社会、唤醒政府。所以中国和日本海南岛的乡村危机完全不同,方式也不一样。 请张颖老师和渠濛老师对翁奋老师的发言做点评。
@张 颖:我对翁老师的案例特别感兴趣,希望能有机会到现场去调研学习。我们《民族艺术》2022年“艺术实践和乡村振兴”专栏有约到渠岩老师、翁奋老师、杨小彦老师的文章。你们把原来聚焦于陆地腹心地带的乡村研究拓展到“陆—海、居—游”这一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中国海岛艺术乡建的文化混响,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
同样是海岛复兴的议题,福武先生和翁奋老师的思维逻辑和表述线索显然大相径庭。福武先生采用的关键词是“活化”、“再生”、“交流”,翁老师则是强调“家园”、“振兴”、“发展”。我认为这是不一样的两套话语引导或话语体系。
@渠 岩:谈到中国和日本乡村问题,比如我到日本看那些凋敝破烂的房屋有一个感觉,日本人走到城市多少年后回到“家”,他的房子还在,我们可能多少年回到家房子就没了,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危机。
去年12月份我去到翁奋老师的家乡,他们从从福建自宋代迁徙到海南岛,前后都一千年了,世世代代在那里,可现在说拆就拆了,他痛心,我也痛心。翁奋老师对家园的发展预期是要保护、要重建,可怎么在新区重建这种神性系统、信仰系统和家园的归属感?这也是我们一起要探讨来做的事情。
@渠 濛:今年年初,《海岛研究》有一期主题是谈非西方语境化的“海岛性”。我们找了四个作者,分别针对东亚四个区域的研究。发现中国和韩国在海岛研究背景上非常相似,尤其是在土地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方面,日本远远超过这个阶段,主要体现在三点:
1.反殖民化;2.女权主义;3.群岛性。
一,反殖民主义。从您的演讲中,我深受启发的是从反殖民化的角度,并不一定是西方殖民澳大利亚这些地方,您的语境是反城市化的殖民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尤其是研究国际海岛的几个学者现在在研究中国“海中城”,比如广东的海岛城市、舟山群岛城市化的海岛。您的这个课题最有价值部分是家园性、乡村性海岛和它的对立,这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现在能够想到这个主题的似乎没有多少人有其敏锐性,您又从艺术家的角度讲,非常值得研究。
二,从女权主义角度讲,东亚女权话题非常落后。在海岛研究中,大部分找到的文献,历史上都是从男权角度探讨乡村。但是,好多岛上的祖先、海神都是女性的,可以从文化脉络上,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找出不一样对海岛的解读,这也是很好的切入点。
三,群岛性。“群岛性”是讲和这个岛相近的岛屿文化的共同性。海南是一个非常大的岛,可以把“群岛性”概念直接映射到村落之间的文化脉络上,也是非常值得深入的话题。我非常喜欢“互动式的讨论”和“游牧式的旅行”这些概念,非常棒。
唯一我觉得要注意的一个词汇,您在墙上写“艺术如何成为工具?”很多文献中也提到艺术并不是万能的,可能改换一个词会比较好,艺术其实是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它并不解决任何问题,是催生出解决问题社会关系的东西。这是我对您的理解。
“先进”、“远方”这样的概念最早对应的“岛性”的理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它作为大陆的延伸,其实有一个精神家园向往的映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向,希望对您能有帮助。
@翁 奋:谢谢渠濛老师。我想说关于女权主义的问题,我在族谱研究中发现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女性的名字不存在,为什么?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是父权结构建构起来的,这个结构的建构是文化学的建构,并不是生物学建构,生物学上男女是平等的。我做了一个小的实验,把女性的名字写入家谱,让女孩子生的孩子拥有家族姓氏的继承权,我做了很久的学理梳理。关于女性的问题在家谱和乡村里面是特别有意思和重要的问题。我试图搁置父权结构中的男性叙事,用女性的名字和血缘姓氏继承权的权力去松动这个结构,我不能说“颠覆”,颠覆不了,只能“松动”!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