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辱华行为的发生
在澳大利亚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政客辱华事件,以众议员帕尔默的正式道歉作结,这个矿业大亨近日致函中国驻澳大使马朝旭表示“最诚挚的道歉”。此前帕尔默在电视采访中爆粗口,恶意指责中国政府欲免费“攫取澳大利亚自然资源和港口”,引发当地各界谴责。这起事件的结局不算难看,但整个过程引出许多问号——一个曾经在中国做过生意的人为何心生如此怨愤以致要爆粗口?作为政客他是否刻意借机拉拢选民?为何中国这些年越来越多成为海外政治攻讦的靶子?帕尔默为啥又那样公开道歉?他的道歉究竟有多真心?对于屡屡发生的辱华事件,海外华侨华人如何应对?国内舆论又如何看待这样的事件?
上述问题很难一并解答,今后也很难避免辱华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深入客观剖析这类事件的前因后果,对这类事件应该持以的心态,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很多时候,文化和伦理的分野是导致“辱华”定义和性质上的纠结、冲突,会将事件引入更为复杂敏感的区域。比如去年美国ABC电视台夜场节目“Jimmy Kimmel现场秀“,当主持人向一群孩子发问:“美国欠中国很多钱,约1.3万亿美元,我们怎么才能还完这笔钱?”其中一名白人小孩答:“我们应绕到地球另一边,杀光中国人!”听到这个答案,主持人居然说“有趣的想法”。节目播出后引发华人华侨强烈抗议,但同时华裔社区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童言无忌,带幽默感看就好,何必大动干戈兴师问罪。
当一场事件引发激烈情绪之时,将视线放远,将心态放平,很多时候会有益于清晰思路。如果我们回望历史,无论在美国还是澳大利亚,那里曾经发生过长期的、规模性的辱华、排华事件,那时的华人受到制度性、法律性的歧视甚至迫害,成为历史上灰暗的留痕。以今天的情形相比照,我们欣喜于人类文明进展之外,也感叹海外华人华侨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中国国力日盛给民族带来的自尊自信。
然而“中国人”在国际上地位、力量和形象不断改变的同时,在不同的社会、族群和舆论场中伴生出新的情况。曾几何时,“中国威胁论”在海外一些国家社会舆论中成为不着边际却日趋主流的思维,很多人在心态甚至生活、就业环境受到挤压之时,新的排华心态开始滋生,加之一些国家意识形态上的催化,不仅“中国”被异化、敌视,勤劳、进取、竞争力强的华裔群体也被无端诟病。
毋庸讳言,伴随全球政经架构的深刻变化,体量和权重不断加大的中国难以避免地在世界文化、理念和思维中引发种种失衡,尤其当一个曾经历强盛、衰落,如今再次强势崛起的东方国家,假若在快速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有待加强文化协调和形象重塑,当中国国民伴随改革开放如洪流般涌出国门,在世界各个地方同当地社会、民众多维互动之时,异见、分歧、矛盾甚至冲突都会是必然而长期的存在。
时而发生的辱华事件并不能因其客观存在而被疏忽。侮辱与幽默之间有着本质区别,文明可以多元,但不能刻意排斥或者歧视。当辱华事件发生,针锋相对的抗议和严正交涉无疑体现了正当的利益,吹毛求疵似无必要,但只有坚决地站出来表达自尊,才会赢得尊重。
正如一位侨领在ABC电视台夜场辱华事件后组织抗议示威时所说,华人要积极参与公众事务,提高社会地位,要真正形成让美国重视的力量,才能杜绝辱华事件的发生。
客观而言,杜绝辱华事件其实更是一个宣示。文化的多元和人心的高下,决定了不同族群、文明间必然存在的矛盾。因此,当辱华事件再次发生,既要抗议而捍卫权力和自尊,又要摒弃狭隘心态而化解冲突之缘,这才是大民族的心性,才是扬善抑恶的文明方向。
文/夏文辉(国际问题学者)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