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快车(听力快车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美音版)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听力快车(听力快车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美音版),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这是11月9日航拍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新华社记者 凡军 摄
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 题:海纳百川 利达天下——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巡礼
新华社记者周宗敏、姜微、张旭东
滚滚波涛流大海,东方风来满眼春。
长江与太平洋交汇处,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收官,人类贸易史上一座新的丰碑由此诞生。
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此次进博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
这是全球共襄的盛举——五大洲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云集;
这是规模宏大的壮举——短短6天,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5000余件展品首次进入中国,开放合作迸发出澎湃动力。
货通天下,利惠全球。中国主办,各国参与。进博会作答时代命题,路路相通、美美与共,共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
“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懈奋进,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家主席**在本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释放出进一步开放合作的鲜明信号,发出拥抱世界的时代强音。
万国风采辉耀东方,历史大势浩浩荡荡。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虽已落幕,但中国和各国搭建的全球开放合作的舞台永不落幕,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全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潮不可逆转……
11月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入口处,旗帜迎风飘扬。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一)创举
挥洒大手笔,创造新奇迹。
这次盛会是**外交思想的一次生动实践和完美诠释。
从一年半前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总体方案》,再到批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施方案》……**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设计、亲自推动举办进博会,让全球看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天下为公的情怀。
赴东方之约,跨彩虹之桥。宛若巨大“四叶草”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为中国向世界开放的一个风向标。
不一般的盛会,有着不一般的意义:翻开60页的进博会参展商名录,可以观览堪称全球精华的服务贸易、汽车、智能及高端装备、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食品及农产品等7大类的3600多家企业。
有海外参展商如此感叹,仅从这本参展商名录就可以看到一个世界,一个时代。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与会各方共同书写国际贸易史上新的华彩篇章——
观史而知兴替。
从历史维度看——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大航海时代”再到世贸组织诞生,数千年的贸易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这一规律。
从现实维度看——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倡议并举办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以进一步打开自己市场的方式,标注了全球合作共赢的新高度。
11月7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老挝展区工作人员(右)在向参观者介绍情况。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周一在新西兰挤奶、进入工厂加工,夜晚上飞机,周二到上海,开始清关配送,周三送上消费者的餐桌。这不是奇幻,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参展进博会的纽仕兰牛奶,以这样的方式走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
在以往进口中,包括海关、商检、结算、物流、零售商和供货商,大家用“串联”的方式合作。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数据交换,参与方的合作方式从“串联”变成“网状”。
“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互联网的思想,来创造数字经济时代的大进口模式。”阿里巴巴CEO张勇表示。阿里巴巴在进博会期间宣布了未来5年2000亿美元的全球采购计划。
“会飞”的汽车、“人机对战”乒乓球机器人、婴幼儿专用核磁共振仪……50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在进博会上首发,全面呈现国际尖端前沿产品、技术、服务趋势,这给老百姓带来福音,也为中国乃至世界产业提升带来契机。
贸易为媒,文明因交流互鉴更精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连日来,境内外参展商、交易商共襄盛举,共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合作图景。
食品及农产品馆的展商埃尔山,来自遥远的阿塞拜疆。11月7日下午,他接待了一批来自中国茶叶有限公司的观众。
“这些中国客人原来只知道阿塞拜疆的石油,看到我们有茶叶,既吃惊也兴奋。他们把随身携带的中国乌龙茶样品送给我们,还加了微信,约定继续谈。”埃尔山说。
进博会上交易的不仅是商品,还有商品传递的文化、理念、生活方式。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各国朋友加强理解,加深友谊。
“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意蕴深远。
“100,200,300……”**主席11月5日和与会外方领导人在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展厅共同巡馆时,邀请老挝总理通伦、越南总理阮春福操控中国复兴号高铁体验舱模拟驾驶台,感受以时速350公里飞驰的高铁带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连连赞叹“太快了”。
“我们都在车上呢。”**主席幽默的话语,引发大家爽朗的笑声。
心手相连,命运与共。这是时代的召唤和启示。
11月8日,在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美敦力公司展台,工作人员在展示全球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今天,中国的消费实力让全球刮目——
36.6万亿元人民币!这是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并继续以每年较快的速度增长;4亿人左右!这是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
13亿多人口不断升级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进博会上集中呈现,让中国和世界,找到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巴西的咖啡豆、格鲁吉亚的红酒、德国的汽车、美国的智能设备、韩国的护肤品,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既有跨国公司,也有中小企业……
未来,中国的进口能力会让世界惊叹——
预计今后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共襄盛举,注脚在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进博会上,最先进的技术与庞大市场需求充分对接,碰撞出璀璨的创新火花。瑞士企业ABB近日宣布将在上海投资1.5亿美元新建一座全球先进、柔性化的机器人工厂,实现“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工厂预计于2020年底投入运营。
11月7日,参观者在拍摄、观看白俄罗斯明斯克拖拉机厂的拖拉机模型。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三)壮举
“通往世界之桥”“通往繁荣之桥”“通往未来之桥”——进博会开幕式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用“三座桥”的比喻点赞中国,指出了全球潮流的发展大势。
世界经济是在“逆全球化”中停滞不前,还是在不断开放中做大蛋糕?中国行动已经给了答案。
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人类发展最大公约数。
从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到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从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到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年的中国发出继续扩大开放、促进合作共赢的强音,接连出台的开放举措自信坚定。
四大主场外交,历史担当一以贯之。
对历史大势的判断,对时代命题的回应,充分展现了大国胸襟和使命担当。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担当,广受赞誉。
11月6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埃塞俄比亚参展人员为参观者倒咖啡。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这是携手共同抵御全球经济风浪的壮举——
当下,一部汽车的组装需要几十个经济体提供零件,一架客机更需要1000多个大公司和上万家中小企业的协力。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被遗忘的角落”,也没有任何企业会拒绝发展的重大机遇。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风险,核心是发展动力不足,包容性不足。”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说,提振发展内生动力,让各国都能享受发展红利。
“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让我们看到更大的市场。”JBS集团牛肉事务CEO雷纳托·科斯塔说,进博会是展示“巴西制造”的良机,是扩大巴西出口,特别是制成品出口的良机!“巴西一定来!”
由进博会走进中国,在进博会联接世界,是很多展商的深切感受。进博会上,专注于日本商品经销的跨境电商豌豆公主交到了中东、东南亚等多个“朋友”。
“我们也是一个‘乘客’,希望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将日本的产品经由中国运向全球。”豌豆公主创始人兼CEO翁永飙说。
这是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壮举——
平等相待、守望相助、和平合作、安危共担。
来自南苏丹的库亚·德尔带着当地特产的芝麻,来到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他把一粒饱满圆融的小芝麻放在食指尖用力一捻,“看,多好的油!”
2011年7月,南苏丹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库亚·德尔的公司就是那时候成立的。“把南苏丹的农产品出口到中国”,库亚梦想成真。
“感谢中国人民的友善,让我们有机会来相聚。”孟加拉国展商的黄麻手工艺品展位几天内就吸引了上百名经销商问询,“怕无人光顾”的顾虑彻底打消。
“一带一路”沿线有50多个国家参展。“我们希望能向中国市场展示乌克兰的潜力,协助中乌两国企业开展合作。”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库比夫说。
11月6日,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的一架精密检测机器人在展台上展出。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11月7日,人们在进博会美国福特公司展台参观一款MUSTANG跑车。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11月7日,来自俄罗斯的巧克力雕塑家在制作中国长城主题的巧克力雕塑作品。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11月7日,参会者在进博会上观赏皇帝蟹和黑唇鲍鱼等澳大利亚海产品。 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11月7日,厨师在进博会上现场烹制新西兰银蕨农场出产的牛排。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1月7日,进博会志愿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王杰(前左)在进博会上给参观者指路。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11月9日,中德双方代表在进博会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的德国瓦德里希科堡公司展台出席“金牛座”龙门铣签约售出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11月9日,进博会部分志愿者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合影。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