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字头:竹制品 长尾词:竹制品的制作方法和工
■现代农业观察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健、郭远明、郭强、吴锺昊
炎炎夏季,本是多肉植物的销售淡季。但在江西省贵溪市欧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每天仍有两大卡车的多肉植物从这里运出,发往全国各地。
“去年3月基地投产以来,我们平均每天能收到1000多单订单,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基地负责人万四华告诉记者,多肉的需求比较分散,但他们通过电商平台把这些分散的需求聚合起来,也能形成庞大的商机。
十多年前,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首次提出“长尾”的概念,指出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许多不起眼的小宗商品也可汇聚成与畅销品匹敌的市场。如今,在农业领域,就有许多和多肉一样的小宗农产品都搭上了“互联网 ”的高速列车,形成了可观的“长尾”效益。
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32岁的返乡创业青年阮薪让记者见识了“长尾”效益的魅力。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在网上销售家电和保健品的他看到一位老人在路边摆摊卖板栗却卖出不去,于是帮他在网上进行销售。没想到,几千公斤板栗几天便销售一空,而且价格比在路边摆摊高出一块多钱一斤。
这次经历让阮薪看到了商机:2012年,他和其他人一起组建了“赣农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卖起了峡江的土特产品。通过这一平台,当地的杨梅、蜜橘、莲蓬、红薯、辣椒酱等100多种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状态的原生态特色农产品成了热销品。
“想不到吧,去年,我们卖这些不起眼的土货销售额竟达到1200多万元,是以前卖家电和保健品时的两倍多。”拿着厚厚一沓快递单,阮薪兴奋地笑道。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往仅限于区域农贸市场内交易的小宗农产品也将和大宗农产品一样,逐步实现“全球买”“全球卖”,“长尾”效益将进一步凸显。
在江西永新县,记者听到了罗琼的故事:两年前,大学毕业后的他回到家乡,成立了日永月新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卖起了家乡的酱姜、狗肉、酱萝卜、橙皮、蜜茄等土特产品,并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去年以来,合作社陆续收到了一些来自马来西亚、美国等地的订单,这让罗琼倍感意外。
“他们订了水酒、陈皮、豆腐、熏牛肉、酱萝卜等,之后还多次追加订单。”罗琼说,真没想到,通过电商,这些山沟沟里的土特产品不仅能卖出大山,还能卖到国外。
一个个小宗农产品大卖的故事,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今后应该是关注“长尾”、追求“长尾”效益的时代。
走进江西淘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只听到一片滴答敲击键盘的忙碌声音。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电子商务公司是淘宝“特色中国·江西馆”的运营方。
公司董事长张耀华告诉记者,2014年开馆至今,江西馆入驻的商户已从最初的200户增加到2500多户,增长11倍;入驻的农特产品数量也从30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种,增长近20倍;平台交易额更是突破了20亿元。
“这些入驻的商户以前大多都是小打小闹,没有什么名气的;现在,通过电商平台,这些不起眼的小宗农产品也能形成‘耀眼’的产值。”她说。
来自江西省商务部门的统计显示,2016年,江西涉农电商销售额达323.7亿元,增长75.6%。根据规划,江西将继续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步伐,力争到今年年底,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超过500亿元。
江西省商务厅厅长王水平说,当前,江西农产品网销增速强劲,当地的茶叶、茶油、南丰蜜橘、广昌白莲、铜鼓竹制品等均成为网络热销产品。在他看来,电商不仅重塑了农产品流通模式,加速了城乡资源要素的流通和聚集,还为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