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是哪个省的城市,贵州六盘水:由“黑”变“绿”转型蜕变
中新网贵州六盘水12月25日电 (记者 杨茜)“现在的六盘水,值得我‘显摆显摆’。”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说。
六盘水的开发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因煤而兴,作为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1978年12月18日正式建市。
六盘水煤炭可开采储量超过220亿吨,是国家“14大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55年来,六盘水累计为新中国贡献了13亿吨煤、4600亿度电、5900万吨钢材和近亿吨水泥。
这里,诞生有贵州省第一个现代化煤矿和第一个百万吨级煤矿,第一个现代化火电机组、第一个百万千瓦级火电厂以及贵州省最大装机火电厂,诞生了贵州省第一个钢铁厂、第一个水泥厂、第一个化工厂、第一个煤机厂、第一个瓦斯抽放站。
传统工业城市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环境的崩溃。最严重的时候,六盘水森林覆盖率仅7.55%;市中心城区酸雨率达55%;空气总悬浮微粒超过当时国家标准的4.4倍;全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不到30%。
如今的六盘水,摆脱了城市发展中的那抹“黑”。
李刚介绍,截至2018年,六盘水森林覆盖率超过59%,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保持100%,4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功能区要求;2018年3月23日至今,市中心城区未出现一天大气污染天气;因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明显,2019年6月六盘水市获批创建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
由“黑”变“绿”,转型发展,是六盘水的蜕变之路,也是李刚“显摆”的由来。
李刚表示,煤电钢材四大产业仍是六盘水四大支出产业,但在转型发展中,六盘水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两手抓”是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促进”,就是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六盘水建成贵州省第一个煤矿智能化辅助系统、西南地区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019年上半年全市煤矿智能机械化率达83.65%,排贵州省第一。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煤—电—焦—气—化—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中国凉都、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这座以煤闻名的城市如今换上了新的名片。
从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旅游,六盘水抓住气候“凉”做文章。
2005年,因夏季平均气温19.7℃,加之“凉爽、舒适、滋润、清新和紫外线辐射适中”的气候特点,六盘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成为中国首个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围绕气候“凉”,六盘水形成夏避暑冬滑雪的旅游模式。目前,六盘水有4个北纬26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的高山滑雪场。六盘水正全力发展全域旅游、培育康养产业,已经建成A级以上景区27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1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8个。
六盘水的景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里有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世界第一高桥、世界最长同路径山地索道等。“中国凉都”的旅游品牌形象日益扩大影响,六盘水还在打造温泉、索道、山地运动、低空飞行、水上娱乐等新业态。
从十里钢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六盘水创建全国循环经济城市示范城市、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2012年,国发2号文件明确的建设“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通过农业产业调整,形成了六盘水具有区域特色的主打农产品,水城春茶、红心猕猴桃、刺梨被誉为“凉都三宝”。如今,农业特色产业有397万亩,六盘水市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为中国第一批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
2014年,六盘水正式推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从过去包产到户的“裂变”升级为资源聚集的“聚变”。“三变”改革从2017年起连续三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的一个样本。六盘水市贫困人口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60.37万人减少到现在的9.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3.3%下降到3.74%,六枝特区、盘州市成功脱贫摘帽。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丁胜认为,自然禀赋是换不来的优势,创新求变是永葆活力的主题,战略定力则是后发赶超的利器。六盘水市从粗放型的传统工业城市到品质化的现代工业城市的成功转型,探索出了一条破解“富饶的贫困”的道路,“资源诅咒”蝶变为“资源赋能”。
建市40年间,六盘水地区生产总值从4亿元提高到1526亿元,增长了380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不到4000万元,提高到142亿元,增长了359倍;经济总量排贵州省第四,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排贵州省第二。
李刚说,六盘水从一座随“三线建设”发展起来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逐步构建了以煤化工为主的新兴产业链,一座高颜值、高气质、高品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在乌蒙山深处崛起。(完)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