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哪个阶段最严重,这个病症状似感冒,易被忽略,医生:正是高发季,见到必须上报
有一种病,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但它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花费大、病死多。根据相关规定,医生只要见到这种病,是必须上报当地疾控中心的。
这种可怕的病就是流行性出血热!
前不久新京报报道,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名学生因患出血热死亡,受到很多人关注。
冬季、春季是出血热的高发季,小康妹儿采访了成都市疾控中心,为大家讲解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避免悲剧的发生。
一
出血热到底是种什么病?
成都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老鼠,而不是人。
也就是说,这种病的罪魁祸首,主要是老鼠!
你以为和你同屋子的它们,只是偷吃东西,咬坏衣物家具,只要不烦人不用管吗?
不!鼠类携带的细菌和病毒,可能多于猫猫狗狗!
据相关资料显示,不管是田鼠还是家鼠,都是人类公认的带病菌最多的小动物。多种病菌不但存在于老鼠的唾液、内脏和粪便中,还存在于老鼠的皮毛和血液中,具有传染快、危害大的特点。
它们身上的病菌可以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鼠咬热、恙虫病、斑疹伤寒、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其中,以流行性出血热最为典型、严重,病死率高达20%至90%。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初期症状为
发热,体温急剧上升(38~40℃);
出现“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面红、颈红、上胸红),全身酸痛、结膜出血充血等症状;
出现病毒血症,在身体某些部位出现出血点,发生毛细血管出血,病毒侵入肾脏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发病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普通人很容易因误会而延误治疗。
该疾病的一般进程为“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恢复”。
病情较为严重的是休克和少尿阶段,其中少尿阶段,代表着肾功能衰竭。
精彩预告,戳图了解!
四川人最容易被这种结石缠上
二
这种可怕的疾病,往往在不经意间
就被感染……
1
案例一:徒手抓老鼠,险没命
据大潮网2018年3月报道,浙江海宁一男子突然高烧40℃,家人把他送医后,被诊断出流行性出血热,4天后才退烧。医生说幸好送医及时,肾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损害。
而起因是因为他回了一趟老家,看到老家房间里有很多老鼠,抓到老鼠后,也没想到要洗手。
2
案例2:吃了一顿隔夜菜,她肾功能衰竭
据现代金报2018年2月报道,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一位56岁的何阿姨,因为吃了一顿隔夜菜,一周后就出现浑身无力、胃口变差、头晕脑热等症状,后来演变成了高烧不退、腹痛,一拖再拖之后,何阿姨才去了医院。
最后,何阿姨也被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必须得做血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没有去抓老鼠,但是她吃的隔夜菜,在前一晚被老鼠爬过,已经被老鼠污染了!
3
案例三:因一件雨披,他被高烧呕血
据杭州日报2017年5月报道,杭州一位23岁的小伙子经过一个雨天后竟然高烧不止,甚至还呕血少尿,被医生诊断患上流行性出血热。
原因就是因为他随手在仓库里拿了一件有些脏的雨披披在了身上挡雨。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携带病毒的鼠类的排泄物、分泌物,如尿、粪、唾液、血液、组织液等,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还可通过接触传播。
所以,家里有老鼠的一定要引起重视!
三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第一步就要灭鼠!
1、灭鼠tips
不推荐用毒药。
因为投放毒药容易被小孩误服;其次毒药有一定作用时间,老鼠服毒后可能在不易发现的角落死亡,腐烂的尸体会给你带来更大的麻烦。
特别是**这种药物,由于毒性太大且环境污染力极大,是严格禁用的。
成都市卫计委一般推荐用捕鼠夹捕鼠胶,捕获老鼠后,先给老鼠尸体喷杀虫药,杀灭体表的跳蚤、螨虫等寄生虫,手不要直接接触老鼠,处理时穿严实的衣物,带上手套处理尸体;也可直接用开水处死就好了,之后身上的衣物也要仔细清洗和消毒。
2、注意卫生
很多人说不要吃隔夜菜,因为会致癌。其实隔夜菜里的致癌物质很少,偶尔吃无所谓。关键是不能吃的是被老鼠爬过的隔夜菜!
被老鼠爬过的漱牙杯、水杯、餐具等也非常危险。
? 建议将日常生活用品放在老鼠进不去的柜子里。
? 若暂时没法改变,但发现家里有老鼠的踪迹,建议在煮饭吃饭前,对餐具进行消毒。
? 此外,还要尽量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接触,多吃熟食,勤洗浴更衣、勤晒被褥。
? 也要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干燥,宿舍、办公室不要存放食物,以免招引老鼠。
3、接种疫苗
如果在家里发现了老鼠的踪迹,为了以防万一,可提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出血热。
冬春季节老鼠活跃,大家一定要将食物放置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尽量不要吃疑似被老鼠爬过的食物。
出血热高发季,如果有相似症状,可能不仅仅是感冒,切不可大意!
体检套餐那么多,该怎么选?
戳图点击视频了解!
《名医大讲堂》爆款,总有一款你关心!
这些干货,不看就是损失!!!
内容来源:科普中国、人民日报、健康四川官微、大潮网、新京报、现代金报、杭州日报等
审稿:成都市疾控专家岳勇、邓良利
编辑:懒懒
图片来源:123rf、soogif等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