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端午节起源相关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端午节是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成熟的天文历法中已有端午之名称,距今约6000年。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从端午节又称五五节、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女儿节、天中节等众多别名可知,这些花样别称与端午节演变和节日泛化有着深刻的关联。
百越先人端午节的文化创造,既是来源于生活,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数千年的历史更迭中,百越人已融合到汉族中,少部分百越人则演变为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吸收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并逐步被同化,以“龙”为代表的图腾祭祀活动逐渐在多个地区开展,后来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图腾崇拜。
祭龙因地域、支系等原因,各地举行日期不尽相同。云南寨元江县甘庄坝坝老(曼老)寨至今还有祭龙的风俗。在每年的二月就要在牛日祭龙,要8、9岁的男娃们手捧一个瓢,内盛猪肉伴着烂饭,绕着龙树跑三圈,祭司召曼要给娃们泼清水,赶娃在田埂上快速奔跑。由于田埂上早就被抹了滑溜的泥糊,娃们一跑快就呲溜跌倒,围观的人和娃娃们都笑作一团。娃们跑完三圈就可以用手抓着猪肉烂饭吃,祭司召曼就用汉话高声说“龙上天咯”,边说边撒米花,民众们用帽子或衣兜抢接纷纷扬扬落下的米花。
据西晋《风土记》、北宋《岁时杂记》等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的”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就是如今粽子的雏形,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自两晋南北朝起,食粽习俗已很盛行,粽子的品种甚多,有角粽、茭粽、锥粽、筒粽、九子粽、秤锤粽等。
从夏至这天开始,天地间阴阳发生转换,此后阴盛阳衰,对古人来说,这个时间点同“端五”一样重要,在百越先民祭龙活动中,粽子是祭龙典礼的主要祭品,先人将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棕叶里,往水里扔,给龙吃,自己也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和夏至两大节日习俗合并,本为夏至节庆食物的粽子融入端午习俗中,早在人们食粽祭屈原之前,古人就在夏至、端午一边吃着粽子,一边缅怀祖先和祈祷神灵护佑。
《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在南方水泽地区的人们作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在劳作之余的休闲时光里,会相约划船竞速。在魏晋南北朝时,人们集体把秽害之物集中起来,用船送走,有“一岁不送,必有疾殃”这一说法。
在反映中华龙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沅陵龙船历史渊源的《沅陵千年龙船》一书里,科学、系统地论证了沅陵传统龙舟是起源于5000年前,这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3000 多年。
据文献记载,南越族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画上龙、凫等动物形象作为本族的图腾或保护神。这和百越先人自称”龙子”和崇拜龙图腾的含义一样,都是为了求得海龙王和水神的保护。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曾指出端午节应是越族人为祈求生命得到安全保障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龙舟竞渡便是这种祭祀活动中的娱乐节目。
《汉书·地理志》里,中国百越地区分布的明文记载中广东省是中国百越诸部族的分布省份之一,也是中国百越地区的分布区之一。老广在端午节素来有“打午时水”和“浸龙舟水”的习俗,并一直传承至今。
结语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了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百越先人的祭龙活动的源起和发展,是一个逐步融合、完善、潜移默化、普及的发展过程,其中蕴含了礼乐文明、祇敬感德和南北风俗融合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只是我国众多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是一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与习俗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表现传统伦理,增进社会团结和融合。如今的端午节还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卫生与运动的节日,人们已日渐淡化其祭祀性,更注重竞技性和娱乐性,龙舟竞渡这种特色运动项目具备文化认同的坚实基础,若在我国历史传统、普及性的群众基础上再适当加强对抗性和观赏性,相信龙舟竞渡可以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文化自信的一项竞技运动。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