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可以消除怀疑的隔阂,信而见疑
上一章节讲述了《内揵篇》第二章,如何进退自如,适当而取。接下来我们讲解第三章
第三章 察颜观色, 以情动人
【原文】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先取《诗》 《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 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 外内者,必明道数, 揣测来事,见疑决之。 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 曰揵而内合。 上暗不治,下乱不寐,揵而反之。 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 。 若命自来已, 迎而御之。 若欲去之,因危与之。 环转因化,莫之所为,退为大仪。
【译文】
君臣之间有了情意,才能施展政治理想,推行道德、仁、义、礼、乐、忠信以教化民众,进献治理国家的谋略。向君主进言,引用《诗经》和《尚书》来验证观点,根据实情增减言辞,权衡利弊决定去留。想要接近君主就要打动其内心,想要离去就不必讲究情谊了。懂得了有情和无情的分别, 揣测将来要采用的方法, 及时发现可疑之处并作出决断。 制定谋略保证没有失误,就可以取得成功。 管理的姓, 使他们从事生产, 叫作内部安定,团结一致。
如果君主昏聩无道, 臣子愚昧而不觉悟,那么,谋略之士就应该改变想法及时离开。 如果君主下诏任命自己,就要迎合诏命侍奉君主。 如果君主不想接纳进言, 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那么言辞之间, 就要像圆环一样灵活转换, 使君主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样才是保全自己、全身而退的原则。
【本章解读】
本章是论述内揵与外离的抉择:
1.“由夫道德、 仁义、 礼乐、 计谋, 先取 《诗》《书》, 混说损益, 议论去就。” 由夫, 是连接词, 同 “凡是”。 礼乐, 是指封建社会关于礼节和音乐的规范。《诗》, 指 《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书》, 指《尚书》, 我国上古的历史文献汇编。 混说, 是兼顾, 即全面分析正与反、 得与失两面。 本句是说: 凡是关于道德、仁义、礼乐、 计谋这一类重要问题, 首先要借鉴 《诗经》《尚书》 的经典, 兼顾损失与利益, 议论去与就的利弊得失。
2. “欲合者用内, 欲去者用外。 外内者,必明道数,揣测来事, 见疑决之。” 外, 是见外, 是 “ 内” 的对立面, 即把自己置于其团体事业之外.。道,指事物发展规律,即形势与情理。 本句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 你是置身于君王团体事业之内? 还是置身其外? 如果你想与之结合, 则用内揵; 如果你想离开君王, 则用置身于外之法。在抉择内与外时, 必须先搞明白其形势与情理, 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抓住疑问的焦点, 分析利害得失, 然后做出抉择。
3.“策无失计, 立功建德。 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 如果你进献的计策没有失算, 因此受到重用,则可立功建德。 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这就可以说进献之计谋与君王的需求完全吻合。
4. “上暗不治, 下乱不寐, 揵而反之。” 暗, 昏暗。寐, 醒悟。 反, 是指与内揵相反的思路, 不一定是叫你公开反对。 本句是说: 如果君王昏庸腐败而不可救药, 群臣作乱而不知醒悟, 则你在进献计谋时, 应该采取与内揵相反的思路, 即促使其垮台。
5. “内自得而外不留, 说而飞之。” 自得, 不是指君王自鸣得意, 而应理解为该国只用自己的人才。 本句是讲: 如果你在进说辞过程中 ,发现该国君王只用本国人才, 对外来人才一概排斥不留, 则你在进说过后, 应飞速离去。 为什么要飞速离去? 战国时期有一种恶毒主张: 若发现人才不能为己所用, 则杀之, 以防为对手所用。
6. “若命自来己, 迎而御之: 若欲去之, 因危与之。”命,命运, 这里应指机遇。 自来己,指机遇自动降临到头上。御, 驾驭利用。 与, 同 “给于” 本句提出了一个常见问题,如何对待机遇?若机遇自动降临到头上,应善于迎接、 把握和利用机遇。
7. “环转因化, 莫知所为, 退为大仪。” 环转因化.是指围绕内揵采取过许多措施。 之, 代词, 做宾语用。 莫之所为,是说该做的都做过, 再没有办法了。仪, 通“宜”。 本句是说, 如果采用过很多办法, 内揵仍不成功,则以退为佳。
本章的精髓是教导人们: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 应正确抉择内与外。 精句是: “欲合者用内, 欲去者用外。”
内部和谐,团队协作
鬼谷子权术谋略的实施,以君臣之间感情融洽为基础。君臣上下相交,必须情感相得,才能彼此接纳意见,这是君臣相亲相近的至理名言,也说明了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内揵篇》曰:”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测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
向君主提建议,要揣摩对方心理,切中时宜,才能方便自己、以灵活变化求得认同,就容易改进事宜,进献谋策。在谈话中找到突破口,寻找有意义的话题引起对方的兴趣,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交流,就有了心理基础,话就能够说到对方心里,进一步”通情”而“达理”。得其情,乃制其术”,这是《内揵篇》提到的重要一点,掌握了信息或情报,就有利于制定对策,展开行动。这不仅适合于古代谋士游说帝王的活动,对于现代商战也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工作中,有时候需要向上司提一些建议或计划。然而,人们常为进献计策不受重视、不被采采纳而苦恼,特别是在上司断然拒绝后。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通常以“我”而不是“我们”的角度来陈述事情或者观点。这样做往往会引起听者对自我的防御性保护,没人愿意提携与自己一样自负的家伙。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口才”一味奉承和附和上司,也不可能留下良好的印象。所以,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要降低身份来争取上司的重视与尊敬。
要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除了以情理打动对方外,还要讲究策略,提建议时要尽量委婉一点。当他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委婉语言应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更是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这是实现目的的有效表达方式,有利于表达思想,使沟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对于公司而言,只有内部团结,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团结就是力量,同事间互相配合,就会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总是勾心斗角,相处不融洽,就会影响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对职场人士来说,与同事的关系是和则双赢,闹则两败。只有经常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这一点,除了互相帮助和谅解,也要注意恰当的语言表达,说话不够委婉,就会使对方误解,以致产生隔阂。
在同事关系紧张乃至不和睦时,不要急着去批评别人,要先想想自己的不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双向互利的,给别人关心和帮助,自己也会得到回报。在群体生活中,我们都是相互依存的个体,面对共同任务时,要拧成一股绳加强团结,才能将工作做到更好。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