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父母的福音
正面管教——父母的福音
正面管教是一种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法,在国内是少有人知或者少有人能做到的,所以,在介绍之前,先了解一下国内很多家庭采用的管教方法。
记得在哪看过一句话,是说美国父母把孩子当成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而中国父母则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也就是想怎么管就怎么管,而且也没人会承认自己不会管教小孩。
其实大家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没有经验是很正常的,我们能用到的管教方法一般也是我们父母曾经管教我们的方法,那有没有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很好的方法呢?
在中国家庭里,常见的管教方法是什么样的呢?从小孩刚出生起,就把他当成了宝,恨不得把自己能给的都给他,他有什么条件都会尽量去满足,只希望他能开开心心的,直到他的要求突破了自己的底线或者原则或者能力之外,而此时自己的话,孩子已经很难听的进去,为了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想法,父母又生气又无奈地选择了一种立刻见效的管教方法——惩罚。果然,孩子听话了,只是长期来看,并没有什么效果。面对受惩罚之后的孩子,父母可能又会有些后悔或者心疼,从而又转过头来加倍补偿和疼爱,父母就在这两种方式中反复横跳,似乎从没有发现还有别的方法能够在爱他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举个例子,有一对父母晚来得子,对孩子要多疼爱有多疼爱,孩子要什么玩具,二话不说就买,直到有一天,孩子要一个六万多的玩具,父母在理智之下不想买了,但孩子偏偏就是要,又哭又闹,父母怎么劝说都没有用,又急又生气,感觉有些束手无策,于是就打了孩子一次,孩子果然就听话地跟父母离开了,父母冷静下来之后,看着孩子的脸,又觉得自己刚刚做的太过了,可能伤了孩子的心,所以想要弥补,于是给孩子买了很多其他的玩具,又带孩子去游乐园,还吃很多好吃的,孩子果然开心了,似乎已经把这事给忘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这样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父母好话说尽也没用,只得再次打了孩子一次,就这样在娇纵和惩罚两个极端横跳。
那么惩罚见效如此之快,真的有用吗?其实长期来看,是有很强副作用的,《正面管教》书上就提到了惩罚造成的四个r: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孩子们通常不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惩罚时内心所做出的决定。然而,他们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例如,一个孩子可能在潜意识中认定“我是一个坏孩子”,并会继续扮演“坏”的角色;而另一个也认定自己“坏”的孩子则可能会变成一个讨好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以此来求得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的爱。因此,大人更需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何种长期效果,而不要被当时的短期效果所愚弄。
其实很多父母也不想这样做,只是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但是现在就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管教小孩——正面管教,这是一种不同于娇纵或惩罚的和善而坚定的方法。在介绍这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要区别这四个概念:娇纵、和善、惩罚和坚定。
1.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其实和善可以理解为与孩子互相尊重。
2.大多数成年人习惯性地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说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并非如此。当坚定与和善结合在一起时,就意味着对孩子、对你自己以及对当时情形的尊重。惩罚很好理解,比如骂或打,或者取消原有的奖励。而坚定则是与孩子平等地商量规矩之后去执行,当孩子违规时不是马上说教或者惩罚,而是以合作的态度,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共同遵守规矩。
了解了这四个概念之后,可能大家还是不是很了解正面管教以及如何实施,不着急,可以先看一看书,后面会有具体的操作方法的,要知道,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如正面的自我概念、责任感、自律、合作、开放的思维、善于客观地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同情心、好学、礼貌、诚实、自我控制、耐心、幽默感、关心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自己和他人、智慧、热爱生活、正直。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