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可以有哪些动作(手的精细动作包括哪些)
俗话说“心灵手巧”,手的灵巧程度是大脑功能高低的一种标志。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教授说:“手既是脑之母,又是脑之子!大脑指挥手的运动,手的运动反过来刺激大脑,使大脑更加敏锐。”他倡导人们,应该经常有意识地动动手指,以健脑益智,还自创了“手指操”。
(网络配图)
动手能增加脑血液量
手是人类神经感觉最丰富、最敏感的部位,神经纤维也最集中。从人类大脑皮层显示的信息来看,手的运动信息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应所占的区域是最大的,几乎达到整个大脑皮层的1/4~1/3。因此,手又被誉为是人的“第二大脑”。
顾院士指出,现在人们对心、肝、脑的保健很重视,这当然很重要,但是不应该忽略了对手的使用和锻炼。因为动动手就可以使脑循环发生改变,在大脑形成新的血液回流、新的兴奋点,有利于提升大脑的理解力与记忆力,也有利于大脑的健康。
手的运动越频繁,思维会变得越敏捷。瑞典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手指活动和脑血流量的关系密切,手指作简单的活动时,比手指不活动时脑血流量增加10%;但是手指做复杂精巧的动作时,脑血流量就会增加35%。
(网络配图)
院士自创的“手指操”
顾院士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养成习惯,即使在看书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动动手指;平时可多弹琴、作画、练书法、编织毛衣等;长期坐办公室写字或者打字的人,要注意用手姿势,手臂的弯度最好大于九十度,使手指处于尽可能放松的状态。
顾院士还为老年朋友推荐了一套他自创的简单的“手指操”,方便大家随时锻炼。
该操作简单来说就是“一捏一搓,循环一遍”:伸出手,将拇指和食指对捏,然后做一个搓的动作;再将拇指和中指对捏,做一个搓的动作;以此类推,再到无名指和小指,最后反回来做一遍,形成一个循环,就做好了。
改造手,可重构脑
在神经科学领域,大家广为接受的知识理念是:大脑一侧半球支配对侧肢体功能,成年后大脑功能基本固化不变,也就是说成年人大脑的可塑性十分有限。然而1986年顾院士遇到的一位患者给了他新的启发。
那是一位29岁上肢瘫痪的患者,车祸外伤使他一侧的臂丛神经发生了根性撕脱断裂,这样的“根性撕脱”造成的上肢瘫痪在当时是不治之症。顾院士在积累了1000多例病例登记卡总结的臂丛神经损伤治疗经验后,突破手术禁区,在国际上首创“健侧颈七移位术”,从控制患者健康上肢的臂丛神经中取出一根借给患病的一侧,使得瘫痪的手臂重新动了起来。
(网络配图)
这件事使顾院士敏锐地意识到,大脑可能存在一种尚未被重视和理解的重要脑可塑机制,一旦诱导出这一机制,大脑一侧半球有可能同时具有支配双侧上肢的能力。
之后,顾院士带领他的学生徐文东教授开始了跨界攻坚,进入了一个国际上全新的研究领域——周围神经移位与脑功能调控。通过10多年对“健侧颈七移位术”后运动、感觉中枢的可塑性规律的潜心研究,团队发现外周神经连接通路的改变可导致成人大脑发生功能区改变,证实了改造“手”可诱发重构“脑”。在此基础上,徐文东教授团队还将“健侧颈七移位手术”发展为“左右颈七互换手术”,实现了“一侧大脑从同时支配双侧手局部功能到支配双侧上肢整体功能”的跨越,进一步发展了脑可塑理论。
(网络配图)
这一新发现拓宽了神经科学原来的理论体系,首次证实中枢损伤后,健康大脑的可塑性可被“诱发和调控”,为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一体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此,《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评价项目组的这一重大突破“为深入理解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基本问题提供了机会!不仅实现了人类一侧大脑半球可以控制两侧肢体,而且从理论上解释了150年前的观点和梦想!”
顾玉东院士指出,未来“手科学”的任务是:预防手外伤及手部先天性畸形;提高手部创伤和疾病的诊治水平,发展康复医学;应用高新技术,保障手的完美;探索人脑和人手的联系,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和劳动。
作者|谭敦民
来源|《家庭医药》杂志2022年6月第11期
编辑|张越
二审|周游
终审|刘慧英 张如贤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