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相机可以成军人
“兵记者”是发掘基层新闻线索并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普通一兵,他们是部队的倾听者、记录者、书写者,他们用亲切的语言和接地气的视角,呈现出官兵最真实的一面,见证着官兵练兵备战的火热场景,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战士贾方文就是这样一名“兵记者”。
贾方文工作照。
入伍之初,贾方文未曾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兵记者”。一切缘起自2013年,某通信训练基地学兵队遴选大学生士兵成立新闻报道小组,唯独缺少一名照相的,贾方文机缘巧合地成了一名摄影记者,领到一部卡片相机开启了他的摄影之路。
彼时的贾方文在新闻摄影方面还不精通,只会拍些“游客照”。在为学兵队拍摄时,经常听到“你这个照片拍的不行”,但一次次的否定并没有让他气馁,大家否定,他就拉着战友换个角度再拍,直到大家说“还行”才作罢。同时,他默默保存每次被否定的照片,同“还行”的照片对比观察,一点一点地摸索学习。
贾方文摄影作品《铁心向党》。
学习归队后,营里新到任了有过宣传经历的教导员,对新闻报道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新闻报道小组,已经对摄影摸索出一些门道的贾方文主动报名参加。他跟随连队拍摄日常的训练、工作、生活等等,并积极投稿,但连续多篇稿件石沉大海,他对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从事报道工作产生了怀疑。在那段时间,他多次想要放弃,但是营连主官及班排长一直给予他鼓励。于是,贾方文重整信心,开始学习研究稿件,思考揣摩基层连队开展活动的经验做法,模仿媒体报道撰写标题、导语、正文。终于,一篇消息稿件刊发了,那是他第一次上稿,但已不记得是第多少次投稿。
贾方文摄影作品《分秒必争》。
后来,一次次的上稿,让他充满了快乐,但其背后也伴随着艰辛。有时候为了赶稿,他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别人休闲娱乐的时候,他伏在案头谋篇构段;当别人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他坐在桌前敲击键盘。
但是,当看到战友因为自己的报道登上新闻;当他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战友们评论点赞;当他听到别人对他多了一份别样的赞美,心里溢满的都是幸福和自豪。从此,渐入佳境的贾方文立志要当好一名报道员,让更多人了解军营里面的故事。再后来,他被推荐到旅宣传科学习,成为了旅兼职新闻报道员。
抗洪救灾期间贾方文摄影作品。
在现场,心中才有感动;在基层,心里才有官兵。八年的工作实践,这句话一直激励鞭策着贾方文。
作为新闻人,要勇当一线的亲历者。去年7月,河南普降暴雨,多地出现洪涝灾害,贾方文所在单位兵分多路,驰援抗洪一线。为了将官兵驰援抗洪的新闻记录好,他白天与战友奋战在抗洪一线,晚上撰写、整理稿件至深夜。单位领导得知正在巩义市执行灾后救援工作的一名指导员家属待产,安排车辆送他回医院陪产,贾方文也全程跟随拍摄、等待在产房外。于是《“等等”等来了抗洪一线的爸爸》的视频新闻,第二天便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并成为河南抗洪救灾中的爆款暖新闻。《第83集团军来了》的新闻图片也,应用于多家媒体抗洪专栏背景图,一度火爆网络。
摄影作品《紧急驰援》被多家媒体采用。
作为新闻人,要具备敏锐的捕捉力。在一次采访中,贾方文看见一位即将退伍的老兵,眼含泪水,仔细地擦拭着手中的钢枪。贾方文问他即将退伍,怎么还擦得这般仔细,他只是笑着,淳朴地说:“我想将陪伴我八年的枪好好地交出去。”完好交接枪支是退伍老兵的梦想,在稿件中还原他最美的样子,则是贾方文的梦想。一条《退伍老兵含泪交枪》的短视频应运而生,短视频平台阅读量近2亿,获赞500万,刷爆了朋友圈。
视频作品截图:《热心大爷为拉练官兵倒水》(左),《退伍老兵含泪交枪》(右)。
作为新闻人,要找寻独特的新视角。去年12月,他跟随单位野营拉练时,两位老大爷为路过的官兵倒热水,深深感动着他。他用镜头拍摄下《83集团军某旅野营拉练 暖心大爷送上热水》,并在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短视频平台刊发,生动展现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鱼水情深。
这样的新闻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几年间他用独特的视角记录着部队官兵的风貌,用新闻报道丰富了官兵的多彩生活。入伍9年来,贾方文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人民陆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发表稿件1000余篇(幅),更是成为新华社、人民图片、光明图片、中国新闻网、视觉中国的签约摄影师,由他拍摄的《为和平而来》《情暖敬老院》《洪水不退 我们不退》《永远跟党走》等作品分别入选全国、省部级摄影展,2019年拍摄的《中国维和部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多条短视频新闻火爆网络。
如今,对贾方文来说,梦想是继续做好一名报道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军营里迷彩追梦人的故事,正如贾方文所说:“好新闻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是属于我最好的荣誉。”
(贾方文口述 杨小伟整理)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杨小伟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