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台风最新消息2022年9号台风,台风最新消息台风路径实时发布
我叫苏镝坷,是个00后,现在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摄影专业,同时,我也是自媒体博主,在网上享我的爱好。
我的爱好就是“追风”。
这个爱好和气象息息相关。在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强对流和台风是两个“大头”,强对流和台风的预警防范措施和机制,也是目前整个气象领域最受重视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气象领域迫切需要一批在一线“冲锋陷阵”、能实时将最新的受灾情况和极端天气影响下的各项科研数据记录下来的人,而我们“追风人”,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有的人喜欢在屏幕上看着各种气象数据进行“云追风”,但我更喜欢亲身进入天气事件核心区域。在国内,实地追风者非常稀少,有追击天气系统经历的不到百人,我算是这部分人中比较有经验的。比起传统追风者,我还有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就是用镜头记录这些风暴。
我是在成都出生长大的,作为内陆孩子,从小对台风没有什么概念。小学毕业后,我和家人来到杭州生活,才真正感受到了台风的威力。刚来杭州我对台风更多的感受是恐惧,台风和建筑耦合,会发出很恐怖的声音。
上高中后我心态开始变化,尝试面对台风的呼啸。我很喜欢摄影,在高中中后期,我开始用相机拍摄天气。
我真正带着摄影机去追台风是在上海。2019年的台风利奇马,是我第一次用镜头面对激烈天气,那时是高三毕业的暑假,利奇马靠近上海时我和父亲正好在当地,我就让父亲开车去追,沿着奉贤区、金山区的沿海区域一直开。
这就是我的追风初体验。半天时间,一辆车,一场台风,一次汇合。我把拍摄的利奇马台风视频上传到网上,很快就融入了气象爱好者群体。上了大学后,我开始利用课外时间投入到自己的 “小事业”中。
这些年来,我追击过的雷暴(强对流)至少有上百个;追击台风有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米娜,2021年的超强台风烟花,2022年的台风暹芭、马鞍、梅花……去过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江苏……这些年追风的累计行程超过4万公里。
每次追风时,我和小伙伴都会尽可能地走近“风暴中心”,用镜头感知天气变化。所以大家看到我的镜头里,常是暴雨倾盆乌云密布,狂风裹挟着行道树,风声擦过麦克风。要想研究灾害天气,必须真实掌握现场的情况。
可能大家觉得我们是在“玩命”,粉丝们经常留言让我们“注意安全”。其实我们所有的分析,一定会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
当然有时确实也会遇到危险。一次在河北的追风过程中,我们的车陷进了泥土路里无法动弹。我们一直等到风暴过后大雨渐停才敢下车,而眼前是一片狼藉。台风和强对流天气具有危险性,普通人不能盲目追风。
我们拍摄背后的失败率也很高,会占到60-70%。天气变幻莫测,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2021年6月份我们在山东追风,想拍闪电的画面,可导航指了一条不合理的路,车陷在泥里无法动弹,这次计划失败了。
为了这个爱好,我养成了每天阅读国内外权威气象资料的习惯。每到国内4至10月的“追风季”,我会认真研读相应的图文资料,一旦发现强对流处于不错的状态,我和小伙伴就会进行仔细地筛选标注。
每次出发前,我们都有一场头脑风暴,从中央气象台官网上查看数据,根据云图、雷达等判断下一步去哪里,同时提前画一个 100-200 公里的圈,根据自己的位置规划路线,在极短时间内策划好路线、成本、器材等。
2021年7月追击台风“烟花”,是我在做足了前期准备后,第一次进入台风核心的成功案例。
我刚开始注意到台风“烟花”时,它还只是气象预报图上一块紧实的云团,未被命名。很快,“烟花”越长越大,从太平洋挪向陆地板块,又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一起,将海洋上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到陆地。
对于这个有着极其惊人降水量的台风,我和小伙伴们格外谨慎。刚开始,我们把追风地点设定在象山半岛的松兰山国家旅游景区沿岸。然而就在距离预报台风烟花登陆仅剩约1天时,我们惊讶地发现,烟花忽然转身北上“不告而别”了!
(我和小伙伴们在追风之前的讨论)
最终,紧张测算后,我们迎着强风,找到了新的观测地点。那是凌晨四点,天空逐渐变亮,雨势减弱,我们的车在裹挟着砂石的风中来回摇晃。给人一种快要翻掉的感觉。仅仅打开车窗几秒钟,车内已灌上了一层薄薄的沙子。
身处风暴中央,雨点砸在身上像针扎一样疼。我和队友把提前备好的桶装水压在风速计的脚架上,这时,读数显示风速已达到9-10级,阵风10-12级。
2个小时后,风势终于开始减弱,测站大气压传感器传来了详尽的数据,清晰记录下“烟花”登陆地时气压变化的全过程。通过数值,我意识到,自己第一次进入了台风风眼。
2022年7月2日,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在广东茂名登陆。正值暑期,我就和上海的伙伴王路澄,看到气象预警后,携带气象传感器和摄影机等器材,这一次我们驾驶车辆5次进入台风中心,通过来回穿越,获得了气压、风速、湿度等数据,并拍摄到台风眼内高清影像素材。
我们在暴风中心取得的第一手数据,能够作为国家气象站的补充,为预防台风灾害做出贡献。
我想用专业影像记录下天气变化,让它经得起反复观看,为气象研究作贡献。如果我们的存在,能够帮助到更多人及时获得潜在的灾害信息,哪怕多一个人,我觉得我们这个群体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我记得2020年夏天,南方爆发洪水。我和小伙伴们从重庆出发,历经湖北宜昌、武汉等城市,最后随着江水抵达南京。一路走来,雨水泛滥成灾,洪水横冲直撞,低洼地带一片汪洋,当我真正到了现场,我才真正认识了自然灾害的可怕性,也终于知道人与人之间互助的弥足珍贵。
这是我在报纸和手机上看一千遍新闻都没法体会的。我们用镜头全程记录,最终我将这些素材制作成一段纪录片《洪》,希望更多人看了之后能明白气象的真正威力,在敬畏自然中,珍惜生活的不易。
实地追风,就如同和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打交道,而实地测量获得的数据,更是有助于我们在未来更有力地预报、预防台风。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极端化,近几年近海大台风层出不穷:威马逊,彩虹,莫兰蒂,天鸽……这些台风或路径诡异,或强度难以捉摸,如何在这些台风来临时做好预报,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还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另外,我也会在网上做科普工作,目前上传了179个视频,已经有了27万多粉丝,获得了400多万赞。科普博主还是挺多的,粉丝们也很活跃,我们会在评论区进行深入交流。
今年,我因为坚持用视频记录台风的故事,获得了由B站和中科院联合发起的“格致科学传播奖”年度学生创作者奖项。明年,我就要大学毕业了,希望能从事与自然拍摄相关的工作,用自己的方式为防灾减灾出一份力。
【口述:苏镝坷】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