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可以称呼女性吗(古代对女子的尊称一个字)
作家木心有一首诗,被文青们传诵不断,其中有几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邮件,就是写信。写信这件事确实很有古典美,但对现代人来说,也颇有难度。
一是,字要写好,不能太辣眼睛。
二是,要懂一些写作书信的讲究。
01 书信的抬头怎么写
通常,古代书信包括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
称谓语,就是怎么称呼对方,即书信的抬头。
大致可分为几类。
一是家中长辈,通常在称呼后面加“大人”二字即可,如祖母大人、父亲大人。
二是上级、长者,根据不同情况,可称X师、X公、XX大人。
三是平辈和晚辈,常见的是称XX仁兄/贤兄、XX君、XX贤侄。
还有一个词“女史”,是旧时对知识女性的尊称,写信时可称XX女史。
我们今天来学习古代的这类常识,并不是要求全部照搬,依葫芦画瓢,而是要有所了解,在阅读中遇到了能够看懂,对于今天还在使用的一些称谓,有所掌握。
我们今天写信(包括电子邮件),学会这几个词汇就基本够用了:师、大人、仁兄/贤兄、君。
对师长或者学问上的长辈,可称张师、李师;
“大人”这个词,在今天有戏谑成分,一般只用于称呼家中长辈。也可偶尔用在关系亲近的上级领导身上,显得既亲切、俏皮又不失尊敬,如厂长大人、老板大人。
对于同辈,用得最多的是仁兄/贤兄,也可直接称“X兄”。兄,不一定是要对方年龄比你大,而是一种客气和尊敬,主动认可“您是老大”的意思。所以书信以及交谈中,常常会有两个人彼此都称对方为“兄”的情况。
相反地,主动称呼“贤弟”“X弟”的,反而是亲近的表现。
相对于“兄”,“君”是较为正式而客气的称呼,并且使用范围更广,男生女生、平辈晚辈,都可以称“X君”。
02 为什么书信或者邀请函上会有尊鉴、阁下等词
古时书信,跟在称谓语的后面,就是提称语。
生活中见到较多的,如邀请函,邀请某某出席,抬头位置写的必定是:
尊敬的 阁下
“阁下”,就是提称语。可以这么理解:写信时,先提对方的名号,让人知道这封信是写给谁的;接下来就要对收信者开始简单的赞美,进一步表示尊敬。这“尊敬”便体现在提称语上。
根据收信对象不同,提称语也有所区别。我们今天只需要了解几种即可:
尊鉴,对所有长辈都可以使用。
台鉴,对所有平辈都可以使用。
惠鉴,可用于平辈,也可用于没有亲缘关系的晚辈。
另外,今天更多见的是“阁下”一词,可用在书信、邀请函、对话中,既客气、正式,又通俗易懂、长幼皆宜。
阁下,即楼阁、台阁之下,意思是您的地位太高了,我只够资格站在您的台阁之下和您说话。
除了作为提称语,“阁下”还有“您”的意思。如在餐厅里,服务员问:请问阁下还有什么需要吗?用在对话中,如:阁下刚才的观点,则我不敢苟同!
03 见字如晤
见字(信)如晤/如晤/如面,和尊鉴、阁下等一样,都是提称语。
不同的是,这几个字散发着浓浓的典雅气息和亲切、温暖的味道,意思是:看到我的信,就如同我们在见面聊天。
这样的味道当然不会出现在对上级的感激或请示里,也不会出现在对前辈的恭敬请教中,连向长辈的日常请安里也较少出现。它更属于情侣间的问候,或者对晚辈的亲切关照。
想象一下,你收到一封信,开头即是:
展信佳,见字如晤。
——犹如一股芬芳扑面而来。明明是惯用的俗套语言,却不带有一丝生分、客气,真的就像一个老朋友坐在面前,对着你说一些温暖的家常话。
04 说正事之前的寒暄
不论是回人书信,还是主动给人写信,在进入正文之前,都有必要“寒暄”几句。比如先问候一下对方的身体,表达一下自己的思念、牵挂。
这就是古人书信中的“思慕语”,既是礼貌,也是人际交往中必要的润滑。
在指导人们说话、做事的著名蒙学读物《幼学琼林》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答人寄书,曰辱承华翰;谢人致问,曰多蒙寄声。”
——回复别人的书信时,要先说“辱承华翰”,承蒙您给我寄来辞章如此华美的信函。别人在信中问候了你,回信时需要表示感谢,可以说“多蒙寄声”,非常感谢您的殷切问候。
当然,这两个词过于古雅,现在很少有人再用。但这其中的道理,我们不能丢掉,也不能图省事,直接忽略。
比如有人给父母写信,一开头就是:“敬爱的爸爸妈妈,您儿子穷得快要去垃圾桶里捡馒头吃了!”然后——完了。这样的信,父母读到时,是会很伤心的。所以应该先跟父母拉拉家常,问候下身体好不好,生活、工作是否愉快。
古人是怎么问候的呢?太复杂的我们可以不学,但有两个词,还经常在生活中使用着,我们应该掌握并熟练运用:暌违、久疏/疏于。
暌违,意思是分离、不在一起。
久疏,意思是很久没有(做什么事)。
我们来举例了解一下:
暌违日久,甚是牵挂。(分别有段时间了,我很牵挂你。)
暌违数年,很是想念。(我们都有几年时间没在一起了,我很想你啊。)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很久没跟你联系了,时常牵挂着你。)
久疏问候,诸事顺否?(很久没问候你了,不知道你各方面是否顺利?)
久疏问候,盼一切安好!(很久没问候你了,希望你一切都很好。)
05 祈复/盼复为感/敬候佳音
现代人,学习、工作、生活都很忙碌,有什么事情往往都是电话沟通。但也会有些时候,没有对方的电话号码,或者事情比较复杂,电话里交代不清楚,这时候,就需要写信,通过文字来实现更准确、完整的交流。
那么信中要说的话都说完了,你还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复,甚至这件事情如果没有对方的回复就进行不下去,这时就需要明确地说出来:请你尽快答复我!
——这是现代人的白话表达,意思是表达明确了,只是话说得有点生硬。如果对方是个很敏感的人,见到这样的话,也许就会不高兴,反而拒绝给你答复了。
想要文雅和客气些,应该怎么说呢?
盼复、祈复:祈盼得到您的回复。
盼复为感、盼复为荷:希望得到您的回复,我在这里提前向您表示感谢!
盼即赐复:希望您收到信后,尽快回复我。
敬候佳音、敬候佳讯:我在这里恭敬地等候您的回信。
另外,收到了别人的信,回复得有些晚了,想想对方可能已经等到有些着急了,这时就可以说“迟复为歉”——回复得晚了,我觉得很抱歉!
“迟复为歉”适合用在回信的开头。
06 敬颂/遥祝/颂祺
前面介绍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现在,信写完了,在书信的末尾,我们需要向对方表达一下祝福,这就是“祝福语”。
以前有一首歌,叫《一封家书》。歌的最后一句就是:“此致,敬礼!”
——这就是祝福语,最简洁也是最常见的一类祝福语。意思是:信就写到这里,我给您敬个礼,以示祝福。
“此致敬礼”这句话,来自于古代,又有新时代的气息。古人书信中,末尾祝福语用得最多的词汇,是颂、祺、安。
敬颂、顺颂、遥颂:“颂”是祝福,比“祝”恭敬;这三个词意思略有区别,“敬颂”多用于给长辈写信;“顺颂”少了几分客套,用于平辈;“遥颂”更显随意,也用于平辈。如果是给晚辈写信,可用顺祝、遥祝。
祝福的内容是什么呢?如春夏秋冬,后面加“安”或“祺”字,如“春祺”,春日吉祥;“冬安”,冬日安好;还有“岁安”“金安”“大安”“近安”,等等。
祝福读书的、经商的,可以是“商祺”,生意兴隆;“学祺”,学业如意;“著祺”,著作顺利。
还有一个词:颂祺/颂安,是把“敬颂祺安”简化了,在生活中也用得比较多。
说个好玩的祝福语: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伏尔泰,是一个个性鲜明而有趣的人。他经常通过写信来传播自己的思想,有一段时间,他给朋友的每一封信,都以“踩死败类”来结尾。
很别致!
07 书信的署名和敬语:后学/敬上
终于到了一封信的结尾,现在就差署上写信人的名字了。这里,也有一些小小的讲究。
比如今天,有一个叫曾国藩的人。
给上级、领导写信,则署“曾国藩”,姓和名都要完整。
给父母写信,则会署“儿国藩”,或者“藩儿”,或者只有家里人才知道的小名。一般不会把姓和名都署上。
给长辈写信,如老师,可以署“学生曾国藩”。
平辈之间,感情深厚的,可以署“弟国藩”;调皮一些的,署“藩公子”,也无不可;甚至画一个小动物作为身份标志,也可以。
署名之外,通常还有一个小小的敬语。古人在署名后面,往往会用上谨禀、顿首、敬上、敬拜、手书、字等等,其中“手书”“字”多用于对后辈写信。
今天我们写一封书信,写完后,署上名,写上年月日,就结束了。这也不算错,但如果是给长辈写信,为示尊敬,一般会在署名后面加“敬上”或者“上”。
小小举动,会大大增加你的印象分,让人感受到你的真诚,而且会认识到你是一个有知识、懂礼节的年轻人。
前面提到一处署名:“学生曾国藩”。这里“学生”二字,不止是对自己的老师可以这么说,对一切有学问的长辈,都可以自称学生或者晚辈,是自谦之辞。更文雅一些,则称“后学”“末学后进”。
后学,是后进的读书人。——一个不如您学问大、不如您先进的学生。
“后学”这个词,我很喜欢用,给学者们写信,我的信末署名一般就是:
后学某某某 敬上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