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大书院分别是,宋代四大书院不包括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识文断字,诗书礼义,这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追求。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书院”应运而生。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独特的一个环节,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书院文化,在中国文脉传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感受文化摇篮的独特魅力。

稷下学宫

“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在此期间,学术著作相继问世。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今已亡佚。另《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参与。孟子(孟轲)、淳于髡、邹子(邹衍)、田骈、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环渊)、彭蒙、尹文子(尹文)、田巴、儿说、鲁连子(鲁仲连)、驺子(驺奭)、荀子(荀况)等这些名仕皆出自稷下学宫。

由于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所以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其中,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宫“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表现在——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徂徕学院

徂徕山在泰山东南侧,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徂徕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曾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南宋宰相范成大《骖鸾录》首举徂徕书院,在历史上,范成大最早提出了古代四大书院之说:“诸郡未命教时,天下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的说法,即起源于此。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曾言:“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

孙复、石介是泰山徂徕书院的创始人,二人既是著名的古文家、教育家,也是宋代理学的先驱,而且泰山徂徕书院是北宋初年山东境内最早、最著名的书院,开启了宋代古文运动的序幕,代表了儒家的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流动着儒家文化的风骨,它在齐鲁文化中,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孙复、石介二人以儒家理学精神为先导,重新挖掘儒家思想的精髓,融合儒释道三家智慧,以书院模式讲学传道,徂徕书院就是重要的讲学基地之一。培养了一批富有成就的人才,树立了一代严谨学风,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泰山学派”,一时,泰山徂徕书院门生弟子云集,著名的有姜潜、刘牧、张洞、李蕴、祖择之、杜默、张续、李常、李堂、徐遁等人。金代的党怀英、清代的赵国麟都曾读书于此。徂徕山上,古迹众多。

白鹭洲学院

白鹭洲上幽美静雅,碧水洄澜,但令这里闻名遐迩的是一座书院,一位名人。这所书院就是著名的白鹭洲书院。

南宋淳佑年间,吉州太守江万里在白鹭洲上创办书院培养士子。书院创办后,江万里亲自讲学,将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抄录下来,悬挂在道心堂中,提出了书院生员做人、求学、处事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注重对生员的品行修养教育。同时,他还根据国情提出了“立身名节、切身实用、敢于担当”的办学宗旨,要求学生树立家国之志,奋发图强,用学识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

白鹭洲书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宝祐四年,书院的“毕业生”文天祥以一篇“法天不息”的策论赢得了理宗皇帝的赞赏,被钦点为状元,理宗皇帝更是称他为“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饶州城破,江万里毅然带领全家老少投入了“止水”中,壮烈殉国。文天祥起兵勤王,与元军多次展开殊死斗争。兵败被俘,在被囚禁的三年时间里,文天祥多次拒绝元军劝降。无论是经受牢狱之灾的威逼,还是面对物质的百般利诱,文天祥毫不屈服,不为所动。在狱中,文天祥回忆起江万里的嘱托时写道:“予洒血攘袂,颠沛驱驰,卒以孤军陷没,无益于天下。追念公言,辄为流涕。”为自己没有完成老师的遗愿而万分悲痛。

东林书院

无锡的东林书院,曾为明代四大书院之首,“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这句赞誉更使东林书院声名大振。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号龟山)到访无锡,见无锡城东门内古木森天,与他曾居住过的庐山东林寺相似,便在无锡地方官李夔的帮助下,开办书院讲学,名曰“东林书院”。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偕弟允成,及高攀龙、安希范、刘元 珍、叶茂才、史孟麟、薛敷教、钱一本等人,为继承杨时讲学遗志,共同倡导仪捐款重建兴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明后期,东林书院名声极大,一度成为左右全国舆论的中心。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这句话乃至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既有诗意,又有深意,还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记者 强康 李萍 整理)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