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可以带进地铁吗(奶茶带上地铁)
今天,微博上有一个话题特别火——#不要在南京地铁上喝奶茶#,阅读量将近4亿,讨论数好几万,外地的朋友们可能会一脸懵:为什么?这是什么梗?
8月20日晚7点多,微博网友“刘子娟77233 ”发出这样一条帖子:“来南京没有垃圾分类 但是千万不要在地铁上喝奶茶千万不要 ”。没想到这样一条看似很普通的内容,却引发了好几万网友的转发评论,点赞数超过60万。
有一个跟我们一样对此事不明就里的网友在评论里问:“可以拿着不喝吗?”博主回复道:“可以拿着不喝但是不要尝试喝一口 他们来的真的很快 笑死”。
他们是谁呢?原来,南京地铁是禁止在车厢内饮食的,如有违反会被地铁工作人员罚款。很多网友分享了他们被罚款的“惨痛”经历。
原来,自2014年7月1日起南京就开始施行《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其中第38条第6项规定,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如有违反,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可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不过,还有不少人并不知道南京的这项规定,依旧会在南京地铁上喝奶茶,所以地铁工作人员只好“罚单”送上。
除了有被罚的,还有因为生怕被罚,趁着在上车前赶紧把食物“包”进嘴里的,真是心疼他们。。。
既然车厢里不能饮食,那在站台上吃完可以吗?答案是:可以。站台还有售货机,卖饮料和吃的,只有车厢不可以饮食。有网友出了个点子,“可以趁着地铁中途停车的时候下车猛吸一口,再挤回车厢里去”,为了这一口,真是太拼了!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南京,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也都有明确规定地铁车厢禁止饮食。
北京地铁:《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明确提出,车厢内禁止饮食、禁止吸电子烟。
上海地铁:《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第十一条规定,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
广州地铁:《城市轨道交通乘坐守则》规定,禁止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使用可能伤及他人的餐具(餐刀、餐叉等)。
深圳地铁:《深圳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车站付费区及列车内饮食,但婴儿饮食除外。
不过调侃归调侃,不少网友对于地铁这样严格管理还是理解的,毕竟地铁是公共交通,如果大家都在车上吃喝的话,一是不利于环境的整洁清新,同时也会造成不小的乘车安全隐患。
延伸阅读:
地铁禁食” 更考验管理耐心与智慧
地铁禁食主要是针对一些无视公共环境的陋习,如吃零食、有刺激气味的食品、抛洒饮料等等,有很强的现实合理性,但是单纯的禁止是否最优的手段,显然还值得实践来验证。然而,一旦通过规定的形式确定下,就有严肃性。
从一些城市实施的地铁禁食做法来看,大多陷入执法难的困境,掉入了法不责众的窠臼。一方面,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地铁的线路如此之长,客流如此之庞大,执法管理力量很难因此而大量增加,大多时候乘客车厢进食都不会有管理人员介入,乘客对禁食规则约束感提升困难;另一方面陋习有较强的惯性,特别是一些长距离通勤的乘客,因为赶时间,对地铁进食有所依赖,地铁禁食靠一纸规定,期待立竿见影也不现实,在规定实施初期,车厢进食现象依然普遍也属正常。
地铁禁食归根到底还是地铁文明培育的命题,需要正视文明素养养成的周期规律,如此,更考验管理的耐心与智慧。首先,应持之以恒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对于车厢进食现象,要多提醒、多劝止,一点一点营造环境与氛围,推动量变到质变,打好持久战;其次,完善执法管理手段,地铁禁食劝止是基础,但也要解决好劝而不止的问题,守住底线,如配套必要的处罚办法并加大执行力度,如对拒不接受劝止的乘客予以罚款、纳入信用管理等;在管理上还可以考虑引导文明共治,鼓励乘客相互提醒、监督和制止,对于因进食损害车厢环境影响乘客便利的,乘客有权投诉。第三,有必要在实践中对禁食管理进行完善,不片面“一刀切”,有堵有疏,将维护环境与赋予便利辩证统一起来,如制定地铁饮食的食品标准、包装标准,将适宜地铁的食品从饮食供给中细分出来,从源头解决好饮食与地铁环境的矛盾,这也不失为一种引导方式。
总之,地铁禁食需要规定,但更需要将规定转变成为社会的规则共识和行为共识,管理是必要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更应重视过程而不是追求目标的急切,积小变为大成。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东方网 新快报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国网”抖音号(787874450),看你想看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