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制起源于何时(军衔的起源)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军衔制起源于何时(军衔的起源),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军衔制度于清朝末年传入中国后,军衔**的汉语名称几经变更,我们现在使用的将、校、尉,上、中、少的称谓,是1912年8月才固定下来的,这已经是军官军衔在中国的第四代称谓了。

第一代:清政府于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十四日的《另定新军官制事宜》中提出,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八日《陆军军官军佐任职**及补官体制摘要章程》正式命名。上等军官称都统,中等军官称参领,下等军官称军校,每等分正、副、协三级,如正都统、副参领,协军校等。

第二代:辛亥革命胜利后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在《军士制服令》中颁行。上等官称将校,中等官称领,次等官称尉,每等分大、中、少三级,如中将校、少领、大尉等。

第三代: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1月16日颁布的《陆军军官佐士兵阶级表》中公布。上等官佐政称将军,中等官佐改称都尉,初等官佐改称军校,每等分大、左、右三级,如大将军、左都尉、右军校等。

第四代:北洋政府1912年8月19日颁布的《陆军官佐土兵**表》中公布。上等官称将官、中等官称校官,初等官称正官,每等分上、中、少三级。这种称谓一直被沿用下来。只后来在每一等里面的级数上有所增益。如1935年国民政府将上将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三级。我军实行军衔制期间,增设了大将、大校和大尉。

此外,30年代国民政府颁布《边疆武职人员叙授官衔暂行条例》,为蒙古、康藏、新疆等地的武职人员制定了另外一种衔称。一等官称统、二等官称领、三等官称卫,每等分都、副、协三级,如协统、副领、都卫等。

准尉:清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期间称额外军官,北洋政府改称准尉后一直未变。

军士:自清宣统元年九月二十九日《陆军人员补官暂行章程》中设上士、中士、下士衔后,除南京政府在《军士制服令》中一度改军土为“兵目”外,一直被历届攻府所沿用。

兵:清宣统三年二月九日,正式设立兵,一等兵、二等兵衔。辛亥革命后改正兵为上等兵,其余相应不改。我军实行军衔制时,设上等兵,列兵两级兵衔。

中国历届政府数次命名的上述军衔汉语称谓,是从哪里来的呢?有同志认为将、校、尉、士等名号,是外来的“国际通用的军衔名称”。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这些军衔的汉语称谓,都是以我国古代的职官名称命名的。如前三次命名的都统、将校、参领、都尉、领、军校等名号,均为我国清代以前的官名。我们现在使用的元帅、将、校、尉、士等名称,则是我国更为古老的职官称谓。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