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上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下一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望江楼上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下一句),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很早就从一本没有封面的书中知道成都有座名楼,因其临锦江而建,被当地人称为“望江楼”,其上有一幅古今绝对:“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亦作“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望江楼上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下一句)

据说,这绝对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薛涛所作。某天,薛涛来到锦江边渡口一座楼(后名“望江楼”)上,目睹蜿蜒曲折的锦江之水,江景无限,风光极美,随口吟出: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但后来没有看到下联,是薛涛当时没有写出来?还是遗失了?已经无法考证。

又据说,这是清代的某江南才子,他敬慕女诗人薛涛,特地到成都登上望江楼,在望江楼上看到美不胜收的沿江景色,自然想到才情横溢的薛涛,一时兴起心头,写出此上联,但他冥思苦想,无论如何也对不出下联,最后带着遗憾离开。

上联作者是谁,考证已没有多大意义。至于对下联,还是挺热闹的。

从上联诞生到现在,许多包括文人才子在内的许多过客,都想尽办法对出完美下联。网络上有观点认为,从全网搜索结果看,没有谁的下联能体现上联的本色。从形式到内容,从韵律到意境,很难融入上联。这么多个朝代过去了,还没一个合适的配对,难道真绝了?

有一下联还是对得比较好的,这下联是这样写的: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此联虽然很难在意境上营造出上联楼和江所带来的“人去楼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哲学氛围。但是,此联在内容和技巧上是有一定内涵的。

绝联之“绝”,成为孤独的“残”联,也许自它诞生那一刻起便注定。它作为一个锅,这个世界可能永远找不到一个适合的锅盖,让这锅锅盖成为一个天衣无缝的神组合。那些文字还在,即使那江和那楼也在,但穿越过无限时空的“绝联”及其故事历经时间实在太长,那些与之相关的包括人的思想、情感和时代环境,变化实在是太大。只有穿越时空,才可能有绝配。如今,所有试着盖上去的锅盖,只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罢了。

恰好,我也是一个好玩文字游戏的人。

我生在长在山区农村,很少见到大海。有一次,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来到海边,面对干净纯洁无比的蓝天和白云,面对无边的大海,走在不知何处是尽头的沿海观光木板桥上,我无法控制自我如狂潮奔腾的巨浪,想唱狂热的情歌,想到美丽的爱情故事。自然,我想到元稹和薛涛的故事,由故事想到成都锦江边上的望江楼,由望江楼想到所谓绝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海潮翻腾,浪花尽欢。海岸漫长,细沙柔情。栈桥曲折,浪漫无数。这浪花绚烂了多少爱情,又吞噬了多少爱情;这细沙铭记了多少誓言,又消散了多少誓言;这栈桥丰富了多少故事,又湿透了多少故事。那些名流呢?那些韶华呢?那些爱情呢?如今在哪里?在哪里?刚好站在桥头,我思潮汹涌起来,没有顾及对联的游戏规则太多,对出下联:观海桥观海潮观海桥头观海潮海桥几何海潮几何。

观海桥观海潮观海桥头观海潮海桥几何海潮几何

元稹与薛涛在成都,以诗乐唱和,互吐真情,两人如胶似漆,日子甜蜜至极。后来,元稹回长安,临行时,薛涛到船上为他送行。饯别宴上,二人相对无言。船走远,薛涛脸上泪千行。别后,薛涛自制诗笺,把一切的思念与愁绪宣泄其上。鸿雁传诗,元稹为真情所动,也以诗表明依然爱着。然而很遗憾,两人残缺的结局是此次别离后,终身孤单的只是薛涛。

从相遇到相处,从相处到相别,从相别到相思,这种爱情结构或情节我们很熟悉,在文学作品里,亦或现实生活里,这是一种浪漫,也是一种凄美。想到此,我放松了写对联的专业要求,完全不顾“绝联”以“望江楼”地名起始,对出幼稚的下联:长相依长相忆长相依后长相忆相依何年相忆何年。

长相依长相忆长相依后长相忆相依何年相忆何年

看海对“绝联”的故事过去多年,而且一直隐藏在心里。如今是新媒体时代,我经常在一些平台上读写对联,媒体系统自然时常给我推送不少关于对联的内容,刷屏时偶然又遇见老“绝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如见老朋友,顿时又萌生再玩一回的念头。于是,我跳出时空范围,放弃技巧限制,无拘无束,快速寻找切入点:由薛涛想及李清照,想及她们的才华,想及她们的经历,她们的情感,想及李清照的婉约词,想及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又对出一幼稚下联:吟慢诗吟慢词吟慢诗罢吟慢词慢诗三杯慢词三杯。

吟慢诗吟慢词吟慢诗罢吟慢词慢诗三杯慢词三杯

我想,与其让那些上联成为绝联,永远孤单死在历史里,不如创新一些方法,运用现代人的眼光、思想感情甚至哲学,让它活起来,即使活得不是很“般配”。

每一次下联的创作,因为自己的肤浅,感觉娱乐和游戏的成分多一些,这一定不可能成为某种境界,但它可以成为一个人有趣灵魂的一部分。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当传承,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使命。每一项文化,都有其明显的创作特征,也有其严格的创作要求。但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学会创新。把对联看成是鱼翅或燕窝,不如把它看成是青菜或萝卜,只有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或接受,只有更多的人对对联创作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增强了,才能谈传承,或者说传承才有意义。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