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井御茶园(老龙井御茶园茶叶)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老龙井御茶园(老龙井御茶园茶叶),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在杭州,龙井是茶名,是地名,是村名,也是泉名。它早已与杭州山水、西湖风月乃至人文风骨融为一体。当杭州顺应时代而变化时,龙井的茶与村,也随之寻求融入现代商业、生活的可能。
时至今日,杭州逐渐成为一座“双城”。一面是现代的,是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与新经济,另一面是古典的,是潜入山中,晨钟暮鼓,细斟慢品一杯清茶的恬淡。“双城”形成一种微妙的角力与平衡,让杭州不至于在狂奔的时代里泯然众城。
茶与艺
“江南是绿,石阶也绿,总像刚下过雨。”三月,土壤松动,草木吐芽,一切都显示出逼人的生命力。龙井村的春茶采摘季节即将来临。
见到戚邦友的时候,他正坐在家门口小憩。他平静地抽着烟,眼前的大理石栏杆上放着玻璃杯,泡着一杯鲜嫩的绿茶。他家在龙井村的入口,第一户人家,一栋两层半的小楼,这里也是他的小辫儿茶室。他和龙井村的其他茶农一样,热衷于将炒茶的过程展示给路人看。当户而立的炒茶锅旁,竹编的畚箕里,摊着翠绿的鲜叶子,“两枪一旗”匀称而新鲜。
戚邦友坐在自家门前,喝着刚泡不久的龙井茶。
“龙井,这个地方,是天赐给我们的,是种茶人的一种福分。”戚邦友啜饮一口茶,望向远山说。和几年前出现在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相比,他苍老了不少,头发、胡茬都已斑白。在龙井茶的江湖,戚邦友是一位名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曾是18棵御茶树的看护者,也可以说是西湖龙井乾隆御茶园最后一任个人守护者。若无他十年奔波呼吁修缮保护促使官方重视,如今西湖十景之龙井问茶,当失色不少。
满山的龙井春茶。
戚邦友生于1947年,是土生土长的龙井村人。“1949年,我奶奶就抱着我,在这个门口,看解放军进杭州。”他说。龙井村的人,多数都对茶的故事如数家珍。戚邦友也不例外。
在杭州,先有龙井泉、龙井寺,逐渐有了龙井茶与龙井村。文化风俗是经济的附属,并随之此消彼长。西湖龙井,成名于杭州城最繁华的宋代。一个在龙井村流传已久的故事是,北宋年间,辩才和尚退隐龙井寺,在狮峰山麓开山种茶。他与时任杭州知州的苏东坡交往甚密,常有诗词酬唱。“风味恬淡,清白可爱”的龙井茶在文人、诗僧之间日渐盛行,甚至成为寻常人家的生活方式。明清以来,尤其是自乾隆钦赐御茶园之后,龙井堪称绿茶之首。
除了得西湖水汽与灵气,龙井的风味,更多归因于精妙的制作工艺。同一片茶园所产鲜叶,在高手和普通茶人手中,成品的香气和滋味可能有云泥之别。尽管机器炒茶已经非常普遍,但在戚邦友这样的老茶人看来,只有全手工精细制作的茶,方能得龙井“似乎无味,实则至味,太和之气,弥于齿颊”的神韵。
上等的龙井,从采茶开始便不得马虎。每天清晨5点,天蒙蒙亮,龙井村里已经热闹起来。采茶女背着竹篓,三五成群的往山上走去。她们大多来自江西或者安徽,像候鸟一样,三四月来到杭州。
龙井村茶山上,三五成群的采茶女,不到天亮就开始采摘。
最好的鲜叶都要在10点前采完,因为阳光会使茶叶生长,避过中午强烈的光照,才能采摘到大小均匀的鲜茶。3万6千棵芽头才能制作500克龙井。一位熟练的采茶女,一天只能采2千克茶青,制成干茶0.5千克不到。
新与旧
龙井村太喧哗了。
每年三月中旬开始,一到周末,杭州龙井、梅家坞一带的产茶区就要实行交通管制。从龙井村的入口的牌坊,一直到御茶园,从早到晚,熙熙攘攘,冲着龙井新茶而来的人每年达10万之众。在村子里,无论是保安、村民或者是路边摆着锅炒茶的人,都会热心地向你推销“正宗”的龙井。
作为西湖十景之一,龙井村还将接待大量的游客。导游挥舞着旗子,将一车车的游客带到固定的店铺。2019年,杭州共接待游客超过2亿人次。他们也成为龙井茶庞大的消费基数。
与福建安溪的茶叶市场迥然不同,龙井的品鉴与销售被分散到为数众多的茶室中。时至今日,杭州仍如同《儒林外史》中所描绘的那样,遍地是茶室、茶亭,更有甚者,“一条街,单是卖茶的就有30多处”。
龙井春茶,色泽清亮。
这样的业态持续了近40年,却也使得龙井茶落入了一个怪圈——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杭州龙井掺假、茶农欺客的新闻从未间断。与此同时,有品类,无品牌,缺龙头企业,也使得龙井面临着中国茶产业的天问——手握金山,为何7万茶企,利润却不及一个英国立顿?
在新技术与商业激荡的当下,龙井有没有可能摸索出一条新的路?答案是肯定的。
村与城
在杭州,龙井既是茶名,是地名,也是泉名。在杭州,龙井茶的新生,某种意义上也是村子的新生。
戚邦友的客厅里,摆放着一个自制的沙盘,“龙井村四面环山,像一个绿色的摇篮,我们就在摇篮底。”村子背靠的狮峰山,是龙井茶最核心的产区之一。他家的茶园,就在狮峰山的高处。穿过熙攘的人流,层叠茶园映入眼帘。沿着山间的小径,途径龙井与御茶园,一直爬到山顶。近顶峰处的茶园,皆是“白砂地”,此地产的茶向来被认为品质最佳。
戚邦友满手的老茧,就是在数十年的炒茶中形成的。
龙井的价值毋需赘言,杭州的龙井产地,实际上并不囿于五大产区,城内诸山几乎全部种茶。2015年开始,杭州在西湖区边缘的龙坞镇启动以龙井为特色产业的特色小镇项目,做大茶文章的同时,进一步延伸城市的骨架。
龙坞镇在梅家坞的西边,素有“万担茶乡”的美誉,每年春茶产量约为140吨。因为地势更为平坦开阔,层叠苍翠的茶园,几乎铺满了龙坞镇起伏绵延的山峦,形成自然而优美的景观。
按照规划,龙坞茶镇将从龙井茶出发,推动茶与文旅、康养等产业融合。2017年2月,杭州房企巨头绿城与蓝城与西湖区正式合作,参与龙坞茶镇的PPP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1亿元。绿城的创始人宋卫平担任“名誉镇长”。
资源迅速向茶镇聚集。2017年,中国国际茶博会在杭州召开,并将永久落户龙坞茶镇。风头正健的小罐茶,选定龙坞作为基地之一。旅游人数攀升,周末时龙坞一带经常堵车。附近的外桐坞里,众多艺术家在这里开设油画、国画、雕塑、陶瓷、摄影工作室。小村庄有了中国“丹枫白露”的雅号,并成为杭州民宿产业外溢之地。
文|余婷婷 摄影|张卓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