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危机(鲁尔危机对法国的影响)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鲁尔危机(鲁尔危机对法国的影响),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1940年5月,德国发起法国战役,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团闪击西欧。在德国人的闪电攻势下,西欧诸国不堪一击,纷纷败下阵来。不仅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迅速沦陷,就连号称有着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也是光速投降,仅仅坚持了6个星期便举起了白旗。其中法国的首都巴黎,更是早早地被放弃,未放一枪一弹便拱手让人。
二战中光速投降,让法国成为了一个笑话,各种乳法梗层出不穷。尤其是那句“没有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几乎就是堪称《圣经》般的存在。即便在历史上巴黎其实是沦陷于法国投降之前,那也没有人在乎。
关于法国在二战中表现得糟糕,军事上的惨败无疑是直接原因。当时面对德国装甲军团超时代的闪击战术,法军完全拿不出有效的应对办法。事实上不仅仅是法国,在1940年的时候,全世界估计还找不出一支军队来对抗闪击战,连德军自己都没办法。
不过军事上的失败,并不能作为法国投降的全部理由。想想当年被轴心国集团打崩的国家可不止法国一个,像苏联、中国以及英国,都曾面临着军事失败的严峻考验,但是他们都没有选择投降,一直都在坚持抵抗。城市没了那就去农村打,首都沦陷了那就换一个地方继续打,反正就是不做亡国奴。而法国在投降时,还有着建制几乎完整的海军以及广袤的殖民地,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截止1914年一战爆发前夕,法国的对外借贷总额已经超过600亿法郎。而法国靠着利息养活的食利阶层,已经超过了500万人。简单来讲,法国每年仅仅是靠着这些借贷回收的利息,就能过得非常滋润。
然而战争爆发之后,这些利息因为战乱大都难以正常收回。比如奥匈帝国因为成了敌人直接拉黑,巴尔干半岛一群自家小弟,实在是不好讨债,至于欠债最多的沙俄,更是因为政府垮台而成了烂账,人家新生的苏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压根就不认这笔钱。
那边贷款利息收不回来,这边打仗又急着要钱,在巨大的战争压力之下,法国不得不大量抛售海外资产和债权。原本丰厚的家底被消耗一空不说,还在外面倒欠了一屁股债。像英美这些国家,不仅是法国的盟友,还是法国的债主。就这样,曾经富得流油的法国就这样被掏空了家底,从大富豪变成了穷光蛋。
屋漏偏逢连夜雨,战争不仅掏空了法国的家底,还重创了法国的经济体系。比如在农业方面,原本法国是欧洲传统的农业强国,粮食自给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上。然而战争的爆发,使得法国农业遭受了重创。据统计,法国在战争期间有326万公顷撂荒或毁于战火,358.6万农村劳动力应征入伍,另外还有约400万头农村役畜和大量农用车辆被征用。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毕竟法国击败了德国,重回欧洲之巅。按理来说,作为新的欧陆霸主,法国应该就有着在欧陆上的最大话语权。如果操作得当,法国完全可以在后续的恢复发展中,把曾经丢失的东西都给拿回来,甚至于更上一层楼。从这个角度来讲,法国即便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也是值得的。
所以在战后的清算中,法国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打压德国,不仅要德国支付巨额的赔款,还想要肢解德国,法国想要以此来确立自己在欧洲的霸权。在法国看来,只要德国翻不起来,那么欧洲就是自己说了算。
然而可惜的是,法国所做的这一切,遭到了英国的阻碍。盎撒人和高卢人从来都不是一条心,虽然英国和法国同在协约国阵营,但他们只是因为利益而暂时捆绑的表面兄弟而已。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德意志人强大的时候,盎撒人选择了和高卢人抱团取暖。而当德意志人被击败,协约国的合作也就到头了。
英国是一个海岛国家,位于欧洲大陆的边缘地带,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其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欧洲大陆被一个强国的霸权独自操纵。因为这样整个欧洲大陆的资源将会被逐渐集中于一国之手,这将会催生出一个足以挑战英国海洋霸权的对手,威胁到英国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所以在对于欧陆的外交上,英国长期采取着均势政策。所谓均势,就是主要的各大国之间在力量和权势对比上,维持一种大致相当、不相上下的状态,或者是小国联盟、集团的势力足以与大国相抗衡,旗鼓相当。
简单来讲,英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德国来挑战自己的霸权地位,但同时也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法国来分走自己的蛋糕。只有欧陆诸国势均力敌,互相牵制,互相争夺,这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英国在一战之后采取了“扶德抑法”的政策,在法国制霸欧洲的道路上各种使绊子。无独有偶,同为盎撒人后裔的美国也是和英国一条心,在欧洲问题上大搞均势策略。
巴黎和会上,法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先是提出在靠近法国的德国莱茵河西岸地区,建立一个由自己长期控制的缓冲区,以此来获得法德边界上的军事主动权。结果这一提议遭到英美的联手否决。
在英美的一系列操作之下,法国终究是没能独霸欧洲。而且随着德国实力的逐渐恢复,法国不得不再次面临着强邻酣睡卧榻之侧的危险处境。在德国的威胁之下,法国即便是再怎么恼火英美的背刺,却还是不得不选择追随其脚步,高卢人终究还是低了盎撒人一头。
法国在一战中损失巨大,几乎是打没了整整一代人,家底也被消耗一空,但最后的收获却是少的可怜。这几乎就相当于是白忙活一场,自己累死累活的付出所有,结果最后全是为他人做嫁衣,世界秩序依旧是盎撒人在主导。
所以一战时的法国,也被称作是“名义上的战胜国,实际上的战败国。”
对于法国人而言,这样的结果属实是有些难以接受。所以到了二战的时候,许多法国人也想开了。
在他们看来,如果当时选择和德国人死磕,最好的结果无非就是一战重演,把整个法兰西都给打烂,让隔岸观火的英美去享受胜利的果实。替别人白白卖命这种买卖,属实是太不划算,不做也罢。投降虽说听起来不太光彩,但却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实力,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说不定日后还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总结来讲,一战法国拼了老命,法国却在英美的阻拦下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索性不陪英美玩了。所以一战的创伤以及战后的失意产生的无力感,是促使法国在二战中选择光速投降的重要原因。
那么在文章的最后我想问一句,你觉得当时法国该不该投降呢?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