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信(打一城市名),拆信打一城市名字
文|青柑
编辑|普尔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从上世纪末开始,农民进城务工就成为一种潮流。人们不愿意再死守着土地靠天赏饭,希望获得更多的赚钱机会,有更灵活的赚钱方式。于是诞生了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在农闲的时候进城工作,在农忙的时候返回老家务农,有人给了他们一个群体名称“农民工”!
如今,“农民工”改名了?新名称被提出来了,有气势,还好听,那叫什么?
01
“农民工”身份特殊
“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一种潮流,早期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集中于又苦又累的建筑行业,因此很多人对“农民工”的印象就是脏兮兮、苦哈哈的建筑工人。在大拆大建的时代里,多数城市之中都能够看到建筑行业里农民工的身影,他们背井离乡跑到城市中搞建设,用劳动力换收入,很不容易。
但总有一些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农民工”,甚至让“农民工”这三个字多了一丝贬损的意味,这对于付出颇多的进城务工农民而言,伤了心更伤了感情。
在我国,农民的身份特殊,他们同工人、军人、学生、商人一样都是国家建设、安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党建立百年,工、农始终排在兵、学、商之前,而我们信任的军队也被称为“工农红军”,可见工与农地位的重要性。
如今农民不仅利用土地生产粮食、养活国民,还在寻找新的赚钱机会,自力更生、努力脱贫致富,这难道不是应该被尊重、被鼓励的事情吗?
02
“农民工”不应被区别对待
既然农民的身份特殊,农民工在发展建设中的作用重大,为什么还会有人对农民工不尊重、不重视呢?这种没来由的歧视到底是因何而起?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里,农民和工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两者的“组合体”,农民工代表了农民也代表了工人,但其社会福祉既不如农民也不如工人。我国当前关注三农,给农民的福利政策层出不穷,我国也很重视工人福祉,社保、医保陆续普及。可惜农民工两边不靠,多少有些“爹不疼妈不爱”的味道。
这两年,农民工根本利益有人管了,不少省份都提出了要给农民工子女提供与当地户籍孩子一样的教育机会,也有省份开始关注农民工工资水平、收益稳定性、是否有必要的保险保障等。
尤其是那些实际年龄已经超过50周岁的,这部分人越来越接近城镇职工退休年纪,但因为农民工的身份却得不到退休福利,未来的养老问题堪忧。国家当前也在考量如何给予这部分人必要的社会保障以减轻他们的养老负担。
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不希望被区别对待,也不应该被区别对待,更不应该受到歧视。为了能够使农民工的福利更好,我国住建部率先出手,决定给供职于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换个称呼。
03
“农民工”称谓转变,权益提升
早前我国江浙地区早已经三令五申不得着力强调“农民工”三个字,如今住建部已经将“建筑业农民工”换称为“建筑工人”,同时提出对这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全面落实实施实名制管理制度,此后这部分建筑工人不仅能够获得正式的劳动合同更定福利,他们的子女也可随他们一起进城,享受与当地户籍儿童相同的受教育机会。
除了这一好消息之外,这段时间又有新的消息传来,未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将彻底摆脱“农民工”称谓,全部都换成有气势且好听的名字,即“新产业工人”。
何为新产业工人?所谓的新产业工人指的是出生于1980年之后、在城市非农业岗位上工作超过6个月以上、持有农村户籍、在城市居住与工作的劳动力。也就是说需要同时满足以上4个条件,才能够被称为是新产业工人。
国家此后会针对新产业工人推出一系列的福利,以提升农村户籍人口进城工作的福利待遇,避免有部分工厂刻意刁难新产业工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1980年之后出生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变高,他们进入城市之后不仅仅就职于建筑行业,也在其他行业和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部分新产业工人甚至有与企业白领水平相当的工作能力,他们应该被重视,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就职机会。
结语
从“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改变的不仅仅是称谓,还有着社会对于这部分群体的认知。新产业工人这一称谓给出之后,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他们将对很多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同时社会也应当给予这部分人公平的对待,让具备能力的新产业工人在城市之中获得尊重、港位置上获得认可。
大家觉得“新产业工人”这个称谓如何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老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您喜欢老王财富观点的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关注,支持,转发,收藏,分享,评论,打赏,最后记得关注!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