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教育局,盐田区扶贫办
脱贫攻坚·盐田在行动
走进广西省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后龙村陇法屯村民罗启芳的家中,通过危房改造补贴新建成的平房里,一面墙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状。
罗启芳家中有6口人,夫妻在家务农,4个孩子都在读书。尽管家中只有两亩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夫妻俩坚持供孩子们上学。“等孩子们读书出来了,我相信家里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的。”罗启芳说。
近年来,通过盐田广大扶贫干部进村入屯宣讲教育,做控辍保学工作,村民们对乡村教育越来越重视。
后龙村驻村第一书记于洋说。
盐田区帮扶乐业县开展支教工作。受访单位供图。
和罗启芳相比,后龙村长洞屯的村民罗正光算是看到了盼头。
罗正光家里有4个孩子,主要经济来源靠夫妻俩在家务农和他偶尔外出打零工所得。大儿子是屯里唯一的大学生,2017年大学毕业后在碧桂园上班,老二在部队当兵,老三去年参加了高考,老四还在读小学。在罗正光之前,他的祖辈没出过大山。
“年轻时到外面打过工,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解了和别人的差距,也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头。”罗正光说。“2013年,我家老大读大学的时候,正碰上我母亲生病用钱,所有的钱都花光了,家里非常困难,但我借钱也要给他去读书。不读书就走不出去,我不想让我的下一辈还要待在山里面。”
好好读书,走出大山,脱贫致富,成为了新一代人的希望。
在广西省百色市凌云县,盐田镇洪小学师生搬进新教室上课。受访单位供图。
自2016年盐田区对口帮扶凌云县以来,该县投入资金8870万元,建成深圳盐田镇洪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1.58亩,总建筑面积为22720平方米,办学规模40个班、可容纳在校学生人数1800人,今年8月份建成使用,缓解了凌云县城学校大班额和吉祥家园、幸福家园两个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及镇洪村、蒙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入学问题。
深圳市盐田区帮扶项目陇喊幼儿园。受访者供图。
此外,盐田区还捐赠帮扶资金557万元,帮扶凌云县新建伶站瑶族乡联合小学综合楼及卫浴楼、泗城镇后龙村陇喊幼儿园综合楼、泗城镇后龙村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伶站那利易地扶贫安置点幼儿园等9所学校校舍建设,惠及全县6个乡镇,解决了2900多名少年儿童入学难的问题。打破了特少数民族村无幼儿园历史,完善了极度贫困村的教育硬件基础设施,确保“幼有所育”,让山区孩子赢在起点。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东源县灯塔镇灯塔中学的学生们走出教学楼,迎着阳光奔向亮堂堂的新食堂。
午间下课铃声响起,东源县灯塔镇灯塔中学的学生们走出教学楼,迎着阳光奔向亮堂堂的新食堂。张秀娟摄。
这座不久前才建起的新食堂,是灯塔中学四个“提质”项目之一。近年来,修建新食堂、宿舍楼、8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让灯塔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提升。
“进县城读书的学生们,都觉得灯塔中学变漂亮了,教学质量更高了,不少学生从县里回流到灯塔镇来。”灯塔中学校长赖子东说,“2018年,学生总数大概700多人,今年已经达到1000多人。”
创建于1957年的灯塔中学,是一所兼具浓厚历史底蕴和先进教学观念的省级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学校现有初中教学班21个,职工92人中本科学历占85%。
从2016年开始,灯塔中学实行领导队伍竞聘上岗,狠抓教育作风,学校从软件到硬件都有很大提升。生源回流让赖子东为灯塔中学感到骄傲,但是校舍不能满足学生住宿又让他忧虑不已。“宿舍不够用,100多个学生要外宿,学校其他设施也都比较老旧。”
“在与盐田对口帮扶河源东源指挥部的交谈中,我们提到灯塔中学的这一困境,指挥部立刻表达关切。今年2月,指挥部来到学校实地考察,并当即决定提供资金支援,修建新食堂、宿舍楼、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灯塔镇党委书记赖春涛说。
2月28日,盐田对口帮扶河源东源指挥部正式与灯塔中学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很快,370万元援助资金就划到账上。“这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赖子东激动道,“目前新食堂已经投入使用月余了,新宿舍楼预计会在10月底开放,计划能容纳400人。足球场、运动场也已经开工了。”
“明年,灯塔中学还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回来读书。”赖子东说。
扶贫扶智教育先行,东源县船塘镇老围村小学是盐田区开展教育帮扶的众多受益者之一。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老围村小学改造了教学楼和校道、活动场所地面,建设了校园文化墙和篮球场。“以上四个项目投入巨大,极大地改善了该校办学条件。此外,盐田区各小学还轮流为老围村小学传经送宝。”老围村小学挂职副校长邹铭说。
盐田教师邹铭,同时也是老围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从去年5月份开始,他从盐田区田心小学的一名教师“摇身一变”成了河源市船塘镇老围村的一名扶贫干部,同时兼任该镇两所小学的挂职副校长。
老围村是盐田区对口帮扶村,地处粤北山区,是一个人口大村,常住人口4300多人,过年期间更是达到7000多人。今年的春节假期,对于邹铭来说,非同寻常:时间短,任务重!疫情当前,邹铭放弃休假提前回村,部署村里和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以及学生的网课辅导工作。
作为教育系统的驻村扶贫干部,邹铭将学校防疫工作纳入镇、村防疫一盘棋,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为确保防疫工作和开学准备工作两不误,一方面,安排领导和教师轮流值班,加大力度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和报告制度,摸排学生、家长及家庭情况;另一方面,做好“停课不停学”的教学部署,将东源县教育局发放的有关课程资源和盐田区的一些名师微课巧妙结合,满足学生在家学习的需求。
邹铭在船塘镇综合文化站开设公益性作文课。受访单位供图。
“以这些正规渠道的网课为主,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主要是‘三不’原则:不提前上新课,不提前发放学习资料,不提前布置学生做新的作业。”邹铭介绍,他会把盐田区的一些优质课程资源借过来发送给学生们使用。同时,邹铭的爱人也是一名小学教师,更是盐田区的名师,假期里录制的一些课程,邹铭也会借过来分享给村里的学生们学习。
“来村里扶贫以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差异和教育的差异。”从去年国庆节后一直到寒假前,邹铭每周二、周三晚上都会在船塘镇综合文化站开设公益性作文课,希望能为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贡献一点力量。“扶贫不仅仅是对经济上的帮扶,也是对教育的帮扶。”邹铭表示,作为一名教育行业从业者,他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学科特长,在教育上进行精准帮扶。他说,待疫情结束,公益性作文课他还会继续开设下去。
【撰文】张秀娟
【作者】 张秀娟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