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天是头伏,哪天是头伏第一天

时光匆匆,转眼间又要迎来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老人常说“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三九是冬天最寒冷的时间段,而三伏是夏天最炎热的时间段。明天就是三伏天的头伏了,明天是阳历7月16日,阴历六月十八。老话讲:“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为啥吃饺子呢?头伏是农民喜获丰收以后的时间段,又是夏季最炎热的时候。人们的食欲大减,为了刺激味蕾,农民就借助这相对清闲的时间,品尝一下新小麦独有的麦香。“伏与福”谐音,而饺子又形似元宝,有“元宝藏福”的美好寓意,这其中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过,今天咱不说和美食有关的俗语,说一条关于头伏第一天下雨相关的俗语“雨淋母伏头,炕头长蘑菇;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这头伏怎么还分公和母呢?
古人如何确定哪天是头伏,头伏分公伏和母伏,这天下雨预示着什么
一,雨淋母伏头,炕头长蘑菇。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句俗语,意思就是:如果在母伏当天下雨的话,炕头都能长蘑菇了。是不是感觉有点迷糊?这母伏到底是个啥?
关于三伏天如何来确定具体时间,有句老话这样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这里的庚,就是古代天干地支计时法中的庚日。也就是从夏至节气开始,数到第三个庚日就是头伏第一天。数到第四个庚日就是中伏第一天,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了。
古人如何确定哪天是头伏,头伏分公伏和母伏,这天下雨预示着什么
什么是庚日?古代天干地支计时法,由天干和地支来计时。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采取一对一,二对二的方法组队,分别是甲子,乙丑,丙寅,……以此类推,当十天干一轮循环完以后,就进行下一轮循环,继续和十二地支组队,十二地支也是如此,第一轮循环完毕,就第二轮从头开始循环。这样所有天干和地支都碰一次面,正好是六十天。而在这六十天中,和“庚”有关的日子就是“庚日了”。而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午日”就是六月十八。
在古代万事万物都分阴阳。时间自然也逃不过这条铁律。单数为阳,双数为阴。阳为“公”,阴为“母”,今年头伏第一天是六月十八,十八为双数,自然也就是“母”。所以今年的头伏就又称之为“母伏”。
古人如何确定哪天是头伏,头伏分公伏和母伏,这天下雨预示着什么
这句俗语就是在说:“今年如果在头伏第一天那天下雨的话,炕头上都能长出蘑菇来”。大家都知道,蘑菇是菌类,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而我们所居住的房子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干燥的。毕竟我们人类要休养生息,干燥的环境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而炕头之上就更难形成潮湿的情况了。所谓炕头,就是以前烧火做饭时,烟气通过土炕的最开始的地方。在以前,是没有燃气,电等现代化的资源的,古人做饭的一日三餐都是在土灶上来做,土炕的炕头吸收烟气的热量最多,想要潮湿实在是太难了。当然这是古人运用的夸张手法,没必要深究。
在古代房屋要想潮湿,唯一的情况就是雨水特别频繁,导致室内湿度增加。这才能令炕头潮湿。潮湿的程度都能长蘑菇了。其实这就是在突出如果在母伏这天下雨,以后的三伏天的这段时间就会阴雨连绵。
二,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
古人如何确定哪天是头伏,头伏分公伏和母伏,这天下雨预示着什么
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如果在公伏这天下雨,天气就会异常干燥炎热,热到都能把狗舌头晒破皮。
大家都知道,狗散热的方式有点儿独特。每当它们感到热的时候,就会张开嘴,把大舌头吐出来,以这样的方式来给自己降温。而裸露在外的舌头在烈日的照射下都会晒破皮,可想而知,天气是多么的炎热干燥。当然晒破狗舌头的情况不会发生。这同样是古人夸张的说法。借此来映衬天气的炎热程度。
这句俗语就是在说,如果在头伏的公伏这天下雨,那就预示着三伏天的这一段时间天气会异常干燥和炎热。
在没有科学的天气预报的情况下,古人就是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来判断今后的天气情况。古人总结的经验之谈到底是准还是不准,大家去用时间来验证吧。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