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什么意思)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什么意思),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主要强调内部冲突和心理障碍,没能为健康人格提出有用的理论。人本主义的出现为人性引入了光明的视角,该理论主张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健康的人身上,突出人所特有的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等。恢复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帮助发掘人的潜力和追求人类幸福。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来说,动机依然是人格的核心成分。人格不是被无意识的冲突和对焦虑的消极防御所驱使,而是由适应,学习,成长和成功的积极需求所驱使。他们重视爱,自尊,自我实现等积极动机,认为心理障碍源于不健康的环境而非不健康的个体。一旦消极环境消失,固有的健康倾向会积极引导人做出有益的改变。
2.卡尔·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
罗杰斯主张人是对主观体验而非客观现实做出反应。他将个体的知觉和感受称为现象场。现象场是人格的一部分,它包含自我以及我们对外部和内部世界的解读。在罗杰斯的描述中,拥有健康人格的个体被称为机能健全者,这部分人拥有积极并且与事实相符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不仅包含现实自我还包含理想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统一是人格健全的重要指标。
罗杰斯自己的童年生活并不愉快,因此在他的理论中特别提出:我们不需要那些让我们产生负罪感的家长,父母给予子女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孩子需要的是能够给予我们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人。在罗杰斯看来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会使个体学会抛弃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愿望,拒绝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只接受他人赞许的那部分自我。这样的发展会使人无法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才能为个体的成长提供积极的环境,使个体最终达到对自我的统一和发展。当然无条件不应该被看做是一种绝对的完全的概念,具体情况下,是对他人及其情感和思想的尊重。
3. 对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3.1 人本主义的积极观点
人本主义理论家认为我们最基本的动机是积极的成长,自我实现最健康的形式是努力实现自己的潜能,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这种天生的追求是一种建设性的引导力量,引导个体做出积极的行为,并强化他们的自我。人本主义视角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研究自我的科学。它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像结构主义那样采取碎片化的研究,或者像行为主义那样将人当做黑箱。研究对象也从实验室中的被试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人。该理论主要强调人主观内在的体验。人本主义为人格研究带来了积极的观点。它关注人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心理障碍,研究如何让人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另外人本主义理论中对孤独这一概念做了非常深入和扩展性的研究。
3.2 人本主义的局限性
人本主义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自我实现”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含义。同时它完全忽略了无意识的力量。对于跨文化心理学家来说,自我中心的人格描述或许只是西方文化下的个人主义,这个概念在重视团体和家庭的非西方文化中并不适用。现代脑科学技术的研究表明大脑中的确存在着一个专门的模块用来处理和自我相关的思维。即使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自我的概念也依然是存在的,只是集体主义更强调在社会背景下看待自我。所以真正困扰我们的问题应该是:自我应当处于人格的中心还是作为旁枝末节存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必备因素。目前这一观点也受到了质疑。一些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低自尊并非是导致问题行为的原因。事实上,一些校园霸凌者和吸毒者常常具有很高的自尊。自尊到底是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还是结果呢?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自尊本身并不是目的,他们呼吁促进人们的积极成就和亲社会行为,以期自尊会随之而来。这就是最近十年以来,马丁·塞利格曼倡导的积极心理学的运动。积极心理学追求的目标与人本主义是一致的,即关注人类机能的积极方面。但是两者的不同在于积极心理学家更关心如何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描述人类力量和美德的词语赋予清晰的定义。
参考书目: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