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考古学探索古文明的足迹
也许在某个遥远的年代,从某峰来自中原的骆驼背上掉下了一枚铜钱,它正静静地躺在地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家。5月21日,记者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见到丁岩时,他和团队正在为今年赴哈萨克斯坦的考古工作做准备。
今年是丁岩和团队第三次赴哈萨克斯坦开展域外考古工作。2017年5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首次在哈萨克斯坦开展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目的在于寻觅、揭示先秦至西汉丝绸之路开辟之前发生在哈萨克斯坦这片广袤而古老土地上的历史遗存。
对于这次跨国考古调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派出了一支年轻的骨干团队:丁岩是商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本次联合考古发掘队领队;队员路智勇、苗轶飞、 赵汗青,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测绘、遥感、历史学方面的骨干。
由于这是中国考古学界与哈萨克斯坦考古学界在田野考古工作方面的首次合作,两个团队都十分重视双方的沟通和交流。“这次联合考古工作得到了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馆长古米丽拉的大力支持。在两名翻译的配合下,我们的发掘工作迅速顺利开展。”丁岩说。
此次跨国考古的地点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天山北麓的拉哈特遗址。拉哈特遗址东距中国霍尔果斯约250公里,西距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约50公里,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的一处重要遗址点。传说此地是塞人王族的居住遗址,著名的伊塞克金人墓葬就位于该遗址附近。对于这次古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工作,丁岩和他的队员们充满了期待。“在那么久远的时代,我们就与中亚有了文化上的交流,所以我们对在哈萨克斯坦发现中原文化的印记充满期待和希望。”丁岩说。
“此前也有其他国家的考古队在哈萨克斯坦拉哈特遗址附近区域开展过考古调查和发掘,但是出于对中国考古技术和历史研究等多方面的信任,哈方只愿意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考古队进行发掘研究。”丁岩告诉记者。
在2017年的考古工作中,中哈联合考古队在拉哈特遗址内布设探沟3座,发掘面积32平方米。考古队还调查了以拉哈特遗址为主的早期铁器时代遗址4处,面积约51万平方米,对遗址的框架性布局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这次跨国考古中,中国特有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在发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考古队探测到深度达4米多的文化堆积层,发掘确认深度是4.4米。一般来说,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古代人群形成的遗址,很难有这么厚的文化堆积。这一发现,在当地考古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按照中哈双方签订的协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将在哈萨克斯坦开展为期5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活动。
2018年7月和8月,中哈联合考古队再次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南的拉哈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期间,考古队将现场踏勘、钻探勘查、传统发掘、普通记录与RTK测绘、三维摄影、高空航测等多种现代技术相结合,获取了较丰富的考古资料,清理发掘了墓葬、马坑、灰坑、沟道等遗迹,出土有铁器、铜饰件、石器、陶片、陶纺轮、草拌泥块等遗物60余件。通过分析出土文物,考古专家进一步确定了拉哈特古城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到公元12世纪,一直有人群在不间断地使用。
丁岩说:“我们在遗址发掘过程中还抽时间从东向西开始调查,发现从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到我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沿线,每一个30公里的区域当中就有一个古代的遗存存在。数千年来,从霍尔果斯到阿拉木图一直有这么一条道路存在,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在哈萨克斯坦工作期间,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队员苗轶飞在阿拉木图国家中央博物馆看到了一件来自中国的白瓷碗。白瓷碗的出土地就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哈萨克斯坦塔尔加尔古城遗址。这件白瓷碗,敞口,圈足较小,腹内壁中部装饰有花纹,外壁素面,胎薄、釉亮,属于北宋定窑产品。丁岩说:“这件精美的北宋白瓷碗出现在遥远的天山北麓的城址中,反映了北宋时期丝绸之路的商业往来状态。”
在哈萨克斯坦工作期间,考古队员深切感受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迅速。从常年对开的跨境铁路列车,到奔驰在哈萨克斯坦大街上的中国汽车,再到沿中欧班列走上中国百姓餐桌的哈萨克斯坦面粉、菜籽油等,都见证着两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友好往来。在考古工作中,中哈考古队队员友好相处、通力合作,不仅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工作计划,而且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丁岩说:“连续两年的考古发掘,为进一步了解拉哈特遗址区域考古学文化的面貌和历史变迁信息,以及对该遗址的深入、全面研究积累了考古资料。”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