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参与起草酱油行业现行标准(海天味业参与酱油行业标准制定)
海天味业深陷添加剂“双标”风波
《中国科技投资》李晓娜 罗晓凡
近期,有多位短视频博主称海天味业(603288.SH)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而日本售卖的却是零添加,直指海天味业执行“双标”,将海天味业卷入舆论风波。
经过两次澄清和回应后,10月9日晚间,赶在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前,海天味业针对酱油双标风波进行了第三次回应,称“海天味业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
不过,连续几次澄清公告也没有扭转资本市场的走向,10月10日海天味业跌幅达9.35%,而作为其竞品公司的千禾味业(603027.sh)则直接一字板涨停。10月8日,记者注意到,千禾味业天猫官方旗舰店贴出一则通知称,近期订单量暴增,工厂正在加紧发货。
需要提及的是,此次涉事的酱油产品为海天味业核心产品,占海天味业营收超五成。同时,从海天味业最新披露的数据来看,当前公司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2022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净利润增速仅1.2%,创下历史新低,此次事件对于海天味业而言可谓“雪上加霜”。
“双标”风波
事情的起因要从抖音短视频博主辛吉飞说起。今年8月以来,辛吉飞利用各种食品添加剂“轻松”勾兑出消费者常见的各类食品,备受追捧,而其中有一期视频正是关于“勾兑酱油”。
在此背景下,有网民称研究了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海天酱油,指出在国外市场的海天酱油配料中没有添加剂,而国内的则含有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苯甲酸钠等添加剂,由此引发了海天酱油“双重标准”的舆论。
9月30日,海天味业紧急回应,着重强调了其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表示要追究网络造谣者的责任。海天味业表示,“海天所有产品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并且随时接受国家及各级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的常态化监督和检查。”然而,舆论质疑仍未平息。
对此,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表示,“关于食品添加剂,海天味业在国内产品中使用的其实都是合规的,网络上关于‘双标’的言论与客观事实存在较大出入,这种将国内外市场正常销售的不同**、不同口味的产品进行简单对比,有失片面。”
10月4日,海天味业再次发布声明,表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食品制造中,且一国(地区)一标,公司不存在“双标”行为,并表示“用所谓‘双标’来挑起消费者和中国品牌企业的矛盾对立,不仅打击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更会严重影响‘中国造’的世界声誉”。这一强势的回应似乎激化了部分网民的不满。
*海天味业的两份声明
10月5日,随着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声,有部分网民以海天味业的多名高管均在协会任职,以及海天味业参与酱油相关标准的起草为由,质疑海天味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实际上,行业标准从起草到批准有一系列流程,并非单个企业可以主导。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行业标准起草完成后,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应将标准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形成行业标准送审稿。此后,还要经过审查、报批、批准和公布、出版、复审等环节,且行业标准最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和公布。
10月9日,海天味业第三次发布澄清公告,公司表示,海天味业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不过,资本市场并不买账,10月10日股价跌幅达9.35%,10月11日继续跌2.02%,市值跌去超350亿。
正如海天味业所说,记者注意到,天猫官方旗舰店显示有零添加酱油,包括“0金标生抽”“海天草菇酱油”,价格分别为24.91元/瓶/1.9L及12.96元/瓶/500ml。
经此一事,海天味业未来会否加大对零添加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对于公司后续业绩有多大影响?记者就此致函海天味业,截至发稿,公司尚未回复。
业绩承压
此次“双标”风波对于海天味业的影响尚未可知,但是从海天味业的业绩来看,其目前正处在业绩承压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核心产品酱油的销售收入增速在不断下降。
舆论中心的酱油产品是海天味业占比营收超五成的核心产品,其中海天味业的“味极鲜”酱油、“金标生抽”、“老抽王(酿造酱油)”等多款产品均使用了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三氯蔗糖”和“苯甲酸钠”等。上述添加剂中,前3种为增味剂,三氯蔗糖为甜味剂,苯甲酸钠为食品防腐剂。
同时,海天味业也有售卖零添加产品,如“0金标生抽”、“海天草菇酱油”“零添加头道酱油”等,配料表显示上述零添加产品基本只有水、黄豆、小麦、食用盐等。
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酱油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速分别为15.85%、13.6%、12.17%和8.78%,2022年上半年增速继续下降至6.81%。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酱油产量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下滑,产量从2015年的1011.9万吨到2018年的575.6万吨,几乎腰斩;2019年开始产量缓慢爬升,但2021年仍只有788.15万吨。同时,国内人均酱油需求量从2015年的7.28千克降至2020年的4.86千克。
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增速放缓,与之对应的是,海天味业的营业收入增速也在放缓。2022年上半年,海天味业营收135.3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母净利润33.93亿元,同比增长1.21%,净利润增速创新低。
对于业绩增速下滑,海天味业称,在销售端,国内疫情局部散发,餐饮、旅游等行业遭受冲击,居民消费需求疲软,给调味品市场带来很大挑战,公司的产品订单出货量放缓。在成本端,各种大豆、白砂糖等核心原材料价格仍高位运行,海天味业成本加大,盈利承压。
据了解,2022年初,海天味业提出了营收利润均实现12%的增长目标,在9月底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海天味业董事长庞康表示,从全年的目标来看,目前确实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