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m的平方带来的秘密
上高中时,一位高我两届的学友,送我一本《历史》杂志。我对其中一篇关于尼德兰革命是近代史的开端的文章十分感兴趣,从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执着的寻找最佳的古今分界线,以便对当今时代的巨变,能有一个全程的探索。可是划界本身就长期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和时间。
一起去外地上大学在北京逗留时,同路的学友对我说:你把历史割断,不研究古代,你不会有成就的。他学的是理科,也很少见他看历史书。但他这句说得是很正确的,很长时间我并未放在心上。无论你对历史的哪一事件感兴趣,且反复研究它,这都会在感觉上拉近你与这一事件在时间上的距离感。这时,你就会很容易产生,寻找这一事件的原因的冲动,当原因被反复研究后,你同样,会产生寻找原因的原因的冲动。
就这样,我把时间追溯到封建制生产关系起源的时间,公元前841年,并把由此以来的历史分成了一段又一段,各时段很显然是不能被平均分割,一个不容否认的原则就是:愈古时段愈长,愈靠近当今时段愈短。在这样的原则下,时间即便被追溯到了公元前841年,也没有分出太多的时段,很早就听说过,很多事物内部的比例关系,是按2:8原则划分的。我好奇的将这个原则用到了历史的分期之中。这种方法延展性很大,时间又被我追溯到了90万年前,所划分出来的时段依然不是很多。而用2/8的方法划分历史。当将这个原则向着当今时代和将来应用时。使我本能的感到很别扭,我又重新回到了那个模糊的原则上了。即:结果时段比原因时段要长一些。将来的事情,还未发生,因而也不是很在意,甚至把将来的时段,等分成一个又一个的20年。
几个月后,2001年末,我将2/8划分原则,改变为倍增划分原则,应用到历史的分期之中,且观察了每个时段的人口增长的倍数。我反复的以“2”为比例,划分世界通史,以使人口在每一段的起点附近到终点附近完成接近1倍的增长,虽不是很完美,但已呈现出时间半减,人口倍增是古往今来的大趋势。
我们粗略的估计到公元2070年前后时,世界的人口将为100亿人左右。而人类是在200多万年前以群体的方式起源的。我们姑且以300万年为例。每一次减半,做为一个时段,来划分历史,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分期:
300万年前→150万年→75万年→37.5万年→18.8万年→9.4万年→4.7万年→2.35万年→1.17万年→5860年→2930年→1465年→732年→366年→183年
最末这一段显然应为当今时代,有183年,我们将其终点时间放在公元2070年,从300万年前到公元2070年,共经历了14个阶段,时代长度依次减半了14次,人口是否依次的倍增了14次呢?
2的14次方=16384倍
我们用100亿除以16384得到人类起源时的估算人口数61万人。这有点多,我们用公元2070年减183年,可以得到公元1887年,这时候世界人口是15亿人,除以(16384÷2)=18万人。这基本是可以接受的,公元2070年人口是受周期影响的结果,是会回落的。
300万年前18万人口,是基本正确的。
当以“2”为公比,反复划分历史时,起初我引入了“年”这个标准,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为标准。将它设为某一个时段的时间长度,然后不断进行追溯。1年、2年、4年、8年、16年、32年、64年、128年、256年、512年、1024年、2048年、4100年、8200年、16400年、33000年、66000年、13万年、26万年、52万年、105万年、210万年、420万年、840万年、1680万年、3360万年、6700万年、1.342亿年、2.684亿年、5.3687亿年、10.73亿年、21.48亿年、43亿年、86亿年、172亿年。
当追溯到343.6亿年前时,而不再追溯了。因为首先时间无限追溯会失去意义。其次因为我希望当今时代能够是第28时段。
在这些时段中,256年的长度,与近代的时间长度(公元1640年至公元1900年)相近。因而128年长度的时段,被定为当今时代。如果以公元1900年为它的起点,那么它的终点就为公元2028年,考虑到周期上的原因。将当今时代确定在公元1893年至公元2020年(现在看来显然不对,当前还有发展空间,还不会进入半个世纪的萧条时代)。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比方,我们将一张纸对半剪开,取其中一半放在左边。然后,将剩下的那半纸,再对半剪开,取其中一个放在右边。然后,将剩下那一块继续对半剪开,并取其中一块也放在右边,依次类推。右边的碎片可以正好组成半张纸和左边的半张纸面积相等。
与此相同,以减半的方式划分历史时期,任意一个时段的时间长度,都是其后的所有时段的时间长度的总和。
那么我们在一个确定了起止时间的时段的终点,再加一个这个时段的时间长度,所得到的时间就是时间的极限。
这使我恍惚不安,怎么可能呢,我头痛的厉害,可已经没有用了,纸已经被我点破了。
小时候,大人给我们讲过一个智力故事,一个国王要奖赏一个有重大功绩的人。他可以随意的提出要求,这个聪明的人说,您在棋盘上,第一个格子上放一个米粒,第二个方格上放两个米粒,第三个格子上放四个米粒,依次类推,把整个棋盘放满,作为我的奖赏。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很容易达到就答应了。可是随着倍增的继续,数量越来越大,以至国王将全国的米都拿来了,也不能将棋盘按要求填满。实际上棋盘不过只有64个方格,但倍增64次却是一个天文数字2的64次方=1.845×10的19次方,这仅是最后一个方格应放的米粒数。
回到历史学上,如果每个时段,都完成发展上的一次倍增,如果理解成人口的增加有困难,那么最好认为是经济规模的增长。那么,即便将未来的时间全部分成每段20年,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可以想象的。(况且一个时代人口翻一番,生产效率也会翻一番)
因为:在我们的常识中,宇宙再存在10万年,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的,而10万年可以分成1000个100年。如果,每一百年,经济翻一番,那么经济的规模就将达到2的1000次方。2的64次方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那2的1000次方该是什么呢?而且在常识中时间还在延续。没有时间极限,发展的结果也出乎想象。
这里还有一个参照就是从宇宙起源到当今时代,在数量上被界定为2的28次方,只有28这么小的一个数字,就完成了几乎全部的演化发展过程。
奇点,时间是应该有一个奇点,一个很近的奇点。如果这不能被接受,那么,就是我们的时间观念是错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前面我们仅提到了世界人口(或说生产者),其是“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的雏形,人类社会的发展,仅表现为人口的增长吗?不,不是这样的,甚至我们研究历史的发展时,还常常将其忽略。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每个时代对应着或多或少的人口数。同时从整体上说,每个时代的生产力都在提高,生产工具都在改进。使用这个时代的主流工具的人也就愈多。人口的增长成为新工具使用规模的基础。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生产力的提高有一定制约作用,但这种制约作用,只是各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中的一个次要因素。生产力以不可阻挡的方式向前推进着。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我们常用生产效率来衡量,生产效率即成为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的雏形。
与世界人口数量平行发展的世界生产的效率,在用减半的方式划分的时段中,也表现出倍增的趋势。世界人口的数量,这个单因素就已经足额的完成了与时代长度成反比关系。而世界生产效率的提高的幅度,在各时段中,毫不逊色于人口增长的变化幅度,实际上人口的数量是个抽象概念,它并不在乎是猿人的数量,还是智人的数量,甚至现代人的数量。因而人本身的进化发展也归并在了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之中了。将这一点考虑上,也就能十分清楚的看到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提高的幅度并不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
这样由世界人口与世界生产效率所合成的世界经济的增长规模和时代长度就不可能是仅仅停留在反比例关系上。而是和时代长度的平方成反比例关系。
这两者的关系,指示着将来的世界的时段,在没有别的可能的情况下,必须一如既往的延续,时间的奇点被牢牢的锁定。
前面一再提到,时代减半,世界人口(或生产效率)倍增。当任取一个时段时,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中,只会有一个这样的时段,整好完成了一次世界人口的倍增。其前一个相等时段完成的发展的幅度低于一次倍增。其后一个相等时段,发展的幅度远远超过一次倍增,在发展的时间坐标上,这是普遍的现象。而物理世界中,任意相同的时段,都能完成相同的物理变化,从物理世界中,推导出来的时空观念,在发展的世界中显得不够用了。于是,我提出了时间密度的概念。
我们看到各相对应的时代,在发展中,时代长度愈来愈短。因而,时间密度的概念,界定为单位时代内所含时间长度的大小。就是时间密度,这样,世界愈发展时间密度就愈小。同时时间密度愈小,相同时间长度下世界发展的幅度就愈大。时间密度是发展时空的典型特点,也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
直系发展主体的增长规模是由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和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组成。与此相对应,发展时间是由发展的时间长度和发展的时间密度组成。直系发展主体的增长规模和发展时间都是双因素组成,使两者能够对应的发生变化,最终推导出:
直系发展主体的增长规模与发展时间成反比例关系。简化为:发展中空间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这就是发展世界中的时空基本关系,它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并且以任意大于1的实数划分,都会得到这一结论。
发展时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数量上为时代长度的平方。
面对时间未来的奇点,发展时间愈益变小,发展规模就愈益变大。这只是发展时空成反比例关系的表现之一。如果仅有这一种表现,那么我们就只能看到发展的前半部分,而且这半部分的末端还是虚设的,发展时空成反比例关系的另一种表现是:面对极限时间,发展时间愈益变大,发展规模就愈益变小。这虽然违背了全部已完成的发展时代的节拍,但它与全部已完成的发展所具有的本质时空属性完全一致。
直系发展主体的增长规模与发展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就是世界发展的平滑上升规律。
可是,具体观察各个时段时,几乎没有哪一个时段严格的遵守这种反比例关系,就具体某一时段来说脱离的程度十分明显。
是世界发展的偶然性因素,破坏了,这种反比对应关系?还是世界的发展还受别的规律制约呢?或者世界本身就不受严格的时空反比例关系制约,只在大的趋势上表现它,也仅此而已呢?
如果是最后这种情况,那么时空成反比例关系,就只能停留在一种现象的水平上,而不能成为世界发展的属性。同时,它所具有的推理功能,就受到了十分大的制约,因此只能继续深入探索,别无选择。
前面我们提到,用“年”做标准,将所有时间划分成各个时段,并且以343亿年为时间的一个端点向下划分64个时段,如果继续划分,那么所得到的时段的时间长度就会低于1/24秒。这个时间是电影正常放映时,一张底片划过的时间。
我们可以拿一个小棒,在眼前来回划动,适当调整速度,我们就会看到2个或2个以上的小棒的形象,这是视觉在时间上所具有的停滞性的反映。这种停滞性的时间周期就是1/24秒。由于有这种停滞性,人的眼睛不能更快的收集新的信息,而视觉是人的五种基本感觉中反应最快的一种。当时代长度低于视觉收集新信息的最短时间时,人类对世界的观察就会出现障碍。世界发展的节拍如何得以延续呢?于是在最初的时候。我就将时间划分到第64时段,而不再划分了。以半减的方式划分时间在较少的次数范围内,就可以一次次的突破物质世界中的各种周期时间长度。也就会出现发展上的一次次的障碍。这能够使所有的人,找到时间,不要延续的理由。这也就完成了时段总数量是有限的,在认识上的统一。
这样世界发展的全程被划分成64个时段。
当今时代,即资本主义社会中期,为第28个时段。当今时代,在各时代中,是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段。公元前后的时段为第24时段,为奴隶社会中期,发展也较快。
对这两点,我们可以剖析一下:
当今时代前面提到,定位在公元1893年到公元2020年。我们将其分为5段分别为:
(一) 公元1893年至公元1945年,有52年;
(二) 公元1945年至公元1964年,有19年;
(三) 公元1964年至1984年,有20年;
(四) 公元1984年至2002年,有18年;
(五) 公元2002年至公元2020年18年。
第一段有52年,只要有1.4%的年增长率就能够完成倍增。实际增长率与它接近。第二段至第五段为二战后时期,从二战后至今天,世界年增长率接近4%。而且在十年左右还将保持这种态势。那么只要有17.5年,就能够完成一次倍增。这四段的时间都超过17.5年。因而,就能够完成4次倍增。这样总计,我们当今时代,世界发展可以完成5次倍增。按平滑上升规律来说,一个时代只需翻两番,就可以了。当今时代就多出了三次翻番。
这种出入是巨大的,必有其它规律,也在支配着世界的发展。
第24时段为公元前1950年至公元100年,世界人口从约6千万增至2.4亿。完成了两次倍增。一个时段只要完成两次倍增就行了。可这是单因素的人口就完成了两次倍增。这个时代铁器由起源到普及,文明的范围由主要的几个点,扩展到世界大部分主要地区。农业革命继续深入,耕地面积迅速扩大。这一切表明,生产效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最保守的估计,也是完成了一次倍增。那么这个时代就多出了一次倍增。它的出入也是明显的。
从第24时段到第28时段,相差四个时段。这一点使我认为每四个时段能够成为一种周期。
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它们的早期的发展幅度,显然都低于中期的发展幅度,这一点使我认为每两个时段也能够成为一种周期,这种周期划分了文明史的三大社会形态。
每8个时段,每16个时段,每32个时段,每64个时段。是由发展的全程64个时段至2个时段的周期以对半分割的方式,划分出来的周期。
在文明史中,一个时代的早期或中期的前半部分的发展常常弱于后半部分的发展。这样每一个时段也就成了一种周期。依例类推到每1/8个时段也为一种周期,在我的早期研究中就以这种方式提出了这十种周期。
在有多种周期的情况下,世界发展的不规则的波澜起伏,才有可能被把握。周期种类较少的模式,波动情况就较为有序,就不能充分反映世界发展波动在表面上的无序状态。正文中会以数学方式揭示出117种周期。以实例的方式揭示各种周期,不适于放在简述中,也不便放在以哲学的高度论述的正文中。因为对史实的判断常常在深化,经常变更,理论体系的稳定性无益。
在数学上,我们以正弦函数来表示这种周期现象,不过设计中,我们以下波为早期,上波为中期。
有几种周期,就对应几种正弦函数曲线。这几种周期的曲线以相加的方式合成为一个不规则的曲线,用以反映,不规则的世界发展的周期规律。
迫使我揭示存在多种周期的一个原因还在于,据平滑上升规律。任意一年的年增长率,都约为2除以这一年距离极限时间的年数,公式表达为:V=2/t
由此推出t=2/v
如果知道某一年的年增长率也就能计算出这一年距离极限时间的年个数,例如:某一年增长率为2/100,通过公式t=2/v=100/1=100(年),这一年距离极限时间就应有100年。
20世纪50年代世界的经济年增长率约为4%,那么T=50(年)。
我们今天距离20世纪50年代已有60多年了,而我们并没有看到极限时间。而且以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三五十年内,也不会有改变时空的巨大变化。
过去的60多年历年的增长率,一次次指示着,此后50年的时间应为极限时间,4%的增长率不是偶然的出现,而是过去半个多世纪稳定的具有的一种速度。那么极限时间就该在50年内出现。可是一次次没有出现。
这是对平滑上升规律的最严重的,最紧迫的挑战。因而,从平滑上升规律一经发现的时候,周期规律就已经开始探索了。甚至平滑上升规律也是在周期平衡点的划分中才揭示出来的,当平滑上升规律发现后,又进一步的要求去揭示完整的周期模式。后者本来是前者的附属,但在科学论证中,却成为前者成立的基础。
平滑上升规律与周期规律相互结合,就能够计算出,任意时刻直系发展主体的发展速度。这种方法对世界发展的预测是极其简便的。任指一个具体年份,代入公式之后,就能够预测这一年的世界发展的速度(与世界经济增长率很接近),当然与这一年份的数字的其它方面没有关系。只和这一年份距离极限时间的年个数有关。这种年个数又与世界发展本身的时代长度有对应关系,最终表达的是时代和发展规模的对应关系。
这只是平滑上升规律和周期规律的作用之一。它能从总量上把握世界的发展,它更加迷人的作用在于,将众多种周期揭示出来后,以此为根据,将世界发展的历程,用大小不同的比例进行分期,每一种分期所得到的各段时间之间,具有相对应的发展地位。这种地位指的是一个事物从产生到进一步发展,再到兴盛,再进一步衰落和退出直系主导地位的过程中的地位,借助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已研究较深入的世界发展时代的情况,推出所有我们认识较浅或未认识的世界发展时代的情况。直系发展主体的任意形态的产生到衰落的节拍,如果能够不被意外原因彻底打断,那么它变化的节拍,就必然是确定的,可预知的。
如果打断了,在茫茫宇宙中一定会有能够走完全部阶段的直系发展主体。
在空间上,直系发展主体也具有相对应的属性。直系发展主体的各局部能够在较弱的相互作用中,进行较严格的相互对应。共同组成有规律变化的直系发展主体。如果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的整体严重偏离了有规律的变化,那么就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的世界很可能灭亡。它体现着发展的偶然性的一个方面。另一种情况,我们的世界与别的世界都只是一个世界的局部,相互之间的发展量具有相对应关系。共同组成一个世界的有规律的变化。发展时空在大尺度下才是严格的。局部世界相对于整体世界体现着偶然性的另一方面。
世界的发展,一方面是这种偶然性,另一方面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非因果相对应性。这就是非因果相对应规律,它比有限因果论优越。无限因果论无法操作。
发展时空的三大规律既平滑上升规律,周期规律和非因果相对应规律,简单的叙述了一下,更丰富的内容在后文中将以严格推理的方式加以论述。
世界从大趋势上说,自然是演化的;生物是进化的;社会是发展的。三者统一为物质世界是发展的。这是对物质世界定性研究的最高成就。与此相对,世界的发展,是否能够用一个统一的公式定量化的把握呢?
在发展论领域,时间相对起源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们对各种事物产生时间先后的认识,也就是对时间相对起源的认识,大爆炸理论给这一问题划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可是,另一方面,时间到底是如何延续的呢?
人们不能一下走完将来,只能根据过去进行推测,推测人们就需要选定标准(或说依据),当人们看到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这些都使我们在常识上相信,对于我们人类的发展,时间完全要延续到无需人们考虑的久远的将来,这种时间,如同钟表向我们显示的时间一样,要转到永远。究其思想基础,它是人们久已习惯了的不依附于事物发展的绝对时空观。这种绝对时空观,起初形成时,也是根据物质的运动推导而形成的。尔后,逐渐绝对化,形成与事物的存在与变化无关的时空观。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揭示出来后,时空的绝对性被打破。在进化、发展领域,它更无法与由无限简单走向无限复杂纷繁,由极端久远走向瞬息之间这种发展过程向我们表现出来的时空现象相适应的。相对论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为认识时间和空间丰富属性打开了“大门”。但是相对论是基于世界的物理属性,推导出来的规律,面对复杂的进化发展的世界,我提出了一种新的时空观——发展时空观。
“发展时空”是指根据已知全部事物的发展是由简单走向复杂,由低级走向高级,在这种非同质的发展运动中所呈现出来的有规律的变化关系,来推导出世界发展的一般属性,从而揭示与世界发展密不可分的时空,这种时空就是发展时空.
对世界发展的研究中,我发现世界发展的进程,可做如下的分期 :
一、物质级早期 (102.8亿年前至63.6亿年前)
二、物质级中期 (63.6亿年前至39.3亿年前)
三、高分子域级早期 (39.3亿年前至24.3亿年前)
四、高分子域级中期 (24.3亿年前至15亿年前)
五、生物界级早期 (15亿年前至9.3亿年前)
六、生物界级中期 (9.3亿年前至5.7亿年前)
七、动物门级早期(5.7亿年前至3.54亿年前)
八、动物门级中期(3.54亿年前至2.2亿年前)
九、动物纲级早期 (2.2亿年前至1.35亿年前)
十、动物纲级中期 (1.35亿年前至8360万年前)
十一、动物目级早期 (8360万年前至5167万年前)
十二、动物目级中期(5167万年前至3193万年前)
十三、灵长目动物科级早期(3193万年前至1974万年前)
十四、灵长目动物科级中期(1974万年前至1220万年前)
十五、灵长目动物属级早期 (1220万年前至754万年前)
十六、灵长目动物属级中期(754万年前至466万年前)
十七、灵长目动物种级早期 (466万年前至288万年前)
十八、灵长目动物种级中期 (288万年前至178万年前)
十九、第一血缘家族社会早期 (178万年前至109.99万年前)
二十、第一血缘家族社会中期 (109.99万年前至68万年前)
二十一、第二血缘家族社会早期 (68万年前至42万年前)
二十二、第二血缘家族社会中期 (42万年前至26万年前)
二十三、第三血缘家族社会早期(26万年前至16万年前)
二十四、第三血缘家族社会中期(16万年前至9.9万年前)
二十五、第一氏族社会早期(9.9万年前至6.1万年前)
二十六、第一氏族社会中期(6.1万年前至3.78万年前)
二十七、第二氏族社会早期 (3.78万年前至公元前21043年)
二十八、第二氏族社会中期 (公元前21043年至公元前12100年)
二十九、第三氏族社会早期 (公元前12100年至公元前6574年)
三十、 第三氏族社会中期 (公元前6574年至公元前3158年)
三十一、世界奴隶制社会早期 (公元前3158年至公元前1047年)
三十二、世界奴隶制社会中期 (公元前1047年至公元258年)
三十三、世界封建生产关系社会早期 (公元258年至公元1065年)
三十四、世界封建生产关系中期 (公元1065年至公元1563年)
三十五、世界资本社会早期 (公元1563年至公元1871年)
三十六、世界资本社会中期 (公元1871年至公元2061年)
这种分期是以黄金分割率1.618034(或说成0.618034)为公比划分的时代。这种分期是否合理呢?
我们知道演化进化发展中的新旧事物的关系(这里主要指的是时间关系)是这样的,在旧事物的变化延续中,产生高级的运动形式的事物,这样就有了两种事物的对立,即低级的旧事物和高级的新事物的对立。在对立中,高级的新事物只有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或说相对的优越性),才能最终代替低级的旧事物的发展的主导地位,从而使自身成为发展的主导者,这种更强的创新能力,在时间上表现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产生更高级别的新事物,这个创新过程在新事物产生时就开始准备条件了。正所谓:“反者道之动”。在新事物兴盛时正式开始。正所谓“盛极而衰”。这样每一个时期的新事物都将其再创新事物的时间缩短,这样无限发展,新事物产生的时代长度也无限缩短。很明显的事实是常用各时期的时间长度是明显缩小了。这样相邻各时期的比例也都会是明显大于某个大于“1”的值。那么就可以利用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an }前n项各项的和的公式S=a1/(1-q) (q﹤1,q为文中公比的倒数)求出时间所能达到的高位到低位极限时间区间。如果各时期相邻比例是相同的那么就能求出精确的极限时间。
发展时间既然存在极限时间,我们要想得到精确的极限时间,首先就要求得精确的时期与时期之间的公比。
如何得到这个公比呢?
首先我们要指出具有相对意义的每个时期的标志性物质形态的名称。我们先对过去的发展过程做大形态的划分。从一百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开始到当今时代,恰好可以先一分为二。即自然形态和非自觉社会形态。而这两种形态又各自可以一分为三。
自然形态分为先动物形态,非灵长类动物形态、灵长类动物形态。
非自觉社会形态分为血缘家族社会、氏族社会、私有制社会。
这六个形态又各自可以两分后,再三分而得到三十六个小形态(即上文所列的),每个小形态对应一个时期。其次划分这三十六个小形态所处时期的原则是什么呢?
这个原则:(一).是新事物在其前紧接旧事物的中期开始之后不久产生,而形态上是在这个旧事物的高级形态产生后不久便产生了,准确统一的说,是在中期的时代意义的3/8处起源,计算中所用比例为形态公比的3/16次方,早中期分期公比的3/8次方,如文中三十六个时期就是每个形态被分成早期和中期了,采用的公比为1.618034,早中期合并的形态周期的公比为2.618034(例如,一个形态的中期开始于公元1065年,用极限时间公元2369.8年减公元1065年,等于1304.8年,用1304.8年除以形态公比2.618034的3/16次方,等于1089.4年长,公元2369.8年减1089.4年长,等于公元1280年,这个时间是以后可以发展壮大的大区的新事物产生的时间,实际东方断断续续在这个时间之前是产生过资本萌芽的)这是以后分辨一种公比是否有实际周期的核心方法(二)是一事物早期的1/3处到承接的新的事物早期的1/3处,这段时间是这个事物主导的时间.(三)旧事物是在新事物的中期退出世界发展体系中心的.(四)对所有具有对等性标志性的事物产生时间进行标示,然后求出平均公比,就得到了这个级别形态周期的公比。虽然新事物产生的时间不用来分期,但是,这种方法得到的公比,是可以用来分期和对应的。(五)一事物早期开始的时间,是旧领先大区和新领先大区,平均效率持平的时间。
由于具体标志性事物的产生时间的证据常常在更新,而且其更新的程度在各标志性事物之间是很不平衡的,因而上面的方法也只能得到比较近似的公比,但运用这种方法已经能够最终确信各种标志性事物的名称的合适性。也就是说它们具有相对意义,但并不是平级的相对,在发展过程中,后一时期一定是在前一时期已有的发展级别基础之上,再次提高一个级别。
具有了近似的公比,我们可以通过相互参照证明公比的合理性。我们可以任选 一个具体标志性事物的一个时期的具体起止时间,通过公比将所有其它时期分割开来。反过来,其它时期分割开来后,如果有很大一部分不合适,就要求进一步修改作为标准的标志性事物的一个时期的具体起止时间。每一个时期都可以作为标准用来划分其他时期。公比在细小处也是反复调适的。反复进行修改,在相互参照中以达到各种已知条件最有利的被统一起来.同时精确化的任务也暂时完成。
上面的方法是很难得出准确分期的。因为其采用的是以“点”确定“线”的方法。即用起止时间来确定一个时期的位置。这种方法根基不牢固。因而必须采用一种崭新的方法,就是用“线”来确定“点”的方法,通过认定一段时期的内部连续表现的特征,从而确定它的起止时间。这种方法就是根据演化发展的周期现象,借助一种与周期现象相符的周期模式,来确定标志性事物的起止时间。周期模式中周期的起止时间,就包含了分期的起止时间。这种方法可以用世界发展的全过程中的众多事实通过相互参照来证明周期模式的合理与否,同时也完成了各时期起止时间合理性的证明。这种方法导致了一个重大的转换,演化发展史的分期变成了演化发展周期模式的附属,对分期的研究转化为对周期规律的研究。这种方法是选择某种分期表达式的实质标准。但周期规律与世界发展的平滑上升规律相比较是处在次要地位。因而本文将世界发展的周期规律置后论述,现只将借助这种方法得到的精确结果叙述出来。
我们取1/23.771552秒为距离极限时间的时间长度。用公比黄金分割率1.618034追溯推导91次,转化为年做单位时,可以得到宇宙起源的时间138.90665亿年前,然后除以1.618034的5/8次方,就得到了总平衡点时间102.82667亿年前,也是第一时期开始的时间。
总平衡点时间t始=1.618034的91次÷365.2422÷24÷3600÷23.771552÷1.618034的5/8次方=102.82667亿年前(距离极限时间的年数)。
我们用“102.82667亿年前”逐次除以公比1.618034而分别得到各时期的起止时间,所得到的第一个时期及它的标志性事物,共同组成第一时空单位;第二时期及它的标志性事物共同组成第二时空单位。依次类推180个时空单位,也就得到了所有时空单位的界定和命名。各标志性事物共同组成直系发展主体的整体。以这种方式得到的时间是公历纪年的什么时间呢?通过周期模式,确定世界资本社会早期为公元1563.446年到公元1871.446年,正好308年整,通过递缩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可以计算出公元1563.446年到极限时间的时间总长度,加在公元1563.446年上,得到极限时间为公元2369.8年(10月17日)快速计算方法为308年除以0.618034,等于498.354年,加在早期结束的时间公元1871.446年上,计算出极限时间为公元2369.8年,两种方法完全一致,这样知道了极限时间的公历纪年,其它相对于极限时间的时间都能转化为公历纪年了。小于2368.8年长度的时间,T=公元2369.8年-t
大于2368.8年长的距离时间,T=t-2367.8年(计算结果小数点后的部分转化成和1的差)。
T为公历纪年的年份,t为距离极限时间公元2369.8年的年数。前者为公元××××年。后者为公元前××××年。
当我们得到具体的极限时间公元2369.8年后,直系发展主体发展的任意时刻到极限时间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值。是否世界的演化发展与这个时间值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呢?如果有联系是否能够用一个统一的函数式表达呢?
我们在时空单位的划分中知道,时空单位的时间长度是以等比的方式划分出来的。时空单位的时间长度依次成比例的缩小,而时空单位中的直系发展主体的具体形态是以具有相对意义的方式更新提高的,模糊的说直系发展主体的发展也是成比例的增加着。时代长度与世界发展成模糊的减函数关系,是否存在世界发展的规则的函数关系呢?
我作了一些假设,这些假设最终合成世界发展速度的总模式,对这个总模式的证明可以用世界发展的全程的各种事实验证,如果总模式得到了证明,其它假设的证明的压力就减轻到最低限度——一幅最新的演化、进化、发展时间记录表及其记录对象的简介。
下面论述这些假设及推理过程。
首先提出两个基本的概念:
其一、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M:是指已知世界发展的最高运动的物质形态,向前不断追溯,被追溯的都是它们那个时代最高的物质形态,以及已知最高运动的物质形态,不断转化的能获得主导发展地位的物质形态。它本身和被追溯者,及其再转化的,共同组成直系发展主体的整体.其在任意时间的具体形态,都有自己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个基本组成单位的总数量就是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用字母M表示。
其二、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N:是直系发展主体具体形态在进化发展过程中发展级别的高低的一个量化指标,可用特定发展主体中的具体形态的一个具有平均意义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单位时间(常用一年)内所显示出来的发展程度反映。用字母N表示。
第一函数关系
任意时刻的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M1与其存在的时刻距离极限时间的年数的乘积等于其它一时刻的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与其M2存在的时刻距离极限时间的年数的乘积。
数学等式表达为M1t1= M2t2=k
或者说,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与其存在的时刻距离极限时间的年数成反比例关系。
第一函数关系表明,世界发展的核心部分即直系发展主体,它的数量是随着进化发展的过程,与时代长度成反比例关系不断的增加的,不同与直系发展主体与所有旁系所构成的树形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分流现象。这从而反映了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的增加是世界发展的动力之一。
当我们反着思考时,越早的时代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就越小。这使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世界发展的较早时代,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是十分小的,这么小的数量与我们观察到的丰富的发展过程不谐调,这样小的数量是如何保证世界发展的连续性和有序性的?
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呢?首先从我们所在的宇宙来说,无论演化的早期,还是文明时代的人类社会,同级的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都是巨大的,巨大到无法计量的水平。我所提出的数量实质上是一种发展的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相互的比例关系,其次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不是世界发展的全部原因,只是原因中的一种,举例说,要产生碳元素,必须要以恒星天体这么大范围(其实也不仅仅才这么小的范围)作为条件才能产生。动物的进化,遗传和变异与自然选择都决定着进化的进行。而人类每一次的社会进步都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支配。演化、进化、发展的原因是无法仅仅从直系发展主体本身得到解释的。数量与数量间不是完整的因果关系,整个世界才是演化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我们还可以从一个实例中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人类若过分的强调直接性,可以看到,人从受精卵开始至成人,到了刚好可以大量的从事生产劳动时,此时也正是能够旺盛的繁殖后代的时候,又开启了一个从受精卵开始至成人的循环。于是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结果,本身走向衰老的劳动主体始终作为哺育者,被作为直系的生命幼体,始终是被哺育者。这彻底否定了以直接性为直系的想法。最深层次的说:世界的发展能够超越实体的直接相关性,而表现出有序性,在互不相关的涌现的众多新事物中天然的选择出直系发展主体,不久又将它抛开,转移到更新的事物上,世界的无限可能性保证着产生出完整序列的直系发展主体,对已经完成了的结果哪怕它的路径如丝一般细,它的基础依然如天一般宽。换个角度说,对世界发展的数量研究,与其说是对直系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的研究,倒不如说,是对具有不同量的事物的一种有序的排列。在完成这样的排列过程中,被排列对象的多少丝毫不影响排列的完成。
这里的数量,最主要的作用是量化的标示发展的一个侧面的级别的高低。当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有限数量的性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代入具体数值,进行具体推算和预测。
第二函数关系
任意时刻的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N1与其存在的时刻距离极限时间的年数的乘积等于其它一时刻的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N2与其存在的时刻距离极限时间的年数的乘积。
数学等式表达为N1t1 =N2t2=k
或者说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与其存在的时刻距离极限时间的年数成反比例关系。
结构效率的概念主要用来指示直系发展主体提高已有一般水平的发展效率。结构效率的不断提高是必然的,完成相同幅度的发展所用时间也必然缩短. 这种缩短的变化,总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新事物的相互更替的过程。
第三函数关系
直系发展主体增长规模G等于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M与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N的乘积。其是用来表示具体的直系发展主体发展多少的量,发展是相对的,这个量也是相对的量。用字母G表示。
数学等式表达为:G=M?N
根据M1t1 =M2t2 N1t1 =N2t2 G=M?N
可推导出G1×t1的平方=G2×t2的平方=k的平方
此推导式文字表述为:直系发展主体增长规模G与其存在的时刻距离极限时间的年数的平方成反比例关系。
第三函数关系表明直系发展主体的发展包含了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量变过程和质变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相互构成“度”的关系。有怎样的“量”就要求有怎样的“质”,反之亦然。量的积累是质的提高的原因,质的提高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在平滑上升规律中,将两者的互动关系压缩在一点之上,使原因和结果融合在一起,后文中,时间长度和时间密度的关系与此是相同的。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M和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N在发展中,以时间为纽带,可以看出两者成正比例关系。
用数学等式表示为M=K?N(K为系数)
这一关系是世界发展中的关系与经济学中的生产者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是相反的。前者是辩证逻辑,后者是形式逻辑,前者是对一个持续过程的关系的表达,后者是对特定时空关系的表达。
根据G=M?N M=K?N
可推导出: G=1/K×M的平方 (1/K为系数)
G=K×N平方 (K为系数)
文字表述为直系发展主体增长规模G与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M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直系发展主体增长规模G与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N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如果将M和N的起始数值统一,K为“1”。那么上面三个等式简化为
M=N
G=M的平方=N平方
通过公式G=M?N可以看出M和N都是对世界发展过程的某个单方面做的概念。它们不具有独立性。而直系发展主体增长规模G却是一个相对全面具体的概念,具有综合性。对发展过程的具体的活的研究中更直接的更实际的概念是直系发展主体增长规模。而不是M和N,这两个概念是用来分析世界发展的手段。直系发展主体增长规模G在人类社会,简便使用时可用全世界经济增长总量来表示其大小(因为有相关的统计)
精确的说应该包括全人类发展中的其它要素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直系发展主体增长规模的本体是指世界发展的程度的广度,它融于世界的每一处,又不是世界本身。
各种存在量函数关系
存在量是用来表示直系发展主体的各方面的要素或整体以多少量,保持质上相对不变的存在了多长时间的量。直系发展主体的质是相对的,具有层次性,相对于不同的周期对应有不同层次的质。存在量是以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观念对事物的一种量的衡量,是个更具体的量。
(一)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存在量W量,等于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与其相对的周期的时间长度的乘积。
数学等式表达为W量=M×T
T=(q-1)/√q × t (q为相对周期的公比,文中表达为大于1的比例,t为指定时间距离极限时间公元2369.8年的时间长度)文字表达为:数量所在的时代长度等于时代的公比q减1,然后除以公比q的开平方, 最后乘以t.其它有关论述中类同.这是实际的随身时代的具体值.
T和t的关系式的说明:
T=(q-1)/√q × t
可变形为t=T × √q/(q-1)
时代长度T除以(q-1)即可得到此时代终点距离极限时间公元2369.8年的年数,然后乘以√q,就能得到此时代的中心点时间距离极限时间的年个数t
根据M1t1 =M2t2
W量 =M?T
T=(q-1)/√q? t
可推导出W量1= W量2
文字表达为: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存在量在同种类周期的发展过程中守恒。
(二)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存在量W效,等于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与其相对的周期的时间长度的乘积。
数学等式表达为Wn=N?T
T=(q-1)?t /√q
(q为相对周期的公比)
根据
N1t1 =N2t2 W效=N?T
T=(q-1)?t /√q
可推导出
W效1= W效2
文字表达为: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存在量在同种类周期的发展过程中守恒。
(三)直系发展主体的规模存在量W规,等于直系发展主体规模与其相对的周期的时间长度的乘积。
数学等式表达为W规=G?T
T={(q-1)/√q}? t
(q为相对周期的公比)
根据G1×t1的平方 =G2×t2的平方
W规=G?T
T={(q-1)/√q }?t
可推导出W规1×t1=W规2× t2
文字表述为直系发展主体的规模存在量在同种类周期中与其存在的时刻距离极限时间的年数成反比例关系。
从上面三个存在量公式可知,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存在量和结构效率存在量都是守恒的,而规模存在量却以1/t的速度增加这说明了什么呢?
前两个守恒,说明了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或结构效率)存在量是一定值,这一定值成为M(或N)的界线。M(或N)与时间t成反比关系。当空间性增大多少比例,时间性就缩小多少比例,这样它们的合量始终是定值。此时可以把问题变为,在两个守恒的时空量中,为什么合成了一个不守恒的时空量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这个变化的数学过程是这样的。
G=M×N
M1×t1 =M2×t2
N1×t1 =N2×t2
推出
G1×(t1的平方)=G2×(t2的平方)
根据W规=GT
T=t ×(q-1)/√q
G1×t1的平方 =G2×t2的平方
推出W规1×t1= W规2×t2
G1 × t1的 平方=G2×t2的平方
等价于W规1×t1= W规2×t2
等价于 W规1 ×T1= W规2×T2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直系发展主体增长规模与绝对时间平方的积是守恒的。规模(此时理解为累积规模)代表空间性,是完全正当的,但时间的平方代表时间性,这种时间性是建立在怎样的时间上的呢?那我们又怎样去理解它呢?让我们先从单纯量上看这种加了平方的时间,把某一个长度的绝对时间设为“1”。比“1”大的平方后就更加漫长,比“1”小的时间,平方后就更加短暂。时间就呈现出极端的不均匀。规模存在量在这种不均匀的时间中恒等了,而宇宙得到了它的适量的表达。空间性和时间性在这一定值中可以相互转化了。它们的不同比例关系代表了不同的发展程度。
上面这种时间,虽然使时间性和空间性对等,但无法让人理解为什么把时间拉长或缩短。绝对时空观与它格格不入,发展时间观如果停留在此也无法动摇绝对时空观。
上面的设计没有揭示t的平方的本质,发展时间以t平方来代表,这就使发展时间是由多因素组成暴露出来。这种多因素是什么呢?
首先时间具有一般的延续性,我们概括为发展时间的长度。用T长表示。
其次用t的平方来表示发展的时间性及t是相对于极限时间的一种时间,时间表现出十分的不均匀,这种不均匀性反映了相同的时间长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相同的作用,它是时间的另一个属性我们概括为发展时间的密度,发展时间的密度就是单位时代里包含的时间长度的多少,用T密来表示。
这样发展时间量等于发展时间的长度与发展时间的密度的乘积。
数学等式表示为T发 = T长×T密
在数量上,发展时间的长度与发展时间的密度成正比例关系。有时我们将其数值统一。
这样上面的数学等式可表示为T发= T的平方
当提出发展时间是由发展时间的长度和发展时间的密度组成时,我们也就将机械时间中的延续性吸收到发展时间中,同时又将物质发展过程的极端不均匀的这种运动方式对时间造成的决定性反映出来。发展时间的密度与发展时间的长度成正比例关系。同时,发展时间的长度与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成反比例关系。所以发展时间的密度与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成反比例关系。
数学等式表示为
N1×T密1 =N2×T密2
发展时间的密度与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有着本质的联系。通俗的说:我们平常说的时代性反映的正是时间的密度这种时间属性。
在考察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我们有时需用到发展时间的分度。所谓发展时间的分度就是单位时间可被 分为多少标志性阶段(或时代)的一个指标。它的值等于发展时间的密度值的倒数。
数学等式表示为T分=1/T密
由于T分与T密成反比例关系。因而,发展过程中,发展时间的密度愈大,时间的连续性(或说平滑性)就愈强,在有一定区别的范围内,就愈不能细分。提出发展时间的分度也能加深我们对时间密度的理解。发展时间的密度是对时间属性的一种新的认识,时间是相对的,它的相对性给时间的密度提供了基础使我们能够 走出单维的单因素的时间观念,从而看到时间的丰富属性。
在同种类周期中,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与发展时间的长度的乘积恒等。
直系发展主体的结构效率与发展时间的密度的乘积恒等。
直系发展主体增长规模与发展时间的乘积恒等。
这称做宇宙量守恒规律。
数学等式表示为:
A=W量=M×T长
B=W效=N×T密
C= W规=Gt发=M×N×T长×T密
(A、B、C匀为定值数列,A=B C=A×B)
这三个等式可称为宇宙量守恒等式或时空互换等式。
根据宇宙量守恒规律,可知,在发展的过程中,直系发展主体规模不断增加,对应的发展时间成比例的不断缩小,当时间愈益迫近极限时间时,发展时空就愈益与近光速时空重叠,也会与其他时空重叠,时空的属性就将在具有发展时空的属性的同时,还需采纳爱因斯坦相对论揭示的时空属性来把握。遥远的地方不再象测量出来的那么遥远,短暂的刹那变成了永恒。这种相对时空属性中空间性与时间性,依然成反比例关系。发展时空的属性与其能够相互谐调,受到破坏的只有机械时空观念。唯独如此人类(或更高级事物)才能在连通多个恒星系的运动中,保持发展时间坐标上的位置。即在不超越极限时间的时间上延续,后文将提出最大周期占有180个时空单位,也就是发展的全程,这种相对时空属性,将使前90个时空单位的机械时间长度与后90个时空单位的机械时间长度相等。前后两者形成中心对称的时代长度。当第180时空单位结束时,时间为公元2369.8年,也是102.82667亿年后。没有谁永远充当时间的坐标,相对时间是宇宙中全部的可能的条件一齐层层推动着延续的,旁系的存在与延续也要求直系发展主体以这样的时间与其共存。极限时间是相对的,上面是对它的相对性的一个方面的论述。
从另一方面看,发展时间也不具有绝对性,对发展的数量化研究中,有一个内在的矛盾。就是把一个无限丰富的宇宙阶段设为有限的数量。否则就无法研究数量。任何一个具体数目,当我们一次次对半分割时,终将为最小自然数。做为自然事物是不能小于最小自然数的,这个最小自然数所代表的事物所在的时间就成为时间的绝对起点。
从而有了下面四种情况。
其一、假设时间是有限的,那么空间也是有限的。
其二、假设空间是有限的,那么时间也是有限的。
其三、假设空间无限,那么时间就不存在。
其四、假设时间无限,那么空间就只存在于一点之上。
这四种情况都是理论上的假设,不具有绝对真理性。但是它们共同否定了时间的绝对性。
这样发展时间观也就是一种相对发展时间观。发展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指定的物质运动形态的复杂程度,愈复杂的事物,其发展时间就愈短,反之,愈长。选择的发展系不同,其时间的起始和极限时间就不同,发展系的确定同时就是对发展时间的确定,发展系的选择的变化,同时就会有不同的发展时间,极限时间完全是相对于特定了的发展系而存在的。发展系的有限性决定了发展时间的相对性。
各种量的增长率的函数关系
根据M1×t1 =M2×t2
当时间数t1缩小1/ t1(t1是年数,它的1/ t1的时间为一年),那么M1就增加1/ t1。这时产生一个新的M2同时对应一个新的时间数t2(t2= t1-1),再将时间数t2缩小1/ t2,那么M2就增加1/ t2,依次类推,可得:
V量=1/ tn
(tn为任意指定时间距离极限时间的时间长度)
严格的推理:
M×t=k
推出M=k/t
又据 V量=(M2/M1 )-1 (定义式)
推出
V量=(t1/t2)-1
=t2/t2+tx/t2-1
=tx/t2
(tx=t1-t2)
当t1-t2=1时
V量=1/tn
(tn为指定时间距离极限时间公元2369.8年的时间数)
同理可得
V效=1/ tn
根据
V量=1/ tn
V效=1/ tn
G=M?N
可推导出
V规=(1+1/ tn)×(1+1/ tn)-1
=(2+1/ tn)/ tn
直系发展主体的数量存在量和结构效率存在量,由于都守恒,它们的年增长率为零。
直系发展主体的规模存在量在发展时间中守恒,所以它的年增长率也为零。
这里对各种量的年增长率做一说明,固定的速度能够增加它所属的量,变化着的速度,增加的更强。
上面的直系发展主体和规模的年增长率使我们很容易产生下面的形象
10亿年前 ;10亿—1年前; ….
10000年前 ;9999年前 ;
9998年前…
1000年前; 999年前; 998年前…
V规=2/10亿;2/(10亿-1);…
2/10000 ;2/9999;
2/9998 ; …
2/1000 ;2/999 ; 2/998;…
这个进化发展的增长率与时间对应的坐标,使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一年的时间,进化发展的增长率。而且这种对应关系十分简明,这层纸或许在百年前已被某个人所点破,只是没有引起社会的在意,更重要的可能是没有新时空观的支持。
当然上面的时间坐标,还是深受机械时间观念的影响的。那么用什么样的图景才能更好的表示发展时空呢?
下面是我做的一种图景尝试,这个图景所显示的直系发展主体规模的增长幅度和时间的缩小幅度才更一致。从这个图景看世界发展的不均匀性,才更明显的暴露出来。
V规的计算式就变为
V规=(2√t发+1)/ t发。
各种增长率只与距离极限时间的长度相关,与用什么比例划分历史无关,所以,世界发展的平滑上升的时空关系的成立不受分期变化的影响。
至此,直系发展主体的平滑上升函数关系已叙述完。
对平滑上升函数关系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证明:
我们以各种发展速度增长方式与发展的历程是否相符的方式,对其进行筛选。
第一、发展是匀速的,与实际不相符合。
第二、发展是匀加速的,与实际也不相符合。匀加速是相同的时间增加相同速度,我们以相同的时间分割时间坐标,发现发展的速度的增长远强于匀加速,日常中我们说的那种时代是加速发展的远没有表达出发展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变化。可想而知,发展是怎样的迅速。
第三、世界发展是在匀加速基础上,再以匀加速的方式增加,与实际也不相符,也还是慢。
第四、世界发展是在相同时间成等比加速与实际也不相符,相同时间不成均匀比例,实际比例不断加大,这个设计也还是慢。
等分时间的前提下,无法寻找到用固定值和固定比例等具有固定性的数学形式反映出来的发展速度增加的规律。简单的说是因为:将时间等分后,含盖当今时代的这一段时间。发展的幅度十分巨大,其它任意一段与它相同时间长度的阶段都不会有这种幅度的增加发展速度。
在这一段时间之前,取一段时间为标准,末端的时段内的发展速度的增长的幅度也是最大的。依次可以类推。结果是相似的。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活跃性和任意性。因而在具体领域,无论我们以怎样的过去的证据和逻辑工具去预测具体发展的因果关系,都是不能与实际完全相符。这也反映了在世界发展过程中没有永恒的优势形式,此刻的形式,在下一刻就有了过时的迹象。一切都在演化、进化、发展中成为过去。被代替是发展的法则。新生总能为自己找到成长壮大之路。
现在还有两种方式可供探索。
其一、把时间不均匀分割,在此基础上,寻找世界发展速度变化的规律。这种方式可叫做时间的攀比变化中寻找发展速度的规律。这种方式也就是前文中讲到的,用分割出来时空单位的方式来发现世界发展的规律。
其二、就是以速度本身作为速度的增加速度,这可以说是速度的攀比变化中寻找世界发展的规律。这种方式,可以选用的一种数学等式为:
V后= V前+ V前的平方/2(V后与V前的时间相差一年)
这一等式基本能与世界发展的时间表的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不均匀状态相符。
而这个等式和V规=(2+1/ tn)/ tn计算的结果,高度近似。差别也可能是因为速度的速度也有变化的速度未被反映。以这种十分近似为根据,前面的推理就成为V规=(2+1/ tn)/ tn的一种证明方式
V后与V前的准确的关系式为:
V后=1/(5-4×√﹙1+V前﹚)-1
二、世界发展的周期模式
世界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这一论断中前进性和上升性的时空关系,在平滑上升规律中已论述,现对其“波浪式”和“螺旋式”的时空关系的内容加以论述。
世界发展的周期现象已被人们普遍认识到。而反映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周期循环完成时,又恢复成了原点。这种认识有其适用的领域,但在观察世界演化发展过程中,这个认识是与实际不相符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周期是建立在一种上升的运动之上的,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之上,又有许多认识,有一种倾向认为周期时间是不变的。演化发展的加速性,使得周期时间不变的观点,可适用的范围很狭窄,不能全程的反映演化发展的过程。另一种倾向认为周期时间是可变的。我的观点也属这一类。
我认为世界发展周期中的时间与世界发展的平滑上升中的时间一样,都是随着世界发展而逐渐缩短的。甚至同一个周期的每一个点,如果用周期时间不变的观点看都分属于不同的周期之上。这些点相互连结组成演化发展中的一种周期。
世界发展的周期规律,应该用怎样的周期语言来表达呢?
这里先说明一下世界发展周期的表现。(一)周期在世界发展的速度上表现为高于平滑上升速度和低于平滑上升速度的交替出现。(二)在世界发展的主导形态上表现为,一旧主导事物的中期产生新主导事物的萌芽,在旧主导事物的晚期(也是新主导事物的早期),新主导事物对旧主导事物进行大规模变革,旧主导事物快速衰落,世界整体上说发展缓慢。当进入新主导事物的中期时,新主导事物大规模的发展,旧主导事物仅剩一些残余,这时又产生了更新事物的萌芽,世界发展整体上说很迅速,依次类推,新陈代谢。
上面两种形式都能在世界发展速度上得到体现。这样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世界发展的速度上来发现各种周期。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世界发展的速度变化上时,却发现,世界发展的速度,在用“时空单位”这种不均匀分割的时间坐标上,也表现的,在大的方面和小的方面都很杂乱。这对客观周期的发现,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
这杂乱的实际周期现象,使得我们研究世界发展周期规律的人,只能采用十分复杂的方案。若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这种复杂方案,又只能是由众多的简单部分组成。
下面是我对客观周期的发现步骤,周期所采用的坐标是一个标有时空单位的起止时间及细分点时间的一个线段。简略示范如下:
第一时空单位起点为102.82667亿年前(相对极限时间公元2369.8年)
第二时空单位起点为63.55亿年前,
(三)39.3亿年前,(四)24.3亿年前,
(五)15亿年前,(六)9.27亿年前,
(七)5.73亿年前,(八)3.54亿年前,
(九)2.19亿年前,(十)1.35亿年前,
(十一)8360万年前,(十二)5167万年前,
(十三)3193万年前,(十四)1974万年前,
(十五)1220万年前,(十六)754万年前,
(十七)466万年前,(十八)288万年前,
(十九)178万年前,(二十)109.99万年前,
(二十一)68万年前,(二十二)42万年前,
(二十三)26万年前,(二十四)16万年前,
(二十五)9.9万年前,(二十六)6.1万年前,
(二十七)3.788万年前,(二十八)公元前21043年,
(二十九)公元前12100年,(三十)公元前6574年,
(三十一)公元前3158年,(三十二)公元前1047年,
(三十三)公元258年,(三十四)公元1065年,
(三十五)公元1563年,(三十六)公元1871年,
(三十七)公元2061年,(三十八)公元2179年
(三十九)公元2252年,(四十)公元2297年
(四十一)公元2324年……
为什么确定102.82667亿年前为各种周期的总平衡点时间呢?
这一时间晚于很多种推测出来的“宇宙大爆炸”开始的时间(或150亿年前或140亿年前或138亿年前)。我们知道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中期爆炸性增长。这种增长类似于工业革命在西欧的爆炸性增长。这一增长在200亿年前至100亿年前。因而,总平衡点时间在这一起源事件之后也是可以的。
最有力的原因是以这一时间为起源总平衡点时间,比用其它时间更优越。因为这一时间刚好使大多数时代的标志性事物的起源时间落在前事物的中期时代意义的3/8处的时间,这一点很重要。以102.82667亿年为早期起点,上时代中期时代意义3/8处为138.907亿年前,这是宇宙起源的时间,以此为端点,我们用黄金分割率的平方为公比,可以对应出这一类实有周期的每一循环的新事物起源的时间,例如138.907亿年前,宇宙和基本粒子起源。53亿年前,高分子和太阳系起源,。20.27亿年前,真核细胞起源。7.74亿年前多细胞动物起源,2.96亿年前爬行动物起源……公元前5098年文明萌芽,公元前483年,直系封建生产关系起源,公元1280年直系资本萌芽起源,公元1953年,直系社会社会萌芽。
时空单位的公比为什么选择1.618034(或者说黄金分割率0.618034两者为倒数关系)呢?
因为从一百多亿年前宇宙起源的时代,到世界当今的时代。可以先从大的方面分出六个大形态,依次为:第一、物质时代;第二、非灵长类动物时代;第三、灵长类动物时代;第四、血缘家族社会时代;第五、氏族社会时代;第六、私有制社会时代。这六个大时代形态特征十分明显,层层递进。这六个大形态,又各自含有三个小形态。每个小形态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旧时代的晚期也就是新时代的早期旧时代的中期也就是新事物的萌芽期。这样每个小形态,平均占有两个时期。这样共计有36个时期如前文所列。要想分出36个时期且大致和这36个时期的标志性事物的时代相一致,那么所采用的比例只能是1.61至1.67之间的一个数值。先前采用2做公比只能分出28个时空单位且有一个虚设时空单位。但2做公比十分简明,这28个形态也大致有自己的事物。对各时空单位的细分,发现标志性事物产生时间,在前时代里的早晚程度,每一个小形态由世界资本形态向前推,产生的时间相邻晚1/8个时空单位。这种情况使得已过去的时期是28个而不是现在的36个时期。在1.61至1.67这个区间里,有许多有完美数学意义的数字。例如:1.618就是用求相连接的三个时空单位的第一个时空单位的长度是再续的,两个时空前单位时间长度的和的要求推导出来的。还有(9+√17)/8=1.640是能够满足一个时空单位的中心时间到极限时间的时间等于这个时空单位时间长度两倍的值。还有7开4次方≈1.626是可以表达:一个事物经过半个周期分化出2个等于自身的量,这两个新量再各自在另一半个周期增加两个新量,整个周期走完加本身为7个这样的量。还有128开10方≈1.6245是可以表达一个事物经过5个时空单位就变为原来的128倍,可表达一个事物一次增加自身一倍的量的方式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方式很简明。还有9√81≈1.629498,也有意义,它可以使它模式中的中心周期9/4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以3n的方式增加,还有2的128/180次方≈1.637064439的公比,还有21600开20次方≈1.647等等。
世界发展全程可以用“102.82667亿年前”连续除以1.618034的x/y次方的方式进行无数种分割,到底哪些分割和它对应的周期,反映了世界发展实际有的周期的呢?
如果很多种周期一次循环的时空单位数能够按大小顺序排列成一列相邻近似的数列,并且足够近似。那么它们在绝大部分时刻的波动值的和接近“0”。这样也就反映不了世界发展周期的波澜起伏了。因而周期之间具有不均匀属性。
第二种现象是这样的,如果几种周期很近似,那么,它们的共同平衡点,就将各自经过十分多的循环才能相遇,如果周期种类增多,近似程度增大,那么它们的共同平衡点,就将各自经过更多的循环才相遇。
这里遇到了两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全部时空单位的数量是无限的吗?各种周期起始于一个平衡点是否也应汇聚于一个平衡点呢?
从我们推知的约1378亿年前的那次宇宙大爆炸开始到今天发达起来的文明时代,仅仅只有36个时空单位,如果不考虑世界发展的实际连续性,仅将理论上的时空单位承接起来。我们是有理由相信全部时空单位的总数量是一个不大的值.因而我认为时空单位总数量应该是一个与36个时空单位的几倍,相比差别不是很大的具体值,用它来衡量世界的发展全程。
如果各种周期起始于一个平衡点,且不终结于一个共同的平衡点。那么因波动而在此时增加的宇宙量就无法在彼时减少。反之亦然。那么宇宙量就无法守恒,因而各种周期起始于一个平衡点也应汇聚于一个共同平衡点之上。这是周期关系的基本原则称这为波动守恒原则。
从上面的现象所得到的原则是周期相异原则,这里的相异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即各周期在180个时空单位结束时能够都完成整数循环。
现在还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全部周期是由最大的周期和它的因子周期组成。反过来说,最大周期是各种周期的共约周期。这就是周期关系的共约原则。
最大周期占有多少个时空单位呢?
一、自然的演化与进化经过了18个时空单位。人类社会在不自觉的社会已经过了18个时空单位。这是一个可参照的基数。最大周期是18个时空单位的整数倍数。
二、我们看到从102.82667亿年前到2.78亿年前为一段;从2.78亿年前到754万年前为一段;从754万年前到20.4万年前为一段;从20.4万年前到公元前3158年为一段;从公元前3158年到未来一个半形态的社会为一段。第一段为初始时代,第二段为陆象生态时代,第三段为人科时代,第四段为智人时代,第五段为文明社会时代。这是用7.5个时空单位划分出来的具有形态意义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可参照的数值。最大周期的时空单位数也应是7.5个时空单位的整数倍。
18个时空单位和7.5个时空单位的周期的共约周期有90年时空单位的周期,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270年时空单位的周期。这三个可能的最大周期哪一个才是呢?
270个时空单位的时间长度的周期是最大周期吗?这里不进行实质上的证明,只提一种启示,电影底片每秒中播放24张,那么人在视觉上就会正好感觉到放影内容是正常连续的运动。如果我们以1/24秒为基准,连续翻64番,得到的时间为243亿年前。假设原始物质萌生于243亿年前,最小时空单位的时间长度为大于1/48小于1/24秒。那么对这这段时间用时空单位的时间长度的公比,进行分割可以得到约90个时空单位,加对称时代总计有180个时空单位。如果这能够成一种标准那么明显大于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全都将被舍弃。180个时空单位与36个时空单位相比较,算得上是一个“不大的数”的临界。
最大周期可能性较大的周期现在还剩下两种即9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和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我们已经可以综合的逐一检验它们是不是最大周期了。
这里的筛选只起到一种提示作用。严格的证明是看以这个最大周期为代表的一组周期的值的和乘以平滑上升的值的积是否与实际值相符。这里就有一个反复检验的过程。这里不再论述,结果180个时空单位被确定为最大周期。
有了最大周期后,可是最大周期的因子周期也是无限的,高度近似的。前面我们提出了周期关系的不均匀性。这种周期关系的不均匀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我们看世界发展的各种形态,每2个时空单位的周期表现出明显的形态特征。如资本主义社会、奴隶社会等,每6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也表现出明显的形态特征,如私有制社会、灵长类动物形态等。每18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也表现出形态特征,如自然形态和非自觉社会形态。18、6、2有怎样的关系呢?它们之间“三分”(或三倍)的关系,这是周期三分原则。任何一种意义的周期,对其两分再两分,是和发展中的肯定 否定 肯定 (否定之否定)的辩证逻辑相统一的,大的周期应是成对的包括小的肯定和否定.这就产生了周期的二分原则。
周期的三分原则、周期的二分原则和周期的共约原则,共同组成二、三共约原则。
对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或9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用二三共约原则进行演生其它周期,并不能得到18、6、2个时空单位的周期,最大周期和二三共约原则是如何结合的呢?
90个时空单位是18个时空单位的5倍。
180个时空单位是18个时空单位的10倍(或2×5倍)是否存在周期的五分原则或者周期的十分原则呢?我们可以看到五分原则和十分原则得到的周期大部分是相同的,使得这两个规则不能并存,两者只能有一个原则可以和最大周期及二三共约原则结合起来。
最终选择了五分原则,原因是用五分原则与二三共约原则及其它一些原则相合,对最大周期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进行划分,得到的一套周期与用十分原则得到的一套周期相比较由于两者有差别,核算的数值也有差别,用五分原则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更相符合。
前面也已论述,周期之间有不均匀的属性。对最大周期,进行一分是它自己,进行两分是一种情况。进行三分是一种情况。进行四分是和两分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有二分就不用四分了。进行五分是一种情况。进行六分。六分包含在二分和三分中,因而也没有增加进种情况的必要。八分和九分及十分都可由二、三、五分组合得到。在周期不均匀的属性的限制下,不能有更大数字的分化演生周期的原则了。是否存在周期的七分原则呢?不存在,七分会使周期很大一部分均匀的分布。七分和6分与8分十分近似,二分、三分、五分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不能采用七分进种分法,假使用了与实际也不相符合。二分、三分、五分原则是分化演生最大周期的可能的全部情况,这才使周期有了不均匀属性。
用二三五共约原则对最大周期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进行划分而得到全部因子周期。这里面较大一些周期的数量是不多的,且相互之间能显示出周期不均匀属性。能够在大的周期上反映出世界发展的波澜起伏。
但从小周期方面看,世界发展的波动性基本没有反映出来。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小时代的实际周期的波澜起伏的呢?
我曾用1/16个时空单位的周期和接近1/16个时空单位的周期的值和,与其它所有周期的值的和相乘,来反映小时代的波动性。与实际相比有一定程度的近似率。只是这种方式显得很生硬,没有和其它周期构成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解决小时代波动性的方案称为粒子综合波动方案。
进一步的认识是将具有2n(n为自然数)关系的一列周期用较小周期的值乘以较大周期的值,然后将这些值相加。这种方式突破了它所解决问题的范围。小时代的波动产生的根源不仅仅局限于小时代,而是全部周期都具有的属性的一种反映,就是一种周期与比它小的因子周期具有相乘的关系,这就是周期的周期。
这还是不够的。为什么一般周期以二三五共约原则进行组织而共同作用于平滑上升曲线。而一般周期的周期却以周期与周期之间具有2n(n称为自然数)关系的方式组织起来(也是以二分原则组织起来)作用于一般周期。有一种理论叫做“全息论“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事物的组成单位的内部结构与这个事物的结构,有类似性及相关性。这一思想指导我继续探索。之后认为每一个一般周期同时都受到比它小的全部因子周期的作用,在数学关系上表现为一个周期与它的全部因子周期(不包括它自身)的和相乘。这样小周期群和大周期群就建立起直接的关系。这样的模式反映了世界发展的两种周期表现,大周期现象和小周期现象,但相乘的关系变化幅度大了。全息论是思想不是公式.不能生硬推导。(待续)
对180个时空单位长度的最大周期用二三五共约原则推演出其它周期,推演出来的来的周期愈小,这个周期的近似周期就愈多,近似程度就愈高,这就使周期关系的不均匀属性降低。这种降低应是有限度的。是怎样的原则来节制用二三五共约原则进行无限推演周期种类的呢?
这使我们再度提起粒子综合波方案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最小周期的问题。最小周期是谁,为什么是它(或它们)。开始时提出了每一列有2n(n为自然数)关系的周期都有自己的一个最小周期。但在这些最小周期的关系及这些最小周期与其它周期的关系上,建立不起来严密的理论关系。而且每种最小周期小到什么程度才合适也难把握。
受量于论中的能量是以一种共同的最小单位一粒粒表现的。任意大的能量数总是这个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的启发。我提出存在一种最小周期并且其它周期的长度都是它的整数倍,最小周期是所有周期的因子周期。这个最小周期就是1/28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为什么是它放在周期的波动幅度的论述中。
以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为最大周期的一组周期,它们的周期波动幅度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呢?
如果是相同的,那么在三个方面都出现了问题。邻近最大周期的一些周期包括最大周期,它们对发展的平滑上升量的影响非常巨大。因为这些周期所含盖的时空单位很多。而已经经历的时空单位只有36个时空单位。这样在较多时空单位组成的时间段里。世界发展速度将明显低于2/t或明显高于2/t的平滑上升的增长率。而实际的世界发展情况在人类社会产生到现今时代大致等于平滑上升不受波动影响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如果大周期即便是较小的改变了这段时间内世界发展的平滑上升的增长率,那么上面那段时期,社会发展规模累积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规模也将产生巨大差别。如果大周期明显改变了这段时间发展的平滑上升增长率那么核算出来的这段时间最终规模的总量与实际相比差别的程度将达到惊人的水平。另一方面,小周期群的波动值的和,远强于小时代的实际的波动幅度。最后是接近两个时空单位长度的周期的一些周期,其波动值的和在老模式下与这个水平的周期波动的实际相比明显小了。
这三种情况说明周期幅度取相同的值是错误的,而这三种情况出现的错误,恰好,可以用另外一种谐调的模式设计一举校正过来,本周期模式的周期波动幅度的确定:
首先,陈述一下周期种类总表(看图)的结构。
对最大周期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逐次二分五次,分别得到90个、45个、45/2个、45/4个、45/8个时空单位的周期。加最大周期共计6种周期。然后对这6种周期分别逐次三分三次,又演生出18种周期,加原来6种周期,共计24种,作为一个模块,然后,对这个模块各周期分别逐次五分两次,得到2个新模块,加原模块共计三个模块,有72种周期。
如上述的方法,我们以15/2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为最大周期,也能演生出72种周期。前者和后者有27种周期是相同的,因而前后两者合计有117种周期,也是全部周期的总数,从整体上看,所有周期组成三层双叶结构。
全部周期以1/4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为中心,成中心对称分布。
最大周期为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最小周期是1/28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
3个时空单位的周期是中心大周期。
1/48个时空单位的周期是中心小周期。
以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为最大周期的72个周期所组成的一群周期(大周期群)成为3个时空单位的中心大周期的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以15/2个时空单位为最大周期的72个周期所组成的一群周期(小周期群)成为1/48个时空单位的中心小周期的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大周期群包括中心大周期和小周期群包括中心小周期以1/4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为中心成中心对称关系。这是一种全息式的对应关系。为从大的方面和小的方面反映世界发展的波动性找到了一种表达模式。
大周期群以180个时空单位为最大周期。在5次2分、3次3分、2次5分中逐个演生出72种周期。
25=32 33=27 52=25
32、27、25这三者的差别既没有超过2倍,而且较有次序。2分对应32,3分对应27,5分对应25。2分分5次,5分分2次,3分分3次,2分、3分、5分对应着5次、3次、2次。相同的三个数大小方向相反,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无需扩展的完整结构。
以15/2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为最大周期的一群周期其数理与大周期群相同。但准确理解时。应以1/2880个时空单位的最小周期为起点。2倍扩大5次,3倍扩大3次,5倍扩大2次,以这样的方式演生出小周期群。
最大周期以2分、3分、5分的方式向最小周期的方向演生各周期。而最小周期以“2倍”“3倍”“5倍”的方式向最大周期的方向演生各周期。
两者演生周期的交集,包括了本周期模式的全部周期。但这个交集中有18个“周期”不是本周期模式的组成部分。
排除这18个“周期”的原因就是上面所讲到的最大周期的分解和最小周期的扩大是受到一种数量的限制的。
这种数量的限制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只在排除这18个“周期”时用到。而最大周期的分解演生的周期,包括本周期模式的全部周期;最小周期的扩大演生的周期,也包括本周期模式的全部周期。本周期模式的117种周期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分解或扩大在数量上的限制是整个周期模式存在两个中心周期的一种反映。
大周期群和小周期群组成的整体:
2分用了8次、3分用了4次、5分用了2次。
2的8次方=256
3的4次方=81
5的2次方=25
256/81≈81/25,这反映了一定的次序性。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周期模式的整体:本周期模式是对1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2分6次,3分4次,10分2次所形成的周期模式的局部变动而得到的。本周期模式中依然可以看到这个模式的框架。
2的6次方=64
3的4次方=81
10的2次方=100
64、81、100两两比较差别都小于2
这种模式的最大周期与最小周期与本模式的完全相同。2分、3分本模式中 都有。10分是2分和5分的组合。本模式中也实际的存在,因而它这种模式数量上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模式产生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本周期模式在局部有突破这种限制的地方。只所以会有这种突破,也是因为2分、3分与10分的组合,本身就不是最简单的组合,10分是5分和2分的组合。但10分毕竟与5分有区别。
本周期模式以最简单的数理,完成了周期模式的构建,最终也包括了绝大部分的这种模式的周期,而且还略有扩大。
3个时空单位的周期做为中心周期重要的依据是其在形态特征上很明显,而且在这个大小的时代波动是明显的。
1/48时空单位在我们时代平均为4年左右的周期。这个时间长度的经济波动也是明显的。
这种实际情况在双中心的选择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个时空单位和1/48个时空单位的周期成为周期模式的双中心。
现在我们来确定这两个中心周期的波动幅度:
为什么中心小周期与中心大周期的波动幅度相一致呢?首先取相同的这个值是在世界发展的实际小周期的波动幅度的区间内。20世纪世界的几次大的危机都造成了经济总量的倒退。而大周期在一二十年内是平稳的。小周期波动的幅度只有与大周期相当。在小周期同向波动较密集的时候,才可能使世界发展率短暂的变为负值。这是一种实际的现象,它内在的本质是什么呢?
现有两种可能。
其一、全部周期分为两个层次。主周期层次包括全部周期种类.波动幅度以中心大周期为基准确定所有周期的波动幅度,辅周期作用于主周期有两种可能形式,一种是与主周期相乘。一种是与主周期相加。这两种情况都使数值偏大,与实际相比。
其二、就是认为各周期的波动幅度大小的分布情况成波浪式中心对称。双中心周期的波动幅度最大,其它周期的波动幅度逐层变小。波浪式中心对称是一种稳定状态,最大周期的波动幅度最小,较大的周期的波动幅度较小,到达3个时空单位的中心大周期时,波动幅度达到最大值,然后,较小的周期较小,逐层变小至1/4个时空单位的周期后,波动幅度的大小随周期的变小再次变大,逐层变大至1/48个时空单位的中心小周期时达到和中心大周期波动幅度相同的水平,更小的周期的波动幅度,再次变小,逐层变小,达到最小周期1/28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时,达到和最大周期波动幅度相同的水平,也是最小的波动幅度。并且认为这种波动幅度是自然形成的,没有原因。也没有辅周期的说法了。这样大周期和小周期在同一个层面上完成了全息式的对应,大小周期的相加本身就是相互的作用的方式.周期波动幅度与周期种类一样是非平直的。
180个时空单位至1/4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以3个时空单位的中心大周期的波动幅度1为基准通过p计算其值。p是所求周期的时空单位数与3的差别率,用小值比大值。1/4个时空单位至1/288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以1/48个时空单位的中心小周期的波动的波动幅度1为基准,通过p计算其值。p是所求周期的时空单位数与1/48的差别率,用小值比大值。
为什么会同时存在于直系发展主体之上117种不同的周期?
因为首先,直系发展主体的平 滑上升是加速的,因而使得,以周期时间不变的任意小的周期,在下一次的循环中被抛开。这是一种在最小量的情况下,发生的最小的质的飞跃。这种飞跃表现出的时空的间断性是其它所有间断性的基础。
其次,在这样的间断性的基础之上,以这种最细密的间断为一端,把直系发展主体的全程做为一个整体,也就是做为一个周期所表现出来的没有间断性为另一端,在这两端之间产生了众多程度不同的间断性和连续性不同对比关系的发展状态,也就是各种周期,研究发展过程的“度”,实质就是研究直系发展主体在发展中时空间断性和连续性的对比关系。
第三,世界的发展如同一个旋涡,时刻在不停的抛开上一刻产生的水波。世界的平滑上升性是这个旋涡的能量源,不断产生的各种新事物是一层层的水波,发展的过程使一切形式的事物表现出过时的迹象,因而发展的过程,在每一个新事物身上,又不在它们身上。发展的时空如同“灵魂”一般在每个新事物的躯壳上做短暂的逗留,便无影无踪的离去。各种形式的新事物,以不同的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延长或缩短着被抛弃的命运。这不同的质的规定性象是旋涡旋臂的不同部位,离中心愈近形态变化就愈快,离中心愈远形态变化就愈慢,各种不同的周期,构成了这完美的发展时空的旋涡。
我们在各种数量关系中广泛应用了t(距离极限时间公元2369.78年的年数)来建立函数关系,在周期模式中也不例外。周期波动曲线上的各点的位置,与周期所用的正弦函数中的角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波动曲线上的各点的位置与时间坐标上的t值也是一一对应的。利用这种一一对应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W的求解,所得值,完成函数关系构建。
如何将t转化为角度,再求它的正弦值呢?这就需要用到W=(lg10282669000/t)/lg1.618034
W实质是从起源总平衡点到求解时刻的时空单位的数量,在数学上是做为一个指数被求解的。
我们依据前面有关结论能够推出:M(或N)在每过一个时空单位,其要增加为原来的1.618034倍。这样它的增加过程可以用1.618034的W次方来表示。“W”每过一个时空单位增加“1”,它的增加完全是受发展的不均匀状态决定的,因而可以反映出求解时刻的时空单位数。且是完全相同的,W的变化区间在一个时空单位内为[0 ~1]之间.同时,一个时空单位的周期,其度数变化区间在[0 ~360°]之间这样用360°乘以指数W,其乘积的区间在[0 ~360°]之间。这样就完成了将时间t转化为角度的过程,如果是两个时空单位的周期,W的变化区间在[0 ~2]之间,我们将W值除以“2”得到的值的变化区间仍在[0 ~1]之间,而用这个区间里的值与360°相乘,其乘积区间仍在[0 ~360°]之间。其它种类的周期依例类推。在除起始循环的时空单位外的其它时空单位,W的值和角度值也有类似的对应关系。这样就最终建立了t求与角度的对应关系。
这个指数值W是如何求得的,下面是它的推导过程:
我们先求Mn
Mn = M1 ×(t1+1)/t1 ×[(t1-1)+1]/(t1-1)
×……×[(t1-n+1)+1]/(t1-n+1)
=M1(t1+1)/(t1-n+1)
=M1×(t1+1)/tn
又因Mn可表示为Mn=1.618034W×M1
所以M1×(t1+1)/tn =1.618034W×M1
W=[lg(t1+1)/t]/ lg1.618034tn也就是t求即求解时刻距离极限时间的年个数,当t1=10282669000年前时t1+1=10282669001公式简化为:
W=(lg10282669000/t)/ lg1.618034
对周期规律一些基础性方面的论述。
世界发展的周期规律和世界发展的平滑上升规律是不同的。平滑上升量的变化始终表现为渐变,没有明显的界线,且它的上升是累进的。周期律却将世界发展的各种程度的阶段分开,这种分开达到明显的“质”的区别程度,反映出世界发展的时代特征性,不同时代对应不同质的发展主体。而平滑上升不表现世界发展的时代特征。周期波动性有时使增加的速度大于平滑上升的速度,有时小于平滑上升的速度。有时出现负增长,有时使增加的速度大于平滑上升速度的几倍。但它总是在平滑曲线上下波动,不会脱离得太久。从宏观上说平滑上升量在较长的发展时间里,变化的幅度十分明显,且有无限趋势。而波动幅度在前者那段时间里看,却显得微不足道。但在较小的发展时间里,周期波动带来的变化却远强于平滑上升的幅度,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我们又应以怎样的时空观来把握呢?
对各种具体发展加以考察能够发现这样的规律,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发展的非主导事物,在主导事物的晚期,经过一系列过程,取得发展的主导地位,从而改变直系序列的直接承接性,或发展主导事物的弱势部分,在强势部分的晚期取得发展的强势地位,局部的改变了直系序列的部分内涵。无论是弱势事物或弱势局部,在主导事物的中期,在发展程度上都弱于主导事物,它们在主导事物晚期取代主导事物的地位,都将造成发展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落差,这种落差也是经过逐步的量变完成的。在周期上表现为下波期。表现为时间在相对意义上的倒退,空间在相对意义上的缩小。而当新事物获得优势地位,就会大规模的发展,逐步全面占有发展资源。使发展在空间上大幅度扩张,时间上明显缩短。这种情况下也是逐步在量变中完成的。在周期上表现为上波期。上波期是发展主导事物的兴盛时代,也是这一事物的中期,它的早期是上升期,晚期是衰落期。这样一种主导事物的直接承接部分,只在三个时代中显得重要。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周期律实质上就是世界发展时空的间断性的量化表现。而平滑上升规律是世界发展时空连续性的表现。同时细察时,平滑上升中也渗透着间断性(即小间断性)。周期波动中也渗透着连续性(即小连续性)。因而发展时空具有两种属性,即间断性和连续性。两者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之中。世界发展过程就是在这种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双重作用下展开的。
做为发展时空属性反映的平滑上升规律中的众多等式,在周期律的作用下,出现微弱的临时的不等性,体现了发展周期性,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过程,也就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一般发展的时空属性。发展时空的连续性和间断性是发展时空属性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世界发展的非因果相对应规律。
社会主义在东欧的俄国最早胜利,扩及多国,最终在东方的中国站稳脚跟,并且现在的世界,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最主要的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中国成为社会主义时代到来时(公元2074年)的最进步的主导国家的可能性极大。世界将因那时的中国而发生深刻的变化。
资本主义在西欧最早产生,并成长壮大,改变了全世界,成为世界的主导者,东方世界普遍处于落后状态。
封建社会最早在中国产生,并长期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欧洲晚于中国近千年才进入封建时代,且起步时十分落后。
奴隶社会在埃及、两河流域最早产生,早于其它地区一千多年,这些地区在古代联系密切,在其相关区域地中海地区将奴隶社会推进到空前发达状态。与这相比中国的奴隶制社会产生的晚些,并且发展不够充分。
原始社会后期的农业革命(它与文明时代相差两个时空单位),中国是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上面叙述的现象,用什么模式可以达到一般性的反映世界的发展呢?
这就是我提出世界发展的非因果相对应规律的原因。
世界发展的非因果相对应规律是用来反映直系世界发展主体的相对独立的若干局部,相互交替赶超规律的理论。
这一规律,建立在世界发展的周期规律之上。
首先,认为世界发展的较大阶段的直系发展主体的各局部的起源是共同的。
其次,从起点开始发展主体总是先经历一个质聚形态,再经历一个量散形态依次交替变化 。
质聚形态是指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能够保持质上相对不变的延续两个时代的前期的相对小形态。
量散形态是指能够保持质上相对不变的延续两个时代的后期的相对小形态。
质聚形态和量散形态,从相对小形态的角度看是交替变化的。从相对较大形态的角度看,前者是较大形态的质变期的表现形式。后者是量变期的表现形式,两者是一个事物的完整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不是交替的,这也是大小周期的相互关系。
第三、在量散形态或更早一些会产生若干种同质的亚形态,在这若干种亚形态中,发展最快最强的一个亚形态作为发展主体的显性部分。其余部分作为发展主体的潜性部分。发展主体的显性部分和潜性部分,在更大的发展阶段能够交替让位并最终融合的,那么它们的关系就是闭时空关系、闭时空关系有四种形式:(1)无极型(2)多极型(3)两极型(4)融合型。另一方面,量散形态的对立中的亚形态不能够参与交替让位,并且没有最终融合的可能,那么它们这种亚形态就与其它亚形态构成开时空关系。它们将逐渐被排除在直系发展主体之外。
发展主体显性部分与潜性部分的交替变位是它们在发展中发展速度差异性的表现形式。
总之,早产生的同质事物,会产生大的规模,而保持较低的速度。晚产生的同质事物,产生时就有较高的速度,在这种基础上容易产生新事物的萌芽,当新时代到来时,晚产生的同质事物的直接演化形态(新事物)就将较早的发展状大起来。但由于这个新事物产生早,它的规模会在这个新时代变的较大,因而它的速度将具有较大的保守性,到了更新的时代。它会逐步的落后。而为更新的事物代替。
世界发展速度的总模式 (略式180~1/20个时空单位的周期)
Vg=(2+1/t)/t×[1- 0.011sin(2W)- 0.022sin(4W)-0.044sin(8W)
-0.089sin(16W)-0.178sin(32W)-0.356sin(64W)-0.033sin(6W)-0.067sin(12W)
-0.133sin(24W)-0.267sin(48W)-0.533sin(96W)-0.938sin(192W)
-0.469sin(384W)-0.1sin(18W)-0.2sin(36W)-0.4sin(72W)-0.8sin(144W)
-0.625sin(288W)-0.313sin(576W)-0.156sin(1152W)-0.3sin(54W)
-0.6sin(108W)-0.833sin(216W)-0.417sin(432W)-0.208sin(864W)
-0.15sin(1728W)-0.3sin(3456W)-0.139sin(1296W)-0.225sin(2592W)
-0.45sin(5184W)-0.056sin(10W)-0.111sin(20W)-0.222sin(40W)
-0.444sin(80W)-889sin(160W)-0.563sin(320W)-0.167sin(30W)
-0.333sin(60W)-0.667sin(120W)-0.75sin(240W)-0.375sin(480W)
-0.188sin(960W)-0.167sin(1920W)-0.5sin(90W)- sin(180W)-0.5sin(360W)
-0.25sin(720W)-0.125sin(1440W)-0.25sin(2880W)-0.5sin(5760W)
-0.667sin(270W)-0.333sin(540W)-0.167sin(1080W)-0.188sin(2160W)
-0.375sin(4320W)-0.75sin(6480W)-0.278sin(50W)-0.556sin(100W)
-0.9sin(200W)-0.45sin(400W)-0.225sin(800W)-0.139sin(1600W)
-0.313sin(3600W)-0.833sin(150W)-0.6sin(300W)-0.3sin(600W)
-0.15sin(1200W)-0.208sin(2400W)-0.417sin(4800W)-0.4sin(450W)
-0.2sin(900W)-0.156sin(1800W)-0.625sin(7200W)]
Vg是世界发展的年增长率
t为求证年份距离极限时间公元2369.78年的年个数
W= lg(10282669000/t)/lg1.618034
世界发展的周期种类总表
全部135个周期
单位:1个时空单位的周期
4/45
2/45
1/45
1/90
1/180
1/360
1/720
1/1440
1/2880
4/15
2/15
1/15
1/30
1/60
1/120
1/240
1/480
1/960
4/5
2/5
1/5
1/10
1/20
1/40
1/80
1/160
1/320
12/5
6/5
3/5
3/10
3/20
3/40
3/80
3/160
3/320
36/5
18/5
9/5
9/10
9/20
9/40
9/80
9/160
9/320
4/9
2/9
1/9
1/18
1/36
1/72
1/144
1/288
1/576
4/3
2/3
1/3
1/6
1/12
1/24
1/48
1/96
1/192
4
2
1
1/2
1/4
1/8
1/16
1/32
1/64
12
6
3
3/2
3/4
3/8
3/16
3/32
3/64
36/5
18/5
9/5
9/10
9/20
9/40
9/80
9/160
9/320
20/9
10/9
5/9
5/18
5/36
5/72
5/144
5/288
5/576
20/3
10/3
5/3
5/6
5/12
5/24
5/48
5/96
5/192
20
10
5
5/2
5/4
5/8
5/16
5/32
5/64
60
30
15
15/2
15/4
15/8
15/16
15/32
15/64
180
90
45
45/2
45/4
45/8
45/16
45/32
45/64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