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北方学院(北京化工北方学院:点亮北方之光)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明天就是“五·四”青年节了,但对榆林还有另一番重要意义:5月4日是榆林学院这所榆林真正意义上唯一一所大学,迎来它百年校庆的日子。

从最早的四师到绥德师范,再到今天的榆林学院,100年来,这所高校无论革命时期,还是当下新时代,都对榆林区域发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此前我们曾系统解读了榆林学院与绥德师范历史渊源,并用100张图细说了整个学校的发展进程;不久前,我们还深度报道榆林学院新校区建设。

这篇文章,我们将回应广大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关注榆林教育人士,对于榆林学院近几年发展——榆林学院在人才建设、科研创新、教学就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哪些成绩?这一系列的进展又是如何推进的?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教学人才一直榆林学院最大的短板之一,回溯榆林学院这几年发展中,人才招募方面的进步是无法回避的。

榆林学院一份官方材料称:“学校将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工作作为追赶超越的重要任务。”

榆林学院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建设榆林大学,但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

由学院更名为大学,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

也就是说,学院想要更名大学,博士是“硬通货”。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然而对榆林学院而言,招引博士谈何容易。当下,普通二本招不到博士的情况普遍存在,除了学校层次和专业问题外,地域限制更是地方性高校招人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榆林情况更甚。受城市地域位置、城市知名度、学校排名等多重因素影响,榆林学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大规模吸引到高质量人才。再加上省会西安高校众多的虹吸效应,也加剧了榆林招引人才的难度。

近两年榆林经济飙升,榆林学院也抓住机会,下血本招引高质量人才。

我们统计官方数据发现,从2021年开始,榆林学院每年投入6000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2021年当年引育高水平博士54人,超过2020年全校博士总量的三分之一;2022年又引进高水平博士50名。

一名榆林学院博士称,学校还鼓励40岁以下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仅仅去年一年,就有89名教师攻读博士。实施的“青年教师培优工程”中,为新进博士提供20万元到30万元科研启动费。

至此,博士短板迅速补齐,榆林学院1100多名老师,目前博士已达216人。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此外,榆林学院还不断拓宽教师提升渠道,实施“榆溪学者”人才计划,为人才向上发展铺设阶梯;评选“最美榆苑人”,鼓励老师人人思进、良性竞争;遴选中青年学术骨干参加培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水平。公开资料显示,他们2021年组织“北大班”,2022年组织“交大班”。

榆林学院还依托“秦创原”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研究院,实现人才共引共用,成果共研共享:

? 2022年,从西交大引进知名学者王进仕,任能源工程学院院长;

? 2021年,引进国家级人才、西交大化工学院博导常春然,任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这是榆林学院的优势学科,院长职务曾一度空缺。

这也能看出来,榆林学院招引人才并非盲目追求数量,而是“按需引才,精准引才”,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加强新能源、能源化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这些领域要么在前沿,要么契合榆林本土的特长与发展诉求。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这背后,是榆林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于本土高等教育的深度认识以及前瞻视野。不少接受「大秦直道」采访的榆林学院领导、老师都告诉我们:“这两年学院进步飞速,尤其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肉眼可见!”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榆林学院提出“竞争中成长新机制”,大大提升了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教书育人能力和成长成才能力。

一名榆林学院老师称:“学院强调‘校场赛马’用干部,全面考核教师科研成果、教学任务、学生就业、学科竞赛等方面工作。”

竞争之下,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与此同时,榆林学院建立和实行科学的激励机制——将绩效工资总量的30%进行目标考核,引导激励广大教师强教学、重科研、争项目,激发了全校教职工的内生动力。

比如在科研项目和经费上,榆林学院去年全年共争取各级各类项目670项,立项金额1.68亿元,到账经费1.4亿元——而在2019年,榆林学院到账科研经费还不足4500万元。

今天高校的发展,经费是重要保障,但国内高校建设经费向头部高校倾斜,地方高校难以追赶。在这种大背景下,榆林能争取到上亿的经费支持,实属不易——横向比较发现,宝鸡、汉中等地的高校经费才三四千万,西安不少一本大学经费也就四五千万。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充足的科研资金也是榆林学院冲刺国家奖项的重要保障,这是榆林学院升格大学的必过关卡——学院升格大学,要求有20项省级奖项,其中2项是国家奖项。榆林学院获奖数量与此还尚有差距。

不过我们也发现,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等方面,榆林学院一直在进步:

? 仅去年一年,榆林学院就立项16项国家级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03项省级项目、204项厅局级项目;

? 获批省级科研平台4个、市级科研平台7个,获批数量居全省高校前列;

? 获省级科研成果奖项14项,包括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首次覆盖省科技奖三大奖。

? 全校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560多篇,其中SCI收录139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2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5部;

? 取得专利123项……

这些数据都是史无前例的。

榆林学院还引入中科院、国科大等王牌院校,在榆林学院建立分院,这对榆林学院的科研力量是极大的加持——2022年8月开院运行以来,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已经实现能源革命科技专项立项6项、人工智能专项立项6项。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省域科研综合竞争指数中,榆林学院位居全国第10位——全国地方高校680多所,榆林学院能排到第10,这极为难得。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其实一座高校的原旨和终极目的,还是学生的培养。那榆林学院的毕业生,这几年质量如何呢?

我们注意到,在武书连“2022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榆林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排名较新生质量排名由E递进到C,提升332名。

也就是说,榆林学院学生招进来时是E级,经过四年培养达到了C级,直接跃升两个台阶。

另外相关资料显示,榆林学院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升学率接近15%,在陕西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在就业如此困难的今天,这种成绩也极为难得。

这背后是榆林学院对学生培养质量及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榆林学院一份公开文件中提到:“要通过高质量就业倒逼人才培养质量。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大抓就业工作,把就业作为政治任务来抓,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既要重视就业率,更要重视就业质量,实行当年就业率和就业增长率二重考核制度。”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基于此,榆林学院还加强与政府部门、大院大所、大型企业合作,深度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合作共建。比如:

? 与华为合作共建华为榆林ICT学院;

? 与北元化工联合设置“北元人才班”;

? 与俄罗斯北方联邦大学合作举办国内首个石油工程专业办学项目……

其实毕业学生质量与招生时生源有很大关系。与往年相比,2022年学校生源质量也明显提高,录取分数大幅提升:文史类录取位次较上一年提高482位,理工类录取位次较上一年提高2761位,中外合办专业录取位次较上一年提高4469位。

这种进步幅度在省内绝无仅有,全国也为数不多。用一位学生家长的话说就是:“榆林学院过去不想上,现在不好上。”

榆林学院日常教学也更注重学生的实战能力,比如榆林学院文学院的新闻学专业,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时不再写论文,而是在临近毕业的大半年里,实战采访,直接撰写系列深度报道作品。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榆林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也在近一两年里实现重要突破。最初,榆林学院只有2个硕士点,现在已经有9个了,且正在精心准备14个硕士点的申报材料。

研究生在校期间学术成绩也相当不错:共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SCI 15篇,核心以上33篇,授权专利15项,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5项……

去年6月,榆林学院首届29名硕士研究生全部顺利毕业,实现100%高质量就业,其中2名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一座高校对一座城市的意义,早已超出了教育教学本身,它是文化与城市气质的策源地。近两年,榆林学院的一举一动也备受这座城市的关注。

不久前,榆林学院新校区一期先导工程项目主体封顶——这是榆林学院近两年发展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新校区的建设速度极快,从去年5月正式开工到主体封顶,仅用了不到11个月。榆林学院新校区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李锦红告诉我们:“这可能是榆林历史上最快的项目了。”

按照计划,新校区一期项目今年年底就能投入使用,二期主体工程也会在今年9月30日前实现实质性开工。榆林学院校长许云华初步预估:“新校区将在202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彻底建好,实现整体搬迁。”

“迁校址、升大学、合作联系中科院……”这些任何一个单拎出来都足够轰动的事情,竟是一所身处黄土高原腹地的本科院校,在短短一两年时间之内就集中启动的。

尤其是“升格大学”,这是榆林学院最期盼、最急迫的命题之一。而榆林学院仅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21年8月,确定要在2023年建校百年之际,办学条件达到更名大学标准,“十四五”末完成大学更名;

2022年1月,榆林学院大学设置规划就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考核答辩——是当年陕西省唯一一所入围升级计划的学院。

这种高效背后,是榆林学院乃至整个榆林,对一所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大学的强烈期盼。

与此同时,在很现实的高校排名中,榆林学院这两年也进步神速。比如在全国高校都非常看重的“软科中国高校排名”中,榆林学院排名持续上升。

不久前,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榆林学院综合实力位列全国高校第448位,较2022年提升了19个位次;在陕西高校中,榆林学院位列第19位,较2022年提升了2个位次。
这两年,榆林唯一一所大学做了什么?

而在去年年底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评级”中,榆林学院评级C2,领先同类院校。

感叹:“这个学校越来越像大学的模样了,虽然达到大学还需要时间,但是自我感觉越来越像大学的模样。”

今天,榆林经济飙升,城市发展迎来史上最好的阶段;榆林学院经过100年的不断阶跃,也迎来几乎前所未有的发展好阶段。明天一过,又是一个新起点

抄写如有意义联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