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到怀化火车旅行攻略
文丨王青春
时令虽已是初夏,或许是农历闰月的缘故,气候却仍像是在春季,江南依然是一派烟雨迷蒙的景象。走进雪峰山腹地的溆浦,此时更是云雾缭绕、淫雨霏霏,空气中竟还透着些许寒意。“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不由得想起年轻时熟读的这句诗语,连同三闾大夫屈原一起,搅动着记忆和现实。
云雾缭绕的雪峰山
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楚国贵族,伟大的爱国者和诗人。公元前296年,从流放地回到朝廷不到三年的屈原,再次被放逐,并被免去三闾大夫职务。他从楚都郢(今湖北荆州)出发,沿长江东下,辗转江南,最远到达了陵阳(今安徽池州附近)。后来,他又经长江到达洞庭湖,然后溯沅江而上,过常德、辰溪,于冬春之季到达溆浦,从此在溆浦定居下来。
溆浦,位于湘西怀化,沅水中游、雪峰山北麓,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县。战国时期楚威王在此设置黔中郡,后来汉高祖刘邦在此设义陵县,为武陵郡治所在。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改义陵县为溆浦县,从此溆浦县名沿用至今。溆浦之名,取自屈原诗歌《涉江 》,“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这是“溆浦” 一词在历史上的首次出现,从此,这个偏远山区与屈原结下了难解之缘。
溆浦县城溆水河两岸
屈原在溆浦居住生活了大约十年左右。他虽然“处江湖之远”,却仍时刻关注庙堂国事,既“忧其君”又“忧其民”。他回想起之前秦军大败楚军、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十分痛惜,“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九章·哀郢》);流放路上,他回望故都,一步三回头,感慨万千,“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九章·哀郢》);他既感恩楚怀王曾经的知遇之恩,又悲愤怀王听信谗言重用小人,“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追求“美政”的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始终陪伴三闾大夫一生,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流放溆浦期间,屈原没有因政治的失意、他人的不解和地理的偏远而向命运低头。他愤世嫉俗,不忘初心,始终坚持正大光明、端直高洁的品格,宁愿流落乡野也不屈服。“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他毫无后悔自己的选择,“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九章·涉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他说“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溆浦地处雪峰山区,四周峰峦叠嶂,海拔在700米以上,地形闭塞。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各自保留了传统的民族文化。这里民风淳朴豪放,有法祖敬天、崇尚巫风的习俗。屈原曾长期担任三闾大夫职务,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期楚国负责主持宗庙祭祀和教育文化等事项的官职。屈原来到溆浦之后,马上被这里丰富、独特的民俗传统和文化所吸引,他深入研究、广泛收集当地民俗风情,创作了《涉江》《离骚》《九歌》《天问》等诗歌,完成了从政治家到诗人的转变,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流放溆浦期间,屈原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他每创作一首诗歌,都要用当地方言念给老百姓听,请他们提意见,因此屈原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楚地印记。屈原共留下诗歌25篇,被统称《楚辞》,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新体裁——楚辞体。据说,诵读《楚辞》一定要发楚声、用楚调,溆浦也因此被中国屈原学会认定为“屈原故里,楚辞之源”。
溆浦思蒙风雨桥
屈原于本应是人生鼎盛时期的中年被流放,颠沛流离,最后是诡异绮丽的沅水风光吸引了他、热情淳朴的溆浦人民留住了他、神秘独特的雪峰山文化迷住了他,给他心灵以慰藉、创作以灵感。毛主席曾说,“屈原如果继续当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因为丢了官,才有可能接近下层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的作品”。流放成就了诗人,溆浦成就了《楚辞》,《楚辞》成就了屈原。屈原在溆浦的生活,也给溆浦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屈原也成就了溆浦。屈原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端直高洁、刚正不阿的道德品格,以及浪漫奔放、飘逸自由的文学风格,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了溆浦和湖湘,既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也是二千多年来溆浦一个偏僻小地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文化基因。
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陷黔中郡,公元前278年,名将白起率秦军大举攻楚。大概是在这期间,屈原离开了溆浦,在沅水、湘江一带漂泊。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屈原听到“白起拔郢”的消息,极度绝望,于悲愤中写下了《惜往日》《怀沙》两首绝命辞,于初五日投汨罗江,一代良相、诗人香消玉殒。
伫立溆水河畔,眺望着连绵的雪峰山脉,我思绪万千,仿佛听到了三闾大夫悲愤激越的吟诵之声……
(作者系长沙市雨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