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魔侠异想天开 奇幻穿越神秘探险

本人于2022年共读书81种,其中中国史相关图书共有18种,今特对这18种图书一一进行简评,为读者朋友购买与阅读提供参考,本期书评为2022年读书最后一篇。所有评语仅代表个人浅见,图书顺序按出版早晚排列。
01、安徽省博物馆编:《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本书是安徽省博物馆编写的一部馆藏青铜器的图册,收录了100件商周秦汉青铜器,以商周铜器为主。因为图书出版年代较早,收录图片不算清晰;而对于文物的解读信息,本书则全部附录于所有图片之后,而且是以竖排排版,这就给阅读带来了不便;解读信息包括文物拓片、文字资料等,还算中规中矩,但对文字的解读较少。
02、钟少异:《龙泉霜雪:古剑的历史和传说》,三联书店,1998年。
本书是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钟少异一部关于中国剑历史的读物,三联书店“中华文库”的一种,也是市面上较系统的一部关于古剑的历史读物。与《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等该系列书籍定位类似,这也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大家小书著作,既能讲述历史文献,又能兼顾考古发现,对于先秦青铜剑的介绍非常详细;美中不足的是,对于汉代以后盛行的铁剑介绍较为简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荐读】2022年读书目录(肆):中国史系列十八种
03、朱丹:《青铜兵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本书是收藏家朱丹编著的一部兵器图册,以作者收藏的青铜兵器为主,也有个别石制、铁制兵器,或博物馆藏品,按照作者标注,其中不少是云南一带的三江文化古滇式青铜兵器。不过,书中不少兵器,很明显严重不符合时代文物特征,如春秋战国青铜飞镖、战国青铜流星锤、战国箭簇树、战国立雕穿山甲纽青铜斧、汉代半月青铜戟、尤其是一件战国汉代青铜胄,和洛阳造的工艺品如出一辙。作者想以此建立“青铜兵器学”,着实有些异想天开。
04、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制胜之道:孙子兵法暨中国古代军事文物精品展》,文物出版社,2008年。
本书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临展的配套图册。图片除了收录孙武和古代军事有关的一些文物外,还有相关的一些书影、人物画像、战争示意图、风景图等图片,没有突出文物展的性质。文字解析非常简单,甚至不少文物没有注明来历;图片排列顺序也不明确,前后出现不少相同的文物。
05、仪征博物馆编:《仪征出土文物集粹》,文物出版社,2008年。
本书是扬州仪征博物馆编写的一本仪征古代出土文物图册,以先秦西汉文物为主,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内容。大多数文物比较普通,但也有几件比较特殊,像秦代铜铍被汉代加工为铩、汉代彩绘四神纹漆盾、铜卜字戟、占卜漆式盘等等,有一把剑及鞘保存比较完整,附录《仪征文物考古著述》有参考价值。
06、魏兵:《中国兵器甲胄图典》,中华书局,2011年。
本书是学者魏兵编著的一部古代兵器甲胄的著作。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引用了巨量彩图,其中有文物、雕像、画像等等,不但包括传统华夏民族的兵器、甲胄,而且注意引用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外国的甲胄对比,特别是引用京剧的甲胄服饰,更让人眼前一亮。缺陷在于不少文物未标注来源,这就削弱了其学术价值;还有几处张冠李戴的错误,如把明代的《二郎搜山图》标注为宋代(P189),把汉二十家子出土甲标注为徐州楚王陵出土(P337);有些图片质量不高,如彩色秦俑低档工艺品;对商周青铜面具理解也值得商榷。均为美中不足之处。
【荐读】2022年读书目录(肆):中国史系列十八种
07、王仁湘:《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本书是考古学者王仁湘关于古代带钩与带扣的一部专著,也是目前唯一一部相关专著。全书结合传世文献与考古文物,系统讲述了带钩与带扣的形制、发展与历史故事。在作者看来,带钩起源于春秋中期(良渚文化曾使用,但未流传于商周),衰落于魏晋时期;带扣则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曹丕的偏爱:巴蜀双钩》一文中指出文献中的“吴钩”本为吴国带钩,此观点可结合曹锦炎《吴王光铜带钩小考》一文阅读。新版《束带矜庄:古代带钩与带扣》(文物出版社2022年版)已出。
08、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本书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永华的一部古代军戎服饰的著作,其中包括甲胄与戎装两方面的服饰。书中除了引用大量考古资料外,还有不少文物的配图,以及若干作者自己手绘的复原图片,是古代军戎服饰著作的开山鼻祖(95年初,03年2版)。较之《画说中国历代甲胄》,内容更加系统翔实,对于冠帽、鞋履的式样都有详细描述。但复原图整体不够精细准确,如汉代武弁在作者笔下是平巾帻加冠,但这应该只是东汉形制,西汉实际上应该只有一个冠(或加一条头巾);汉卜字戟、汉剑等等也画得比较粗糙。
09、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本书是石泉先生一部关于荆楚历史地理的论文集,石老是武大历史地理学奠基者,陈伟、徐少华、晏昌贵等楚学专家及鲁西奇都出自其门下。这部论文集的基础观点是古代江非长江专称,核心观点是楚郢都和齐梁前江陵都在宜城而非荆州。但荆州出土数例汉代《告地书》都明确提到“江陵丞”,这足以击破石老的一系列论点。但江非长江专称的观点以及春秋郢都在宜城的论证仍有价值。
【荐读】2022年读书目录(肆):中国史系列十八种
10、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本书是石泉先生另一部关于荆楚历史地理的论文集,观点延续了第一部《新探》,故而问题也与第一部一样,齐梁以前江陵城在宜城的核心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对我最有价值的是,附录第一篇对吴楚交战地名的考释,石老论证这些地名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而非长江流域,可惜文章没有写完。按照第一部自序的观点,吴国核心区在淮河下游,这是非常值得探索的观点。
11、靳希:《〈史记〉神秘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本书是陕西师范大学靳希老师一部关于《史记》神秘文化的著作(博士论文改编)。本书虽名“研究”,但实际上更像是资料汇编,主要内容将《史记》中关于降生、祭祀、占卜、祝咒、五行、相术等六方面的史料予以钩沉,但解读非常简略且观点陈旧,如把《史记》感生神话解释为母系氏族社会特征,也基本没有结合其它文献进行深入解读。不过相对于其硕士论文改的《〈山海经〉“神”符号探析》,也算是有进步了。
12、金铁木主编:《中国古兵器大揭秘·军团篇》,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本书是央视纪录片《古兵器大揭秘》的配套读物,文章系在文案的基础上改编而成。主要围绕《西周战车军团》《大汉神弩兵》《大唐陌刀队》《蒙古骑兵》《大明神机营》五章叙述,整体内容比较单薄且多有讹误,如作者根据晚出《六韬》《越绝书》记录,认为春秋泓水之战楚军主要是步兵用弩克制宋军战车,这是没有依据的;对于陌刀的复原也不可靠。此外,插图所配的动画也不美观。
13、金铁木主编:《中国古兵器大揭秘·对决篇》,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本书是央视纪录片《古兵器大揭秘》的配套读物,文章系在文案的基础上改编而成。主要围绕《铁戟与钩镶》《明光铠与槊》《神臂弓与铁浮图》《打击兵器与冷锻甲》《狼筅与倭刀》五章叙述,整体内容比较单薄,错误比《军团篇》少但仍有一些,如作者未区分商周时期的青铜斧和钺,把亚丑钺误标记为妇好墓出土,等等;插图所配的动画也不美观。
14、陈大威编著/绘:《画说中国历代甲胄》,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
本书是独立学者陈大威的一部古代甲胄复原图集。陈大威先生系游戏制作人、设计师,而这部图集都是作者自己用电脑绘制而成。因为原始资料的缺乏,不少复原系想象设计,作者也会在解说中一一说明,还会讲解穿戴方式。对于某些有争议的考证,作者会把不同观点列举。但也有些可商之处,如商代铜面具应该不是作战戴在脸部的,因为过于沉重;也有可以补之处,如宝鸡出土西周铜甲、滕州出土西周铜皮复合胄,书中未予记录。不过,这本书仍然是甲胄爱好者的入门首选读物。
【荐读】2022年读书目录(肆):中国史系列十八种
15、秦川、贾红东编著:《谈古说兵:中国古代兵器赏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本书是收藏家秦川、贾红东编著的一部古代兵器文集,按文物类别分篇章,讲述各种文物形制的发展,并且配有海量文物图片。其中除了少量博物馆的图片外,大部分图片都来自作者和其它收藏家之手,但这些文物真实性存在疑问,比如其中的商代金乌纹直内戈、汉代响铃双铁槊、汉代五龙钩镶等,在其它地方没有出现过。文章主要依据藏品写成,系统性上也有一定欠缺。总之,对这种依据民间藏品书写的著作,还是应该慎重对待。
16、周渝:《中国甲胄史图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
本书是友周渝的一部古代甲胄史随笔集。周渝是《国家人文历史》的资深编辑、作者,又是甲胄、汉服圈的资深玩家,相对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和陈大威《画说中国历代甲胄》来说,这本书有三大特色:第一是不但吸收了这两本书的研究成果,而且还咨询了甲胄圈内的手工匠人;第二是在配图不但取得了这两本书的图片授权,还配了一些商家的甲胄复原图和一些精美的模型图片,也有作者本人出镜;第三是不仅就甲胄解读甲胄,也讲述了背后的战争故事。总之,对古代甲胄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这本书。
17、徐建委:《文献考古:关于〈左传〉〈史记〉关系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21年。
本书是人大副教授徐建委一部关于《左传》《史记》研究的文献学著作,并非熟悉的“考古”概念,而旨在由《史记》研究早期《左传》的形态。全书共由环环相扣的六章组成:第一章论证刘歆极有可能对《左传》进行过改动;第二章指出《本纪》《世家》和《十二诸侯年表》主要采用《春秋》资料;第三章指出《史记》取材除了《春秋》还有另外一套故事系统;第四章论证两汉时人编书没有追求作品著作权和内在统一性;第五章是从《十二诸侯年表》中相关记录勾画出“古本《左传》”的记录;第六章是从《左传》季札观乐事件出发,论证吴王余祭被杀时间有误,肯定《史记·吴太伯世家》而否认《左传》。此外,前言中提出的间离化、去主体化、非线性、功能优先的原则也很值得借鉴。尽管结论未必都可靠,但不论方法还是内容,都是目前相关文献学研究不可回避的一部佳作。
【荐读】2022年读书目录(肆):中国史系列十八种
18、龙丘雪:《古人吃饭那些事儿》,万卷出版公司,2022年。
本书是友龙丘雪的一部古代饮食史随笔集。龙丘雪是汉学博士,又精于烹饪之道,加之文笔细腻优美,所写的饮食史通俗著作,读之有色香味俱全的感觉,非常值得一读,是古代饮食史入门的绝佳之作。本人另有关于本书的书评一篇。同系列还有友朱军营著《古人生活那些事儿》。
【荐读】2022年读书目录(肆):中国史系列十八种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