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儿子 学习成长史

《时代的见证者》摘录

“思想,就是推动自己和全人类的生活的力量。”
——托尔斯泰

1978年,邓小平同志以非凡的胆识和科学的态度,冲破各种阻力,打破社会发展的僵局,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启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进程。
在过去40年间,中国就像一个巨大的试验场,人们在改革开放的鼓舞下热火朝天,豪情万丈。其中,企业家是创造历史的推动力量。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把现代商业定义为以“永不停止的狂风”和“创造性的破坏”为特征的经济系统,中国企业家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过程恰恰符合这个描述,他们在改变命运的同时也参与、推动了大国崛起与经济腾飞。
辉煌中有暗淡,喜悦中有辛酸,创业路途中有无数次喧嚣与宁静、挣扎与沉沦的镜头交替出现,这才是成功背后的真相。透过鲜活生动的故事,汲取向上不屈的力量,才能理解这个从无到有的阶层,理解中国改革开放40年。
40年风云激荡,波澜壮阔。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3万多亿美元,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4倍,总量突破90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1.8%提高到15%,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39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4元增加到14600多元;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中,中国企业数量达到120家,与榜首美国仅差6家。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实力重回世界舞台中心。
40年并不漫长,如今到了深化改革的时刻,尽管出发的口号与仪式似曾相识,可局面已千差万别,深化改革的难度和风险并未减少,争论与博弈仍未平息。历史虽远去,40年的成败得失依然镜鉴当今。检验改革真伪的标准,在于市场是否起决定作用,是否解放人的思想;而企业家群体的英雄主义和理想情怀,对今天的改革者依然是巨大的激励。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这用光荣与梦想写就的40年里,时代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每次波涛汹涌时,总有一群弄潮儿傲立潮头。
“史前”创业家的大冒险
从1966年到1976年,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经济大环境变得严峻复杂,商业发展受限,企业家也没有基本的利益保障。
吴仁宝、何享健和鲁冠球都是从村办工厂起步,在晦暗不明的时代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第一代企业家群体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是农村干部、能人,他们凭借胆识、组织能力和责任心脱颖而出,走出田间地头,成为市场经济的拓荒者,逐渐激发了企业家精神,培育了企业家才能。年广久则是个体户出身,凭借精明、胆识和手艺创造财富,却被时代洪流裹挟,在飘摇中历尽坎坷辛酸而无悔,是真正的“中国商人”。
与后来的企业家群体相比,第一代企业家对“政商博弈”的理解更生动、更深刻,也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英雄”之后,他们总是谦虚地以“运气好”或“政策好”向世人解读自己的成功。
时至今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与世长辞,但他们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创业者。
野蛮生长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向全世界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整个国家成为一个巨大的试验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中国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一大批农村能人、社队干部涌现出来,走上创业之路。
其实,很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壮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就已经发生。1978年11月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签定“生死契约”,拉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几年之前,温州“八大王”靠个体经营腰缠万贯,没想到却在80年代初纷纷因“投机倒把罪”遭受打击。此时,四川刘氏兄弟下海创业,靠孵化鸡苗起家;浙江的李书福从生产冰箱配件进入冰箱行业,从拆装汽车中开启造车梦想。
从路径来看,改革是从农村启动,以“包田到户”的承包制为突破口,解放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而开放则是以从特区和沿海城市激发经济活力的方式,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城市渐次展开。改革开放为经济和社会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家最初都是在农村或城郊诞生,他们如乡间小草野蛮生长,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农民到企业家,改革开放成就了一代人的梦想。
中国公司元年
1984年年初,邓小平视察深圳,为改革开放提速。这一年,中国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这一年,33岁的王石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依托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下属的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摄像机、录像机、投影机、复印机及部分办公文具。柳传志40岁,以中科院计算所科研人员的身份,在不到20平方米的传达室内创办联想,每天带着同事像无头苍蝇一样倒卖电冰箱、电子表、旱冰鞋,甚至运动服装,还因为倒卖彩电被骗走20万元资本金中的14万元,简直遭遇“灭顶之灾”。青岛二轻局科级干部张瑞敏被排挤,下放到破败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当厂长,一年后的“大锤砸冰箱”事件,更像是他愤怒表达与旧体制、老思想决裂的宣言。国企厂长马胜利正步入人生巅峰,“马承包”的声誉从中央传到地方,承包经营成为一门显学,在企业管理中大行其道。
一大批教父级企业家和顶级企业的诞生,无疑为“中国公司元年”[插图]的论断提供了有力的论据。这些人虽然拥有光鲜的身份和地位,甚至有“红色后代”的背景,却无法否认其城市边缘角色的尴尬事实。他们本该拥有与能力和野心相配的舞台,若组织给不了,那就另起炉灶,下海经商。
难得的是,这一代企业家凭借有限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迅速成长,并利用市场机制、政策机遇、资本运作,逐步明晰产权,最终成为命运的掌控者。
走出体制的“企业家”
1987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工作会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宣布将评选首届“中国优秀企业家”,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企业家”这个名词。在此之前,他们都被称为“厂长”或“经理”。
在中国商业史上,1987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年份。这一年,42岁的宗庆后创办娃哈哈,以儿童营养液打开市场;43岁的任正非创办华为,开始“以奋斗者为本”的创业历程。从这一年开始,“手术刀不如剃头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等顺口溜开始在民间流传,创业浪潮不可阻挡地滚滚向前。
两年之后,27岁的史玉柱从合肥飞往深圳,以“巨人汉卡”立足江湖,此后又有了盛极而衰、东山再起的传奇故事。王健林接手快要倒闭的国有地产开发公司,靠旧城改造起家,此后将企业改制为万达。这一年,《辞海》中正式出现“企业家”这一词条。
这个时期的创业者对产权、资本和管理已经有一些认识,他们不需要头戴“红帽子”寻求体制庇护。恰恰相反,他们对个人前途命运的焦虑与迷茫,演化成对体制内机会的失望与绝望,毅然投身于创业浪潮。
进击的“92派”
“92派”企业家冲破安贫乐道的传统观念,对财富的渴望被空前释放,他们从体制内出走,寻找到市场的空白领域,孤注一掷。这一代创业者有些彷徨失意,虽弱小稚嫩,但智商高、情商高、胆子大。他们是最接近市场经济和本土特色的创业者,凭借成就功名的热血、发财致富的渴望和产业报国的理想,在20年间从精明逐利的商人蜕变为有情怀、有格局的企业家。
企业界和学界对“92派”有专门的定义,有些企业家已被贴上这一标签和烙印,比如陈东升、田源、郭凡生、冯仑等。其实,这个范围还应该更广。1992年,俞敏洪已被北大开除公职,他自谋出路,开培训班糊口,贴小广告招生。董明珠初到珠海,凭勤奋、坚忍和实干在销售中如鱼得水,后来被称作“营销凤凰”,一步步完成由职业经理人向企业家的蜕变。熊晓鸽接触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并且第一个将“风险投资”引入中国,他的创业故事也由此开篇。以冯仑为代表的“万通六君子”开始在海南打拼,激情燃烧的岁月写满了荒诞不经和创业维艰。李宁从奥运冠军转变为创业者,始终怀有一颗“冠军的心”。
这一代创业者用智慧和激情影响了中国经济进程,在商业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举步维艰,他们勇往直前;他们逆境生存,他们顺势发展。这代人及他们创办的企业,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国商业史研究具有非同一般的样本价值。
互联网时代
1998年被视作“中国互联网元年”:2月,张朝阳创办搜狐;6月,刘强东成立京东;10月,王志东着手创立新浪,周鸿祎成立“3721”;11月,马化腾成立腾讯。一年之后,马云在西湖湖畔创办阿里巴巴,李彦宏回国创办百度,丁磊把公司搬到北京,互联网浪潮席卷中国。
此后20年,这些具有影响力的公司通过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不仅对现存事物产生了冲击,而且将很多事物重新定义;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整个社会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带来的思想观念革新堪称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转折”,年轻一代张扬个性,关注自我,人性被极大释放,创新层出不穷。
在新世纪重新崛起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冲击和产业结构调整,许多红极一时的企业或轰然倒下,或销声匿迹。“剩者为王”的时代,志存高远者充满危机意识,以转型升级带领企业走出困境,重新崛起。
苏宁早已在家电连锁领域称王,但是面对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崛起,张近东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富士康被称作“全球代工之王”,然而经历2010年的“十二连跳”之后,郭台铭心志消沉。李想和姚劲波都曾年少成名,实现财富自由,却也品尝过失败的滋味。在时代变局中,他们以倔强的、顶天立地的姿态踏上新征程。
蜕变并不容易,他们需要在并不习惯的行业以并不熟悉的方式向可能不适应的市场节奏冲杀、嘶吼,以激情和勇敢重新定义“志存高远”,去赢得对手和公众的尊重。在商海跌宕沉浮、百转千回,强者却永不言败。
新经济的颠覆者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格局被洗牌,商业模式被颠覆。在经历“草莽生长”“战国争雄”之后,互联网行业进入“三足鼎立”和“五虎并起”阶段,“幸存者”要么站队投靠,要么入伙并购,要么被淘汰消亡,再无第四条道路。然而,互联网瞬息万变,日新月异,一切犹未可知,英雄谁属,仍无法预料。
雷军重新出山,以创业者的姿态带领小米“站在风口上”顺势而为。程维带领滴滴从“血海狼窝”中杀出一条血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重定了行业规则。王兴在连环创业的过程中找到团购这个突破口,带领美团突出重围,不断跨界整合生活方式的相关资源。张小龙携微信横空出世,帮助腾讯拿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至关重要的一张船票,把整个互联网江湖搅得风生水起。
这是巨头的时代,也是新经济后起之秀的时代,是每一位企业家、创业者的大时代。
可以说,中国企业家群体是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中诞生,在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在高歌猛进的新世纪里飞跃。40年来,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史与社会进步、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的进程一脉相承,每一代企业家、创业者都奉献出青春和才华,肩负起责任和使命。40年的改革开放史是一部勇敢追求理想而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史,是一部推动社会进步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开放史,是一部引领商业进步而艰苦奋斗、变革创新的创业史。
通过企业家的枯荣起落、喜乐悲欢,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的整体经济生活状态,而本书记述的企业家、经济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的故事,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所有的沉浮与激荡,光荣与梦想,无不证明改革开放仍是中国前进的方向。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