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侍从官 恢复尊严的旅程
编者按:
1860年
(咸丰十年)
10月18日,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圆明园被纵火焚烧三天三夜,三山五园变成废墟。
作为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曾经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武陵春色》
圆明园的兴建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六年
(1707)
,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150多年,终毁于咸丰十年
(1860)
英法联军大火。圆明园见证了清王朝政治经济最鼎盛的时期,也见证了清王朝的迅速衰落。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多年来一直从事北京历史地理和清代皇家园林研究,在《朕的圆明园》一书中,刘阳记录了发生在圆明园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从雍正至咸丰五位皇帝与圆明园关系这一特殊角度讲述了清朝的兴衰。
160年前,英军纵火焚园,“黑烟至和议交换时,犹未熄也”。就这样,圆明园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有参与焚毁圆明园的英军士兵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走出圆明园的大宫门,兴奋中带着一丝感伤,回首望去,只见火苗跳跃着、飞舞着,像一道道飘动的垂花饰和花彩环,点燃并吞噬了一个个门扇。”这些被记录在书中的情节,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扼腕。
以下内容节选自刘阳所著的《朕的圆明园》一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巴夏礼
在遭拒绝后,英法联军以桂良无全权大臣便宜行事敕书谕旨为由,执意赴通州,并要求清朝政府另换全权大臣赴通州谈判。联军随即大举北上,京师震动。咸丰帝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到通州议和。联军派巴夏礼议和。除公使面见皇帝外,清政府同意接受其他种种苛刻要求。
不料节外生枝,英方代表巴夏礼提出换约时,“要见大皇帝亲递国书,立而不跪”。载垣认为“此事关系国体,万难允许”。并且,巴夏礼蛮横地要求载垣告知僧格林沁将张家湾大兵全部撤退,态度桀骜,并再次重申亲递国书的要求,声称:“不递国书,是中国不愿和好。”然后掉头不顾,策马而去。载垣于是告知僧格林沁将以巴夏礼为首的英法议和人员擒获,押送京城,谈判彻底破裂。
未达目的,英法联军与清军再起开战,清军再次失利,退守八里桥。9月21日,双方决战于八里桥,清军完败,中方损失兵力近千余人,法军仅3人阵亡,17人受伤;而英军2人死亡,29人负伤。因而,英法联军只有50来人丧失战斗力。至此清军骑兵主力已经损失殆尽。
9月22日,在得知八里桥战败后,咸丰皇帝自己则携带后宫嫔妃逃往热河。咸丰皇帝此次出行极为艰难,队伍庞大,勤务似无;因走得甚急,既没带御厨,也未备御帐。皇帝和所有随行者一样,七天七夜像逃难似的,一路经受着颠簸与困苦。在去承德路上,他平生第一次只能吃一般人那样的饭菜,如晚餐仅有稀米粥,睡一般人那样没有褥子的床铺……
而此时英法联军则并不知道咸丰皇帝已经出逃,他们正在准备进攻北京城活捉清朝皇帝。10月3日,英法联军的增援部队抵达,英法军队决定10月6日早晨向北京挺进。联军分四路纵队前进。最右边是英军步兵,紧挨着的一列是巴特尔准将指挥的骑兵;左边是法国将军兼总指挥冉曼率领的法军步兵,最左侧是柯利诺的纵队。
上午九点来钟,俘虏了一小队清兵,通过审问得知,清军的骑兵残余部队就在夏宫圆明园附近。于是,格兰特和孟托邦决定消灭这支清军。这样,法军和英军就向圆明园挺进,两军决定在那里会合。不过虽然英法联军兵分两路向圆明园进发,英军却迷了路,而法军则在晚上七点钟左右顺利地抵达了圆明园。第二天上午,英军也到达了圆明园。
英法联军绘制的从天津到北京再到圆明园的路线和过程。
“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个圆明园”
法军的军官们率先对圆明园进行了参观,参观过圆明园的人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感觉到无比震惊。法军统帅孟托邦将军在10月8日给朗东元帅的信中曾说,“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这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宝使我眼花缭乱”。
他在给陆军部大臣的信中也写道:“无以计数的壮丽豪华建筑一座连着一座,绵延十六公里之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皇帝夏宫。园内有很多寺塔,里面供奉着各种各样金的、银的和铜的巨大神像。比如,仅一尊青铜大佛高达七十来法尺,而其余的一切也都如此。花园湖泊,星罗棋布;一座座白色大理石建筑物以琉璃瓦盖顶,五颜六色,熠熠生辉,里面数世纪来堆藏着各种奇珍异宝。除了这些,还有绝妙的田园风光。阁下对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也许仅有个概念而已。”
杜潘上校也在后来回忆说:“巡视者穿过一个庭院,只见前面有一平行四边形的建筑物,他们沿着宽大的汉白玉阶梯拾级而上,进入一宽阔的大殿。大殿深处放着一个巨大无比的乌木宝座,雕以镂空花图案,做工精细绝伦。登上宝座还要经过几个台阶,台阶两旁摆着一排景泰蓝香炉以及上了釉的巨大瓷坛,上边绘有各类飞禽走兽。左边整整一面墙挂着一幅大丝绸画,上面画的是皇家宫殿景观。在殿内四周的搁架上,摆放着数不尽的雕瓶、景泰蓝、彩釉瓶,所有的东西都大得出奇,美轮美奂;还有一卷卷的轴画,那是以中国人特有的细心、耐性和精密性绘制的,那是他们的秘诀。此外,还有一些书籍,留有许多皇帝的御笔亲题笔迹,用中国红雕漆装饰装订成册,盛在精工制作的书匣中。”
海军上尉巴吕写道:“当看到这座宫殿的时候,不论受过何种教育,也不论哪个年龄,还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大家所产生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压根儿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与之相比;绝对地震撼人心,为确切表达而说出的话是,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个圆明园。”
为了更好地抢夺圆明园的珍玩,英法联军成立一个混合委员会,由双方各出一位上校和两位军官来组成。法方三人是杜潘上校,福斯特和科尔斯上尉协助。英方由弗利上校负责。战利品委员会的任务是“挑选出最好的物品送给法国皇帝陛下和英国女王陛下”。至此对圆明园大规模的抢夺开始了!
在法国,有不少纪实作者通过很多文章和著作,对圆明园大洗劫做了大量的记述和深入的评论。他们当中有:海军上尉巴吕、埃里松伯爵、杜潘上校、贝齐亚上尉、乔治·凯鲁莱、查理·米特雷西和阿尔芒·吕西等。英国的军官、士兵和随军牧师在自传、回忆录中也对抢夺圆明园有很详细的描述。
保罗·德拉格朗热中尉就写出了他在圆明园大掠夺之后的伤感情绪:“我们撤出那些被蹂躏、践踏、掠夺的宫殿,心里充满凄凉感,因为那场面真是令人哀伤,好好的珍品,好好的瑰宝,那么快、那么突然就成了一堆垃圾。”
10月8日,清廷已将巴夏礼等被僧格林沁俘虏的英法战俘送还,不过俘虏时候的英法战俘有30多人,但送还时的战俘只有20人生还。英国公使额尔金大怒,便以战俘被清军杀害为由提出“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誓必毁为平地”。英军统帅格兰特也提出“若对于中国政府所为不顾国际公法之残酷行为,不予以久远之印象,英国国民必为之不满。总之,焚毁清帝所最宠爱的行宫,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并且留些报复的痕迹才成”。
额尔金乘坐轿子前往谈判。
本文节选自《朕的圆明园》,较原文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书中。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作者 刘阳
摘编 安也
编辑 徐伟
编者按校对 陈荻雁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