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家人口数量:一个传统家庭的温馨守护
黄宗岚带女儿到社区做清洁
2020年2月2日下午,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西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忙着为联点单位办理相关手续,发放宣传材料,70多岁的老党员石延成来到居委会,从怀里掏出钱包,向工作人员递上1000元钱,说:“这是我的党费,你们帮我转交一下,我也想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点贡献。”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石延成主动向社区工作人员请战,充当小区义务宣传员和劝解员,并积极协助工作人员登记外来人口信息,确保了小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一名老党员,石延成不惧危险,迎难而上,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为辖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而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国家才会幸福,才会更加美丽和谐。
重孝道弘扬家风才是美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因为它是一道最绚丽的风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郎元林家是诸多平凡家庭中的一员,他们夫妻二人常年和老人住在一起,多年来,这个家庭子女孝顺,老人慈祥,夫妻恩爱,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郎元林夫妇自结婚后就一直和父母亲在一起居住,俩人悉心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多年来,无论多忙,都会为老人做上可口营养的饭菜,不让老人受一点委屈。尽管郎元林的母亲肢体残疾,行动不便,但在郎元林妻子李桂莲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精神矍铄,逢人就夸儿子媳妇孝顺懂事。
真心待人是郎元林全家的处事态度,特别是郎元林的父亲郎德福,在村里助人为乐也是出了名的,谁家有红白事,只要他知道,总是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忙。郎德福常说,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我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感到开心。
郎元林家的生活简单朴实,用他妻子的话说就是苦中有乐。郎元林下岗后也没有正式工作,加之李桂莲要照顾老人无法出去打工,儿子还在上大学,家庭收入并不高,生活压力很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郎元林一家人从不抱怨生活艰苦,他们省吃俭用,勤劳持家,教育孩子在学校勤工俭学,通过自己的能力赚取生活费,孩子也很懂事,为这个平凡的家庭争取了不少荣誉。
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当语文老师的黄宗岚,对婚姻生活既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向往,更多的是追求“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琴瑟和鸣。这个三口之家,经常书香萦绕,被幸福环绕。
都说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的,黄宗岚却不这样认为。黄宗岚工作忙,是婆婆每天陪伴她的女儿,陪她读书、画画,为她洗衣做饭;她生病住院,也是婆婆夜以继日地帮忙照看女儿,还不忘为她熬汤。虽然黄宗岚的婆婆识字不多,但是孙女写字,她也会学着写,黄宗岚也会很自然地教她读书写字,给她讲故事。渐渐地,婆婆也喜欢上了看书。
黄宗岚的丈夫喜欢文学名著、爱好书法,工作之余,夫妻俩经常在家里探讨文学、唐诗宋词。书香,让他们夫唱妻随,其乐融融。
作为一名老师,黄宗岚非常注重孩子的语文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熏陶。女儿四岁时,黄宗岚便引导女儿听《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诵读,通过无意识记忆,再加上认读,这些经典在孩子脑中生根。为了促进孩子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每周,黄宗岚家会举行“国学经典朗诵才艺表演”,一家三代人聚在一起,或朗诵《满江红》,或背诵《兵车行》《水调歌头》,或表演《陌上桑》《木兰诗》《卖炭翁》等。这样的场景,让一家人倍感愉悦和幸福。
亲情浓互敬互爱才是美
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乡隆欠村的冶占福有着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中,长子冶木海买是先天性脑瘫患者,生活无法自理。29年来,冶占福夫妇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照料冶木海买,而且特别注意冶木海买的个人卫生及全家的家庭卫生,为他勤换衣服,勤洗头,无论何时,冶木海买身上都干干净净的。
冶占福的妻子冶牙非儿,在悉心照料冶木海买的同时,凭借着一手刺绣手艺,在家里手工制作十字绣品、回绣作品,并加盟了化隆索娘青绣文化艺术公司,通过制作绣品为家里减轻了经济负担,增加了收入;冶占福的另外两个儿子也通过化隆县“带薪在岗 实训”项目,实现了就业,不仅学会了拉面技术,也相继结婚生子,顺利实现了脱贫致富。
几十年来,冶占福夫妇互敬互爱,同甘共苦,悉心照顾患病的长子;注重邻里团结,积极参加村上组织的义务植树、村道卫生清洁等活动,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一家人质朴善良、乐观向上、勤劳致富,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动人美丽的画卷,书写着不离不弃的感人故事。
生活中,哪里有幸福,哪里就有欢乐。幸福的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家庭更让人羡慕。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西村的蒲生风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极其平凡,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一家人用生活中平凡质朴的事、点滴入心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
今年65岁的蒲生风,结婚40多年来,一直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对家里的老人非常孝顺,一家人和和美美,惹得邻里无比羡慕,也获得了不少称赞。多年来,她不仅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年迈的婆婆,还将照料先天残疾的小叔子的责任担在肩上,并在这个大家庭里扮演着儿媳、母亲、奶奶、婆婆、嫂子的多重角色。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蒲生风每天不仅将老人、小孩照顾得妥妥当当,还精心照顾小叔子的衣食起居,生活虽然很辛苦,但她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不仅从无怨言,而且对家人充满爱心,使这个家庭处处洋溢着幸福。
蒲生风的丈夫李宪军已经习惯了妻子在身后的支持。结婚几十年,夫妻二人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他们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与交流,实在解决不了的,就把家里其他成员请出来当“裁判”,通过家庭民主生活会来解决问题。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有担当带头致富才是美
从2008年成立鑫源养猪专业合作社,建成合作社饲料厂,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到2013年,注册平安海驿农牧场,流转500多亩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转换进行小麦、油菜、大豆的种植,为村上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再到2017年,投资100多万元开办海驿休闲农庄,吸纳部分有技能的贫困户到农庄打工,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石沟沿村妇联主席贾桂莲,从“代办”业务到尝试开办企业,再到成立专业合作社、农牧场、休闲农庄,依托政策,自强不息,成功闯出了一条集种植、养殖、消费为一体的循环发展路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并带动村民发展经济,富了自己也帮助了群众。
无独有偶。海东市乐都区下营藏族乡祝家村的王保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由于家境窘迫,她曾到原兰州平板玻璃厂乐都分厂工作,2003年因厂子改制,她和丈夫下岗回到下营乡祝家村。为了维持生计,她决定靠从父辈手上传下来的农活手艺寻找一条致富之路。敢想敢干的她瞅准下营乡政府引进的大樱桃培育项目,随即筹措基金、流转荒地、修路栽苗,大刀阔斧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40亩、120亩、400亩,在不断摸索中,她种植的大樱桃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还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农户100多户,发展果品经济,共同增收致富。然而,事业刚有起色的王保金并不满足,她又筹措资金,率先搞起了绿壳蛋鸡林下养殖,建起了绿壳蛋鸡散养基地,这次,她请教技术人员、购买专业书籍自学养殖技术,尝试以大樱桃园作为天然的蛋鸡散养场,把鸡粪当成大樱桃的有机肥料,没想到当年就增加了挂果率。几年时间里,王保金克服地域环境条件,大力发展大樱桃种植、绿壳蛋鸡养殖,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成为“条沟经济”的成功实践者,实现了林下养殖“协会 基地 农户”产业化发展。
一花独放非胜景,万紫千红春满园。像贾桂莲、王保金这样,从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敢于拼搏、自强不息的巾帼致富能手、带头人,以“自己富不算富,要让全村百姓都富起来才算富”为己任的巾帼致富能手,在海东还有很多。她们自己富了的同时不忘回报生她养她的这片热土,不忘回报社会,犹如盛开在雪域高原的雪莲花,播撒着沁人的芬芳,留下弥久不散的清香。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