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当字消失了(字口之间)

小时候听过的歌曲《铃儿响叮当》,看过的动画片《小叮当》、《叮当猫》等,大家一直都记得是口字旁的“当”, 而且记忆中口字旁的“当”字是真实得出现在电视屏幕或者一些书籍上的,而现在却无论如何也打不出这个字。所以很多网友都觉得自己遇到了曼德拉效应(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
说文解字:口字旁的当消失了的真相

既然如此,都觉得应该存在的汉字,那这个字为什么凭空消失了? 我们今天来详细讲解一下。

说文解字:口字旁的当消失了的真相

(口当)dāng 曾作“噹”类推简化字,后停用。现在统一写作“当”。

噹dāng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说文解字:口字旁的当消失了的真相

当dāng “當”、“噹”、“鐺”( 拟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的合并简化字。
说文解字:口字旁的当消失了的真相

需要特别说明“鐺”的另一个简化字“铛”读chēng,是一种平底的浅锅。

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由钱玄同主持编选的《第一批简体字表》,一共收录了324个民间流传最广的俗字、古字和草书字。但因为有争议,1936年2月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训令“简体字应暂缓推行”。(口当)字并不在这一版的简化字表中,当时依旧写作“噹”。

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并制定《简化字总表》。1986年重新修订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共收2274个简化字,包括不可用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350个、类推简化字1,753个、习惯被看作简化字的规范汉字39个及14个简化偏旁。
说文解字:口字旁的当消失了的真相

在1956年版《汉字简化方案》中,“噹”为象声词,没有其他的用途,被合并简化为“当”字。

虽然简化了,但因为该方案中有一些字叫类推简化字,比如“嚴、龍”简化作 “严、龙”,“儼、壟”可以类推简化作“俨、垄” 。所以在一段时期内,有人便把 “噹”字类推简化成口字旁的当,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口字旁的当字还是真实存在的,但却不是规范汉字。

我们小时候看到的书籍刊物,一些由我国的台湾省翻译的。据当地人民的习惯,文字版自然会翻译成繁体字,而当时多的大陆还没有完全规范的文字库可以参照,就直接把“噹”印成了“口当”。
说文解字:口字旁的当消失了的真相

另外,我们小时候看的不少动画片也大都港台译制,配的是繁体字,所以我们自然而然的会脑补有口当这个简化字,互联网规范让它不可以存在网络当中,随即很多软件程序也就默认不使用这个字。但在我国的字集标准文件《八辅》第25区,第62字中依旧收录了口字旁的当字。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