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于脑机接口的计算机控制应用

8月20日,以“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为主题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BCI脑控机器人比赛,成为本届大会的亮点赛事之一。
BCI,即脑机接口。它可以收集、识别和转化神经系统的活动与特征信号,使人脑发出的指令能够直接传递给指定的机器终端。
赛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高小榕说,脑机接口让人和机器实现了高速连接,未来,人类有望进入“人机共生”时代。
现状
今年4月,渐冻症患者王甲,登上了央视节目《挑战不可能》的舞台。
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全身肌肉将逐渐萎缩,失去语言和运动能力。科学家霍金便是渐冻症患者——在患病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只能通过手指及脸部肌肉打字来和外界交流。
参加节目时,王甲已患病12 年,全身瘫痪、无法说话,仅剩下眼部周围的肌肉能够活动。但是在节目现场,他成功完成“读诗”挑战:借助脑机接口打字系统,用“意念”控制机器,打出诗句“希望,而且为之奋斗,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清华教授揭秘脑机接口:让“念力控制”照进现实
王甲使用脑机接口打字。图自网络。
王甲使用的脑机接口系统,正是来自清华大学。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接受采访时,高小榕介绍,团队研究脑机接口已有20余年,一直以医疗应用为主要动力。目前,中国已经有上百外渐冻症患者尝试使用脑机接口,王甲是状况较为理想的一位。
对于渐冻症等患者而言,脑机接口就像是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他的大脑是好的,但是控制肢体的能力出现了问题,我们就直接从(他的)大脑提取信号,帮助他实现交流”,高小榕解释说,只要患者的大脑的功能完好,就可以借助脑机接口技术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据了解,目前脑机接口打字的速度可以达到手机触屏输入的一半。高小榕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十年后,脑机接口的输入速度可能会超过触屏。
高小榕介绍,服务残障人士是当前脑机接口的研究主流,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例如,埃隆·马斯克就把脑机接口的应用对象从病患群体扩大到所有的正常人,目标是创造“超人”。
今年7月,埃隆·马斯克宣布其公司Neuralink已经找到了快速读取大脑信号的方法,高带宽的脑机接口有望在明年开展人体试验。Neuralink计划在人体内植入芯片和传感器,通过无线连接,人可以通过意念与iPhone互动。
高小榕说,目前人类与计算机互动仍要借助鼠标、键盘或者语音,人机之间的信息传输效率远远低于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如果能利用脑机接口实现人与计算机的高速连接,传输效率会大大提高。Neuralink的试验,将是这一方向的有益探索。
在高小榕看来,脑机接口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BCI中的I为Interface,即“接口”;第二阶段,I可发展为Interaction,即“交互”;高级阶段,I则代表着Intelligence,即“智能”。
他举例说,大脑有不同的工作区域来控制视觉、听觉和运动,未来,在脑机接口和外部设备的辅助下,人类或许能看得更远、听得更广、感知得更多。
人和计算机高速连接,大脑可直接控制外部设备,是不是意味着人和机器将共融共生?高小榕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认为,届时人跟机器将共同进步。
不过,脑机接口的发展也面临着种种伦理上的不确定性。个人数据会不会泄露?“读心术”是否会成为现实?机器会控制人类的大脑吗?有人担心,造福病患的同时,脑机接口技术也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为政府、企业提供新的利用和操纵人的方式。
谈到伦理问题,高小榕将脑机接口比喻为“马的缰绳”——计算机等机器就像马,人类可以通过脑机接口这根缰绳更好地控制机器。但是,在技术的发展应用中,人必须始终占主导地位。“不能做了脑机接口就变成人在前面拉车,机器拿着缰绳驾驭我们。”高小榕说。
他同时指出,应优先探索如何用脑机接口控制外部设备,谨慎对待记忆写入、增强等方向的研究。
采写:南都记者 冯群星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