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学习体验分享
文/《在线学习》撰稿人 何曼
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近日,工信部联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 年)》,提出加速虚拟现实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的重点任务,必将给教育带来新的变革。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逐步实现过去教育教学理论提出的设想,更可能创造全新的教育实践生态,从新的教育现实中生发出新的理念和理论,拓展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想象。
当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已经有了诸多探索。本刊选取高校、职业院校代表,呈现这些教育应用探索,期待在《行动计划》的推动下诞生更多、更具代表性的实践成果。当然,虚拟现实教育应用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围绕教育哲学、教学伦理、技术改进等多个层面,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进一步理清。释放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能,激发教育教学的创新活力,还需要我们更了解“虚拟”,更认清“现实”。
观察丨虚拟现实释放教育创新活力
“虚拟现实是实现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技术,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领域均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数据可视化改造,虚拟现实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模式、新业态。”正如行业专家所言,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应用到教育领域,从虚拟现实课堂、教研室,到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多维度释放教育创新活力,在教学模式、学习资源、系统平台等方面重塑教育。
顶层设计,支撑教育新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技术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支持虚拟现实赋能各产业和重点场景,实现创新发展。近年来,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时间追溯到2016年,这一年被定义为“虚拟现实元年”。从2016年出台《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关政策对虚拟现实教育应用进行部署。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在顶层设计上,再次对国内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目标和路径作出了明确的规划。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周明全指出,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经过多年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尤其是教育领域已经取得可圈可点的应用成果。”周明全称,虚拟现实与教育的本质是相适应的。在他看来,虚拟现实在教育行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它会带来教育领域的革命和创新。“要充分挖掘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的功能,实现有效应用。这也是《行动计划》所提出的要求。”
周明全表示,人类的教育是调动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传统的教育信息化在这方面作用不大。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直观感知、知行合一。这与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的理念不谋而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指出,在职业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蓬勃发展的综合性信息技术,有助于学习者形成直面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和素质。
“深刻认识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存福同样认为,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引领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更重要的是带动教育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的活化,引导学生具身体验,在体验中感知理论与思想。
以虚补实,解锁教学科研新姿势
《行动计划》提出,在中小学校、高等教育、职业学校建设一批虚拟现实课堂、教研室、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支持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重点项目,加快培养紧缺人才。目前,“以虚补实、虚实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科研的新模式。
身临其境学思政“金课”。思政课进行虚拟仿真体验教学改革,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求的集中体现,也是在新技术革命时代创新思政课教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已落成全国高校首个思政课智能交互沉浸式的“虚拟仿真”学习平台——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该中心让学生在“视听触”的虚拟仿真环境中体验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完成“不同凡响”的思政课学习体验。
技术驱动艺术实验教学创新。艺术助推着虚拟现实走向成熟,同时,虚拟现实也引发了艺术的深刻变革。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教师葛勇、甘华和段天然主创的“视听叙事虚拟仿真实验”和“光媒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已列入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并在教学实践中投入使用。葛勇表示,信息技术与艺术门类课程实验教学的融合发展,突显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文科建设一个有意义的探索方向。
虚拟教研室开启协同教研新形态。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目前已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被列入首批、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浙江大学教授、“‘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张克俊强调,虚拟教研室期望打破时空限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实现资源的协同共建、共享和教师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充分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打造协同教研共同体,促进一线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发展。
虚拟仿真实训推动职教创新变革。“要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密码,科技赋能与技术融合是不可忽视的发展路径。”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党委书记罗方述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可直面职业教育实训中看不到、进不去、成本高、危险性大等问题,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运营模式的一个重要手段。2021年7月,教育部已拟确定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215个,其中包括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的“‘智慧康养’社区居家养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运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虚拟现实作为搭建智慧教育场景的重要手段,教育交互性更强,展示效果更加生动,不少教育机构也纷纷入局虚拟现实领域,探索VR技术的创新应用,助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12月刊(总第88期)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