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馈一木者(人有馈一木者原文翻译)
山东潍坊诸城市石桥子镇都吉台村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文化内涵的村。村名“都吉台”原为“斗鸡台”,关于斗鸡台,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浯水经平昌城北,城之东有台……名为斗鸡台。”
今年的12月10号晚上7点,早时冬天里的人们早已藏在家里拱进被窝暖和了,可在石桥子镇都吉台村文化公园里却是一派热闹的场景,村民们有的逛公园、有的看展馆,或拍照留念或发朋友圈或发抖音,欢声笑语,不亦乐乎……
早上8点24分村民王桂珍在“吉台缘一家亲”群里通知:“都噶呼着回老家吧,晚上回来吃个饭,看看咱的家乡。”为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和文明城市建设,以“斗鸡”文化为主线,本着保护斗鸡台和挖掘历史文化的目的,石桥子镇规划打造了“都吉台”文化村。
整个文化村的设计主要分为村前文体活动广场、台前文化公园、台边商业古街、斗鸡台遗址和文化礼堂展馆五个部分。村前文体活动广场按河边原有的地形进行改造、修饰,安装了健身器材和活动路径,成为村民活动健身的好去处。
台前文化公园以前是不大的水湾,堆满了杂草和垃圾,如今变成了其他地方不好找的文化公园,有斗鸡图浮雕、有村里出土文物的浮雕、有晚上老少爷们好称的“灯光秀”、原潍坊市文联副主席赵顺年撰写的《都吉台的丰碑》立在台前,详细记述了都吉台的发展历程。
大红灯笼高高挂,新修的大门楼,大红灯笼高高挂,正北面就是修缮的仿古商业街,千百年来,都吉台人在这里进行商贸交易,现如今仍透漏着浓浓的古风雅韵。
斗鸡台古遗址南北长103米,东西宽22米,文化层厚8.5米。据出土的大量陶器、铜器证明,早在西周时期,此地便有人烟。汉代时,此地为平昌侯刘卬封国,即平昌故城。平昌故城几经兴衰,清初形成了村落,村名“斗鸡台”,后村民取谐音改称为“都吉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及省、地(市)文物部门曾对故城址做过多次调查。
1982年,诸城市博物馆进行详细调查与勘察。故城内的“斗鸡台”及其周围,是一处龙山文化至商、周时代的古遗迹,汉代、唐宋时期的遗迹遗物也十分丰富。1976年,曾在此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铜编钟,是山东省内发现的最早的编钟之一。1981年春,在此处挖掘出一铜盘,铜盘上铸有铭文29字,据考古学家从铭文中得知,此盘是姜姓贵族孙叔子为其大女儿出嫁时配送的嫁妆——子孟姜盘。1964年出土的玉斧,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石桥子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打造了都吉台文化礼堂,通过乡情乡知、乡土乡物、乡贤乡风、文化礼堂四个展览和活动场馆,记录并延续着都吉台的故事。
第一展室乡情乡知,君子故乡来,应知家乡事,村名史话详细介绍了该村从“斗鸡台”历尽沧桑到“都吉台”的演变历史。一部党支部奋斗史,从1945年5月1日都吉台正式解放至今,勤劳朴实的都吉台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开创了一代又一代的辉煌历程。
“馆藏皆瑰宝、斗室满乾坤”。第二展室乡土乡物,一花一木一世界,一乡一物总关情。一方土台、一件老物,无不镌刻着先人走来的痕迹和一个村庄的精神源头。
“承先人优良传统,励后代奋发志气”。《赵氏家训家规》中,“知书 明礼 勤劳 节俭”的家训,培养造就了一代代的都吉台人。
“承载乡愁乡恋、构筑精神家园”。第四展室文化活动礼堂。“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礼堂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也是党员群众丰富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
行走在路上敬畏历史者,历史厚之;传承历史者,历史馈之。都吉台村人正接过无数先人相传的火把,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作者:诸宣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