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四大书院(江西四大书院豫章书院)
鹅湖书院
文/余纯治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上饶铅山县鹅湖山鹿,是我国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它始建于宋淳祐年间(1250),取名为“文宗书院”,有800多年的历史。后几经兵祸几次重建,明景泰年间(1450~1456),重修扩建,并正式命名为“鹅湖书院”,至清代康熙五十六年(1717),又整修扩建,其工程规模为历次最大。
鹅湖书院,源于“鹅湖之会”和“鹅湖之晤”,使其声名极盛。它曾先后被两位皇帝题名赐字,始建时,由宋理宗赐名“文宗书院”,到了清朝,康熙皇帝亲书并赐“穷理居敬”匾额,盛极一时。
“鹅湖之会”,是指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和“心学”大师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展开了一场哲学辩论。1175年5月,吕祖谦与朱熹编成《近思录》,从福建归浙途经铅山鹅湖寺,吕祖谦有心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分歧,使其两者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就撖合了朱、陆六月的“鹅湖之会”。参会虽然只有吕祖谦和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四人,但来了很多旁听学者。
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为之约”,强调通过外物的考察来启发人的内心潜在良知。陆氏兄弟则主张“先发明本人心”,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功夫,认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会上,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气氛自始至终激烈紧张。这就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著名的为时三天的“鹅湖之会”的千古之辩。
“鹅湖之晤”,是指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陈亮到上饶拜访辛弃疾,在铅山鹅湖瓢泉会见。两人情投意合,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两人抱负相同,才华横溢,才情相当;两人诗词风格相似,慷慨激昂悲歌,都主张抗金复国。历时十天的会晤期间,议论的都是抗金大事。两人志同道合,结为挚友。鹅湖一别后,辛、陈诗词交流,反复唱和,其中就包括《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名作,成为词坛佳话。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主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022.4.28.
注:
1、吕祖谦(1137.4.9.~1181.9.9.),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市)人,祖籍淮南寿州(今安薇凤台县)。隆兴元年(1163),进士及第,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创立“婺学”,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
2、陈亮(1143~1194),原名陈汝能,字同甫,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才气豪迈,喜谈军事,反对和议,力主抗金。遭人嫉恨,三度入狱。绍熙四年(1193),被宋光宗亲擢为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及就任而逝,终年五十二。
图片来自网络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