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层装一部电梯要多少钱(6层装一部电梯要多少钱奖补资金)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实习生 贾仕珊 陈果

“有了电梯真方便,我们再也不怕上下楼了……”7月26日,73岁的居民孙婆婆乘坐电梯,从位于6楼的家中下楼,走出电梯,她迈着小步,在小区楼下散心,“只要天气好,我每天都下楼走一走。”

如果在一年前,每天能下楼走走,对于孙婆婆来说基本是“奢望”,原来,老人年纪大,腿脚不便,那时小区里没有安装电梯,从1楼走台阶爬上6楼,她要抓住楼道的扶手休息3次。如今,这些都成为了“过去式”。

站在楼底,看着一根近20米高的“烟囱”矗立在小区单元楼前时,孙婆婆感叹:有电梯,真好!

武汉一小区加装24部电梯,这个费用计算方法,绝了

在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道理工大水运社区,和孙婆婆有着一样感受的,还有24个单元的数百户居民,自武昌区“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带领一群热心居民克难攻坚,目前已完工电梯18部,其余6部正在施工中,预计今年年底左右可全部竣工投用。

老小区居民盼望加装电梯

据了解,水运社区是一个单位型社区,居民多为武汉理工大学退休教职工,楼房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房龄较老。社区书记陈勇告诉记者,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400人,近年来,社区居民多次表示希望加装电梯。

一位住在5楼的退休老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关节不好,提着东西上楼很吃力,特别羡慕有电梯的楼房。有着同样诉求的7旬老人文爹爹说,因实在无法忍受,他一度准备搬走,住在6楼的他,每次上楼,都要中途休息,“一上楼就腿脚发软,站不稳,几次险些摔倒。”

部分居民反对致计划搁浅

尽管不少老人提议加装电梯,解决上下楼梯的难题,但一直没有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

社区书记陈勇告诉记者,在公共区域加装电梯,要得到全体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有人反对,那么这个好事就很难办好。”

他介绍,早在2018年,就有居民就提出加装电梯的建议,但社区群干在摸底过程中,发现仍有不少居民表示反对,其中多为低楼层的住户,因为楼层较低,他们对电梯的需求并不强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认为这是花钱给自己找麻烦。”社区热心居民罗女士参与了居民意见收集工作,她表示,还有部分低层住户认为,低楼层的采光以及通风容易受影响,“如果安装了电梯,那就会更加见不到太阳了。”

居民“智库”挑起大梁

加装电梯本是一件惠民的大好事,但好事如何才能办好?社区决定充分调动“智库”资源,发动了一批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退休教职工、居民党员参与其中。

理工大退休教师陈定方是最早提出加装电梯的居民之一,他是社区“平安合伙人”,也是很多居民心中的“意见领袖”。在采访中,不少居民们告诉记者,大家都很希望他牵头来做个事。

“我身体还可以,家人也支持。”陈定方笑着说,他从事机械工程与计算机应用专业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大伙儿希望我能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于是,在社区的引导下,部分意愿强烈的居民主动站出来,自发组织党员先锋队,再由每个楼栋推选出代表,大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解释,通过邻里、上下楼之间情感联系,最终取得了绝大部分居民的同意和支持。

但在规划设计电梯的过程中,又有居民提出异议:楼栋内部没有空间设置电梯井,加装的电梯只能安装在单元楼的外面,受老楼结构限制,电梯停靠的每个楼层,可能都是处在“不上不下”的位置,也就是说,从电梯走出来,还要继续爬半层楼才能进入家中。

这个初始方案遭到很多居民的反对,特别是一些借助轮椅出行的居民,坚决不同意。

居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

问题要解决,必须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陈勇说,当出现了资金难筹措、技术问题难解决等问题时,社区决定聚民智、汇民力,引导大家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家园。这时一大批热心居民再次挺身而出。

陈定方带领大家仔细研究后,提出了采用平层设计方式来加装电梯,即电梯候机平台与房屋的地面保持一致,然后在候机平台与居民阳台之间,增加一条通道。如此虽然增加了费用,但可以很好解决一梯到家的问题,居民们纷纷表示支持。

技术问题解决了,摆在大家面前的新问题又来了:费用如何分摊?陈定方带着大家到处走访发现,有的小区各层平摊费用,有的以中间楼层为基点,往上递增往下递减,但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大家认为,合理收取费用,才能有效减少邻居间的纠纷。

“台阶摊费”获居民一致认可

陈定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电梯运行费分为空置费和使用费两部分,他将各楼层按照台阶数分摊份额所占百分比,计算出了购置及安装电梯部分总费用及分摊费用。

以陈定方所在的楼栋为例,该楼共有6层,从地面经过架空层到达1层共有12级台阶,到2层要上30级台阶,以此类推,楼栋里的台阶总数一共为342个,“按照各层需要攀登的台阶数所占总台阶数的比例来分摊费用。”

“一台电梯的费用在60万元左右,我们这里有12户居民,比如我家住在5楼,按照这个公式,我要走85级台阶,用公式一算,我就要支付60800元。”他介绍,在使用费方面,按照家里常住人数进行收取,为确保公正透明,可将每户实住人数按月(或季度)进行核定修正。

“以实住人数和楼层高低为变量收取电梯运行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居民吴婆婆说,陈教授的这个公式,得到全体居民的一致认可。

已有13个单元加装电梯

说干就干,杨园街道联合规划、房管、消防、市场监管、供电、建设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踏勘和可行性分析,后又召集各方开展“家长里短议事会”,组织街道、学校、社区和居民代表四方联动,深度对接。

2020年4月起,陈定方带着几位热心居民看电梯、送材料、跑手续,当年11月底,5部电梯交付使用,居民们终于住上了电梯房,60户居民可以坐电梯上下。

武汉一小区加装24部电梯,这个费用计算方法,绝了

“那段时间,有不少其他楼栋的居民也过来体验,”陈勇说,社区“趁热打铁”,继续组织居民开展加装工作,有了经验,多了体会,居民的热情高涨,阻力也越来越小,目前社区已有13个单元加装了电梯。参照该加装和计费方案,社区居民同意加装电梯共24部,目前已完工18部、6部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前可以投入使用。

专家: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典范

让居民们更欣喜的是,目前,武汉市已出台政策,增设电梯完成安装且办理竣工验收登记手续并投入使用后,可以申请领取补贴。非由行政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非单一产权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按照每部电梯1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资金的50%可以用于实施主体实际出资的电梯建设费用,其余资金用于增设电梯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杨园街有关负责人说,在加装电梯过程中,社区广泛入户听民声、集民意,党员先锋深入楼栋、搭建沟通桥梁,居民自发加入、以主人翁意识参与电梯加装全过程,主动承担起意见征询、沟通协商、费用收取、手续办理等各类事项,定期向居民通报进展情况、费用使用情况,加快工作进度,有力推动了“旧楼加梯”行动。

有关专家认为,这是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典型案例,值得推广。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