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炭翁翻译及原文(买炭翁翻译及原文朗读)
原文
颜渊、季路侍①。
子曰:“盍②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③,与朋友共,敝④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⑤善,无施⑥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侍:在尊长旁边陪着。盍:何不,文言兼词。裘:皮衣。敝:作动词,毁坏。伐:自我夸耀。施:散布。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我们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我愿老年人能够安心,朋友之间可以互相信任,年轻人得到关爱。”
文言知识
说“伐”:“伐”的古字形像戈刃架在人颈上,本义是“砍头”。
“伐”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指“砍,砍伐”。如《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指“征讨,攻打”。如《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又如,“武王伐纣”。指“自我夸耀”。如上文中的“愿无伐善,无施劳。”又如,“不矜不伐”。指“敲击”。如《诗经·鼓钟》:“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指“功绩,功劳”。如《项羽本纪》:“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文化常识
儒家四圣
儒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时期,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即便是到了现在,儒家思想也在影响着我们。
有很多思想家为儒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有四位被后人尊称为“圣”,合称“儒家四圣”,为历代儒客所尊崇。
至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去世后,弟子们把孔子的言论整理成《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被后人尊为孔圣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复圣颜回
颜回(公元前521—前481年),名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
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位列七十二贤之首。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一生没有做过官,而是穷居陋巷。颜回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所以孔子对颜回非常喜爱,称赞最多。以至于颜回早丧之后,孔子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
宗圣曾子
曾参(公元前505—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晚年的弟子。
曾子性情沉静,待人谦恭,以孝著称。孔子临终将孙子孔伋托付于曾参,后来孔伋师从曾参。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亚圣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
孟子师从孔伋的学生,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后来人们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融合为一体,号称孔孟之道,成为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
出处
《论语·公冶长》
启发与借鉴
子路性情刚直,好勇尚武,颜回则以德行著称,二人的志向都是希望自己要变成什么样子,要做到什么。而孔子则心怀天下,所想的是天下人要变成什么样子,描述了孔子心中的理想世界。
每个人的学识、阅历不同,志向自然也会不一样。随着个人的成长,志向也会为之改变,但都应该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上。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