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父亲的传奇故事
自黄巢之乱后,河中始终由王重荣一系控制着。
朱温投降大唐帝国后,最初就是跟着王重荣混的,而且因为朱温的母亲姓王,所以朱温就认了王重荣当舅舅。
但是朱温接管汴州后,与王重荣一系就没有太多的交集了。
从此以后,朱温就在中原地区纵横开合、四处兼并。而河中王重荣一系,就在山西、陕西各种力量的夹缝中纵横开合、艰难地维持着自己的存在。
现在朱温占据河南、山东两省,又把河北普遍地区征服,自然开始与河中有交集了。因为到此为止,朱温的下一个征服的目标,就是河中了。
此时,陕州朱简已站在朱温一边,还认朱温当了干爹,等于把一根钉子钉在河中附近。
此时,李罕之带潞州投降朱温,朱温虽然没有牢牢控制了潞州,但是显然也把脚伸入了山西南部。
在这种背景下,朱温一方面和河中王氏套近乎,又一方面又对河中进行猛烈的打击。而与此同时,朱温更切断了河中可能获得救援的通道,河中在自救无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背景下,只能选择投降朱温了。
河中以前可以保持独立,是因为以前,河中可以在朱温、李克用、李茂贞三股力量之间纵横开合。在这种背景下,李克用虽然一直对河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也无力真正把河中控制在自己手里;在这种背景下,朱温、李茂贞就更无力染指河中了。
现在的河中,显然已丧失了这种空间。至少朱温已强大到了,足以切断李克用、李茂贞对河中的影响力;所以河中就如同一只无主的肥羊,等着朱温去捕捉。
王珂一方面是河中节度使,另一方面还是李克用的女婿,所以他让李克用的女儿给李克用写求援信,总而言之,老爸赶紧来救我们。
李克用却说,如果我救你们,无非是把我也拖下水罢了,所以你们如果有机会,就赶紧出逃吧;当然了,向我这里逃亡的通道估计已被彻底切断了,你们如果想逃跑,就赶紧向关中方向逃跑吧。
王珂希望李茂贞会救自己,但是面对朱温如日中天的势头,李茂贞自然不敢过来淌这池浑水。
在这种背景下,王珂只能投降。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王珂与朱温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如果两个人注定只能单挑,王珂的失败,似乎是一点悬念也没有的。
当时的王珂,大约还可以向关中方向逃亡的,但是在关键时候,王珂却是犹豫不定了。
因为在朱温大军包围之际,能不能成功出逃呢?这本身就是一个未知数,如果在逃跑途中被击杀了,或是被乱军抓起来向朱温献功,那就更惨了。
更主要的是,此时的朱温,已经强大到了,让李克用那种凶悍绝伦的角色,面对自己女儿、女婿身陷死地,都不敢营救河中的地步;已经强大到了,让李茂贞明知道唇亡齿寒,却不敢救河中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王珂逃到关中,又能有多少乐观的估计呢?
到时,朱温占据河中,逼迫关中实力派把王珂交出来,关中实力派真敢为了王珂与朱温开战吗?这一切想一想,也会让人感到绝望。
因为类似的原因,当王珂决定出逃时,他手下的将士,竟然都用各种理由拒绝出逃,并且劝王珂投降朱温。面对此情此景,王珂更是彻底绝望了。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说过行军五大要。总而言之,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逃;如果战不能战、守不能守、逃不能逃,那就只能投降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是在许多时候,想逃走恐怕也是一种奢求。
求和虽然可耻,但是在许多时候,你想求和,那也是一种奢求。河中毕竟不是魏博、镇州、定州那种老牌军阀云集的地区,所以河中王珂都不敢试图求和,因为他没有这种资本。
换而言之,现在等待河中王珂的,只能是无条件投降,千万不要奢求还可以保留自己的独立地位。
更可怕的还在于,无条件投降虽然令人绝望,但是比这更可怕的结局却是,你投降了,恐怕也是难逃一死!
所以,当对手向司马懿求和时,司马懿告诉他的使者。你们向我求和?你也太高估自己的实力了!你赶紧投降吧。关键是,你投降之后,能不能活下来,也得看我高兴不高兴。
都到了现在这种田地,你们还敢过来,和我谈条件,你们真是连死字怎么写,也忘记了!如果你们还跟我讨价还价,不抓紧投降,我会生气的。我如果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此时的王珂,也是陷入了这种绝境中。
但是王珂毕竟与朱温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因为朱温当年曾跟王珂的老爸混过,还认王珂老爸为舅舅。所以王珂对围攻自己的梁军统帅提出一个条件,他愿意投降,但是他希望向朱温亲自投降。
朱温接到汇报后,也赶紧亲自从洛阳赶往河中,路过王重荣的坟墓时,朱温举行了隆重的拜祭,总而言之,遥想当年,就是阿舅让我迷途知返,从此走入正途的。
再总而言之,阿舅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朱温在拜祭的过程中,悲伤痛哭得不能自抑,河中人看到这种场景,都非常感动。
看到朱温亲自到来,王珂以俘虏的身份与朱温相见,朱温对他说,以我们两家的关系,你可千万不要这么做;我如果把你当俘虏看,以后有什么面目见你爹呢?我们是一家人,你千万别和我客气。
从当时的情形去看,王珂的选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在政治面前,好像没有多少温情可言,于是朱温很快把王珂秘密处死了。
当然了,秘密处死一个人,许多时候也是优待一个人的表现。因为秘密处死(用暗杀的方式或是逼人自杀的方式),意味着事情到此为止,绝不扩大打击面。
王珂在死前会想到什么?我们很难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生充满了无数个十字路口,我们有时候总是无所适从的。
更主要的是,在那种乱世,本身就充满了说不出的残酷,底层的百姓、军人,会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而且动则死于意外;那些上层的官员将领,也会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而且也会动则死于意外的。
那些爬上时代大舞台,拥有很大权势的人们,其实也是爬上了残酷的生死擂台上。因为兼并战的过程,就是参与争霸的选手,一个接一个地被淘汰出局;更可怕的还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也会让越来越多大哥级人物,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最后有几个人能站在时代大舞台上笑到最后呢?
王珂撑到残唐快结束时,应该也算比较幸运了,此前被淘汰出局的大哥级人物,那实在多的数也数不清了。
朱温为什么要杀王珂呢?
简单地看,朱温实在没有道理杀王珂。因为王珂与朱温渊源非常深,关键是,现在没有投降朱温的诸侯还有很多,王珂主动投降朱温,朱温却把他杀了,以后有人再想投降朱温时,难免会有人拿王珂说事的。
后来面对朱温的进攻,韩建投降了朱温,朱温只是让韩建离开自己的老巢,但是韩建的级别一直也很高,而且一直受到朱温的优待。
从这层意义上,王珂也是有机会获得这种待遇的。
再后来,青州王师范突然背叛朱温,在朱温攻打关中的时候,背后捅了朱温一刀,朱温派侄子朱友宁回救,结果王师范把朱友宁也打死了。朱温迫使王师范投降后,依然给予王师范很高的级别、待遇。
直到几年后,朱温称帝时,在朱友宁妻子的哭求下,才找王师范秋后算账的。
从这层意义上,王珂再不济,也可以获得这种待遇啊。
王珂和朱温有很深的渊源,为什么连王师范的待遇都无法获得呢?这大约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王珂是在山穷水尽时才投降的,他是在逃跑无望后,在手下将领力劝下,才选择投降的。
在开始,朱温也许不知道他投降的具体内幕,但是接管河中后,自然会知道相关内幕,这让朱温对王珂的政治可靠性会深深怀疑的。
第二、王珂的妻子是李克用的女儿,王珂在关键时候会如何做呢?这个比较难说,如果王珂愿意拿李克用的女儿当投名状,也许可以获得朱温的信任。问题是,出卖自己的妻子,换取这一切,王珂大约很难做出这种选择。这就好像,现在你挥刀自宫就可以活命,你会选择挥刀自宫吗?
关键是,这样出卖自己人格后,如果依然是死路一条,那王珂的结局岂非更惨了。
不管怎么说,朱温在征服镇州王熔、定州王处直后,又一鼓作气掉头西部,征服了河中王珂。
在这种背景下,李克用似乎也看不到出路了。因为此时的朱温,无论地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上,都有辗压李克用的优势;而且从地缘上,从南部、东部已对李克用形成包围之势,只要朱温愿意,随时可以打到晋阳城下。
于是,朱温在平定河中后,很快就对李克用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
因为朱温拥有人力、物力、财力上的绝对优势,所以兵分数路,从不同的地方进攻李克用。这种打法,李克用自然是疲于应付了。因为分兵对付,那会处处是漏洞,集中兵力使用,许多地方那就是门户大开了。
在这种背景下,朱温大军迅速打到了晋阳城下;并且打得李克用也是一副捉襟见肘的样子。
但是李克用毕竟是当时最强悍的军阀之一,所以朱温想一举吃下李克用,还是有点言之太早。
问题是,面对朱温这种猛烈地进攻后,李克用如果想一点损失也不付出,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朱温通过这一轮进攻,又把潞州夺了回来。
这种胜利,让朱温对李克用的优势更明显。换而言之,只要朱温愿意,似乎随时可以打到晋阳城下。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