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三国志传记

郭嘉三国志传记

文/韩纪民

鉴古可以知今。历史巨人毛泽东一贯强调“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研读历史。《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中著名的“前四史”之一,更是他反复研读的对象。据统计,毛泽东晚年读的《二十四史》文本,写下批注文字的共有15种史198条,3583个字。其中对《三国志集解》的批注文字就有25条,1739个字,几乎占了所批字数的一半,可见毛泽东研读《三国志》所下功夫之深!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认真研读他深刻精到的批注文字和有关讲话,至今仍有醍醐灌顶的深深教益。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读《三国志》,是这位伟大革命家分析三国著名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显著特点。

郭嘉三国志传记

◆电视剧中的曹操形象。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他是三国时期最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个了不起的诗人。鲁迅先生曾称赞曹操:“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但是,由于封建正统观念作怪,千百年来,在历史学家笔下,曹操一直是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随着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普遍流传和戏剧舞台上人物造型脸谱化,“旷世奸雄”“白脸奸臣”早已成为曹操的代名词。但是,毛泽东研读历史人物,重在看其在推进历史进程中的实际作用,而绝不囿于“成说”,或所谓“定论”。在《三国志集解·武帝纪》中,毛泽东圈划批注较多的,除曹操的身世、经历和战绩外,主要是曹操采取的政策。科学的研读,使出现在毛泽东笔下和口中的曹操,完全是人们从未见过的曹操形象。毛泽东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1954年夏在北戴河,他又动感情地评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郭嘉三国志传记

◆《三国志集解·武帝纪》

《三国志集解·刘表传》有一段裴松之的注,说刘表初到荆州时,江南有些刘姓宗室据兵谋反,刘表“遣人诱宗贼,至者55人,皆斩之”。毛泽东在“皆斩之”三字旁划着曲线,天头上批注:“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

曹操不杀降,不但显示了他豁达大度的政治家风范,也是他战场取胜的法宝。史载,曹操诱降青州黄巾起义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成为他日后攻城略地、统一北方的骨干力量。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在兖州,任用毕谌。后张邈叛,将毕谌的母、弟、妻劫去,曹操对他说:“卿老母在彼,可去。”毕谌去后就没有回来。及至讨平张邈,毕谌被捉,大家都为他的性命担心。曹操却说:“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不仅没有杀毕谌,反任命其为鲁相。魏种本是曹操推荐的孝廉,张邈攻陷兖州时,曹操说:“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岂料魏种却投降了。待到打败了张邈,魏种被擒,曹操并没杀他,说:“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正是由于曹操胸怀广阔,唯才是举,善于用人,他的身边才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较之孙权和刘备等,他网罗的人才是最多的。毛泽东一向反对虐待和杀害俘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亲自为我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第八条,严格规定“不虐待俘虏”,这对严肃军纪,瓦解敌人起到很大作用。不惟如此,毛泽东在他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第九条中指出:“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要求不仅不能虐俘、杀俘,还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俘虏转变为革命军人,从而为战争的胜利奠定雄厚的兵力基础。

郭嘉三国志传记

◆电视剧中的刘表形象。

毛泽东评点《三国志》中的历史人物,往往把地位相近人物相互比照,凸显他们的不同,从而得出令人印象鲜明的结论。据《三国志集解·刘表传》记载,刘表“少知名,号八骏。长八尺余,姿貌甚伟”。可见,此公仪表堂堂,帅气逼人,俨然是一个“英雄”。况且刘表还是汉室宗亲,门第高贵,这些都是被讥刺为“身世不明”、阉竖“遗丑”的曹操不能相比的。但是,慧眼独具的毛泽东不被人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通过刘表在乱世中的实际作为,一针见血地对其评点道:“虚有其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表打败了张怿,于是“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祭祀天地,摆起了皇帝的派头。毛泽东对此批注:“作土皇帝,孟德不为也。”再次称赞曹操在政治上与众不同,高出刘表一筹。

毛泽东对曹操的文学才能与贡献也十分赞赏。他赞同鲁迅“曹操是改造文章祖师”的论断,在与子女谈话时曾说:“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在我国古代帝王中,才兼文武的不乏其例,但像曹操这样,政治、军事、文学皆为一流的则为仅见。这也是毛泽东推崇曹操,并力主为其翻案的重要原因。

“《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

毛泽东历来主张读史要古为今用。他苦心研读《三国志》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科学分析书中有突出作为人物的成功经验,用以启迪、教育广大干部,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也就是解决“过河”中的“桥和船”问题。

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三国各路英雄设谋用计的神奇故事。但就真实的历史而言,曹操帐下的谋士郭嘉,可谓善出奇谋密计的第一人。因而,郭嘉和曹操一样,成为毛泽东研读《三国志》评点最多的人物。

郭嘉三国志传记

◆电视剧中的诸葛亮形象。

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名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发表于1936年12月。文章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其中讲到“战略退却”问题时,毛泽东指出弱军要战胜强军,必须先让一步,保存军力,待机破敌。他说:“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在这里,毛泽东所举中国历史六大战例中,就有三个见于《三国志》。可见,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甚至远在学生时代,博览群书的毛泽东可能就开始研读《三国志》,探讨军事战略和军事指挥艺术了。

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一篇《隆中对》震古烁今,人们都说诸葛亮战略眼光高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但毛泽东在肯定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同时,针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荆州、益州两路出击北伐曹魏的总战略,提出了质疑。他点评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前一句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战略不妥,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使原本兵力就不足的蜀汉,进一步加大了兵力上的劣势。后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最终导致蜀汉屡次受挫,元气大伤,失去了统一中国的本钱。尽管有学者不同意毛泽东的分析,但对千百年来已成定论的《隆中对》提出质疑,认为两次分兵导致蜀汉战略被动,被对手各个击破的看法,依然是石破天惊之论。

吴蜀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一个大战役,吴国青年统帅陆逊,先是“示弱”,待蜀军疲惫懈怠之时,火烧连营几百里,打败了堪称曹操敌手的刘备。毛泽东读《三国志集解·陆逊传》,其中有:“(陆逊)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钱振锽曰:‘陆逊破先主,无他奇策,只令军士各持一把茅耳。意先主连营,皆伐山木为之,故易火;若土石为之,逊其如之何?”读至此,毛泽东提笔写了一段批注:“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这里,清代学者钱振锽评论吴蜀夷陵之战,认为陆逊击败刘备,没有什么奇策,不过是采用火攻。如果刘备不伐山木扎营,而是以土石垒营,陆逊又有什么办法攻破蜀军呢?毛泽东不同意这种书生之见。他认为,如果刘备以土石垒营,固然可避免遭火攻厄运,但由于大军深入敌境五六百里,战线又过长,并且长时间与对方相持,造成军粮供给困难,将士斗志涣散,断不能保障刘备持久进攻并取得胜利。因此,作为进攻方,刘备的取胜之道应是“打运动战”,从陆逊防守较弱的夷陵南面的澧水流域发动进攻,以分散其兵力,使其应接不暇。同时“因粮于敌”,解决影响战争全局的至关重要的粮草问题,然后各个击破敌人。这个见解前无古人。毛泽东不是书生读史,空发议论。这既体现了他对军事战略和战役指挥的天才领悟,更饱含了他作为军事统帅长期指挥革命战争的实际体验。相信当年的陆逊,若碰到毛泽东这样的敌手,也只能甘拜下风。

诚然,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三国人物当中,诸葛亮是毛泽东谈得较多、也是被推崇的人物之一。毛泽东对诸葛亮采用屯田制巩固边防给予充分肯定。1955年元旦,他在与王震讨论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时,说:可以组织屯垦戍边嘛!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呢!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1962年2月,毛泽东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孔从洲谈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时,又谈到诸葛亮的兵器改革,说: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十支箭,准确性提高了。毛泽东十分赞赏诸葛亮制定的和戎政策,认为这在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他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毛泽东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注文空白处,画了很多圆圈,这条注文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彝族领袖孟获,以及在平定南方后大力安排、任用地方豪强为官吏的事迹。毛泽东说,这也是诸葛亮的高明处。

郭嘉三国志传记

◆连环画诸葛亮七擒孟获。

毛泽东研读《三国志》,不像一般读书人那样只注重背记历史知识照本宣科,而是对史料重在辨别真伪,从科学分析史料中形成独到见解;也不像一般历史研究者那样只看重繁琐考证专注于细枝末节,而是着眼大局重在探索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毛泽东始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读《三国志》,始终坚持古为今用原则指导当前的实践,这一点是我们研读历史书籍应认真加以学习和借鉴的。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转载请注明转自《党史博采》。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dangshibocai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